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的糧食購銷商人孫先生,賣出100多噸糧食後,自己和家人的銀行卡全都被莫名凍結。詢問後警方稱,對方付給他的貨款裏有一筆是涉電詐資金。這筆貨款,是否應該算善意取得?孫先生一家為此抱頭痛哭,卻無法解決。
河南廣播電視台民生頻道的《民生大參考》欄目隨即發出新聞報道,央視等多家媒體跟進。5天後,商人的銀行賬號解凍了。
此事讓國內知名律師周筱贇發文感慨:如果沒有媒體報道,河南賣糧所謂涉詐賬戶可能解凍嗎?
根據媒體報道,今年9月中旬,孫先生在網上與一名糧食收購商人取得聯係,向他賣出100多噸小麥。對方打款後,孫先生將部分款項轉給了家人,結果兩天後,自己和家人的銀行卡均被凍結。詢問後他才得知,貨款裏有一筆是涉電詐資金。
10月24日,河南廣播電視台民生頻道的《民生大參考》欄目記者得知此事後,迅速發出視頻報道。視頻中,孫先生和母親抱頭痛哭。
報道很快被更多的新聞媒體關注。
10月26日,瀟湘晨報發出法治新聞《河南農戶100多噸小麥賣28萬,收款後資金因涉詐被凍結,辛苦錢能要回嗎》。報道中稱,如果孫先生及其親屬能證明賬戶內的資金與案件無關,是合法所得,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在查明情況後3日以內應通知金融機構立即解除凍結。
10月27日,河南廣電的《民生大參考》欄目再次追蹤報道此事。視頻中,孫先生表示“生意什麽都做不了,我們承受不了,很難很難”,孫先生母親崩潰倒地,哭喊“真不容易啊”。記者還為孫先生聯係了辦案的警方。
10月27日,九派新聞跟進,發出報道《28萬元小麥成交款涉詐被凍結,農戶痛哭》。報道稱,孫先生表示“現在錢不能動,相當於小麥被騙走,貸款也還不上,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
10月29日、10月30日,央視“法治在線”針對此事連續發出電視報道。在央視第二篇報道發出的當晚,孫先生一家的銀行賬戶被全部解凍。

從河南廣電發出首篇新聞報道,到銀行賬戶解凍,僅僅5天。
針對此事,國內知名律師周筱贇由衷感慨,在自己的自媒體“周筱贇律師”發布了題為《如果沒有媒體報道,河南賣糧所謂涉詐賬戶可能解凍嗎?》的文章。
周筱贇在文中表示:現實中,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愈演愈烈。“如果沒有媒體報道,所謂接受了涉詐資金的賬戶,可能解凍嗎?”
在公號和微博的評論區,網友熱議。
網友“徐強”表示:“沒有媒體報道,賣糧大戶再怎麽號也是白扯”;
網友“春秋鼎盛”表示:“沒有輿論監督,社會發展進步的步伐會放慢速度”;
網友“很像馬長軍”表示:“可見監督是必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