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本周最大的國際新聞莫過於金三造訪。有評論指出,這是中國外交的一次勝利,讓中國重新回到主導六方會談的地位,同時也讓跌入深淵的中朝關係回到同誌加兄弟的美好時代。 的確,從表麵看,中國避免了金三拋開中方直接與川普對話,而在未來的對話與朝鮮棄核問題上發揮作用,彰顯其大國地位。但是,中國在當前麵對美國的貿易戰,特別是將朝鮮作為對抗美日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18-03-21 15:07:46)
新任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主持人大閉幕式時稱習近平為“人民的帶路人”。這句話很“中國特色”,也很貼切。 什麽樣的人需要別人帶路?不外乎三種人吧:幼兒、垂垂老者,殘障人士。 或許,中國人真的想辜鴻銘說的那樣,“過著孩童一樣的生活,在許多方麵還顯得有些幼稚,缺乏精準的習慣,對抽象的科學沒有絲毫興趣,所以歐洲語言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修憲這事兒,真不想多說。中國本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憲法,何必較真? 可是看到有網友提問:中國修憲惹誰了?那就試著回答幾句吧。 的確,一國政府做自己的事,外國政府外國人包括加入其他國籍的華裔,的確沒必要大驚小怪的。但是,這也必須有個前提,政府做的事必須符合該國人民的利益,必須符合世界文明的潮流,必須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假如,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共中央近日向全國人大提出了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其中關於取消國家主席的內容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應與質疑。國內網站上,“勸進”、“登基”、“袁二”等都成了敏感詞。 不難看出,這個為習近平量身定做的憲法條款是為了讓他在5年後任期結束時打破慣例繼續掌控最高領導權。網絡上,絕大多數的批評都把矛頭指向習近平學袁世凱稱帝,開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01-07 18:33:58)

有人說,女人比男人更喜愛讀書。不知道這個結論正確與否,隻是如果換一個角度說:男人比起女人來更不喜歡讀書或女人比男人更不喜歡讀書,似乎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了。 無論如何,就大眾文化中的印象而言,的確女人好讀書。這一印象可以從各類媒體中管窺一二。稍微注意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新聞:“某地啟動女性閱讀活動”、“調查顯示某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英特納雄耐爾何以能在中國實現?有網友針對拙作《300年殖民就能全盤西化嗎?》評論道:“共產主義在中國沒有任何根基,但毛澤東沒用300年就讓中國全盤西化了。”這似乎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觀點:共產馬列都是西方的舶來品,拿到中國好使得很,毛澤東大手一揮,社會主義革命轟轟烈烈,眼看著就奔共產主義了。不錯,毛澤東是在中國成功了,可是我們仔細想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百年殖民就能全盤西化嗎? 一個儒弱的書生走了,留下一大群或惋惜,或哀痛,或憤怒的人群。 說實在的,那個人就是個憤青,直到老了才說出一句:我沒有敵人。這樣一個人,能顛覆政權嗎?中國已經有過譚嗣同,中國不再缺一個劉曉波。逝者已去,願他安息。 我不明白的是,至今仍對“三百年殖民”耿耿於懷的人,為何老放不下這樣一句兒戲似的戲言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3)

有史以來第一次看這麽長的電視連續劇,第一次看完之後仍然放不下劇中的情節與人物,第一次這麽認真的回過頭去一字一句的讀原著,小說的每一個章節都叫人壓抑,但還是忍不住往下讀。小說看完了,77集的連續劇也追完了,於是坐下來認認真真的寫一點自己的文字。 《白鹿原》,叫人不舍的白鹿原,我兒時在裏那片土地不遠的一個地方生活過,對那裏的風土人情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最近微信上的一篇文章不斷被朋友轉發,說的是一位叫大衛·查普曼的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在國內的講座上盛讚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精神,也是中國人的信仰,那就是勇於抗爭。 教授例舉了鑽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來作為證據,他最後總結道:“我們的神話裏,火是上帝賜予的;希臘神話裏,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7-05-30 10:15:23)

雛鷹展翅,九萬裏,
十二載寒窗度。
五月鮮花春光好,
風景這邊獨妙。
頷首低眉,回頭淺笑,
淑女應窈窕。
遙想愛女當初,
小荷尖尖角,
往事如煙,彈指一揮,
天鵝小鴨皆為掌上寶。
而今回首,
多情唯其父,滿鬢華發。
人生如斯,快步往前跑。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