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張紀中被孩子問爸爸你什麽時候死,網友:好難猜是誰教的?

張紀中被孩子問爸爸你什麽時候死,網友:好難猜是誰教的?

文章來源: 韓小娛 於 2025-11-02 22:59: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11月2日報道,著名導演張紀中在訪談中分享的一段家庭對話,猝不及防地衝上了熱搜。麵對年幼孩子直擊靈魂的提問——“爸爸,你什麽時候死?”這位74歲的導演不僅沒有回避或動怒,反而以一句“目前還看不出來,準備陪你們到30歲”的幽默回答,展現出既溫情又豁達的父愛。

這段“生死問答”迅速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在佩服張紀中高情商應對的同時,也忍不住調侃:“孩子這問題問得我頭皮發麻——好難猜是誰教的!”還有人直言:“才幾歲的孩子問這種問題,其實可以理解,我孩子也在我三十多歲時問過類似的話。”

事實上,張紀中的回應並非隨口敷衍。他以“陪到30歲”這一具體期限,巧妙地將沉重的生死話題轉化為一份充滿安全感的父愛承諾。教育專家指出,這種以溫情和幽默直麵困惑的方式,正是“以成熟溝通替代回避”的親子教育典範。

然而,話題背後也折射出這一家庭組合所麵臨的現實議題。張紀中與現任妻子杜星霖相差31歲,兩人育有三名年幼子女,2024年出生的幼女年僅約1歲。在這樣“老來得子”的家庭中,孩子既可能因父親高齡而遭遇“被誤認成爺爺”的身份尷尬,也不得不提前麵對“父親衰老”這一沉重課題。

部分網友對此表示擔憂,認為74歲的年齡撫養幼兒,無論在體力還是精力上都存在客觀局限,所謂“百歲承諾”更像是一份美好的願望。但更多人則肯定張紀中“有決心和信心”的態度,認為關鍵在於陪伴的質量而非時間的長短。

從被問“什麽時候死”到淡定回應“陪到30歲”,張紀中不僅化解了一場童言無忌的尷尬,更意外地掀起了一場關於生死教育、親子溝通與家庭年齡結構的全民討論。在這個越來越多人晚婚晚育的時代,如何麵對孩子的直白提問,或許比問題本身更值得思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與川普通話結束,高市早苗:談及習近平對話內容
53歲的母親,隨著1畝6玉米地消失了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200多萬買別墅,大騙子郭某:叫我教授!
習近平罕見致電特朗普,美國介入中日僵局?




24小時討論排行

72次前科惡犯當眾縱火燒人 出庭狂喊"我是中國公民!"
紐約時報:美國正在給自己“挖坑”
南風窗: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年輕中國男子在日本機場墜亡 更多事發細節披露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台灣有事"中日鬧到聯合國,彭博:北京施壓全球選邊站
入籍十多年又被吊銷 司法部:騙福利還想當美國人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打著學術幌子” 央視指控:日方公然培養“媚日人士”
美國人2000紅利快到手?「關稅案會贏」商務部長有信心
華爾街日報:澤倫斯基一旦簽了,他就完了
49歲餘秀華為“絕經”寫詩,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翻車現場:傾盡心力,為我可愛的祖國
高市早苗最新民調飆至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水果姐”現身上海南京東路一雜貨店 引歌迷合唱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張紀中被孩子問爸爸你什麽時候死,網友:好難猜是誰教的?

韓小娛 2025-11-02 22:59:58

據11月2日報道,著名導演張紀中在訪談中分享的一段家庭對話,猝不及防地衝上了熱搜。麵對年幼孩子直擊靈魂的提問——“爸爸,你什麽時候死?”這位74歲的導演不僅沒有回避或動怒,反而以一句“目前還看不出來,準備陪你們到30歲”的幽默回答,展現出既溫情又豁達的父愛。

這段“生死問答”迅速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在佩服張紀中高情商應對的同時,也忍不住調侃:“孩子這問題問得我頭皮發麻——好難猜是誰教的!”還有人直言:“才幾歲的孩子問這種問題,其實可以理解,我孩子也在我三十多歲時問過類似的話。”

事實上,張紀中的回應並非隨口敷衍。他以“陪到30歲”這一具體期限,巧妙地將沉重的生死話題轉化為一份充滿安全感的父愛承諾。教育專家指出,這種以溫情和幽默直麵困惑的方式,正是“以成熟溝通替代回避”的親子教育典範。

然而,話題背後也折射出這一家庭組合所麵臨的現實議題。張紀中與現任妻子杜星霖相差31歲,兩人育有三名年幼子女,2024年出生的幼女年僅約1歲。在這樣“老來得子”的家庭中,孩子既可能因父親高齡而遭遇“被誤認成爺爺”的身份尷尬,也不得不提前麵對“父親衰老”這一沉重課題。

部分網友對此表示擔憂,認為74歲的年齡撫養幼兒,無論在體力還是精力上都存在客觀局限,所謂“百歲承諾”更像是一份美好的願望。但更多人則肯定張紀中“有決心和信心”的態度,認為關鍵在於陪伴的質量而非時間的長短。

從被問“什麽時候死”到淡定回應“陪到30歲”,張紀中不僅化解了一場童言無忌的尷尬,更意外地掀起了一場關於生死教育、親子溝通與家庭年齡結構的全民討論。在這個越來越多人晚婚晚育的時代,如何麵對孩子的直白提問,或許比問題本身更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