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常安鎮的村民向指尖新聞反映,稱當地多年前打的“抗旱水源井”建好後一直沒有投入使用,現在水源井的看護房已經變成了“垃圾房”,破損嚴重也無人維護。
11月24日,指尖新聞實地采訪後發現情況屬實。截至發稿前,常安鎮政府對於那些“抗旱水源井”何時建成、為何沒人維護等問題暫未正麵回應。
常安鎮的個別機井房已破敗不堪(記者 劉強攝)
據投訴人介紹,幾年前,常安鎮的每個村都打了十幾口“抗旱水源井”,而且還專門在水源井上加蓋了看護房。但在他的記憶裏,那些“抗旱水源井”自從建成後,就沒有投入過使用,看護房也沒人維護,有的丟了門,有的沒了房蓋,有的甚至變成了垃圾房和廁所。投訴人表示:“我聽說打那些井公家沒少花錢,但是打完井不用,這不是花了冤枉錢嗎?”
11月24日,指尖新聞記者來到了投訴人所說的常安鎮,在鎮裏的幾個村屯探訪一圈後,發現除了公路邊的“抗旱水源井”看護房還有門之外,大部分看護房的大門都已經不見了。幹淨一點的看護房裏,隻有一口機井的管口。而偏遠一點的看護房裏,到處都是垃圾,周邊還有不少糞便。在“抗旱水源井”的看護房裏,記者並沒有看到水泵等配套設施,有的看護房周邊幾百米甚至沒有電線杆。有村民戲稱:“我們也不知道花錢打那個井幹啥用的,電都不通,怎麽能抗旱呢?”村民還告訴記者,他們澆地還得自己想辦法運水,那個抗旱井基本就是擺設。
抗旱水源井看護房破敗不堪(記者 劉強攝)
沒有房蓋的看護房裏滿是雜草垃圾(記者 劉強攝)
抗旱水源井周邊根本沒有電(記者 劉強攝)
看護房裏隻能看到水源井的井口(記者 劉強攝)
這些抗旱水源井是什麽時候建成的?為何沒投入使用?水源井建成後什麽部門負責維護?11月24日下午,指尖新聞記者來到了常安鎮人民政府。該鎮一位負責人在接待記者時表示,自己並不分管這一塊,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但是據他了解這些井應該是曆史遺留問題。
賓縣常安鎮人民政府(記者 劉強攝)
隨後,指尖新聞記者又來到賓縣農業農村局,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可以明確那些機井並不是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因此並不是農業農村局負責的,具體情況還得問鄉鎮。
賓縣農業農村局(記者 劉強攝)
11月24日下午,賓縣常安鎮政府的相關負責人給記者打來電話,記者提出鎮裏可以通過書麵或電話把相關情況介紹一下,但截至發稿前,並未收到常安鎮的相關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