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不避繁難 不憚物議——建築泰鬥莊俊

(2022-07-28 07:18:02) 下一個

提到20世紀中國的建築大師,總是離不開梁思成、林徽因伉儷。其實在民國年間,出現了一批留學歸來的中國建築師,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作品,莊俊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莊俊 (1888-1990) 是中國第一位接受西方建築教育的建築大師,他是最早創辦並經營建築師事務所的中國建築師之一,他還發起組織了中國第一個建築師組織"中國建築師學會"並多次被推舉為會長,為中國現代建築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與莊俊同時代的建築評論家曾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蓋古典派建築,如中國之駢體文,稍有離題,即畫虎類犬,且其雕塑、柱頭、花線等,均足以耗金費時,故建築家多有避之者。莊建築師不避繁難,是其勇敢處,不憚物議,是其果決處,均非常人所能及。" 

莊俊,字達卿,原籍浙江寧波,1888年6月6日出生於上海。他5歲喪父,靠其大伯父經營的祖傳酒行"莊源大"分給部分利潤維持家中生活,因家中人口眾多,生活相當艱難。莊俊先後在上海的敬業學堂和南洋中學就讀,他在1950年代的筆記中寫道:1909年"考入上海徐家匯郵傳部高等實業學校,即前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學膳宿免費。繼又考取唐山路礦學校。第一次搭輪船赴天津去北京後再到唐山,一切公費。" 唐山路礦學堂即唐山交通大學前身,莊俊家境清寒、勤奮好學,公費入讀免除了他的後顧之憂。1910年他考取第二批庚款公費留學並轉入清政府"遊美學務處"開辦的留美預備學校"肄業館",複試四天內考了西洋史、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和世界地理等科。

這一年共有400多人應考,最後錄取70人,來自唐山路礦學堂的包括竺可楨、莊俊等共五人。莊俊寫道:"因限於出國日期,而且津浦鐵路尚未完成,故不及返唐山,就離京去津,候船來滬,去發辮,改行裝,搭上八月十日S.S.China至九月十日到達舊金山。" 莊俊和唐山同窗竺可楨一起,進入被譽為"公立常春藤"的美國伊利諾大學巴納-香檳分校 (UIUC),成為該校繼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吳清度之後最早的中國留學生,莊俊留學時的英文名字是Chuang Tsin。竺可楨進入農學係,莊俊則學習建築工程並於1914年畢業,成為近代中國赴美留學生中學習建築的第一人,開啟了中國學生赴美學習建築的先河。

早期美國的建築教育深受以英國為主的歐洲建築教育的影響,綜合了學徒式的實踐型教育、法國古典學院派的教育理念以及工業革命後產生的新型材料、技術和工法,19世紀出現了著名的芝加哥建築學派。莊俊就讀的UIUI建築工程係偏重於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訓練,加上相當分量的建築學課程,為他日後從事建築師職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留學期間,莊俊在大學總工程處兼職作繪圖員以補貼生活,還擔任過伊利諾中國學生會副會長、美國中國學生聯合工程委員會主席。左圖為莊俊出國前一天拍攝的照片,下方是其親筆題字 (來自莊樸的文章),右圖是西南交大茅以升圖書館中關於莊俊的簡介 (筆者攝)。

1911年2月,留美預備學校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1928年成立清華大學。1914年10月,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 (1877-1954) 為學校規劃校園。1914年6月26日,在伊利諾大學畢業典禮之前一天,莊俊接到遊美監督處電報說,北京清華學校要他回國服務,此時已成為近代中國第一位獲得建築工程學士學位和"建築師"資格的莊俊應聘成為清華講師和駐校建築師。1916至1920年間,他配合墨菲負責校區的總體規劃,並主持早期"四大建築"的工程設計和監造。這些建築多為紅磚青瓦、銅門鋼窗,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歐式古典建築的元素盡含其中,也是中國首批按照現代建築科學技術建造的建築。

墨菲畢業於耶魯大學,1914年來到中國,還進行了長沙雅禮大學、福州福建協和大學、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北京燕京大學、廣州嶺南大學等教會大學的部分建築設計,以及上海滬江大學和複旦大學的校園規劃設計,並於1918在上海外灘開辦了個人事務所。 墨菲是20世紀初中國建築古典風格的西方代表人物,極大地影響了近代中國的第一代建築師。除莊俊之外,中國早期留美歸來的建築師,比如同為清華學堂出身的呂彥直和董大酉等人,都曾先後在墨菲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過。莊俊的留學背景以及與墨菲的合作經曆,使得西方古典主義元素自然融入他的建築理念,並在他後來的建築設計中逐漸體現出來,圖為清華大禮堂 (筆者攝)。

1919年,莊俊"兼任交通大學專管京、唐、滬工程專員,月薪120元";1921年改任母校唐山交通大學工程師,月薪漲為150元,主要工作是"設計唐山交大宿舍及北平交大職員辦公室",特別是設計了與清華二校門風格相仿但更為宏偉的唐山交大主門 (題圖),成為學校的地標性建築,直到在1976年的世紀大地震中倒塌。莊俊同時還參與了天津裕大紗廠、天津扶輪中學及唐山銀行大樓的設計工作,並擔任外交部顧問建築師。2016年交大雙甲子校慶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際,筆者撰寫了一篇題為《我們心中的家園——老唐院"大門口"的傳說》的博文。在寫作過程中才得知莊俊就是主校門的設計者,餘生也晚,那次是我第一次聽說莊俊的大名。

1923年秋莊俊再度受清華委派,帶領100多位學生赴美留學,並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進修,後來清華學堂一些學生走上學習建築學的道路以至名家輩出,應該說莊俊起了很大啟發作用。他在國外一年時間裏到歐美各國遊學考察,除了古典、折中主義的建築外,他也接觸到了現代主義的早期建築,從而更加明確了今後的職業發展方向。1924年莊俊回國後辭去清華學堂的職務,1925年在上海創辦了第一家以個人姓名命名的中國人建築設計事務所"莊俊建築師事務所",承接建築項目,自行開業達25年之久。上圖是1921年交大校長葉恭綽簽發的《交通大學任用書》(來自莊樸的文章),下圖是1923年莊俊第二次出國時的護照。

據查第一家由中國人自己創辦建築師事務所的是清華出身的留美建築師關頌聲,他1920年在天津創辦的"基泰工程司",1920年代上海的建築設計業務基本是外國建築師的一統天下。在"莊俊建築師事務所"開張之前的上海灘,隻有留日歸來的柳士英和劉敦楨等1922年創辦的"華海建築師事務所",主要從事廠房設計和市政規劃。而中國建築師自己開業的事務所中能與外商競爭的寥寥無幾,其中以莊俊率先與洋商媲美抗衡。

莊俊成立事務所後的第一個項目是與齎豐洋行聯合設計的上海金城銀行大樓 (今交通銀行,左上圖),是當時上海華商銀行建築中最為華貴的一座。莊俊采用深樁基礎等措施以保障建築物結構完好采,外立麵是莊重對稱的英國新古典派道維克式,入口兩側為希臘多立克柱,上部三角形梁上雕刻該行標誌龍、鳳、斧頭圖案,在設計中體現了風格和用材上的專研與獨到。莊俊從此聲名鵲起,他隨後又承接了大陸商場 (現名353廣場,右上圖) 的設計。由於地基位於南京東路黃金地段,莊俊設計了一個沿街麵周邊式的飽和方案,充分利用空間容積。為提高商場功能,他還設置了東南北三麵的客流通道,外立麵隻有局部簡潔的紋飾,體現了一種低調中的奢華氛圍,從而成為其藝術裝飾性的代表作。

1920年代中期到1930年代的中期是莊俊創作的旺盛時期,其主要作品還有中科院上海理化所、虹口公寓、古柏公寓、四行大樓、交大總辦公廳 (左下圖,筆者攝) 和體育館、孫克基婦產科醫院 (現名長寧區婦產科醫院)、上海中南銀行,以及漢口金城銀行和大陸銀行,南京鹽業銀行,濟南、哈爾濱、大連、青島、徐州的交通銀行等。莊俊筆記中有如下記載:1932年 "五月,設計上海交通大學總辦公廳 (容閎堂) 新屋工程十月,交通大學總辦公廳開工。" 右下圖是上海複興西路45號莊俊為自家設計的舊居,莊俊作品的氣質莊重華貴、古樸典雅、細致精到,十分符合那個年代中產階級的地位和價值觀。

1920年代以後,很多海外學成回歸的中國建築師來到上海,紛紛開設建築師事務所。其中包括曾任大陸銀行建築師的羅邦傑,負責主持"大上海計劃"的主任建築師董大酉,上海南京大戲院和美琪大戲院的設計師範文照,合夥開辦"華蓋建築師事務所"的趙深、陳植、童寯,以銀行建築見長的陸謙受等,他們為打造上海這個"萬國建築博物館"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團結中國建築師、維護合法權利、提高職業道德素養、交流技術和發展業務,莊俊和張光圻、範文照、呂彥直等發起,於1927年成立了民間職業團體"上海建築師學會",後改名"中國建築師學會"。莊俊當選為首任會長,以後又多次獲選連任會長和董事。

學會會員分為正會員和仲會員兩種,正會員須有大學的建築專業或相等的學曆,仲會員須有六年以上的設計實踐經驗。學會製定了建築設計市場競爭的遊戲規則,規定了建築師在執業過程中應盡的職責和詳細的收費標準,旨在有效地規範建築設計行業、保護建築師的利益、杜絕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同時團結行業內的各種力量,學會活動包括交流學術經驗、舉行建築展覽、仲栽建築糾紛、提倡應用國產建築材料等。學會1928年加入中國科學社,1935年加入中國營造學社,於1933-1946年間與上海滬江大學商學院合辦建築係,在長達24年的時間內,莊俊為實現學會宗旨、維護建築師權益作了不懈的努力。

1932年起學會出版《中國建築》,這份刊物與"上海市建築協會"創辦的《建築月刊》一起,遵循"融合東西建築之特長,以發揚吾國建築物固有之色彩"的辦刊宗旨,匯聚各種建築信息並促進行業最新設計動態的及時交流,致力於東西方建築曆史學科知識的普及建築新思潮的傳播、建築製圖與業務文件的規範化、建築師從傳統工匠到現代職業人的社會身份和建構,成為當年滬上行業交流、職業規範、學術爭鳴、學科建設的主要載體,也是20世紀中國建築界的第一代紙質媒體。

1935年,莊俊本人在《中國建築》上發表《建築之式樣》一文,對西方現代建築影響下產生的建築理論進行探討,並表述了自己的建築設計思想:"摩登式之建築,猶白話體之文也,能普及而又切用",是"順時代需要之趨勢而成功者也"。他的建築風格逐漸由西方古典主義轉向折衷主義,1940年代之後則朝現代主義偏移。左圖為學會成立時範文照的題詞"和衷共濟",中圖為《中國建築》創刊號封麵,右圖為某期上刊登的廣告。

1929-1936年間,以建築師團體、政府建設部門和營造商為主的建築各界在上海相繼舉辦了多達六次的建築展覽會,借助這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形式來積極推動建築師的社會身份認同。1929年由蔡元培和劉海粟等人發起、在上海新普育堂舉辦了"教育部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其中的建築部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公開的建築展覽,也是第一次有建築師參與策劃的建築展覽會,參展的有呂彥直的中山陵墓圖案和廣州中山紀念堂、莊俊的金城銀行大樓、董大酉的古埃及和古希臘廟宇之柱式、趙深的教堂建築、範文照的禮堂建築等展品34件。

1936年,上海迎來了二戰前最後一次大型建築展覽會"中國建築展覽會",由營造學社的創始人之一、交通大學首任校長、時任上海市博物館董事長葉恭綽 "聯合國內建築師營造家、建築材料業及對於建築上有興趣之個人及團體、共同發起"。展會的主辦單位為北京的營造學社、天津的基泰工程司、上海的中國建築師學會和建築協會,其宗旨是 "介意發揚中國建築藝術之偉大,……並引起社會上對於中國建築之認識與研究"。展會於4月12-19日在江灣新落成的上海市博物館和中國航空協會大樓舉行,盛況空前,參觀總人數超過四萬,是1935年第六屆全運會以來規模最大的社會團體活動。

展會不僅展示中國建築師十餘年發展成就,也反映出職業建築師致力於推動國民政府的新生活運動以及國貨運動的使命感,從而全麵確立了中國建築師在整個建築行業和社會建設的中心地位及公共話語權。滬上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申報》為此發行了特刊,專載共計26篇文章以介紹這次展會的盛況,從展會發起到展品目錄以及建築批評進行全麵報道,這些文章大部分被收錄於《中國建築展覽會會刊》—— 中國近代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建築展覽會會刊,左圖為該會刊封麵,右側二圖為舉辦展會的上博和航空大樓。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租界,莊俊暫停執行建築師的業務,在大同大學和滬江大學夜校擔任一些課程,拒絕與日偽政權打交道,在此期間他還培養了一批青年建築師。1949年莊俊結束之前苦心經營多年的建築師事務所及中國建築師學會,受特邀出任交通部華北建築工程公司、建工部中央設計院、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的總工程師,並參與北京十大建築的籌劃設計工作,直到1958年退休。莊俊為人忠厚正直、樸實謙遜、辦事認真、治學嚴謹,對於中國建築師學會的"誡約"終生身體力行。

莊俊之子莊濤聲畢業於之江大學建築係並留學美國,畢業後在紐約的英門建築師事務所工作。1950年3月莊濤聲和其他20幾位在外留學的愛國知識分子,經輾轉奔波,回到祖國。莊俊在筆記中寫道:"9月,濤聲返國,接受唐山交大講師。" 當時莊俊已在北京工作,他對兒子的要求是一不留上海,二不留北京,要他先去一個比較艱苦的地方,體驗中國一般民眾的生活。莊濤聲曾任教於父親母校唐山交大建築係,直到1979年才調回上海,任教於同濟大學建築係。

莊俊在長期的建築設計實踐中,深切體會到有必要編一本建築工程的英漢辭典,為此搜集了不少資料。70多歲時,他積畢生經驗,耗費四年時間嘔心瀝血編寫了《英漢工程建築名詞》(左圖),供建築從業人員使用。1985年在國家城鄉建設部為莊俊舉辦的從事建築設計70周年慶祝會上,中國建築學會特授予莊俊"建築泰鬥"榮譽證書,他是迄今為止唯一獲此殊榮的建築學專家。1988年11月是莊俊百歲壽辰,美國伊利諾大學巴納-香檳分校美術和應用藝術學院院長Jack H. MeKenzie教授偕同夫人,特地來滬向他祝壽,授予榮譽證書 (右圖)。1990年莊俊在上海去世,享年102歲,在身後留下了豐富的建築和精神遺產。

伊利諾大學的榮譽證書上寫道:"ICIU美術和應用藝術學院建築係師生向著名建築師、工程師、城市規劃師、藝術家和老師,第一位接受西方建築學教育的中國建築師及ICIC校友莊俊致以誠摯的問候!您通過對中國的奉獻及職業生涯,促進了建築藝術的發展。您將智慧和理解帶給那些體驗了您的建築的人們,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通過您的創造性工作以及您在創立中國建築師學會過程中的領導角色,您在您的同胞心目中幫助建造和發展了新的中國。ICIU美術和應用藝術學院建築係師生希望您知道,我們為您作為建築師和人道主義者的成就而驕傲,衷心祝福您在您生命的第二個百年中健康順意!"

莊俊的長孫莊樸這樣回憶自己的祖父和父親:"我曾聽到他們本人輕描淡寫地說過那時曾遭受的風險和壓力。這些艱難都發生在新中國剛剛誕生、而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現在,我難以重述、更難以切身體會當時他們所經曆的那些坎坷和煎熬。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將會逐漸遠去、消褪,留下的隻有祖父筆記和父親履曆表中那平淡如水、然而卻讓我讀後心難平靜的寥寥數筆。" 今天,當我們看到矗立在中華大地上那一座座端莊巍峨的老建築時,仿佛透過歲月的滄桑,看到莊俊等曾經卓有成就的老一輩建築師的英姿,心底不禁湧起深深的追念和敬佩之情!

在本文寫作過程中,筆者參考了《城市建築雜誌》2010年第6期宣磊的《從近代上海建築博覽會看中國建築師身份的建構》,《世界建築導報雜誌》2012年第5期黃元炤的《莊俊:舊時代,中產階級的貴氣"古典"與"現代"功能》,《世界建築》2016年第1期盧永毅、宣磊、趙玲的《近代上海大眾傳媒與專業期刊對建築發展的促進》,以及莊樸2016年撰寫的回憶文章《莊俊、莊濤聲與唐山交大 —— 重讀莊俊筆記》。文中斜體部分的莊俊筆記摘自莊樸之文,圖片除特別申明外均來自網絡。

【注】本文被《唐院春秋》公眾號推出

相關博文鏈接:我們心中的家園老唐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7/664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ar88 回複 悄悄話 又是留學美國,難道你忘記了要打倒美帝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