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為何如此擺爛?


我不喜歡巴黎,對在這裏舉辦的奧運會開幕式演出,也沒有興趣看一眼。

開幕式結束後,在網上出現了一些讓人惡心的圖片和鏡頭,其中有不少是混淆男女性別的便裝表演。最不堪入目的還是對達芬奇名畫《最後的晚餐》的模仿。畫麵當中的位置,是一個頭戴光環王冠的胖女人,周圍則圍著怪異裝飾的人,其中有滿臉胡須的男人戴著乳罩。

這個畫麵,明顯是對耶 穌和門徒的模仿、醜化和諷刺。

巴黎奧運會開幕式遭到很多差評。法國一位主教告訴記者,他沒有看奧運會開幕式,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那些圖片和視頻時,深感震驚;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說,今天的奧運會的變裝秀讓人惡心;華爾街金融和文化評論員西爾弗認為,這代表了現代法國最糟糕的一麵;英國有宗教團體發出呼籲,要求開幕式主辦方立即道歉。

在強烈的批評聲中,巴黎奧運會官方不得不從其網站刪除開幕式視頻。

開幕式藝術總監托馬斯·喬利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說:“在法國,我們有權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彼此相愛,和任何我們想要的人相愛;在法國,我們有信仰和不信仰的權利。在法國,我們有許多權力。”

什麽是“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彼此相愛”?愛是混淆性別嗎?是為所欲為嗎?是放縱荒淫嗎?

托馬斯·喬利聲稱“我們有信仰和不信仰的權利”,這沒錯,但這樣的權利並不是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之下,侮辱醜化某個信仰。就像人們所質疑的那樣,托馬斯·喬利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基督徒的信仰,但他有膽量在這樣的場合侮辱穆斯林的信仰嗎?

這就是西方白左的一個重要特征,總是在安全的領域來展現自己的勇敢。

對於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之擺爛,我是早有預料的。所以,當那些惡心的圖片和視頻在網上流傳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奇怪。因為在我的印象裏,巴黎就是一個擺爛的地方。

問題是,與歐洲其它重要城市相比,巴黎為什麽如此放縱,甚至獲得”革命和浪漫之都“的所謂美譽,這個怪胎產生的根源是什麽?

與歐洲多數國家相比,法國缺失了文明史上重要的一環---宗教改革。

法國是傳統的天主教國家。天主教是政教合一的產物,在漫長的曆史上,法國的天主教統治占據強勢的統治地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國乃至歐洲多國產生了重要影響,但約翰.加爾文在法國的宗教改革卻遭受重大打擊,致使他不得不逃到瑞士。

所謂宗教改革其實是信仰歸正,使信仰打破宗教桎梏,回到初期教會的正統。宗教改革的口號是“人人皆祭司”,指每個信徒都該脫離等級森嚴的宗教統治,與至高者建立個人關係,以個人的良心城市來仰望祂。

受加爾文的影響下,法國不少信徒踏上歸正之途,不再崇拜教皇、主教和所謂封聖的聖徒,堅信唯有基 督才是人神之間唯一中保。這些人被稱為胡格諾信徒。

與歐洲各國相比,天主教法國對新教徒的迫害最為嚴重。自1562年至1598年,掌控王權的天主教勢力多次攻擊胡格諾教徒,先後展開八次宗教戰爭。其中最血腥的屠殺發生在1572年8月23---24日夜間,聚集巴黎的2000多名胡格諾教徒遭到屠殺。這次屠殺行動波及全國,死難者約有十萬人。

1598年,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簽署南特赦令,給予胡格諾信徒信仰自由。數十年後,1685年10月18日,在天主教教士的唆使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簽署法令,廢除南特赦令,要讓胡格諾教徒在這個國家徹底消失。而眾所周知,胡格諾教徒是這個國家最忠誠、最勤勞、最有智慧的國民。

依據路易十四的法令,胡格諾教徒禁止按其宗教形式做禮拜;禁止用其宗教信仰教育子女,他們的孩子要送到天主教神父那裏接受洗禮,並送進修道院接受天主教教育;胡格諾教徒禁止在公共部門任職,不允許行醫、教學或從事法律工作,甚至連雜貨店也不允許經營。

上百萬胡格諾教徒逃離法國,有貴族、商人和手工業者,他們帶走了他們的美德、財富和技術。如果在自己的國土不能擁有敬拜上 帝的自由,他們寧可背井離鄉,到其它國家尋找這種自由。

當然,也有不少人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口頭上皈依了天主教會。也有人依靠口頭的效忠謀取種種好處。當信仰和權力結合在一起,人們就會昧起良心,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

除了迫害胡格諾教徒,法國天主教勢力也迫害詹森派教徒、阿爾比教徒、韋爾多教徒。路易十四傲慢地宣稱:“你們忠於國家,就要忠於我個人的信仰。”

吊詭的是,法國雖然采用殘暴手段對付天主教以外的其它教派,對於無神論卻非常寬容。無神論甚至建立與天主教會針鋒相對的教堂,任命與天主教相對抗的牧者。

在天主教的空殼下,個人意誌被抬舉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人性的驕傲不斷膨脹,這樣的結果就是啟蒙主義在法國萌芽並興起。啟蒙主義倡導人本主義,以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來挑戰國王和教士及貴族統治,以無神論、自然神論或唯物論來反對傳統信仰。

啟蒙主義的發展,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在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後被送上斷頭台,不同的革命派別之間也相互屠殺。有意思的是,當國王和王後被砍頭的時候,隻有屢屢受其逼迫的胡格諾信徒站出來為國王說話的。他們反對血腥暴力,不管這樣的暴力是對付自己,還是加在他們的對手身上。

據統計,在1793年6月至1794年7月底的恐怖時期,法國共有16,594人被判處死刑,其中2,639人在巴黎被處決。然而,這個數字隻是整個大革命期間死亡人數的一部分。在大革命中,除了斷頭台外,還有許多人被槍決、燒死或溺死。有曆史學家估計,整個大革命期間死亡的直接和間接人數可能在數十萬到數百萬之間。

法國大革命打開暴力革命的先河,給整個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蘇聯到紅色高棉,很多革命領袖都到巴黎學習過革命經驗,這樣的經驗也無一例外地給自己的國家造成血腥之災。

啟蒙主義所謂的“自由、平等、博愛”在推翻天主教專製統治方麵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失去對至高者的敬畏,所謂自由和博愛,很容易就會越過界限,變成情欲放縱、為所欲為。而這,正是我們在當代法國文學和藝術中常常見到的東西。這次奧運會開幕式中所展現的東西,其實是巴黎一直擺爛的表現。

當信仰成為肆意侮辱的對象,還能對其文明有什麽期待嗎?

 

 

 

 

作者:  劉樹鵬

sandstone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評論 : 謝謝認同!
sandstone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歌好聽' 的評論 : 但願不會如此。。。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yes! one shall respect other’s beliefs! insulting is not acceptable!
老歌好聽 發表評論於
就是超前一點,今後世界的示範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