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安·韋丁。(左圖來源:加拿大奧組委;右圖來源:美國聯邦調查局)
“他的組織每年向洛杉磯
輸送約60噸可卡因,
這相當於40輛汽車的重量。”
作者:劉瀟
近日,美國司法部公布稱,加拿大前奧運單板滑雪運動員瑞安·韋丁,因涉嫌領導跨國販毒集團、下令謀殺證人等多項重罪,被正式列入美國聯邦調查局(以下稱FBI)“十大通緝犯”名單。高達1500萬美元的懸賞金額,使其成為全球身價最高的通緝犯之一。
·美國對韋丁開出高達1500萬美元的懸賞金額。(法新社)
從萬眾矚目的奧運賽場到與毒販為伍,44歲的韋丁經曆了什麽?他的墮落,又折射出北美毒品問題究竟有多嚴峻?
把謀殺當工具
據報道,韋丁建立了一個從哥倫比亞經墨西哥,最終將毒品輸送至美國和加拿大的龐大網絡。
“他的組織每年向洛杉磯輸送約60噸可卡因,這相當於40輛汽車的重量。”美國司法部長透露。FBI的調查顯示,韋丁的“業務”遠不止可卡因,還包括芬太尼、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等一係列致命毒品。FBI局長卡什·帕特爾更是將他與其他臭名昭著的毒梟相提並論:“瑞安·韋丁是當代版的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或者‘矮子’古茲曼。”
埃斯科瓦爾是哥倫比亞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毒梟,其在巔峰時期幾乎控製了全球80%的可卡因交易;古茲曼是錫那羅亞販毒集團創始人,韋丁與其有緊密聯係。
·韋丁。(美國國務院官網)
韋丁的販毒集團以冷酷和殘暴著稱,可謂殺人不眨眼。2023年11月2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卡萊登一家遭遇不幸,2人被殺、1人重傷。檢方指控,這起謀殺案的起因是該家庭與一批被盜的毒品貨物有關,而韋丁正是貨主。
2024年,韋丁又派出殺手,在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的一家餐廳內,槍殺了一名關鍵證人。這名證人原本準備在針對韋丁的案件中出庭作證。
為了維持這個龐大的犯罪網絡,韋丁還在身邊召集了一批“專業人士”,其中包括62歲的加拿大刑事律師迪帕克·帕拉德卡。據稱,正是這名律師建議韋丁在哥倫比亞除掉關鍵證人,以規避風險。此外,帕拉德卡還利用職務之便,向韋丁提供法庭機密文件和證據材料。
另一名重要同夥是31歲的網站運營者古爾塞瓦克·辛格·巴爾。他運營著一個名叫“肮髒新聞”的網站。受韋丁指使,巴爾在網站上發布了關鍵證人照片,最終幫助殺手鎖定了目標。
為了鏟除韋丁的犯罪網絡,美國執法部門發起了代號為“巨型回轉行動”的聯合執法行動,在2025年11月19日的第二階段行動中,逮捕了10名嫌疑人,其中7人為加拿大籍。但作為主犯的韋丁,依然在逃。
從奧運雪道到不歸路
1981年9月,韋丁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桑德貝。他的家族與滑雪運動有著深厚的淵源。
韋丁的外祖父母於上世紀60年代購買了桑德貝附近的滑雪場;韋丁的舅舅曾擔任加拿大女子國家高山滑雪隊教練;韋丁的父親在大學時期曾參加競技滑雪比賽。
外祖父在韋丁剛會走路時就讓他練習雙板滑雪。等韋丁長大些後,父親便讓他測試不同的靴子和固定器,以便滑得更快。
12歲時,韋丁開始接觸單板滑雪,並在人生第一場比賽中就奪得了冠軍。他的天賦引起了國家隊教練的注意。
15歲時,韋丁入選加拿大國家隊,開始在阿爾卑斯山和安第斯山脈參加國際比賽。1999年和2001年,他分別在青少年世界錦標賽中獲得銅牌和銀牌。據說,當時的韋丁不喜歡社交,每當隊員一起去酒吧慶祝時,他總是早早回屋睡覺,還會抱著泰迪熊。
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冬奧會上,身高1米93的韋丁代表加拿大隊,出現在男子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的賽道上。不過,他未能獲得奧運獎牌。
·韋丁。(加拿大奧組委)
鹽湖城冬奧會結束後不久,韋丁進入溫哥華一所大學就讀,但他並沒有專注學業,而是沉迷於健身房。
據《滾石》雜誌報道,韋丁曾告訴朋友,他憎恨健身房裏比他更強壯的人,並決心超越他們。為了賺生活費,他在夜店當保鏢。這些夜店經常有穿著名牌服裝、佩戴瑞士手表的黑幫分子光顧。很快,韋丁也開始像他們一樣穿著打扮。
此後,韋丁從大學輟學,在溫哥華富人區買房並迅速轉手獲利。之後,他又買入高檔公寓,並添置了彈球機和賽車模擬遊戲機。公寓地庫裏,停放著他的雪地摩托車、杜卡迪摩托車和寶馬M5轎車。在短期內暴富的韋丁,此時被加拿大和美國警方盯上了。
2008年,韋丁因在美國加州購買可卡因被捕。當時,FBI認為他已經開始為加拿大的一個毒梟賣命。韋丁因此被判入獄服刑3年。
出獄後的韋丁並未回頭。2015年4月,加拿大警方在蒙特利爾一起大規模可卡因走私案中再次對他提起指控。但這一次,韋丁成功逃脫,潛入了墨西哥,從此銷聲匿跡,開始了長達10年的逃亡生涯。
在墨西哥,韋丁利用其“專業知識”,迅速與當地最強大的販毒集團——錫那羅亞集團搭上了線。他利用這個龐大的犯罪網絡,建立起自己的毒品組織,並用暴力和金錢鞏固其地位。他使用“巨人”“公敵”和“老板”等多個化名,行事詭秘,心狠手辣。
加拿大皇家騎警專員邁克·杜赫姆在接受采訪時感歎:“當有1000萬美元的懸賞,卻沒有人站出來提供信息時,就說明了他在墨西哥販毒集團中的地位有多高。”
“成熟”的北美毒品網絡
韋丁的案件,是北美地區日益嚴峻的毒品問題的一個縮影。
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已有超過100萬美國人死於藥物過量。販毒集團常常將毒品偽裝成處方藥,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銷售,導致大量青少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過量服用而死亡。
墨西哥杜蘭哥州電視台主持人薩爾瓦多·梅爾卡多對環球人物記者說:“墨西哥等北美國家的民眾,對於指望政府來解決毒品、暴力問題,早就不抱希望了。”
警方報告顯示,北美的毒品網絡早已非常“成熟”:販毒集團(如錫那羅亞集團)通常在墨西哥的秘密工廠中合成芬太尼成品,然後通過美墨邊境,利用各種隱蔽手段走私進入美國和加拿大,再通過複雜的網絡進行分銷。
韋丁的販毒集團,正是這個鏈條上的關鍵一環。他利用自己在加拿大和美國的資源網絡,以及與墨西哥販毒集團的聯係,打通了從生產到分銷的全過程。其嚴密和“專業程度”令人震驚。
對此,美國政府采取了一些行動,但收效甚微。此外,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販毒網絡屢禁不絕,甚至不斷演化。
如今,韋丁依然在逃。FBI呼籲公眾協助緝拿,並表示韋丁可能已經改變了外貌,這為抓捕增加了困難。
不過,即使將他緝拿歸案,北美地區猖獗的毒品問題,依然不會得到徹底解決。
監製:張 勉
編審:尹 潔
編輯:徐力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