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棠夫婦的成功人生和悲情人生

王曉棠夫婦的成功人生和悲情人生

    王曉棠曾是大名鼎鼎大家熟悉的電影明星。相對而言,他的丈夫言小朋的知名度就差了不少,雖然言小朋也可算電影明星,演過不少電影,由於都不是主角(主要演員名單上沒有他),大家對他就不太熟悉了。



    言小朋出生於1925年,言家也是京劇名家。父親言菊朋早年與梅蘭芳、馬連良、餘叔岩齊名;姐姐言慧珠、哥哥言少朋五、六十年代也是京劇名家,都是文藝二級演員。言小朋也曾是小有名氣的京劇演員,10歲就開始登台演出了。



    參演《三娘教子》時言小朋才15歲

  1949年,言小朋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在總政文工團京劇團、話劇團當演員。由此也有緣與王曉棠相遇了。   王曉棠1934年出生,她的母親是一位京劇票友,她請京劇名旦教王曉棠唱京劇,王曉棠十幾歲就出演過多出京劇。並在1952年參軍被黃宗江(言小朋與黃宗江一起去上海招人的)將她招到了總政京劇團,與言小朋同團。1954年3月,王曉棠被調到總政話劇團,為了與王曉棠在一起,言小朋也申請調到了總政話劇團,最終倆人在1955年結婚組建了家庭,1956年11月他們獨生兒子言群出生。此後,王曉棠的電影藝術生涯開始快步進展,主演了電影《神秘的旅伴》《邊塞烽火》後被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演員,不久就產生了經典特務“阿蘭”。

   1959年,言小朋也調入八一廠當演員,並在影片《野火春風鬥古城》中與王曉棠一樣一人飾演兩個角色,王曉棠飾演主角金環和銀環,言小朋演房東“苗先生”和監獄看守。夫妻倆在同一部電影中各自扮演兩個角色,這在影視圈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戰上海》中的巴隊長



   在八一廠,兩人忙於拍片,事業順達,王曉棠更名列“二十二人電影明星”之榜,名聲已超過言小朋。從八一廠的工資表可知,雖然言小朋比王曉棠大9歲,入行也早好多年,但他們的工資級別是一樣,都是文藝十級(98元)。



文革開始,王曉棠、言小朋遭受了磨難,1969年12月他們被迫從八一廠轉業,到北京懷柔縣林場當工人。他們的兒子言群在城裏上學,被寄養在一位親戚家裏。1974年,不滿18歲的言群患上了肝炎,因治療延誤後不治早逝,這給王曉棠、言小朋帶來巨大的悲痛。



   1975年3月,王曉棠、言小朋重新回到八一廠,開啟了新的事業周期,王曉棠開始嚐試導演工作,並在1984年正式成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言小朋也接拍了《南海風雲》《白求恩》《奸細》《女兵》《三等公民》《曹雪芹》《間諜戰與女色無關》等影視劇。

   1988年,王曉棠任八一廠(軍級)副廠長,正值軍銜製恢複,被授予大校軍銜。1992年9月王曉棠任廠長,並在1993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成了電影史上從明星到女將軍的唯一人。



就在王曉棠事業仕途皆順之際,言小朋卻在1992年6月不幸因病去逝(享年67歲),又將王曉棠推入悲痛的深淵。雖然丈夫離世時王曉棠才58歲,無兒無女,但她沒有再走進婚姻,直到現在一直一個人在北京養老。王曉棠夫婦從事業來說,有過一個成功的人生;但因中年失子,言小朋的較早離世,他們的人生又是一個悲情人生,尤其對王曉棠來說。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明星女人58歲,堅持單身到老,還是值得讚一個。放在今天的社會不容易。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我當年隔壁有家人,老公是八級鉗工,應該有100元,一家五口都生活的很好。毛澤東時代,對工人階級真好。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看到工資表好有意思。當年真的是這樣子。我父母當年才60元左右。大概行政19級。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我好喜歡餘叔岩的唱腔,也喜歡言菊朋的唱腔。這些老生的唱片,我是三天兩頭聽。真的不錯。現在的人,很難有他們的功底。
流水小橋 發表評論於
言小朋還演過《哥倆好》中的一排長,《雷鋒》中的大個子等等,八一廠的故事片中有太多他的身影,當然都是小人物。唉,要是言群還在,快七十歲了!
毛囡 發表評論於
中間幾張劇照有言小朋扮演的房東苗先生(帶眼鏡者),巴隊長以及在《奇襲》中演的南韓軍司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