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玉樹臨風的男人們】先秦-鄒衍-陰陽

本文內容已被 [ 納蘭性空 ] 在 2024-04-14 07:00:4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華曆史上的三教九流,所謂的三教,是儒,釋,道。

我對諸子百家,以前沒有係統的學習,屬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每一個人對曆史,對文化,對哲學,對宗教,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我一直以來,並不認可把儒家稱為儒教,把它歸入宗教範疇內。

為什麽?

因為我對宗教的定義是,它必須有出世法。

什麽是出世法?

就是,有一套理論,去解釋宇宙的本質,生死解脫之道。而教化世人,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是如何在這個小小寰球上的所謂人間的生存之道,屬於入世法,或者哲學。

 

在我以前的認知中,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名家會是宗教。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他們是一群嘩眾取寵的杠精,或者辯論家演說家。

所以,凡事不要想當然,而要去花功夫真正了解它。

我以前認為陰陽家是可能成為三教之一的。

為什麽?

陰陽五行,生生相克,不正是輪回,不正是試圖在解釋我們身處的宇宙麽?

那麽到底是不是呢?

嗬嗬,解決的辦法就是,讀書。去了解它的思想和教義。

如果它是,那就不是三教了,而是四教,名,釋,道,陰陽。

 

陰陽家,諸子百家之一,開山祖師乃鄒衍。

鄒衍(約前324年-前240年),又稱鄒子。齊國之相國,成侯。

他提出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的“五行生勝”理論,並用這個理論來闡釋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並進一步提出“五德終始”、“大九州”等觀點。

《戰國策》中,對鄒子多有記載。下麵這一段,應該大家都耳熟能詳吧。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老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其實不一定。

謠言止於智者。智者麵前,馬屁也會穿的。

鄒子與孟子,公孫龍是同時代的人物。

據《漢書·藝文誌》記載,鄒衍著有《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不過均已失傳。

鄒子如同惠子,本身的著作都失傳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鄒子的思想,也隻能從其他人的文章中去一窺究竟。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齊有三騶子。其前騶忌,以鼓琴幹威王,因及國政,封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騶衍,後孟子。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

我個人對司馬遷的評價是,一個喜歡讀古書,喜歡寫讀書筆記的書蟲。

這種人, 非常喜歡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讀書寫字,自得其樂,與古人神交,與先賢琴瑟。

這種人,哪怕是身處陋室,心,卻早已自由地穿梭於天地古今。

我, 本質上也是這樣的人,一個喜歡讀書寫字的書蟲。

漏夜聽風雨,

提筆寫春秋。

與古人神交,與先賢唱和,人生一大快事。

 

“其語閎大不經“。

從這一句看,司馬遷並不太認同鄒衍兄的思想,認為其荒誕不經。

以小推大,乃至無限,在司馬老兄看來,屬於沒有邏輯的瞎逼逼。

 

“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製,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穀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這裏有兩句非常重要。

“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五德轉移,治各有宜。“

衍兄絕對是在用自己的理論解釋宇宙的起源與衍化的規律。

他名字中的這個“衍“字,當真是名至實歸。

 

所謂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就是五德,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順序,交互更替,周而複始。

我們來對比一下佛家。

佛家用的是地,水,火,風,所謂的四大,或者又稱四界。地水火風,因緣和合,就形成了這個斑斕多姿的世界。世間萬相,從生,住,滅,周而複始,是名因果輪回。

地,就是土。

所以,陰陽家與佛家的區別是,陰陽家用了金和木,佛家沒用,而是用了風。

我想,佛家可能把金和木,都歸在了地裏麵了。

而我們完全可以忽略這些細微的差異。

重要的是,兩家都是在用自己的理論解釋宇宙的起源與衍化規律。

更重要的是,兩家的理論是如此之相似,基本上完全一致。

 

我知道,科學教的信眾們,讀到此處時要開始嗤之以鼻了。

都是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沒有實驗室的驗證,不過是憑著自己的想象思緒飛揚而已。

嗬嗬,你不妨也猜想一下,思緒飛揚一下,你也來解釋解釋宇宙的起源與衍化。

你不是受過高等教育麽,掌握了先進的知識麽,有時間嘲笑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不如拿出一套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理論來呀。

 

其實,如果仔細地去想想,你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什麽現象呢?

所謂的現代科學,並沒有跳出金木水火土,並沒有超出地水火風。

現代的科技進步,隻是把四大五德,細分成了118德。

哪118德呢?

元素周期表。

這118中已經發現的元素,可以匯總成金木水火土。

如果把風算成空的話,所有元素的分布,都在地水火空中。

而這118種元素,遵循其自由的性質,規律,和因緣,交互更替,周而複始。造就了我們今天的無限的宇宙。

而在兩千三百年前的那個年代,能提出宇宙無限這個觀念的人。

普天之下,寥寥數人而已。

你為什麽就不問,在完全沒有現代儀器天文望遠鏡的情況下,他們是怎麽知道的?

他們的思想與認知,已經掙脫了肉體的桎梏。

他們的觸覺,已經無限延申。

 

“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其術皆此類也。”

這讓我想起了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誕生在維斯卡河畔的托倫城。

1543年他發表了《天體運行論》,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說。

他比鄒子晚上了1799年,而且,他隻是把傳統的地心說改成了日心說。哥白尼的理論中還是有個中心。他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教會宣揚的地球。

中心與無限,哪個更準確地描述了宇宙的本來麵目?

釋迦摩尼,老子,莊子,楊子,惠子,公孫龍,鄒子,都認為宇宙是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這些都是公元前三百多年到六百多年的人物。

無論是哪位現代的科學家,能提出超遠他們的理論麽?

這一段說的是鄒子的大九州與小九州的觀念。

我們常說中國是九州。而這個九州,隻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而已。

 

五德相生相克,大九州與小九州,無垠,等概念,絕對是出世法。

但是,這些的著重點,還是相。

我,非常希望看到鄒衍兄談性。因為隻有了悟了性,才能生死解脫。

出世法中的性與相,缺一不可。就好比人的雙足,缺一不能立。

 

當然,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出世法,除非你抹脖子自殺。

隻要還有一口氣,就不得不每時每刻入世。

所以,出世法與入世法是相輔相成的。不同的宗派,在出世與入世的光譜中,所處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比方說,東南亞的苦行僧,就極端看重出世。政教合一的地方,就極端看重入世。

陰陽家也不例外,理論聯係實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入世法。

其基本原理,就是人之行事,要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規律,因勢利導,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不成。所謂逆天行事,天理不容。

五行中又有陰陽。

陰陽,是指事物本身具有的既對立又相輔相成的力量。

由陰陽五行,又延申出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八卦通常運用在方位、測卦、風水上。

所謂“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即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中醫根據四象劃分人體陰陽之氣,並以此與人的生理特點和外表形態來解析人的個性類型。

 

《黃帝內經》巧妙地將陰陽和五行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中醫的五行理論。

“木曰曲直”,代表生長、升發、調理、舒暢的功能,在人體為肝。

“金曰從革”,代表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在人體肺。

“水曰潤下”,代表了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的性質,在人體為腎。

“土曰稼檣”,代表了生化、承載、受納等性質,在人體為脾

 “火曰炎上”,代表了溫熱、向上,在人體為心。

 

中醫除了陰陽五行之外,更有六氣三候之說。

一候是五天,三候十五天。六氣等於六個三候, 也就是九十天,等於一個季度,一年有四季。

陰陽五行既然是按照相生相克的順序,交互更替,周而複始。那就說明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現在,你應該理解中醫的所謂五運六氣了。

也就是說,體內的陰陽五行,要和外麵的季節變化相輔相成。

季節變化了,我們也要相應地調理自己的身體來適應。比方說,秋冬進補,外麵天氣涼了,趨於陰。那我們就多吃肉,吃好一點,增加體內的熱氣,陽氣,來平衡外麵的陰氣。

中醫當然沒有西醫那麽精準有效。

但不能說它完全沒有道理,沒有作用。中醫更像是養生。

 

五行有很多的衍化,比如說五方,五色。

五方是,東南中西北,對應的是,木火土金水。

五色是,青赤黃白玄,玄是黑色,對應的也是,木火土金水。

你如果去看曆史上各朝各代的朝服,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朝服的顏色總是青赤黃白玄中的一種。對應的是開國皇帝認為自己是條什麽樣的龍。

陰陽家的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是: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這本身《中庸》中的話,雖然是儒家的話語,但也非常貼切地描述了陰陽家的思想。

當然,二者對“德”的定義是不同的。

儒家的德,是仁義。君王施仁政。

陰陽家的德,是遵循陰陽五行八卦的內在規律,順勢而行。比方說,我們常常說聽到一種說法,就是潤之兄是土龍,而蔣校長是水龍。土克水。

 

你可以說這個是封建迷信,嘿嘿,但曆代帝王都深信不疑。

商(金,色尚白)。

周(火,色尚赤)。

秦(水,色尚黑)。

漢(土,色尚黃)。

曆代皇帝宣旨,都會說奉天承運。承的什麽運?德運,五德之一。

 

在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中,陰陽五行也早已深入人心。

比方說,給孩子起名字。命裏八字缺什麽,就在名字上補回來。

手相中參照八卦的卦象,以掌心為名堂,將手掌分為乾宮、坤宮、震宮、巽宮、坎宮、離宮、艮宮、兌宮八個宮位,這就是掌中八卦。參照陰陽五行的學說,將手掌分為木型手、火型手、金型手、水型手、土型手五種手型,由此顯示不同的命理信息。

 

鄒衍兄除了是齊國的相國,陰陽家的開山祖師,同時也是稷下學宮的上大夫,和方仙道的術士。

稷下學宮始建於齊桓公田午時期。位於齊國國都臨淄稷門附近。

這是中國最早的社會科學院、政府智庫。

中國學術思想史上這場不可多見、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

在此期間,學術著作相繼問世。有《宋子》、《田子》、《蝸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馬法》、《周官》等書之編撰。

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匯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

荀子,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

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

當時齊王采取了十分優禮的態度,封了不少著名學者為“上大夫”,並“受上大夫之祿”。

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不任職而論國事”。

因此,稷下學宮是具有學術和政治的雙重性質。

它既是一個官辦的學術機構,又是一個官辦的政治顧問團體。

對比之下,如今的天朝,隻剩下慶豐帝思想研究所了。

而且,天朝的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個特殊的嗜好,就是一上來就要把自己的思想淩駕在所有人至上,似乎全世界隻有我最聰明。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到如今的習思想。

總是以一種完全的居高臨下的姿態,去給所有人指明方向。

難道自己不覺得真的很搞笑麽?

 

而方仙道,乃最早見於春秋時代的一個修仙團體。

《史記·封禪書》記載∶

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都是燕人,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

戰國時,燕齊一帶的方士將其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的陰陽五行說揉合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企圖長生求仙。

其所謂方指治道之方,所謂仙指長生不死的得道神仙。

至東漢,逐步於道家合並,逐漸形成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成為道教的前身。

儒家出儒士,

道家出道士,

陰陽家出方士。

 

我在文章的前麵講到,衍兄對宇宙的認知,已經有了因果,輪回,無垠的思想。

這些都是絕對的出世法。

而且,與佛家思想高度吻合。

但這還不夠。因為出世法必須要解決生死問題。否則就不完整。

一個有因果,輪回,無垠的思想的人,如果不去修仙求道,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所以,衍兄同時也是一名方仙道的術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莊子·大宗師》就說黃帝得道,升天成仙了。

《戰國策》記載有人獻不死之藥於荊王。

《韓非子》也提到"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

神仙方術自秦漢以後發展更烈。徐福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那麽,衍兄的方術到底是什麽呢?

也許是辟穀,也許是采藥,也許是煉丹。小弟不得而知。真的是沒有記載。隻能從後來的發展與其他方士的修煉方法加以揣測。

但是,隻要還在用術,就沒有生死解脫。

已經知道了宇宙的無垠,為什麽還要用術去祈求長生不老呢?

已經知道了宇宙的無垠,就應該知道無內無外,無彼無此,無凡無聖,無生無死。

一個人的修行,有一個過程。

我們常說,修行有三個階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在入門之前,一個普通人是無修的。入門後,是有修的。悟道後,又是無修的。

我不知道衍兄到底在修的階段還是返璞歸真回到了無修。

 

我無法斷定鄒衍兄是否真正的悟道。

但我可以斷定他創立的陰陽家是一門宗教,因為他有自己的出世法。

在曆史的長河中,陰陽家逐漸與道家結合了。

我的感覺是,陰陽家是一個非常重視實修的門派,它補充了道家在實修方法上的不足。我在讀老子的《道德經》時,洋洋五千言,並沒有提到什麽修持的方法。

整個道教給我的感覺,很像佛教的密宗,是一個非常重視實修的門派。

道教的術,陰陽家加入的貢獻應該是居功至偉的。

我並非道教弟子,隻是從一個門外漢的角度來加以揣測。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道教弟子見諒。

 

他,是齊國的相國。

他,是陰陽家的開山祖師。

他,是稷下學宮的大學士上大夫。

他,是方仙道繼往開來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他真的長得很帥。

就憑這最後一點,他就是一個玉樹臨風的男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位兄台/大師/元老/仙翁/玉樹/小弟whatever隨便吧。你說的我都特信那我能冒昧問一小問題嗎?你說這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498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07:28:32

沒看明白,看來我的智慧不夠:) -納蘭性空- 給 納蘭性空 發送悄悄話 納蘭性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5:34:39

噢智慧這件事吧是第六行的開頭所以就算你前5行都淤出來了好像也補不上。n維空間線性不相關。這你不能賴我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23:45:35

鄒衍的確玉樹臨風。都說中國人封閉,到了晚清才“睜眼看世界”,可早在兩千多年前,玉樹臨風的鄒衍便稱中國是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0:06:03

你們道教會不會把鄒衍兄算成道家的一位前輩? -納蘭性空- 給 納蘭性空 發送悄悄話 納蘭性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5:32:05

我是道家,不是道教。道教像吸星大法,除了吸黃老無為而治,還吸陰陽五行思想,神仙方術。最好神叨叨一點。鄒衍也是被吸的一位,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406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7:34:54

中國很早就有個神叨叨的人物,就是孔子之師、蜀人萇弘。可以呼風喚雨,改易寒暑。後被周人所殺,蜀人藏其血,三年化碧。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7:37:35

哦?難道還有比你更神叨叨的?那是真的到家氣場了吧。妖氣3000裏的那種?不止吧那真的是測不準了該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5/2024 postreply 06:45:22

另外,鄒衍還貢獻了一個“五月飛霜”,漸漸演變為“六月飛霜”或“六月飛雪”。我們現在一說到六月飛雪有冤情,最早就指鄒衍。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39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0:12:21

那你還沒讚你們家納蘭兄雄文呢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0:27:12

哈哈哈,替我討讚 -納蘭性空- 給 納蘭性空 發送悄悄話 納蘭性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5:29:34

讚納蘭小空雄文……這句替陶三讚的怎麽雄我可不負責6月飛雪那麽雄?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30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0:32:49

寫的不錯。有悟性。手動點讚 -hongloumeng- 給 hongloumeng 發送悄悄話 hongloume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2:45:22

謝謝,好像是第一次見麵。多謝 -納蘭性空- 給 納蘭性空 發送悄悄話 納蘭性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4 postreply 15:30: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