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台無法通話的“高級MP4”,或是庫克“陽謀”

一台無法通話的“高級MP4”,或是庫克“陽謀”

文章來源: 深網 於 2025-11-06 17:04: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台無法通話的“高級MP4”,或是庫克“陽謀”

“國行版iPhone Air開售幾天後價格就破發了。目前在二級市場,全新iPhone Air普遍比官網售價低150至200元,即便如此,谘詢這款手機的客戶仍然寥寥無幾。”有二級市場渠道商近日透露。

國行版iPhone Air銷量不振的影響已開始向上遊供應鏈傳導。據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的需求不及預期,導致供應鏈開始縮減出貨量和產能。預計到2026年第一季度,大多數供應商的產能將減少80%以上,而一些交貨期較長的零部件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停產。”

他指出,這一情況反映出現有的iPhone 17 Pro係列和標準機型已經很好地覆蓋了大部分高端用戶的需求,幾乎沒有空間去開拓新的細分市場和定位——之前推出的mini、Plus以及現在的Air機型都未能獲得市場認可。

庫克對iPhone Air的銷量問題也采取了回避態度。在2025財年第四財季的電話會議上,當被問到“iPhone Air減產”傳聞時,庫克以“公司不單獨公布各機型銷量”為由,巧妙地繞過了這個問題。

不過,有iPhone 17係列銷量暴漲的托底,iPhone Air市場表現不佳對蘋果硬件大盤影響甚微。對蘋果而言,iPhone Air並非單純的銷量貢獻者,更像是蘋果用於驗證自研技術、試探折疊屏市場的“戰略試驗田”。

iPhone Air為何“叫好不叫座”

為給國行版iPhone Air開售預熱,蘋果CEO庫克曾於10月13日晚現身Apple Store旗艦店抖音直播間。鏡頭前,他拿出一台iPhone Air進行展示,並對網友表示:“非常輕,好像能飛走”。

不過,從後來的銷量看,庫克“帶貨首秀”仍未能扭轉國行版iPhone Air銷量低迷的局麵。

國行版iPhone Air銷量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國內eSIM業務辦理流程繁瑣;二是蘋果iPhone Air的輕薄是在犧牲影像及電池續航等其他性能的基礎上實現的,不少“果粉”對此並不買賬。

作為蘋果史上首款全係搭載eSIM的iPhone,iPhone Air最大的設計變化就是徹底取消了物理SIM卡槽,這讓其機身厚度壓縮到僅5.6mm。

eSIM(Embedded SIM)是一種嵌入式SIM芯片,具備與傳統SIM卡相同的身份認證功能,但不依賴物理卡槽。用戶可通過網絡直接下載或切換運營商配置文件,實現無需插拔卡的號碼或套餐更換。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10月22日國行版iPhone Air正式發售時,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均可為iPhone Air提供eSIM支持。由於三大運營商在eSIM手機商用試驗期間暫不開放線上方式辦理eSIM手機業務,用戶要開通eSIM服務,需要攜帶eSIM手機及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到運營商線下營業廳門店辦理開通eSIM手機業務。

不過,由於三大運營商在eSIM業務的年齡限製、辦理流程等方麵存在差異,目前開通eSIM卡的手續仍較為繁瑣。

有用戶反饋,在辦理eSIM業務後,手機通話功能受到限製,並收到中國電信或中國移動發來的“高風險卡號提醒”,要求用戶攜帶身份證和卡號前往營業廳或通過線上渠道完成二次實名認證。

盡管三大運營商均表示,此類風險提示與辦理eSIM業務無直接關聯,但這也在無形中抬高了用戶嚐試和使用eSIM手機業務的門檻和難度。

國內eSIM業務辦理流程繁瑣僅是iPhone Air銷量低迷的原因之一,“減配”則是導致部分“果粉”對其“不感冒”的關鍵因素。

從硬件配置上看,盡管iPhone Air搭載了蘋果A19 Pro處理器,但在影像方麵僅配備了4800萬像素融合式主攝和1800萬像素Center Stage前置攝像頭。“缺少超廣角鏡頭意味著無法進行0.5倍變焦和微距攝影。”有用戶如此評價。

續航能力也是iPhone Air的另一明顯短板。當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已把7000mAh(毫安時)卷成手機電池容量的標配時,iPhone Air的電池容量僅為3149mAh,差距懸殊。

“與此前的mini係列類似,無論是追求小巧還是輕薄,前提都不能犧牲核心使用體驗。尤其是現在國產品牌都在卷電池續航的時候,iPhone Air的續航短板被進一步放大。消費者當然希望在保證其他體驗的前提下越輕薄越好,但當輕薄以犧牲續航、影像等為代價時,產品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分析稱。



左圖為iPhone17標準版和iPhone Air厚度對比;右圖為iPhone Air攝像頭外觀

價格“硬傷”催生隱秘的利益鏈條

一般而言,消費者對於手機廠商在輕薄化設計下做出一定的配置取舍並非完全不能接受,但前提是要在價格上體現出足夠的誠意。

比如,今年年初蘋果低調發布的iPhone 16e,國行版售價4499元起。盡管其在影像和電池續航等配置上有所妥協,但因其售價還算親民,依然能被部分價格敏感型用戶所接受。

然而,iPhone Air的起售價高達7999元,比iPhone 17標準版整整高出2000元。在影像與續航體驗明顯縮水的情況下,很難說服用戶心甘情願地為其輕薄設計買單。

國行版iPhone Air定價過高,很快催生了一條以美版iPhone Air為主的隱秘流通鏈條。

據觀察,在部分二手平台與線下渠道,已出現專門銷售美版iPhone Air的商家。其中,“有鎖”版價格約在4500元左右,較國行便宜3000至4000元;“無鎖”版價格約為6000元左右,也低於國行近2000元。

所謂“美版有鎖機”,是指在美國運營商渠道銷售的合約機,通常受運營商網絡鎖定,隻能使用該運營商提供的eSIM或實體SIM卡服務,無法自由更換其他運營商的SIM卡。而“無鎖機”理論上可支持全球多數運營商的實體SIM卡,但由於蘋果未為美版等外銷機型提供中國eSIM配置文件支持,且國內運營商普遍不向非國行設備開放eSIM服務,因此用戶無法在國內為美版iPhone Air開通和使用eSIM功能。

例如,某二手平台上的美版iPhone Air“有鎖機”就明確標注,僅支持Wi-Fi和熱點連接,無法進行通話、收發短信等移動網絡操作。

如果無法開通eSIM服務,美版iPhone Air在國內幾乎等同於一台“高級版iPod Touch”,僅能依賴無線網絡或者熱點完成日常操作,極大削弱了其作為智能手機的核心價值。

有報道指出,市麵上曾有技術團隊嚐試通過硬件改造為iPhone Air增加額外的實體卡槽或破解eSIM限製,但成功案例寥寥無幾。而且改造過程或需要拆機、改板,不僅破壞機身密封性與防水性能,還極易損壞主板,操作風險極高。

此外,外版機型通常不享受國內官方保修服務,一旦出現硬件故障,維修成本高昂且流程複雜,進一步增加了長期使用的不確定性。

這些因素疊加,使得購買低價美版iPhone Air看似“性價比高”,實則潛藏諸多使用障礙與長期成本。

庫克“醉翁之意不在酒”

國行版iPhone Air的價格“硬傷”很快反映到銷量上。

據博主“數碼閑聊站”透露,蘋果iPhone Air銷量表現慘淡,首銷周銷量隻有5萬多。此外,有了iPhone Air的“前車之鑒”,國內某廠商原定明年上半年的輕薄Air項目已暫停。

與iPhone 17係列上市六周內累計激活量逼近700萬台的市場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對庫克而言,iPhone Air的發布或許並非追求短期銷量,而是承載著更深層的戰略意圖:一方麵為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的持續迭代探路,另一方麵也為未來折疊屏手機的研發與市場鋪墊積累經驗。

蘋果首次在自家iPhone手機搭載自研5G基帶芯片C1,始於今年年初發布的iPhone 16e。

“iPhone 16e相當於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的‘實驗田’,蘋果前期隻會在最低端的產品線上使用,即便有問題,也不會影響蘋果的基本盤。等蘋果自研基帶芯片成熟後,再用在iPhone的正常迭代上,所以蘋果給自己預留2年的時間。”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分析。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由於搭載了蘋果首款自研5G基帶芯片C1,iPhone 16e自研零部件在BOM總成本的占比,達到了史上最高的40%。

為了進一步優化5G連接的能效、穩定性和與iOS係統的深度協同,蘋果需要更多終端產品來持續驗證和迭代其自研基帶技術。因此,新發布的iPhone Air不僅搭載了C1的升級版——C1X芯片,還首次集成了自研的Wi-Fi芯片N1。

在郭天翔看來,iPhone Air也可充當蘋果推出超薄形態產品的試驗場,為未來推出更薄、更耐用的可折疊iPhone奠定基礎。

采用eSIM技術,可通過取消物理SIM卡槽來釋放手機內部空間,從而為硬件設計帶來優化。騰出的空間可用於增強鉸鏈結構、增加電池容量、改善散熱係統或提升攝像模組性能,這對於追求輕薄化的折疊屏設備而言尤為重要。

事實上,早在2018年1月蘋果就在美國提交了其折疊屏專利申請並在次年獲批,但在量產折疊屏手機方麵卻按兵不動。“無論從銷量增長還是利潤占比看,蘋果手機此前都不急於推出折疊手機。”有供應鏈人士透露。

一直以來,iPhone都以不到30%的市場份額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機產業一半以上的利潤。在折疊屏技術和產業鏈還處在完善和磨合階段,蘋果不會輕易拿自己的主營業務(iPhone)做實驗,況且,折疊手機的製造成本還處於高位。

近年來,隨著屏幕、鉸鏈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日趨成熟,以及用戶對折疊屏手機的接受度不斷提升,蘋果也將推出折疊屏手機提上日程,並大幅上調出貨預期。

郭明錤曾指出,蘋果預計將在2026年、2028年分別推出可折疊iPhone、可折疊iPad。蘋果近期已上調可折疊iPhone的出貨量預期,2026年預期從之前的600萬—800萬部提升至800萬—1000萬部,2027年從1000萬—1500萬部提升至2000萬—2500萬部。

就銷量而言,iPhone Air或許不是一款成功的消費產品;但從戰略角度看,iPhone Air不失為蘋果通往折疊屏iPhone時代一次至關重要的探索。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李承鵬:怎麽看郭美美?史將證明這是一個奇女子
"軟飯王"李春平去世:百億遺產查無實據 美國富婆到底是誰
這國總理突然接近習近平 中國官員全嚇傻視頻曝光
iPhone 17真實銷量曝光,國產友商集體破防
馬斯克的萬億豪賭:不拿一分工資,失敗則十年0報酬!




24小時討論排行

“DNA之父”逝世 因談黑人智商低過白人榮銜被褫奪
Meta華人太多!員工崩潰:不懂中文像局外人
黃仁勳:中國僅落後幾納秒,美國保持優勢很重要
關稅退款潮?美貿易代表:川普恐需退回$1000億
曼達尼當選市長 紐約超市大亨威脅“搬家”
扇耳光大賽趙鴻剛:練了兩年通背拳 沒想到打成這樣
打破中國稀土壟斷 西方全寄望它
民主黨何以贏下兩州?特朗普經濟議程優勢漸失
一鍵登記投誠祖國?國台辦回應“歸家”App
涉強吻男生 王丹不服遭清華認定性騷擾成立 興訟敗訴
以軍輪奸巴囚犯視頻外洩 前軍檢總長驚傳失蹤後被捕
提高農民養老金,中國很多經濟問題將迎刃而解
國父們的擔憂與美國命運 曆史地剖析“特朗普現象”
紅軍城將陷落 烏克蘭一再重蹈覆徹!不願存人失地
10號高速致命車禍印度司機 被撤毒駕指控 原因竟是…
佩洛西將隱退 川普:很高興 邪惡女人退休是好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台無法通話的“高級MP4”,或是庫克“陽謀”

深網 2025-11-06 17:04:55
一台無法通話的“高級MP4”,或是庫克“陽謀”

“國行版iPhone Air開售幾天後價格就破發了。目前在二級市場,全新iPhone Air普遍比官網售價低150至200元,即便如此,谘詢這款手機的客戶仍然寥寥無幾。”有二級市場渠道商近日透露。

國行版iPhone Air銷量不振的影響已開始向上遊供應鏈傳導。據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的需求不及預期,導致供應鏈開始縮減出貨量和產能。預計到2026年第一季度,大多數供應商的產能將減少80%以上,而一些交貨期較長的零部件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停產。”

他指出,這一情況反映出現有的iPhone 17 Pro係列和標準機型已經很好地覆蓋了大部分高端用戶的需求,幾乎沒有空間去開拓新的細分市場和定位——之前推出的mini、Plus以及現在的Air機型都未能獲得市場認可。

庫克對iPhone Air的銷量問題也采取了回避態度。在2025財年第四財季的電話會議上,當被問到“iPhone Air減產”傳聞時,庫克以“公司不單獨公布各機型銷量”為由,巧妙地繞過了這個問題。

不過,有iPhone 17係列銷量暴漲的托底,iPhone Air市場表現不佳對蘋果硬件大盤影響甚微。對蘋果而言,iPhone Air並非單純的銷量貢獻者,更像是蘋果用於驗證自研技術、試探折疊屏市場的“戰略試驗田”。

iPhone Air為何“叫好不叫座”

為給國行版iPhone Air開售預熱,蘋果CEO庫克曾於10月13日晚現身Apple Store旗艦店抖音直播間。鏡頭前,他拿出一台iPhone Air進行展示,並對網友表示:“非常輕,好像能飛走”。

不過,從後來的銷量看,庫克“帶貨首秀”仍未能扭轉國行版iPhone Air銷量低迷的局麵。

國行版iPhone Air銷量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國內eSIM業務辦理流程繁瑣;二是蘋果iPhone Air的輕薄是在犧牲影像及電池續航等其他性能的基礎上實現的,不少“果粉”對此並不買賬。

作為蘋果史上首款全係搭載eSIM的iPhone,iPhone Air最大的設計變化就是徹底取消了物理SIM卡槽,這讓其機身厚度壓縮到僅5.6mm。

eSIM(Embedded SIM)是一種嵌入式SIM芯片,具備與傳統SIM卡相同的身份認證功能,但不依賴物理卡槽。用戶可通過網絡直接下載或切換運營商配置文件,實現無需插拔卡的號碼或套餐更換。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10月22日國行版iPhone Air正式發售時,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均可為iPhone Air提供eSIM支持。由於三大運營商在eSIM手機商用試驗期間暫不開放線上方式辦理eSIM手機業務,用戶要開通eSIM服務,需要攜帶eSIM手機及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到運營商線下營業廳門店辦理開通eSIM手機業務。

不過,由於三大運營商在eSIM業務的年齡限製、辦理流程等方麵存在差異,目前開通eSIM卡的手續仍較為繁瑣。

有用戶反饋,在辦理eSIM業務後,手機通話功能受到限製,並收到中國電信或中國移動發來的“高風險卡號提醒”,要求用戶攜帶身份證和卡號前往營業廳或通過線上渠道完成二次實名認證。

盡管三大運營商均表示,此類風險提示與辦理eSIM業務無直接關聯,但這也在無形中抬高了用戶嚐試和使用eSIM手機業務的門檻和難度。

國內eSIM業務辦理流程繁瑣僅是iPhone Air銷量低迷的原因之一,“減配”則是導致部分“果粉”對其“不感冒”的關鍵因素。

從硬件配置上看,盡管iPhone Air搭載了蘋果A19 Pro處理器,但在影像方麵僅配備了4800萬像素融合式主攝和1800萬像素Center Stage前置攝像頭。“缺少超廣角鏡頭意味著無法進行0.5倍變焦和微距攝影。”有用戶如此評價。

續航能力也是iPhone Air的另一明顯短板。當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已把7000mAh(毫安時)卷成手機電池容量的標配時,iPhone Air的電池容量僅為3149mAh,差距懸殊。

“與此前的mini係列類似,無論是追求小巧還是輕薄,前提都不能犧牲核心使用體驗。尤其是現在國產品牌都在卷電池續航的時候,iPhone Air的續航短板被進一步放大。消費者當然希望在保證其他體驗的前提下越輕薄越好,但當輕薄以犧牲續航、影像等為代價時,產品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分析稱。



左圖為iPhone17標準版和iPhone Air厚度對比;右圖為iPhone Air攝像頭外觀

價格“硬傷”催生隱秘的利益鏈條

一般而言,消費者對於手機廠商在輕薄化設計下做出一定的配置取舍並非完全不能接受,但前提是要在價格上體現出足夠的誠意。

比如,今年年初蘋果低調發布的iPhone 16e,國行版售價4499元起。盡管其在影像和電池續航等配置上有所妥協,但因其售價還算親民,依然能被部分價格敏感型用戶所接受。

然而,iPhone Air的起售價高達7999元,比iPhone 17標準版整整高出2000元。在影像與續航體驗明顯縮水的情況下,很難說服用戶心甘情願地為其輕薄設計買單。

國行版iPhone Air定價過高,很快催生了一條以美版iPhone Air為主的隱秘流通鏈條。

據觀察,在部分二手平台與線下渠道,已出現專門銷售美版iPhone Air的商家。其中,“有鎖”版價格約在4500元左右,較國行便宜3000至4000元;“無鎖”版價格約為6000元左右,也低於國行近2000元。

所謂“美版有鎖機”,是指在美國運營商渠道銷售的合約機,通常受運營商網絡鎖定,隻能使用該運營商提供的eSIM或實體SIM卡服務,無法自由更換其他運營商的SIM卡。而“無鎖機”理論上可支持全球多數運營商的實體SIM卡,但由於蘋果未為美版等外銷機型提供中國eSIM配置文件支持,且國內運營商普遍不向非國行設備開放eSIM服務,因此用戶無法在國內為美版iPhone Air開通和使用eSIM功能。

例如,某二手平台上的美版iPhone Air“有鎖機”就明確標注,僅支持Wi-Fi和熱點連接,無法進行通話、收發短信等移動網絡操作。

如果無法開通eSIM服務,美版iPhone Air在國內幾乎等同於一台“高級版iPod Touch”,僅能依賴無線網絡或者熱點完成日常操作,極大削弱了其作為智能手機的核心價值。

有報道指出,市麵上曾有技術團隊嚐試通過硬件改造為iPhone Air增加額外的實體卡槽或破解eSIM限製,但成功案例寥寥無幾。而且改造過程或需要拆機、改板,不僅破壞機身密封性與防水性能,還極易損壞主板,操作風險極高。

此外,外版機型通常不享受國內官方保修服務,一旦出現硬件故障,維修成本高昂且流程複雜,進一步增加了長期使用的不確定性。

這些因素疊加,使得購買低價美版iPhone Air看似“性價比高”,實則潛藏諸多使用障礙與長期成本。

庫克“醉翁之意不在酒”

國行版iPhone Air的價格“硬傷”很快反映到銷量上。

據博主“數碼閑聊站”透露,蘋果iPhone Air銷量表現慘淡,首銷周銷量隻有5萬多。此外,有了iPhone Air的“前車之鑒”,國內某廠商原定明年上半年的輕薄Air項目已暫停。

與iPhone 17係列上市六周內累計激活量逼近700萬台的市場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對庫克而言,iPhone Air的發布或許並非追求短期銷量,而是承載著更深層的戰略意圖:一方麵為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的持續迭代探路,另一方麵也為未來折疊屏手機的研發與市場鋪墊積累經驗。

蘋果首次在自家iPhone手機搭載自研5G基帶芯片C1,始於今年年初發布的iPhone 16e。

“iPhone 16e相當於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的‘實驗田’,蘋果前期隻會在最低端的產品線上使用,即便有問題,也不會影響蘋果的基本盤。等蘋果自研基帶芯片成熟後,再用在iPhone的正常迭代上,所以蘋果給自己預留2年的時間。”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分析。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由於搭載了蘋果首款自研5G基帶芯片C1,iPhone 16e自研零部件在BOM總成本的占比,達到了史上最高的40%。

為了進一步優化5G連接的能效、穩定性和與iOS係統的深度協同,蘋果需要更多終端產品來持續驗證和迭代其自研基帶技術。因此,新發布的iPhone Air不僅搭載了C1的升級版——C1X芯片,還首次集成了自研的Wi-Fi芯片N1。

在郭天翔看來,iPhone Air也可充當蘋果推出超薄形態產品的試驗場,為未來推出更薄、更耐用的可折疊iPhone奠定基礎。

采用eSIM技術,可通過取消物理SIM卡槽來釋放手機內部空間,從而為硬件設計帶來優化。騰出的空間可用於增強鉸鏈結構、增加電池容量、改善散熱係統或提升攝像模組性能,這對於追求輕薄化的折疊屏設備而言尤為重要。

事實上,早在2018年1月蘋果就在美國提交了其折疊屏專利申請並在次年獲批,但在量產折疊屏手機方麵卻按兵不動。“無論從銷量增長還是利潤占比看,蘋果手機此前都不急於推出折疊手機。”有供應鏈人士透露。

一直以來,iPhone都以不到30%的市場份額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機產業一半以上的利潤。在折疊屏技術和產業鏈還處在完善和磨合階段,蘋果不會輕易拿自己的主營業務(iPhone)做實驗,況且,折疊手機的製造成本還處於高位。

近年來,隨著屏幕、鉸鏈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日趨成熟,以及用戶對折疊屏手機的接受度不斷提升,蘋果也將推出折疊屏手機提上日程,並大幅上調出貨預期。

郭明錤曾指出,蘋果預計將在2026年、2028年分別推出可折疊iPhone、可折疊iPad。蘋果近期已上調可折疊iPhone的出貨量預期,2026年預期從之前的600萬—800萬部提升至800萬—1000萬部,2027年從1000萬—1500萬部提升至2000萬—2500萬部。

就銷量而言,iPhone Air或許不是一款成功的消費產品;但從戰略角度看,iPhone Air不失為蘋果通往折疊屏iPhone時代一次至關重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