正文

家長們請醒一醒

(2023-09-27 21:27:01) 下一個

根據我的記憶,大概是嚴禁課外培訓之始社會上“中學要取消英語學科”的喊叫甚囂塵上;尤其是許多學生家長聞之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一下子覺得自己的兒子妥妥地可以上清了。

昨天有人說,一個上海的朋友告訴她朋友孩子的學校英語課程又縮減了,還有很多的學校,也已經開始削減英文老師的數量。據說許多家長以手加額,互相轉告歡呼英語終於要降分到100分了,英文的主科地位終於要取消了

這個消息是否屬實,我暫時無法證實,而且也懶得去求證;無論上述消息真與假,這不要英語的舉國呐喊是真的,聽說不學英語遍地喜大普奔也會是真的。隻是,我是怎麽也想不通,學習英語有什麽不好?不學英語有什麽值得高興的?

很多人說,不學英語了,我們的孩子可以把學習外語的精力用在好好的學習中文上,真是愚昧至極;尤其是還有人宣稱,我們是中國人,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不要學英語,不當賣國賊,這已經是極端的民粹主義了,不說也罷我隻想說,不要動不動就拿愛國主義作幌子,來掩飾自己的愚昧與無知。愛國主義與學習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無關,真正的愛國主義者,就應該努力學習他人的先進技術,洋為中用,建設好自己偉大的祖國。如果說學英語加重了學生負擔,那就幹脆回到150年之前,八股科舉取士,所有學校隻開語文一門功課,什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等都不必學了。即使要學,數學也隻學《九章算術》中的雞兔同籠化學就學《抱樸子》中的煉丹製藥至於物理、計算機這些勞什子,全是西方的垃圾,一律不學。這樣,你的兒子不僅是純粹的愛國主義者,而且全力以赴學語文,絕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

但是,我還是想清醒地告訴你,如果真如你願,外語降為副科,甚至取消外語,你和我的孩子就徹底輸了。為什麽?因為我們都是貧家子弟,兒女上升之路極為狹窄,而讀書考大學是比較理想而又現實的機會;而我們的子女要考上大學,恐怕隻有指望中小學教育,沒有多少其他的路子。今天有許多專家的話真不可相信,他們天天愛國反美,卻一家子悄悄地辦了美國的綠卡;他們高喊取消外語,如果真的取消了,他們會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成功地掃除了一批貧家子弟競爭對手,他們的孩子會課外補外語,而我們請不起輔導老師。這樣,隻會讓們的孩子比他們的孩子落更多更多。要知道英語一旦退出了主課地位,就好像其他的體育課、繪畫課、鋼琴課一樣,就變成了普通貧家子弟再也學不起的東西。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我們這些純粹依賴學校教育係統培養出來的孩子很難考上211、985,我們的孩子人生不過就是高級工。北大的戴錦華教授是少有的良心學者他說過,現在的北大,在一個新生班裏,已經幾乎看不到來自窮苦家庭的孩子。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我們這些子弟,並不愚蠢,更不懶惰,而是我們根本沒有資源。信不信,我們孩子的命運,很有可能就因取消英語的主課地位又一次發生改變。

你認為英語不那麽重要,你不曾想,如果你的孩子越往上走,外語就越重要因為語言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在全球現代化的今天,能與這個世界的交流是成功的首要條件。何況今天的現代科學技術,絕大部門源自於西方;不熟練地掌握外語,怎麽向人家學習,怎麽溝通交流?誠然,中文是偉大的,但其他民族的語言也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語言的思維能力,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色單從語言角度來講,中文,很智慧,但不精準;英文呆滯,不生動,但邏輯嚴密。所以,中國的詩歌永遠是世界第一,其他民族再偉大的詩人,也斷然也寫不出“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句子。而對於現在最前沿的編程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要求的都是像英文一樣的思考能力以及嚴密的邏輯能力,英語則是她的優勢。“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美是美,但不合邏輯,晴是天氣,情是人心,怎能混為一談。

舉個例子來說吧,當代著名作家殘雪,三次提名諾獎。沒有上過大學的她,成功全在於自學,尤其是她自學英語,讀了大量的外語原,具備了直接與外國朋友交流的語言能力。這使得她從西方現代文學中汲取營養,西方文學史中去發掘新的生命活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精神。國際布克獎評委會主席認為,她比莫言、餘華、蘇童在想象力和思想深度上更勝一籌。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今天的專家、名流,很多是壞了良心的渣貨,不要輕易上當。告訴你,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沒有任何資源的我們,窮家子弟上升之路隻能靠社會的公平公正。而中小學的教育,相對來說是比較公平公正的;不要因為有個別老師有違師德,便全部否定這個職業群體。絕大多數的中小學老師,是非常敬業愛生的。總之,我們的兒女要成才,外語一定要學好;而要學好外語,依靠中學的外語教學,是我們貧家子弟的唯一希望。如果真要縮減中學的外語教學,吃虧的一定是我們貧家子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