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在那虛無縹緲的地方

(2022-08-16 05:58:11) 下一個

今年四月至八月,在斯京Fotografiska攝影博物館舉辦了NFT 攝影展:“虛無縹緲的地方”(Somewhere Ethereal)。上網掃了一下盲:帶有加密證書的數字藝術品(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是一種正在如雪崩般增長的現代藝術,吸引了大量追隨者,並開始成為藝術世界的自然組成部分。NFT 代表一種數字資源,例如繪畫、音樂、遊戲的時間和視頻。 NFT 使用區塊鏈中加密貨幣在線買賣,每個單獨的 NFT 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因此使得藝術家保留其數字作品的版權和複製權。NFT天然適合與數字藝術緊密綁定,從而衍生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加密藝術。

Fotografiska 是瑞典第一家將NFT藝術帶入實體展廳的博物館,這個攝影展的特色作品來自世界上最知名的六個 NFT 藝術家或工作室,采用投影和視頻映射的方式展示。展館中圖像、色彩、聲音帶給觀眾超凡脫俗的體驗,旨在“讓觀眾進入冥想狀態” ,探討了數字藝術的本質及未來。NFT 元宇宙似乎是超級富豪享受的抽象概念,但也可能是設計世界中“物理”(物理和數字混合)體驗的開始。策展人 Mathieu Wothke 表示,圖像從一個流向另一個,就像思想一樣,營造出一種自然的流動和靜止感。

1981年Andreas Wannerstedt出生在斯德哥爾摩,是瑞典和世界上最重要的 NFT 藝術家之一。他創作了很多獨特的 3D 雕塑和迷人的循環動畫,以實現最純淨有序的無盡運動。Wannerstedt的信念是“在細節中發現美”,其作品以現實為基礎、自然為靈感,以超現實主義和抽象的品質聞名於世。Wannerstedt專注於形式和空隙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地創造了進入物體、運動和可預測性世界的複雜而奇妙的大門。他的作品將觀眾帶入一種放鬆和近乎冥想的狀態,給人難以置信的滿足感。Wannerstedt說:“我的藝術違背了物理定律、重力定律和一切‘真實’的東西,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1990 年代後期,Wannerstedt 曾在瑞典的數字創意商學院 Hyper Island 學習。在過去十幾年中,Wannerstedt一直在為穀歌、歐米茄、施華洛世奇、Dropbox、阿迪達斯、宜家、Spotify、絕對伏特加、紅牛、Squarespace 等知名品牌工作,他的作品吸引了全球數百萬觀眾,備受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絡的關注。這次展出的是Wannerstedt於2021年發布的“Sliding Zeus XL”,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的頭顱沿著水池邊一個移動的正方形四邊,以相反的方向滑動。每當移動到正方形的一個頂點時,宙斯的頭顱看上去好像馬上會落入水中,實際上祂是在以一種穩定的方式滑動。

Andrés Reisinger是1990年出生的一位阿根廷設計師,世界上最重要的 3D 數字藝術家之一,巴塞羅那跨學科實踐 Reisinger Studio 的創始人。Reisinger的室內設計產品和 3D 數字景觀如夢幻一般,具有超現實主義和未來主義色彩。Reisinger少年時代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所古典音樂學院學習了十年音樂與和聲,後來對視聽實踐感興趣,花費了數百萬小時從事平麵設計。大學時代他開始嚐試使用 3D 計算機圖形軟件,在許多建築師和藝術家老師教導下將藝術與設計融合。

Reisinger的當代文化的經曆構成了他今日的跨學科實踐,他專門為網絡世界創建基於像素的收藏品,與多個全球知名品牌的室內和家具設計師有超過 11 年的實驗和商業合作,曾當選為福布斯“30 位 30歲以下”的年度歐洲人才之一。Reisinger的參展作品是今年的“Pollination”係列,花粉是一件非常稀有的活生生的藝術品,他在作品中展示了花粉如何在一年四季中傳授演變,是典型的布朗運動,兩幅截圖表現了春天的淺粉和秋日的金黃。

Krista Kim是一位住在多倫多的韓裔加拿大虛擬設計師,她在多倫多大學完成了政治學本科學習,並於 2014 年在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獲得美術碩士學位。Kim經常使用燈光、數字技術和音響進行創作,嚐試將藝術和科技融合在一起的“技術主義”(Techism)。她認為Techism是一項將技術創新視為藝術媒介的運動,並鼓勵藝術家在文化形成中促進數字人文主義。Kim使用 LED 燈創作羅斯科風格的顏色漸變藝術品,發現這些作品對於自己的眼睛、感官和精神狀態非常治愈和舒緩,去年她以 5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史上第一個虛擬房屋Mars House。

Kim曾經在日本住過三年,深受日本禪宗藝術的影響,意識到環境是心靈的一麵鏡子。作為一個經常冥想以減輕焦慮和抑鬱的人,Kim對於內心聖所的輸入非常敏感,她在Covid-19隔離期間的冥想練習中產生了創作靈感。Kim的參展作品是今年推出的“Mirror of the Mind”,一個用LED 燈圖像打造的漸變球形萬花筒,時長八分鍾的沉浸式冥想係列,漸變的顏色代表人類的流動性、進化和成長,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對稱性,有點分形的意思。Kim的願景是創建 21 世紀及以後的禪宗花園。這麵“心靈之鏡”與“Pollination”既藝術又數學,是本次展覽中我最喜歡的作品。

Six N. Five是2014年創建於巴塞羅那的一間3D 創意工作室,創始人、擁有者和藝術總監 Ezequiel Pini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那裏學習平麵設計。工作室的名稱代表時間六點零五,可以是早晨,也可以是傍晚。Pini 說:“在創建工作室之前,我與代理商和製片人一起工作,6.05 是我下班回家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刻。” Six N. Five專注於靜物視覺和布景設計,工作室的靈魂是在藝術與設計的邊界上。

Six N. Five主張幹淨和現代的美學,創作能給觀眾帶來一種感覺、一個微笑、快樂或有時甚至不適的圖像。他們在對風景和物體的嚴格渲染過程中開啟了一扇通往超越極限世界的窗口,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在精美設計中相遇融合。Six N. Five的送展作品是今年創作的“The Red Spot”,其創意為:“風景上的一個紅點,告訴我應該去哪裏。” 鏡子則進一步增強了身臨其境的體驗。

美國休斯頓的Erick Calderon(又名Snowfro)是一位NFT傳奇人物,以前從事瓷磚業務。Calderon多年來一直在對商業、藝術和編碼的興趣中尋找平衡,後來決定專注於生成藝術。他創立了自 2021 年初 NFT 熱潮開始以來最成功的 NFT 生成藝術平台之一Art Blocks,藝術家們可以在平台上創作他們的作品。Calderon經常探索物理和數字藝術之間的界限,他的參展作品是 “Chromie Squiggle #1981”。Art Blocks的品牌Chromie  Squiggles 係列中的每一個都是隨機生成,簡單且易於識別,每個都不同,體現了平台的靈魂。

31歲的Itzel Yard(又名Ix Shells)是世界上最受歡迎、銷量最高的女性 NFT 生成藝術家,她2014年從巴拿馬到多倫多留學,熱愛數學和藝術。Yard最初不得不靠做清潔工勉強維生,不斷地與抑鬱症作鬥爭,數字藝術成為她的表達方式。Yard開始在 Instagram 上發布作品,後來決定將其上傳到NFT平台,並售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Yard是生成藝術領域中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創造了算法和實驗音樂的詩意可視化。她的參展作品是去年推出的“Afro Netrunner II”,非裔網絡跑者。

坊間將2021年稱為“萬物皆可NFT” 的“NFT元年”,而且被視為一種指向未來的“元宇宙”(Metaverse),即所謂虛擬現實和數字第二人生,疫情的到來似乎也加速了藝術世界向虛擬世界的遷徙。NFT藝術的未來是打破舊秩序,還是創造新問題,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作為瓜眾隻有看熱鬧的份。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從展出的作品中,似乎能悟出幾分禪意來。

已故英國攝影大師 Terry O'Nell的作品展“明星”(Star)也正在Fotografiska展出,他以記錄1960-70年代的時尚、風格和名人著稱。圖片依次為: 1. 展覽招貼畫,右圖是O'Neil為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獎的費伊·達納韋(Faye Dunaway,1977)拍攝的係列照片,1980年代二人曾作了四年夫妻;2. 好萊塢巨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67,左)在影片《麗人行》中的劇照及法國性感女星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1971,右);3. 1962年的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那年她36歲;4. 羅傑·摩爾爵士(Sir Roger Moore)及007係列影片的劇照,他是扮演詹姆斯·邦德次數最多的演員。

膠片攝影是模擬的、連續的、複古的,NFT藝術是數字的、離散的、新潮的。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經說過:“當銀行家共進晚餐時,他們談論藝術;當藝術家共進晚餐時,他們談論金錢。”藝術與資本的微妙關係是數百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藝術品均不能免俗,各種 NFT 藝術品也頻頻以“天價”標簽亮相。

沿著Fotografiska的樓梯是瑞典最受尊敬的肖像攝影師之一Knut Koivisto的作品集“名人牆”(Wall of Fame,上圖),好似連接了過去與未來,下圖是在Fotografiska頂層餐廳遠眺斯京老城。Koivisto的風格是創造簡約的形象,他具有人文主義世界觀,時刻珍視個人。Koivisto毫不費力地穿梭於娛樂和商業世界之間,還是新社交媒體的領軍人物之一,他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無論被攝者的頭銜或職位如何,都應該直擊人的內心,而不是沉迷於效果或噱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謝謝賞讀!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謝謝你!新頭像漂亮。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的介紹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喜歡 祝你夏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