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特朗普下調對華關稅會讓企業重新遷回中國嗎?

特朗普下調對華關稅會讓企業重新遷回中國嗎?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5-11-03 19:05: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對於戶外旅行品牌Cocoon USA的總經理特拉維斯·麥克馬斯特而言,今年從海外供應商處采購產品的過程如同一場賭博。

上周看到中美達成貿易休戰的新聞後,麥克馬斯特終於鬆了口氣,感覺迎來了一場勝利。他估算,特朗普總統下調中國商品關稅的決定能為公司本周從中國進口的一批貨物節省約3萬美元關稅成本——這筆錢足夠在Cocoon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小鎮再雇傭一名季節性員工。

但這份關稅協議也帶來了負麵影響。為規避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Cocoon今年春季已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然而過去幾個月裏,特朗普將印度進口商品關稅提高了50%,同時卻把Cocoon采購的中國商品關稅降至30%,徹底打亂了公司的計劃。

麥克馬斯特對在印度拓展生產所耗費的時間感到惋惜。他表示,至少目前來看,“我不會再花精力試圖脫離中國市場了”。

在經曆了一年充滿關稅威脅與貿易協議的混亂局麵後,美國至少暫時陷入了一種出人意料的境地。麵對可能與中國爆發的毀滅性貿易衝突,特朗普同意將此前為懲罰中國在芬太尼流通中所扮演角色而征收的20%關稅減半。

這一調整使得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水平,在名義上接近甚至低於對其他國家商品的關稅(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加拿大等部分盟友)。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計算,今年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提高了20.2個百分點,而對世界其他地區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僅提高了17.3個百分點。

不過,不同企業繳納的關稅並不相同,若計入前期對華關稅,整體稅率會更高。彼得森研究所經濟學家查德·鮑恩計算得出,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平均關稅稅率為47.6%,但該數據與美國對其他國家關稅的對比尚不明確。

依賴對中國業務的企業對關稅下調表示歡迎,但同時也在緊急分析這份最新協議對自身的影響及持續時間。部分經濟學家和企業高管認為,這一結果可能會減緩企業尋找中國替代市場的步伐,進而可能使美國官員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長期努力變得複雜。

許多企業仍打算實現采購來源多樣化,對長期將自身命運與中國綁定持謹慎態度。但當前的關稅體係降低了企業在海外尋找工廠的緊迫性,也削弱了企業原本期望通過將工廠遷至巴西、越南和印度所獲得的經濟優勢。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策表示:“如果這就是最終的關稅結構,那麽企業沒有足夠動力將業務遷出中國。”他認為,如今中美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差距,遠小於特朗普在2024年競選時提出的水平——當時特朗普提議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對其他國家商品征收10%至20%的關稅。

塞策還說:“與政府內部許多人的說法相反,他們最終形成的關稅結構,並沒有真正起到鼓勵企業遷出中國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反駁了這一觀點,稱其針對汽車零部件、藥品、半導體等產品征收的國家安全關稅,將對中國造成更大影響。官員們還表示,政府正致力於打破中國在稀土等其他產品上的壟斷地位。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聲明中稱,特朗普已承諾“通過重振國內製造業,結束美國對外國的依賴”。他表示,各項貿易協議以及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證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和關稅政策正在兌現這一承諾”。

中國的反製能力,似乎是它未像印度、巴西那樣麵臨更嚴厲關稅的原因之一。特朗普曾多次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征收三位數關稅,但中國政府采取了針對性反製措施:建立稀土出口監管體係並限製稀土出口,威脅將導致美國汽車工廠及其他工廠停產。

這一策略最終奏效。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談判中達成的芬太尼相關關稅稅率,低於加拿大等試圖安撫特朗普的國家。

上周在韓國舉行的會晤後,特朗普除了將一項10%的關稅下調外,還同意暫停對中國船隻征收新費用,並推遲對數千家中國企業的製裁。作為回應,中國表示將暫停實施部分稀土限製措施一年,恢複采購美國大豆,並加大對芬太尼製造所需化學品出口的打擊力度。

數據

根據上周達成的協議,特朗普政府今年已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征收了20%的關稅。這其中包括10%的芬太尼相關關稅,以及特朗普所稱旨在減緩中國商品進口量的另一項10%關稅。

部分中國進口商品還需繳納特朗普第一任期貿易戰時遺留的7.5%至25%的額外關稅。此外,中國商品還需繳納特朗普政府針對汽車、鋼鋁等行業征收的全球關稅,以及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既有關稅。而且,中國商品享受的關稅豁免範圍遠小於其他許多國家。

盡管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水平較高,但出於一些難以解釋的原因,美國對部分其他國家特定商品的關稅如今已達到相近甚至更高水平。

例如,特朗普對英國、澳大利亞兩國出口商品征收10%的“對等關稅”,與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持平。美國政府稱此舉旨在抵消美國的貿易逆差,但事實上美國對兩國均存在貿易順差,而去年美國與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接近3000億美元。

美國對巴西同樣保持貿易順差,但特朗普仍對巴西和印度商品征收50%的關稅,原因包括美國與巴西在對待前總統問題上的分歧,以及印度拒絕承認特朗普在促成印巴和平中發揮的作用。特朗普還對瑞士商品征收39%的關稅,理由是瑞士對美貿易順差,盡管近期該國對美貿易中很大一部分是投資者為對衝關稅風險而進口的黃金。

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加拿大麵臨特朗普政府征收的35%的關稅,部分原因是特朗普聲稱加拿大是美國芬太尼的重要來源地。盡管實際上通過《美墨加協定》,許多加拿大輸美商品獲得了豁免,但名義關稅稅率仍遠高於中國10%的芬太尼相關關稅——而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遠多於加拿大。

許多企業撤離中國後將工廠遷至東南亞國家,而這些東南亞國家如今通常麵臨19%或20%的對等關稅,與針對中國的基準關稅相同或略低。但經濟學家表示,越南和柬埔寨等國可能因美國政府計劃對含特定比例中國成分的商品加征關稅而遭受嚴重影響。

多種策略

對於許多多年來一直計劃撤離中國的企業而言,中國商品整體10%的關稅下調幅度,不足以促使它們做出突然的戰略調整。企業還擔心,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休戰可能會像以往一樣迅速破裂。

上海供應鏈顧問卡梅倫·約翰遜表示:“10%的降幅不足以改變局麵。”他透露,自己的許多客戶仍在觀望,等待明年特朗普與中國國家領導人再次會晤後的局勢發展。

“人們對這份協議能否持續持懷疑態度。不會有人因為短短六個月和10%的關稅降幅,就貿然遷移工廠或生產線,”約翰遜在提及特朗普上周所說的4月訪華計劃時說。

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已找到應對美中關係波動的方法:通過與越南等周邊國家的工廠建立合作關係,或在海外自建工廠,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在越南南部的胡誌明市,隨著對替代中國工廠的需求激增,數十個大型新工業園區應運而生。

河內的美國商會會長亞當·西特科夫表示:“我認為不會有企業從越南、印度等地遷回中國。真正重要的是整體大趨勢。”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10歲童腹痛就醫 送進手術室逾14小時 6器官遭切除
中國最詭異一年:整個中國都感到“不太對勁”
一個月少了2億單,中國這行業奄奄一息
刺死年邁母親!前福斯新聞女主播遭當場逮捕
費加羅報:習近平罕見在公開場合展現幽默登上頭條




24小時討論排行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美國地方選舉共和黨失利,川普:因為我不在選票上
民調顯示 3分之2美國人認為美國“嚴重走錯方向”
中國機器人慘遭美國網紅霸淩“施虐”!引發網友關注
中國延長46國入境免簽有效期 美加不在此列
停擺將破35天曆史紀錄,美國政府終現“重開跡象”
川普真著急了 咬著後槽牙挺科莫 稱其有“輝煌政績”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美國3歲華裔男童被撞身亡,肇事司機4項重罪全免
更恐怖的H1B改革來了!最低工資要求或達$20萬
紐約市長選舉|社會主義者曼達尼嚇怕華裔老一輩
他本是溥儀欽定的皇位繼承人 卻掃了一輩子大街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快訊:美國驚傳貨機墜毀駭人畫麵 居民拍下巨大火光…
中國科技產品正海嘯般席卷歐洲:無人機 電視 機器人…
切尼去世:白宮降半旗 川普尚未發表聲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特朗普下調對華關稅會讓企業重新遷回中國嗎?

紐約時報 2025-11-03 19:05:29

對於戶外旅行品牌Cocoon USA的總經理特拉維斯·麥克馬斯特而言,今年從海外供應商處采購產品的過程如同一場賭博。

上周看到中美達成貿易休戰的新聞後,麥克馬斯特終於鬆了口氣,感覺迎來了一場勝利。他估算,特朗普總統下調中國商品關稅的決定能為公司本周從中國進口的一批貨物節省約3萬美元關稅成本——這筆錢足夠在Cocoon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小鎮再雇傭一名季節性員工。

但這份關稅協議也帶來了負麵影響。為規避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Cocoon今年春季已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然而過去幾個月裏,特朗普將印度進口商品關稅提高了50%,同時卻把Cocoon采購的中國商品關稅降至30%,徹底打亂了公司的計劃。

麥克馬斯特對在印度拓展生產所耗費的時間感到惋惜。他表示,至少目前來看,“我不會再花精力試圖脫離中國市場了”。

在經曆了一年充滿關稅威脅與貿易協議的混亂局麵後,美國至少暫時陷入了一種出人意料的境地。麵對可能與中國爆發的毀滅性貿易衝突,特朗普同意將此前為懲罰中國在芬太尼流通中所扮演角色而征收的20%關稅減半。

這一調整使得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水平,在名義上接近甚至低於對其他國家商品的關稅(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加拿大等部分盟友)。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計算,今年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提高了20.2個百分點,而對世界其他地區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僅提高了17.3個百分點。

不過,不同企業繳納的關稅並不相同,若計入前期對華關稅,整體稅率會更高。彼得森研究所經濟學家查德·鮑恩計算得出,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平均關稅稅率為47.6%,但該數據與美國對其他國家關稅的對比尚不明確。

依賴對中國業務的企業對關稅下調表示歡迎,但同時也在緊急分析這份最新協議對自身的影響及持續時間。部分經濟學家和企業高管認為,這一結果可能會減緩企業尋找中國替代市場的步伐,進而可能使美國官員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長期努力變得複雜。

許多企業仍打算實現采購來源多樣化,對長期將自身命運與中國綁定持謹慎態度。但當前的關稅體係降低了企業在海外尋找工廠的緊迫性,也削弱了企業原本期望通過將工廠遷至巴西、越南和印度所獲得的經濟優勢。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策表示:“如果這就是最終的關稅結構,那麽企業沒有足夠動力將業務遷出中國。”他認為,如今中美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差距,遠小於特朗普在2024年競選時提出的水平——當時特朗普提議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對其他國家商品征收10%至20%的關稅。

塞策還說:“與政府內部許多人的說法相反,他們最終形成的關稅結構,並沒有真正起到鼓勵企業遷出中國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反駁了這一觀點,稱其針對汽車零部件、藥品、半導體等產品征收的國家安全關稅,將對中國造成更大影響。官員們還表示,政府正致力於打破中國在稀土等其他產品上的壟斷地位。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聲明中稱,特朗普已承諾“通過重振國內製造業,結束美國對外國的依賴”。他表示,各項貿易協議以及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證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和關稅政策正在兌現這一承諾”。

中國的反製能力,似乎是它未像印度、巴西那樣麵臨更嚴厲關稅的原因之一。特朗普曾多次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征收三位數關稅,但中國政府采取了針對性反製措施:建立稀土出口監管體係並限製稀土出口,威脅將導致美國汽車工廠及其他工廠停產。

這一策略最終奏效。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談判中達成的芬太尼相關關稅稅率,低於加拿大等試圖安撫特朗普的國家。

上周在韓國舉行的會晤後,特朗普除了將一項10%的關稅下調外,還同意暫停對中國船隻征收新費用,並推遲對數千家中國企業的製裁。作為回應,中國表示將暫停實施部分稀土限製措施一年,恢複采購美國大豆,並加大對芬太尼製造所需化學品出口的打擊力度。

數據

根據上周達成的協議,特朗普政府今年已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征收了20%的關稅。這其中包括10%的芬太尼相關關稅,以及特朗普所稱旨在減緩中國商品進口量的另一項10%關稅。

部分中國進口商品還需繳納特朗普第一任期貿易戰時遺留的7.5%至25%的額外關稅。此外,中國商品還需繳納特朗普政府針對汽車、鋼鋁等行業征收的全球關稅,以及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既有關稅。而且,中國商品享受的關稅豁免範圍遠小於其他許多國家。

盡管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水平較高,但出於一些難以解釋的原因,美國對部分其他國家特定商品的關稅如今已達到相近甚至更高水平。

例如,特朗普對英國、澳大利亞兩國出口商品征收10%的“對等關稅”,與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持平。美國政府稱此舉旨在抵消美國的貿易逆差,但事實上美國對兩國均存在貿易順差,而去年美國與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接近3000億美元。

美國對巴西同樣保持貿易順差,但特朗普仍對巴西和印度商品征收50%的關稅,原因包括美國與巴西在對待前總統問題上的分歧,以及印度拒絕承認特朗普在促成印巴和平中發揮的作用。特朗普還對瑞士商品征收39%的關稅,理由是瑞士對美貿易順差,盡管近期該國對美貿易中很大一部分是投資者為對衝關稅風險而進口的黃金。

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加拿大麵臨特朗普政府征收的35%的關稅,部分原因是特朗普聲稱加拿大是美國芬太尼的重要來源地。盡管實際上通過《美墨加協定》,許多加拿大輸美商品獲得了豁免,但名義關稅稅率仍遠高於中國10%的芬太尼相關關稅——而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遠多於加拿大。

許多企業撤離中國後將工廠遷至東南亞國家,而這些東南亞國家如今通常麵臨19%或20%的對等關稅,與針對中國的基準關稅相同或略低。但經濟學家表示,越南和柬埔寨等國可能因美國政府計劃對含特定比例中國成分的商品加征關稅而遭受嚴重影響。

多種策略

對於許多多年來一直計劃撤離中國的企業而言,中國商品整體10%的關稅下調幅度,不足以促使它們做出突然的戰略調整。企業還擔心,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休戰可能會像以往一樣迅速破裂。

上海供應鏈顧問卡梅倫·約翰遜表示:“10%的降幅不足以改變局麵。”他透露,自己的許多客戶仍在觀望,等待明年特朗普與中國國家領導人再次會晤後的局勢發展。

“人們對這份協議能否持續持懷疑態度。不會有人因為短短六個月和10%的關稅降幅,就貿然遷移工廠或生產線,”約翰遜在提及特朗普上周所說的4月訪華計劃時說。

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已找到應對美中關係波動的方法:通過與越南等周邊國家的工廠建立合作關係,或在海外自建工廠,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在越南南部的胡誌明市,隨著對替代中國工廠的需求激增,數十個大型新工業園區應運而生。

河內的美國商會會長亞當·西特科夫表示:“我認為不會有企業從越南、印度等地遷回中國。真正重要的是整體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