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博文

【續前】樓台無數明月中——康有為心目中的瑞典(上)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9/19656.html在《瑞典遊記》上半部,康有為主要著墨於斯京的山水風光,而在下半部,則記錄了他參觀考察瑞典社會的方方麵麵。瑞典國王OscarII在位的1872-1907年間,正值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麵瑞典社會仍舊很貧窮,約有一百萬人口移居北美新大陸;另一方麵國家逐步實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898年的"戊戌變法"對於中國一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產生了巨大影響。變法失敗後,主政維新的主要人物康有為流亡海外、周遊列國,"其考察著重於各國政治風俗,及其曆史變遷得失、其次則文物古跡"。1904年8月康有為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深深為這裏的湖光山色、人文風情吸引,留連忘返,樂不思蜀,並寫下了《瑞典遊記》一文。筆者多年前就聽說,康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09-12 08:53:27)

荷蘭是"尼德蘭"(Nederlanden)的非正式名稱,意為"低地之國",因為其國土一半以上低於海平麵或海拔不足一米。曆史上荷蘭與周邊地區分分合合,16世紀初在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獲得統一,後納入西班牙王國版圖。1568年包括現在荷比盧三國在內的北方省爆發了反抗西班牙國王中央集權以及對新教加爾文派迫害的八十年戰爭,成為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最後的數學問題》是以色列-美國天體物理學家、數學史學家馬裏奧·利維奧(MarioLivio)的英文原著IsGodaMathematician的中譯本第二版,譯者黃征,2019年9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作者通過曆史上大量的例子和故事,試圖梳理和展現一些重要數學概念的演進,從哲學、曆史、文化的角度全方位地探討數學的本質,澄清數學與物理世界以及人類認知的關係,從而幫助讀者理解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這是一張一百年前的大學畢業照,攝於古城南京,照片上有十位身著學士服的女大學生和一位外國女教師。這些女孩是金陵女子大學(簡稱金女大,後改名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22屆、該校第四屆大學畢業生,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一年多前,筆者偶然發現了這張照片,又在金女大校刊中找到了她們的中英文姓名並逐一比對確認。她們是(從左至右):範承傑、黃友黻、薑德餘、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8-22 08:15:40)

今年是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和上海“八一三事變”85周年,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日和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7周年。在抗戰八年中,祖輩們有的在後方修建抗戰運輸線或教書育人,有的在海外為前線將士募集捐贈善款。父輩們則都是在顛沛流離中求學長大的,我從小聽父母講述最多的就是他們在那一時期的苦難經曆。 1937年上海八一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08-16 05:58:11)

今年四月至八月,在斯京Fotografiska攝影博物館舉辦了NFT攝影展:“虛無縹緲的地方”(SomewhereEthereal)。上網掃了一下盲:帶有加密證書的數字藝術品(Non-FungibleToken,簡稱NFT),是一種正在如雪崩般增長的現代藝術,吸引了大量追隨者,並開始成為藝術世界的自然組成部分。NFT代表一種數字資源,例如繪畫、音樂、遊戲的時間和視頻。NFT使用區塊鏈中加密貨幣在線買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世紀下半葉最引人注目、最具傳奇色彩的數學家,非約翰·納什(JohnForbesNash,Jr.1928-2015)莫屬。納什在其早期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以對人類理智的信心和對人類生存的悲觀憂慮交織而聞名。他在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等領域均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從而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及2015年阿貝爾獎,是迄今唯一的一位諾貝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美國女作家納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年五月底來到維也納,下飛機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第三個人博物館”(左圖),因為每星期隻開門半天,錯過就隻有等到下次了。《第三個人》(TheThirdMan)是英國倫敦影片公司1948年拍攝的驚悚懸疑電影,由英國作家格林漢姆·格林(GrahamGreene)編劇,卡羅爾·裏德爵士(SirCarolReed)執導,1949年上映。影片描寫了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個冬天,在美英法蘇四國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提到20世紀中國的建築大師,總是離不開梁思成、林徽因伉儷。其實在民國年間,出現了一批留學歸來的中國建築師,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作品,莊俊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莊俊(1888-1990)是中國第一位接受西方建築教育的建築大師,他是最早創辦並經營建築師事務所的中國建築師之一,他還發起組織了中國第一個建築師組織"中國建築師學會"並多次被推舉為會長,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