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特朗普總統以振興經濟的競選承諾入主白宮。而在周二,共和黨在選舉中的失利提醒人們:當選民仍然感受到經濟壓力時,執政黨要付出高昂的政治代價。
特朗普本人不在選票上,也未在周二舉行州長選舉的兩個州舉辦集會。但總統依然是選戰的核心人物——既是民主黨廣告中的常客,也是他們在競選演講中反複抨擊的對象。
民主黨在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的勝利建立在解決當地生活成本高企的承諾之上,同時也將這些困境歸咎於特朗普及其盟友。在紐約市,候任市長、民主社會主義者佐蘭·馬姆達尼的迅速崛起——他提出雄心勃勃的計劃以降低生活成本——更是凸顯出民生關切已經成為2025年的政治核心議題。
此次選舉結果出爐前,多項民調持續顯示特朗普與共和黨長期以來的經濟治理優勢已蕩然無存。
“就在一年前,我們取得了那場美麗而巨大的勝利,整整一年,”特朗普周三在白宮與共和黨參議員共進早餐時說道,“而昨晚,我們本來就不被看好——那些地方非常偏向民主黨——但我認為結果對共和黨並不理想。”
特朗普本人對經濟的漫不經心也為民主黨人提供了大量攻擊素材。在政府停擺期間及食物補助削減前夕,他斥資拆除白宮東翼建造新舞廳,奢華裝潢林肯衛生間,將玫瑰園鋪砌成馬阿拉歌莊園風格的露台,還以“偶爾放縱一下沒什麽大不了”為主題舉辦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式萬聖節派對。
來自華盛頓州的聯邦眾議員蘇珊·德爾本表示:“美國家庭正在承受痛苦,而特朗普對此無動於衷。”她正領導眾議院民主黨人備戰2026年中期選舉的競選工作。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最新民調顯示,僅30%的選民認為特朗普在應對通脹和生活成本方麵達到預期,這是他在所有議題中得分最低的一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月底民調更揭示,僅27%的選民認為特朗普的政策改善了國家經濟狀況——這一比例不到認為他讓情況變得更糟選民人數的一半。
“特朗普曾承諾上任第一天就會降低生活成本,”德爾本說。“這是共和黨最大的失信承諾之一。”
民主黨前眾議員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在弗吉尼亞州長競選中,通過強調特朗普瓦解部分聯邦政府機構對該州經濟造成的衝擊,成功實現政黨輪替。四屆眾議員米基·謝裏爾則以上任首日宣布公用事業成本進入緊急狀態並凍結收費為核心政綱贏得選舉。
兩人都以兩位數的優勢勝出。

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在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為民主黨贏得勝利,她的競選重點之一是強調特朗普削減聯邦政府員工規模如何損害了該州。
新澤西州的選情尤其能說明問題——共和黨候選人傑克·恰塔雷利試圖利用選民對經濟現狀的同等不滿,將矛頭引向控製州政府的民主黨人。但攻擊謝裏爾“換湯不換藥,甚至更糟糕”的廣告最終未能奏效。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柯爾斯滕·佩爾斯聲稱:“這些深藍州的非大選年角逐並不能預示2026年的選情。”她堅稱選民依然信任特朗普,並指責民主黨已“走得太左了”。
馬姆達尼從默默無聞到全國明星的崛起展示出民生關切議題對民主黨選民的動員力量。他通過以具體而全麵的承諾為核心的競選綱領,擊敗了曾權傾一時的前州長安德魯·科莫。
馬姆達尼在競選中將自己對經濟問題的專注與總統在這一議題上的心猿意馬形成對比,他不時地指出,特朗普在2024年憑借三項承諾贏得大選——懲罰敵人、大規模驅逐移民以及降低生活成本——但最終隻兌現了前兩項。
共和黨民調專家羅伯特·布利澤德警告同僚,盡管共和黨策略師們急於把這位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塑造成民主黨的新麵孔,但不要輕視馬姆達尼及其對民生議題“激光般的專注”。
“不要把馬姆達尼的勝利簡單歸結為一個覺醒派候選人贏得了一個覺醒城市,”布利澤德說,“這對兩黨政策製定者都是一個警鍾——提醒他們必須把競選重點放在生活成本與民生關切上。”
在華盛頓,國會民主黨人正通過創下美國史上最長紀錄的政府停擺開辟出民生關切之戰的新戰線。參議院民主黨人迄今拒絕投票讓政府重新開門,除非共和黨人與特朗普同意解決因聯邦補貼到期而持續攀升的醫療費用。
但周二展現的政治態勢其實簡單而熟悉。
選民對經濟感到不滿,開始把責任從民主黨轉向共和黨。
在某種程度上,特朗普正陷入一年前民主黨人的窘境——在經濟議題上試圖讓選民不要相信自己的切身感受。
“我們沒有通貨膨脹,”特朗普周日在《60分鍾》節目中堅稱。(實際上確實存在通脹。)
“我們的食品雜貨價格下降了,”他說。(實際上食品雜貨價格上漲了。)
“不是的,我們的經濟形勢很好,”特朗普在采訪的另一處反駁道。“這個國家狀況很好,我們準備好大幹一場了。”
但民調顯示,選民並不這麽認為。
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克裏斯·墨菲在采訪中直言:“民眾不是傻瓜,他們清楚物價根本沒有下降。”
這並不意味著選民突然開始信任民主黨——根據最近的CNN調查,該黨的支持率為29%。但這確實意味著選民不再願意姑且相信共和黨是對的。
就在兩年前的2023年9月,NBC民調顯示選民在經濟議題上對共和黨的信任度領先約20個百分點。如今,兩黨在該領域的支持率不相上下。
自從特朗普進入政壇以來,他在經濟事務上尤其受到選民信任,這種聲譽建立在他主持長達十年的熱門電視節目《學徒》以及他“果斷商人”的形象之上。
但自他在特斯拉的馬斯克、亞馬遜的貝佐斯、Meta的紮克伯格及穀歌的皮查伊等全球頂級富豪簇擁下宣誓就職起,民主黨一直在削弱他在2024年從工人階級選民那裏獲得的支持。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肯·馬丁在采訪中坦言:“我們聚焦經濟議程,這無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共和黨並未退出民生關切之戰。特朗普在選前的電話集會上,將恰塔雷利塑造為“生活成本”議題的代言人。
在華盛頓,特朗普也確實推行著自己的經濟議程。
他力主將全麵關稅作為解決美國經濟困境的靈丹妙藥。雖然這些高額進口稅並未引發許多經濟學家所預測的市場反彈,但他們表示,這些關稅正在推高美國消費者的物價。高盛的一份報告指出,上月大部分關稅成本實際由消費者承擔。
國會的共和黨人還通過並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全麵的國內政策法案,削減稅收並對醫療補助計劃和其他社會項目進行削減。
但在民調顯示該立法在選民中極不受歡迎後,共和黨人悄然將“大而美法案”改名為“工薪家庭減稅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