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BC報道:曼達尼的重大勝利對主街小企業主意味著什麽
曼達尼小企業政策獲關注,紐約成進步資本主義實驗場
佐赫蘭·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後,推出詳盡小企業政策計劃:減半罰款與注冊費、加快審批流程、將小企業支持項目資金提高至2500萬美元,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幫助。紐約市“商業快捷服務團隊”(BEST)也將協助企業申請許可和合規。
阿德菲大學金融學教授托拉斯表示,曼達尼旨在阻止小企業外流。其將空置辦公樓改造為混合用途或零售空間的計劃,可能幫助小企業在昂貴複雜的房地產市場生存。顧問布法諾指出,曼達尼減罰款、擴展可負擔交通及租金凍結政策,可間接促進經濟穩定,有利於依賴社區的小企業。
然而,曼達尼提出到2030年每小時30美元最低工資,引發小企業擔憂。工資提高可能導致整體成本上升,利潤微薄企業承壓。Quilt Software CEO斯特恩也提醒,新建市營雜貨店可能給獨立零售商帶來競爭壓力。
塔夫茨大學查克拉沃爾蒂認為,曼達尼政策是小企業實驗場:能否平衡降低成本與提高工資,將成為全國進步城市的參考。布法諾表示,小企業短期多持觀望態度,但若實驗成功,紐約可能成為進步資本主義示範,推動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紐約郵報》報道,高盛正在達拉斯興建一座佔地80萬平方英尺、耗資5億美元的園區。這個園區預計2028年投入使用,屆時將容納超過5,000名員工,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在德州的員工人數已達3.1萬人,超過在紐約的2.4萬名員工,這些都突顯華爾街巨頭正朝美國南部遷移。(圖:高盛)
《路透社》:
華爾街為“曼達尼時代”做準備,擔憂紐約市競爭力下降

隨著民主社會主義者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當選紐約市長,華爾街正為可能的政策變化做準備。金融界擔憂,他的加稅與租控計劃可能削弱紐約的商業吸引力。
民主黨在弗吉尼亞、新澤西及加州選舉中獲勝,顯示該黨有望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重奪眾議院。分析人士稱,這可能導致華盛頓政治僵局,使政策環境更可預測。
曼達尼競選主打“生活可負擔性”,主張凍結租金、提供免費公交與普惠托兒服務,並提高富人及企業稅率。盡管市長無權直接監管華爾街,但其立場影響紐約的商業形象。
“如果他落實租控政策,房地產投資可能受挫,”美國房地產學會執行主任方克表示。金融人士普遍認同高生活成本問題,但對加稅計劃表示擔憂。
部分金融界大佬,如比爾·阿克曼與丹·勒布,曾資助反對曼達尼的競選。選後,阿克曼在社交平台上祝賀他當選,並稱“現在責任重大”。
分析人士指出,民主黨在多州的勝利反映選民對政府關門與經濟政策的不滿。博彩網站數據顯示,民主黨明年贏得眾議院的機率達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