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白人飯”減脂不可持續,中式沙拉開始流行

“白人飯”減脂不可持續,中式沙拉開始流行

文章來源: 精練GymSquare 於 2025-11-09 15:42: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白人飯”減脂不可持續,中式沙拉開始流行

不再靠“吃草”減脂,才有持續性

白人飯減脂的濾鏡,終於還是被打破了。

賽百味的金槍魚搭配美乃滋清爽可口,Wagas的煎牛肉能量碗蛋白豐富,但對於吃什麽都喜歡來口熱乎的中國胃,長期還是很難吃慣。白人飯,更像是午餐“糊弄文學”的代名詞,以食材簡單、做法簡易著稱,精髓在於“生、冷、少”。

都市年輕人終於不再把白人飯奉為圭臬,他們開始從日常食物中找到健康又美味的選擇。



“白人飯”的思路可以借鑒,但是口味決定了這種方式很難具有持續性。而生活化減脂也許可以讓胃口少遭點罪,不隻像西方白人飯那樣隻吃菜葉子、生番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需要符合從小的進食文化,達到心理滿足。

不僅如此,一頓減脂營養餐,還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頓頓白人飯,不僅胃口受不了,營養也很難跟上。

社交媒體上展示的大部分白人飯,不論是食物種類和食物量,都比平常的減脂餐還少,很多人的“白人飯”食物種類也就2-3樣,甚至幾片黃瓜、三兩口雞蛋就打發了一頓。



與此同時,花樣繁多的中餐也在挺進歐美市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在歐美數個城市陸續開店,海底撈火鍋的扯麵視頻在海外出圈。照顧到減脂的白人飯和兼顧口味的中餐,其實都得到了全球受眾的支持。

但想要維持健康營養,高油鹽和過於清減都不是可持續的方法。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最好吃 12 種以上食物,其中包含至少300 克蔬菜, 200 - 350 克水果,200 - 300 克穀類,120 - 200 克魚肉蛋類。這僅通過幾筷子沙拉、幾片麵包奶酪火腿片是很難滿足的,長期還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充足。

而在社交媒體中,“黃人飯”的熱度開始趕上白人飯,指的是有著中餐口味的減脂餐。各種滿足口味並同樣能夠控製卡路裏的中餐美食開始回到減脂人的飯桌。

麵對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可以在一天中選擇某一餐,或者階段性穿插著吃白人飯。但胃口不會騙人,中餐確實更佳。

  白人飯雖健康,但亞洲人堅持不了太久

“白人飯”健康餐的聲量好像突然間式微了。

“White People Food”一度成為現象級熱詞,從不開火、不切菜、不用洗碗洗鍋,到營養、健康、減脂、快捷還省錢,“白人飯”在打工人中得到快速流行。

但是這種“隻維持生命體征”,不考慮“口味需求”的白人飯,好像有點過氣了。

“用新鮮的食材和複雜專業的廚具烹飪出“能咽下去”水平的食物。” 在美國留學的Andreo對白人飯評價到。

對於長期離家的留學生來說,白人飯不是嚐鮮,而是日常。因此Andreo對於中華傳統美食的渴望就顯得更加強烈。

而在上海的上班族小耳對於白人飯的看法則相對中立。“我沒時間做飯,吃白人飯省錢而且吃完了下午不會犯困。”



但是小耳解釋到,“放假、周末、還有即將到來的五一,白人飯我是絕對不會碰的。”

可以看出,對於中國胃來說,白人飯不能稱為一道正兒八經的“餐食”,更像是糊弄了事的填肚子。

事實上,即使在國外,“白人飯”也更像是一種零食。歐美的飲食文化中,習慣將隆重的一餐放在晚上,而午餐和晚餐之間的間隔比較長,人們便在下午加一頓簡餐。這股潮流從英國傳到法國、日本,甚至逐漸將午餐也簡化,食譜不斷變化,卻都保留了烹飪簡單、分量較少的特點。

而白人飯的流行其實也契合中國營養學會曾經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中青年人至少嚐試過一次輕食。原因很簡單:烹飪簡單、分量較少,恰恰切中了當代人的痛點——想健康、要減肥,不願意做飯。

但上千年中華美食的熏陶,還是讓中國胃無法徹底接受這種“沒有鍋氣”的餐食。

在社交媒體上,取代白人飯,“黃人飯”又開始火了,已經成為高點擊量的熱議話題

言簡意賅,“黃人飯”指的是有著中餐基因的減脂餐。對於更多中國胃來說,“白人飯是生存,而黃人飯才是生活”。

  “黃人飯”健康餐,重回飯桌

有著“中餐基因”的減脂餐,可以是東北蘸醬菜、不放油條的雞蛋煎餅和空氣炸鍋下的烤羊肉串、減去三分之一主食多加菜的蘭州拉麵。

其實,“減脂餐”不等於吃草,更不隻屬於“白人飯”。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人群輕食消費行為白皮書》的描述,輕食並不等同於沙拉,它更像是一種新型的適量、均衡、簡單餐飲形態,為食用者提供一種低脂肪、低熱量、低糖且高纖維、高飽腹感的食物。

將減脂餐拆解,其實也不過是碳水、蛋白質和綠葉菜。白人飯沒有更高貴,吃牛油果和鷹嘴豆也並不是更有優越感。



小紅書@betterwe星球

而中式輕食市場也開始逐漸受到市場歡迎。比如說2022年初成立了一批如簡糖教授為主打的中式健康餐的餐飲品牌,此後在各大外賣平台上的銷量便迅速與西式沙拉平分秋色,且收獲一眾好評。

沙野輕食推出了三款“輕食粥”;李子白、親覓輕趣輕食品牌也紛紛推出如清炒油麥菜、粗糧蝦仁等中式熱食;各種口味的“雞絲蕎麥麵”也開始成為傳統西式沙拉店的推薦品類。

而在海外,中餐也在侵入白人食堂。楊國福、張亮麻辣燙開始加速品牌出海計劃,楊國福在歐洲市場接連開店, 入駐城市包括但不限於倫敦、鹿特丹、維也納、巴塞羅那、馬德裏、杜塞爾多夫等,吸引了眾多食客的目光。



無論是輕食、熱食,新型的中式低卡減脂餐飲形態也重新崛起,減脂人的飯桌上,中華美食始終扮演著最重要的地位。而減脂餐的概念幾經演變,早已從“隻吃草的低卡沙拉”進階為“兼顧口味的均衡營養搭配”。

但是,社交媒體上還是有大量“白人飯”的擁簇者。“通過簡單的飲食穩定血糖、緩慢掉秤”,白人飯在一定的營養學基礎上,確實幫助很多人達到了維持營養和健康的目的。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白人飯”用新鮮生冷、未加烹飪過的蔬菜,混合喜歡味道的醬汁。就算“糊弄”,也可以品嚐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並且,隻要在用餐時攝入大量蔬菜和蛋白質,將碳水後置,還能夠有效減少血糖波動。也有小紅書博主稱在製作白人飯時,控製攝入的量和醬料,已經達到效果明顯的減重目的。

但其實不難發現,控製攝入量和醬料、碳水後置、攝入大量蔬菜和蛋白質,上述所有白人飯的優點,中餐也可以做到。

維持健康營養,或是想要達到減脂目的。本質是攝入營養、均衡的一頓飯,“白人飯”或是“黃人飯”並沒有什麽大差別。

  不再靠“吃草”減脂,才有持續性

如果將各個不同文化的飲食泛類做一個優缺點梳理。他們其實都有長處,且有著充分可以發揮優勢的時間段。比如說:

白人飯:上班、趕工時,滿足“糊弄學”料理,簡單方便就能夠控製熱量,能夠在高強度工作時達到保持精神集中的目的。

黃人飯:營養充足、幫助食欲穩定、選擇更多也更美味,同樣低脂健康,還能夠帶來更強烈的滿足感。

從長期堅持的角度來說,白人飯和黃人飯都不是靠“吃草”達到減脂目的,而是契合自己的當下需求,通過多樣化來達到持續性。

而對於更多無法適應白人飯生冷、單一的模式來說,選擇中餐或許是更優解。



並且,即使是白人飯,也需要更加科學的吃飯,而不是每天幾兩生菜、雞蛋敷衍了事。

遵循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想要持續性生活化的維持健康飲食,應該是餐食適應自己的中國胃,而不是規訓自己的中國胃。

作者:碧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吳亦凡驚傳在獄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中!
蔡磊現狀令人淚目 舌頭嘴唇已經萎縮 洗澡用繩子吊
提醒:這些照片,千萬別發在朋友圈!
中國女千辛萬苦當上空姐 上班首日就遭開除 上網喊冤
英媒:他賭贏了 有望成為下一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24小時討論排行

拜登狠批特朗普:讓國家蒙羞
政府停擺 上千航班取消 特朗普又回海湖莊園狂歡
25年來首批美產稀土出廠 貝森特:打破中國"卡脖子"
甩鍋 失誤 民心流失…川普反擊混亂背後 是更大危機
罕見 加州開始大規模吊銷卡車駕照!針對非法移民
曼達尼的崛起,華爾街大佬彼得·蒂爾郵件泄密
曼達尼當選引爆危機 紐約警察士氣崩盤 大批辭職
川普承諾:關稅紅利發放 每人至少獲2000元支票
英特爾華人工程師被裁前盜走上萬機密文件 公司怒索賠
德州冷笑少年毒駕逆向超車 奪命移民一家6口 被判65年…
高市涉台言論 引發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揚言“砍腦袋”
中國衛星把台灣看光光 國台辦:這是“家的俯瞰”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打贏“選區重劃”公投戰 紐森角逐總統大位行情看漲
美國將推50年超長房貸 網友:一房傳三代 人走債還在
曆史一刻:蕭美琴歐洲議會演說掌聲如雷 求合照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白人飯”減脂不可持續,中式沙拉開始流行

精練GymSquare 2025-11-09 15:42:38

“白人飯”減脂不可持續,中式沙拉開始流行

不再靠“吃草”減脂,才有持續性

白人飯減脂的濾鏡,終於還是被打破了。

賽百味的金槍魚搭配美乃滋清爽可口,Wagas的煎牛肉能量碗蛋白豐富,但對於吃什麽都喜歡來口熱乎的中國胃,長期還是很難吃慣。白人飯,更像是午餐“糊弄文學”的代名詞,以食材簡單、做法簡易著稱,精髓在於“生、冷、少”。

都市年輕人終於不再把白人飯奉為圭臬,他們開始從日常食物中找到健康又美味的選擇。



“白人飯”的思路可以借鑒,但是口味決定了這種方式很難具有持續性。而生活化減脂也許可以讓胃口少遭點罪,不隻像西方白人飯那樣隻吃菜葉子、生番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需要符合從小的進食文化,達到心理滿足。

不僅如此,一頓減脂營養餐,還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頓頓白人飯,不僅胃口受不了,營養也很難跟上。

社交媒體上展示的大部分白人飯,不論是食物種類和食物量,都比平常的減脂餐還少,很多人的“白人飯”食物種類也就2-3樣,甚至幾片黃瓜、三兩口雞蛋就打發了一頓。



與此同時,花樣繁多的中餐也在挺進歐美市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在歐美數個城市陸續開店,海底撈火鍋的扯麵視頻在海外出圈。照顧到減脂的白人飯和兼顧口味的中餐,其實都得到了全球受眾的支持。

但想要維持健康營養,高油鹽和過於清減都不是可持續的方法。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最好吃 12 種以上食物,其中包含至少300 克蔬菜, 200 - 350 克水果,200 - 300 克穀類,120 - 200 克魚肉蛋類。這僅通過幾筷子沙拉、幾片麵包奶酪火腿片是很難滿足的,長期還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充足。

而在社交媒體中,“黃人飯”的熱度開始趕上白人飯,指的是有著中餐口味的減脂餐。各種滿足口味並同樣能夠控製卡路裏的中餐美食開始回到減脂人的飯桌。

麵對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可以在一天中選擇某一餐,或者階段性穿插著吃白人飯。但胃口不會騙人,中餐確實更佳。

  白人飯雖健康,但亞洲人堅持不了太久

“白人飯”健康餐的聲量好像突然間式微了。

“White People Food”一度成為現象級熱詞,從不開火、不切菜、不用洗碗洗鍋,到營養、健康、減脂、快捷還省錢,“白人飯”在打工人中得到快速流行。

但是這種“隻維持生命體征”,不考慮“口味需求”的白人飯,好像有點過氣了。

“用新鮮的食材和複雜專業的廚具烹飪出“能咽下去”水平的食物。” 在美國留學的Andreo對白人飯評價到。

對於長期離家的留學生來說,白人飯不是嚐鮮,而是日常。因此Andreo對於中華傳統美食的渴望就顯得更加強烈。

而在上海的上班族小耳對於白人飯的看法則相對中立。“我沒時間做飯,吃白人飯省錢而且吃完了下午不會犯困。”



但是小耳解釋到,“放假、周末、還有即將到來的五一,白人飯我是絕對不會碰的。”

可以看出,對於中國胃來說,白人飯不能稱為一道正兒八經的“餐食”,更像是糊弄了事的填肚子。

事實上,即使在國外,“白人飯”也更像是一種零食。歐美的飲食文化中,習慣將隆重的一餐放在晚上,而午餐和晚餐之間的間隔比較長,人們便在下午加一頓簡餐。這股潮流從英國傳到法國、日本,甚至逐漸將午餐也簡化,食譜不斷變化,卻都保留了烹飪簡單、分量較少的特點。

而白人飯的流行其實也契合中國營養學會曾經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中青年人至少嚐試過一次輕食。原因很簡單:烹飪簡單、分量較少,恰恰切中了當代人的痛點——想健康、要減肥,不願意做飯。

但上千年中華美食的熏陶,還是讓中國胃無法徹底接受這種“沒有鍋氣”的餐食。

在社交媒體上,取代白人飯,“黃人飯”又開始火了,已經成為高點擊量的熱議話題

言簡意賅,“黃人飯”指的是有著中餐基因的減脂餐。對於更多中國胃來說,“白人飯是生存,而黃人飯才是生活”。

  “黃人飯”健康餐,重回飯桌

有著“中餐基因”的減脂餐,可以是東北蘸醬菜、不放油條的雞蛋煎餅和空氣炸鍋下的烤羊肉串、減去三分之一主食多加菜的蘭州拉麵。

其實,“減脂餐”不等於吃草,更不隻屬於“白人飯”。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人群輕食消費行為白皮書》的描述,輕食並不等同於沙拉,它更像是一種新型的適量、均衡、簡單餐飲形態,為食用者提供一種低脂肪、低熱量、低糖且高纖維、高飽腹感的食物。

將減脂餐拆解,其實也不過是碳水、蛋白質和綠葉菜。白人飯沒有更高貴,吃牛油果和鷹嘴豆也並不是更有優越感。



小紅書@betterwe星球

而中式輕食市場也開始逐漸受到市場歡迎。比如說2022年初成立了一批如簡糖教授為主打的中式健康餐的餐飲品牌,此後在各大外賣平台上的銷量便迅速與西式沙拉平分秋色,且收獲一眾好評。

沙野輕食推出了三款“輕食粥”;李子白、親覓輕趣輕食品牌也紛紛推出如清炒油麥菜、粗糧蝦仁等中式熱食;各種口味的“雞絲蕎麥麵”也開始成為傳統西式沙拉店的推薦品類。

而在海外,中餐也在侵入白人食堂。楊國福、張亮麻辣燙開始加速品牌出海計劃,楊國福在歐洲市場接連開店, 入駐城市包括但不限於倫敦、鹿特丹、維也納、巴塞羅那、馬德裏、杜塞爾多夫等,吸引了眾多食客的目光。



無論是輕食、熱食,新型的中式低卡減脂餐飲形態也重新崛起,減脂人的飯桌上,中華美食始終扮演著最重要的地位。而減脂餐的概念幾經演變,早已從“隻吃草的低卡沙拉”進階為“兼顧口味的均衡營養搭配”。

但是,社交媒體上還是有大量“白人飯”的擁簇者。“通過簡單的飲食穩定血糖、緩慢掉秤”,白人飯在一定的營養學基礎上,確實幫助很多人達到了維持營養和健康的目的。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白人飯”用新鮮生冷、未加烹飪過的蔬菜,混合喜歡味道的醬汁。就算“糊弄”,也可以品嚐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並且,隻要在用餐時攝入大量蔬菜和蛋白質,將碳水後置,還能夠有效減少血糖波動。也有小紅書博主稱在製作白人飯時,控製攝入的量和醬料,已經達到效果明顯的減重目的。

但其實不難發現,控製攝入量和醬料、碳水後置、攝入大量蔬菜和蛋白質,上述所有白人飯的優點,中餐也可以做到。

維持健康營養,或是想要達到減脂目的。本質是攝入營養、均衡的一頓飯,“白人飯”或是“黃人飯”並沒有什麽大差別。

  不再靠“吃草”減脂,才有持續性

如果將各個不同文化的飲食泛類做一個優缺點梳理。他們其實都有長處,且有著充分可以發揮優勢的時間段。比如說:

白人飯:上班、趕工時,滿足“糊弄學”料理,簡單方便就能夠控製熱量,能夠在高強度工作時達到保持精神集中的目的。

黃人飯:營養充足、幫助食欲穩定、選擇更多也更美味,同樣低脂健康,還能夠帶來更強烈的滿足感。

從長期堅持的角度來說,白人飯和黃人飯都不是靠“吃草”達到減脂目的,而是契合自己的當下需求,通過多樣化來達到持續性。

而對於更多無法適應白人飯生冷、單一的模式來說,選擇中餐或許是更優解。



並且,即使是白人飯,也需要更加科學的吃飯,而不是每天幾兩生菜、雞蛋敷衍了事。

遵循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想要持續性生活化的維持健康飲食,應該是餐食適應自己的中國胃,而不是規訓自己的中國胃。

作者:碧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