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官媒點名通報 央視急換劇!秦雯襲警風波升級人脈再廣也沒用

官媒點名通報 央視急換劇!秦雯襲警風波升級人脈再廣也沒用

文章來源: 追劇省流俠 於 2025-11-08 09:29:2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官媒點名通報 央視急換劇!秦雯襲警風波升級人脈再廣也沒用

2025年10月31日,一段名為“會議紀要”的錄音在網絡上悄然出現,隨後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千層浪。

編劇古二,這位自稱被《繁花》劇組剝奪署名權的前期編輯,放出了七段總長超過一小時的私密對話。

其中1分20秒的內容,讓金牌編劇秦雯瞬間從行業巔峰墜落穀底。

她親口描述了一場發生在2024年上海進賢路的鬧劇:因自行車糾紛與警察發生衝突,她一拳捶向警察背部,反誣“警察打女人”,最終被辣椒水製服帶往派出所。



但真正讓全網震驚的,是接下來的魔幻轉折。

秦雯在錄音中語氣輕快地炫耀,她的丈夫、導演王光利僅僅打了一通電話,找到一位“特別高級的反黑警察”,派“小弟”直接聯係所長,結果十分鍾內她們就被釋放,未做任何手續。

“兩句話就把我們撈出去了”,錄音裏的笑聲未落,輿論的火山已然噴發。

這不是普通的娛樂圈八卦,這是一麵照出特權與法律較量的鏡子。

當“襲警”成為談資,“撈人”變成勳章,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個時代,規則到底為誰而設?



古二曝光錄音的初衷,其實隻是一場無奈的維權鬥爭。

作為《繁花》核心劇情創作者,這位身患漸凍症的編劇聲稱自己月薪僅3000-6000元,卻需兼顧王家衛的生活雜務,最終連編劇署名都沒得到。

他本想用錄音證明自己的創作貢獻,卻意外截獲了更驚人的內容。

錄音中,秦雯的敘述充滿細節。

2024年某日,她與同伴許思窈在上海進賢路因拍攝警察執法引發爭執。

秦雯誤以為警察在毆打同伴,情急之下從背後捶打警察,高喊“你怎麽打女人”。

警察使用辣椒水將兩人製服,帶至黃浦分局瑞金二路派出所。



被拘留後,秦雯毫無慌張,直接致電丈夫王光利。

錄音顯示,王光利當時手機沒電,還特地到車上充電後撥打電話。

他聯係了一位“高級反黑警察”,對方派出一名“朋友的小弟”到場。

這名“小弟”極有套路,聲稱已聯係派出所所長,僅用兩句話便將兩人帶走,全程未做筆錄、未開罰單。

更令人愕然的是秦雯的態度。

她將這段經曆當作人脈勳章向王家衛炫耀:“以後您出事找許思窈,我們在後麵撐著! ”

許思窈在錄音中調侃民警“腦子有病”,嘲諷警察是“變態”。

王家衛的唯一質疑是“你們這麽張揚??”,未對襲警行為本身提出批評,甚至模仿警察語氣調侃:“他說你牛逼是不是? 你是不是有背景? ”



錄音流出後,“秦雯襲警被抓後找人撈出”詞條兩小時內從熱搜消失,討論帖大規模被刪。

這種“捂蓋子”行為反而加劇公眾對特權幹預輿論的質疑。

網友迅速扒出對比案例:普通網紅襲警被拘10天,而秦雯卻能“喝茶走人”。

憤怒的聲浪迅速超越娛樂圈範疇,轉向對執法公正性的質疑。

公眾開始要求上海警方公布接警記錄、執法記錄儀影像,核實2024年是否發生此警情,並追查“撈人”背後是否涉及公職人員瀆職。



11月初,官媒集體發聲。 極目新聞發表《秦雯襲警被撈出是否屬實應有通報》,強調“用藍底白字通報給公眾交代”。

《法治日報》等媒體則犀利指出:“把襲警撈人當談資,比違法更可怕”。

河南省官媒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特權亂象”,呼籲涉事派出所不要做“沉默的旁觀者”。

輿論發酵第四天,商業反噬到來。

11月3日,央視八套節目單悄然變更:原定11月7日播出的《愛情沒有神話》消失,由童瑤、蔣欣主演的《四喜》緊急接檔。

這部由唐嫣、趙又廷主演的電視劇是秦雯繼《繁花》後的重點作品,投資數億,定位衝獎之作。



內部人士透露,廣電總局已關注此事,廣告商紛紛解約。

唐嫣發布手寫信:“角色會等,但人生不能重來”,但她的轉型之作已懸在半空。

央視此次撤檔被業內視為風險規避的果斷舉措,平台方無法承受主演劇集與違法失德爭議綁定的輿情反噬。

11月4日,黃浦分局宣布成立專項調查組,針對“襲警”與“撈人”兩條線立案。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秦雯的捶打行為屬實,依據《刑法》第277條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打招呼撈人”若涉權力濫用,可能牽連瀆職犯罪。



古二的維權經曆撕開了影視圈更大的傷疤。

他自稱深度參與《繁花》商戰線與人物設計,但僅獲“前期責任編輯”署名。

錄音中還曝光了更多行業潛規則:《流金歲月》拍攝期間,秦雯被指將劉詩詩的台詞改給倪妮。

王家衛在錄音中嘲諷唐嫣“很裝”,評價遊本昌“不是省油的燈”,對金靖開低俗黃腔。

更令人震驚的是王家衛操控輿論的手段。

他指示團隊延遲通知唐嫣排練時間,讓輔導老師提前到場,製造唐嫣“耍大牌”的假象,理由是“逼她找到角色感覺”。

而對喜劇演員金靖,他在錄音中輕浮地說“一定要搞她”,秦雯接話“我沒有那個胸”,隨後三人哄堂大笑。

最終,金靖為《繁花》苦練滬語拍攝的42場戲全部被刪。



秦雯的“後台敘事”並非孤例。

其丈夫王光利因拍攝警匪片積累警界人脈,許思窈直言“認識一堆警察朋友,分分鍾搞定”。

這種特權思維甚至滲透進秦雯的創作:《愛情沒有神話》劇本中,女主遭遇性騷擾後靠“閨蜜富豪男友”擺平的情節,與現實中的“撈人邏輯”如出一轍。

截至11月5日,涉事方集體沉默:秦雯未回應,王家衛及劇組僅譴責古二“侵犯隱私”,瑞金二路派出所未發聲。 但公眾的探究沒有停止。



網友發現,瑞金二路派出所門口的監控記錄顯示,秦雯離開時有一輛滬A黑牌保姆車接應,司機手持帶公章的檔案袋。

更多人湧入派出所社交平台評論區,要求回應“網紅派出所抓明星”的錄音片段。

秦雯的“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引發爭議。

該榮譽明確要求“思想品德高尚”,網友呼籲重新審查其資格。

與此同時,古二的社交賬號因“違規”被封禁,他在維權路上繼續前行。



當一部投資數億的電視劇因一段錄音猝死,當法律條文在“兩句話撈人”的炫耀前黯然失色,公眾等待的答案,似乎已超越秦雯個人命運,指向更深陰影中的遊戲規則。

藝術的邊界究竟在哪裏? 當創作者成為劇中人,當現實比劇本更荒誕,我們是否還能坦然分辨屏幕上的光與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上市14年均賺30億,“低壓電器茅”悶聲賺麻了
死對頭要走了,特朗普開心壞了
被問急眼了,特朗普怒噴記者:虛假、令人作嘔
養老是國家的義務,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孫東旭也走了!俞敏洪為什麽學不了任正非?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大媽穿軍裝在漢江邊“大閱兵” 韓國網友炸鍋
中國連鎖“人民咖啡館”遭批 人民網:“人民”一詞不容褻瀆
特朗普:南非對白人搞“屠殺”,G20峰會美國不去了
小鵬和特斯拉,誰是“物理AI”的未來?
烏克蘭戰略要地紅軍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圍
習近平才入座保鑣緊張遞上“三寶” 外網熱議驚呼…
馬斯克可能真覺得,造車沒意思了
白宮會議川普打瞌睡 現場媒體圍拍 紐森:瞌睡唐又來!
“DNA之父”逝世 因談黑人智商低過白人榮銜被褫奪
共和黨地方選舉慘敗,特朗普開始調整“話術”
川普稱今年感恩節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聯社:誤導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國肉價,“鐵拳”揮向四巨頭
央視新聞聯播曝光 習近平登艦視察細節
關門創紀錄 川普呼籲把醫療補貼“發現金給人民”
綠卡重大改革!給老人申請綠卡麵臨嚴查…
川普“穿囚服綁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過逼真惹爭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官媒點名通報 央視急換劇!秦雯襲警風波升級人脈再廣也沒用

追劇省流俠 2025-11-08 09:29:20

官媒點名通報 央視急換劇!秦雯襲警風波升級人脈再廣也沒用

2025年10月31日,一段名為“會議紀要”的錄音在網絡上悄然出現,隨後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千層浪。

編劇古二,這位自稱被《繁花》劇組剝奪署名權的前期編輯,放出了七段總長超過一小時的私密對話。

其中1分20秒的內容,讓金牌編劇秦雯瞬間從行業巔峰墜落穀底。

她親口描述了一場發生在2024年上海進賢路的鬧劇:因自行車糾紛與警察發生衝突,她一拳捶向警察背部,反誣“警察打女人”,最終被辣椒水製服帶往派出所。



但真正讓全網震驚的,是接下來的魔幻轉折。

秦雯在錄音中語氣輕快地炫耀,她的丈夫、導演王光利僅僅打了一通電話,找到一位“特別高級的反黑警察”,派“小弟”直接聯係所長,結果十分鍾內她們就被釋放,未做任何手續。

“兩句話就把我們撈出去了”,錄音裏的笑聲未落,輿論的火山已然噴發。

這不是普通的娛樂圈八卦,這是一麵照出特權與法律較量的鏡子。

當“襲警”成為談資,“撈人”變成勳章,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個時代,規則到底為誰而設?



古二曝光錄音的初衷,其實隻是一場無奈的維權鬥爭。

作為《繁花》核心劇情創作者,這位身患漸凍症的編劇聲稱自己月薪僅3000-6000元,卻需兼顧王家衛的生活雜務,最終連編劇署名都沒得到。

他本想用錄音證明自己的創作貢獻,卻意外截獲了更驚人的內容。

錄音中,秦雯的敘述充滿細節。

2024年某日,她與同伴許思窈在上海進賢路因拍攝警察執法引發爭執。

秦雯誤以為警察在毆打同伴,情急之下從背後捶打警察,高喊“你怎麽打女人”。

警察使用辣椒水將兩人製服,帶至黃浦分局瑞金二路派出所。



被拘留後,秦雯毫無慌張,直接致電丈夫王光利。

錄音顯示,王光利當時手機沒電,還特地到車上充電後撥打電話。

他聯係了一位“高級反黑警察”,對方派出一名“朋友的小弟”到場。

這名“小弟”極有套路,聲稱已聯係派出所所長,僅用兩句話便將兩人帶走,全程未做筆錄、未開罰單。

更令人愕然的是秦雯的態度。

她將這段經曆當作人脈勳章向王家衛炫耀:“以後您出事找許思窈,我們在後麵撐著! ”

許思窈在錄音中調侃民警“腦子有病”,嘲諷警察是“變態”。

王家衛的唯一質疑是“你們這麽張揚??”,未對襲警行為本身提出批評,甚至模仿警察語氣調侃:“他說你牛逼是不是? 你是不是有背景? ”



錄音流出後,“秦雯襲警被抓後找人撈出”詞條兩小時內從熱搜消失,討論帖大規模被刪。

這種“捂蓋子”行為反而加劇公眾對特權幹預輿論的質疑。

網友迅速扒出對比案例:普通網紅襲警被拘10天,而秦雯卻能“喝茶走人”。

憤怒的聲浪迅速超越娛樂圈範疇,轉向對執法公正性的質疑。

公眾開始要求上海警方公布接警記錄、執法記錄儀影像,核實2024年是否發生此警情,並追查“撈人”背後是否涉及公職人員瀆職。



11月初,官媒集體發聲。 極目新聞發表《秦雯襲警被撈出是否屬實應有通報》,強調“用藍底白字通報給公眾交代”。

《法治日報》等媒體則犀利指出:“把襲警撈人當談資,比違法更可怕”。

河南省官媒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特權亂象”,呼籲涉事派出所不要做“沉默的旁觀者”。

輿論發酵第四天,商業反噬到來。

11月3日,央視八套節目單悄然變更:原定11月7日播出的《愛情沒有神話》消失,由童瑤、蔣欣主演的《四喜》緊急接檔。

這部由唐嫣、趙又廷主演的電視劇是秦雯繼《繁花》後的重點作品,投資數億,定位衝獎之作。



內部人士透露,廣電總局已關注此事,廣告商紛紛解約。

唐嫣發布手寫信:“角色會等,但人生不能重來”,但她的轉型之作已懸在半空。

央視此次撤檔被業內視為風險規避的果斷舉措,平台方無法承受主演劇集與違法失德爭議綁定的輿情反噬。

11月4日,黃浦分局宣布成立專項調查組,針對“襲警”與“撈人”兩條線立案。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秦雯的捶打行為屬實,依據《刑法》第277條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打招呼撈人”若涉權力濫用,可能牽連瀆職犯罪。



古二的維權經曆撕開了影視圈更大的傷疤。

他自稱深度參與《繁花》商戰線與人物設計,但僅獲“前期責任編輯”署名。

錄音中還曝光了更多行業潛規則:《流金歲月》拍攝期間,秦雯被指將劉詩詩的台詞改給倪妮。

王家衛在錄音中嘲諷唐嫣“很裝”,評價遊本昌“不是省油的燈”,對金靖開低俗黃腔。

更令人震驚的是王家衛操控輿論的手段。

他指示團隊延遲通知唐嫣排練時間,讓輔導老師提前到場,製造唐嫣“耍大牌”的假象,理由是“逼她找到角色感覺”。

而對喜劇演員金靖,他在錄音中輕浮地說“一定要搞她”,秦雯接話“我沒有那個胸”,隨後三人哄堂大笑。

最終,金靖為《繁花》苦練滬語拍攝的42場戲全部被刪。



秦雯的“後台敘事”並非孤例。

其丈夫王光利因拍攝警匪片積累警界人脈,許思窈直言“認識一堆警察朋友,分分鍾搞定”。

這種特權思維甚至滲透進秦雯的創作:《愛情沒有神話》劇本中,女主遭遇性騷擾後靠“閨蜜富豪男友”擺平的情節,與現實中的“撈人邏輯”如出一轍。

截至11月5日,涉事方集體沉默:秦雯未回應,王家衛及劇組僅譴責古二“侵犯隱私”,瑞金二路派出所未發聲。 但公眾的探究沒有停止。



網友發現,瑞金二路派出所門口的監控記錄顯示,秦雯離開時有一輛滬A黑牌保姆車接應,司機手持帶公章的檔案袋。

更多人湧入派出所社交平台評論區,要求回應“網紅派出所抓明星”的錄音片段。

秦雯的“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引發爭議。

該榮譽明確要求“思想品德高尚”,網友呼籲重新審查其資格。

與此同時,古二的社交賬號因“違規”被封禁,他在維權路上繼續前行。



當一部投資數億的電視劇因一段錄音猝死,當法律條文在“兩句話撈人”的炫耀前黯然失色,公眾等待的答案,似乎已超越秦雯個人命運,指向更深陰影中的遊戲規則。

藝術的邊界究竟在哪裏? 當創作者成為劇中人,當現實比劇本更荒誕,我們是否還能坦然分辨屏幕上的光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