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群眾呼聲平台上,一名成都市民提出建言,成都自古因地形影響導致日照稀缺,影響市民身心健康,希望增設“太陽假”。
成都市民申請增設太陽假。圖/四川群眾呼聲
11月25日,成都市雙流區智慧蓉城運行中心回應,經調查,目前未有相關政策出台,建議留言人自行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協調。
據四川群眾呼聲平台,該留言來自“一位被陰天逼瘋的成都打工人”,其稱成都自古有“蜀犬吠日”之說,並非蜀人少見多怪,實因盆地地形與氣候客觀導致日照稀缺。已有大量市民在網絡反映“曬不到太陽要抑鬱了”,希望能體諒“現代蜀犬”的小小訴求,讓“蜀犬吠日”從段子變成“蜀人歡日”的美談。
成都市民留言支持。圖/四川群眾呼聲平台
此前,中國天氣網於9月發布了全國省會級城市年日照時數排名。在1991年到2020年間,成都市的平均日照時長低於1000小時,位居最末。
省會級城市年日照時數排名。圖/中國天氣網
該留言人建議設立“陽光補償假”機製,當連續15天日照時數≤10小時,或單月日照時數≤50小時,次月可安排1個工作日下午“太陽假”,鼓勵14:00後帶薪曬太陽或戶外活動;結合成都公園城市建設,同步推出“陽光打卡”活動,市民在指定公園曬太陽打卡可兌換文旅消費券;參考國內先例,雲南麗江曾因“最美陽光”推出過鼓勵戶外活動政策,成都可反向操作,推出“最缺陽光關懷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