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18歲全紅嬋最新參賽照片曝光!與4年前判若兩人

18歲全紅嬋最新參賽照片曝光!與4年前判若兩人

文章來源: 筱曉的世界觀 於 2025-11-02 10:20:3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文|筱曉

編輯|筱曉

她是背包上掛滿娃娃的奧運冠軍,卻一度消失在賽場上。

廣東奧體中心跳水館裏,18歲的全紅嬋

完成賽前最後一練。

走出場館時注意到門口等候的媒體記者,她露出靦腆的微笑,揮手致意。

這個簡單的揮手瞬間,被無數鏡頭捕捉,標誌著183天的等待終於結束。

消失的183天

自從5月3日武漢

全國跳水冠軍賽因傷退賽以來,這位兩屆奧運冠軍首次重返正式賽場。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183天可能隻是半年時光。

但對一個正處於職業生涯關鍵期的運動員而言,這183天充滿了挑戰與蛻變。

對於一個頂尖運動員來說,傷病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心理上的考驗。

跳水這項運動對運動員的體重和體型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

入水時濺起的水花大小直接關係到比賽成績,而體重增加會直接影響入水效果。

事實上,全紅嬋在發育期麵臨的挑戰更為複雜。

她的教練陳若琳

曾公開表示,年輕女性運動員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麵臨體重管理的難題。

為了控製體重,全紅嬋不得不“忍嘴吃喝”。

對於一個正值青春年華、喜愛美食的姑娘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上半年她在跳水世界杯

決賽中連續三次敗給老對手陳芋汐

。


接連失利加上身體狀況的變化,讓外界開始質疑這位奧運冠軍的狀態。

成長的煩惱

奧運會

後,全紅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一切都不是她所能控製的。

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她早已不再是那個14歲一戰成名的跳水小將。

而是一個需要麵對身體發育,和競技狀態雙重壓力的年輕運動員。

她的家鄉湛江

的村民們還記得當年那個瘦小的小姑娘。

而如今,18歲的全紅嬋身高增長明顯,體格也更加健壯。

這種身體上的變化是每個青少年都會經曆的。

央視

記者曾詢問她關於減重的準備,她的回答既真誠又幽默。

“回來前吃很多是因為知道回來肯定要減。”

這種樂觀的態度,讓她在麵對嚴峻挑戰時依然能夠保持積極心態。

更令人感動的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全紅嬋依然保持著對跳水的熱愛。

即使已經是奧運冠軍,她依然跟小隊員們一起早八晚八地訓練。

教練安排的訓練任務,她不僅完全執行,還會額外增加訓練量。

不一樣的冠軍

全紅嬋的與眾不同,不僅體現在她的比賽成績上,更體現在她的為人處世中。

當有主持人問她如何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時,她的回答簡單到令人驚訝。

“就練唄。”這三個字背後,是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持和付出。

更讓人感動的是,盡管已經成為世界冠軍,全紅嬋在隊中從不搞特殊化。

她想讓小隊員們知道,就算是奧運冠軍,也要自己拎行李、排隊打飯。

這種品質,在當今體育界顯得尤為珍貴。

她的背包上掛滿了各種玩偶掛件,這個小小的細節暴露了她作為少女的童心。

在高壓的競技體育環境下,這種未泯的童心是她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方式照。

在她成名後,有企業想給她家20萬元慰問金,但被她的父親婉言謝絕了。

這樣的家風,塑造了全紅嬋寵辱不驚的性格。

複出之戰的意義

本次全運會

,全紅嬋的複出備受關注。

有她參加的比賽門票在1分鍾內售罄,可見觀眾對她的期待。

過去常常強調“拚搏精神”,要求運動員帶傷上陣。

而現在,國家隊也更注重科學訓練和可持續發展。

她的教練陳若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全紅嬋的培養是長期的、係統性的。”

這種科學訓練理念,代表著中國體育的進步。

在難得的休息日,她會回家與家人團聚,和姐姐妹妹弟弟一起玩耍,甚至一起去地裏幹活。

這些普通的家庭生活,對她來說是最珍貴的放鬆。

奧運會後,全紅嬋也曾盡情放鬆自己,她在吃和玩方麵不再約束自己。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經過短暫的休整,就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在一次采訪中,她毫不避諱地談到自己的體重變化:“其實我就是胖了,都是吃出來的!”

這種敢於自嘲的勇氣,展現了她健康積極的心態。

當全紅嬋說“胖是胖了點,但跳得不比從前差吧?”

18歲的全紅嬋,運動生涯才剛剛開始。

她已經獲得了許多運動員一生夢寐以求的榮譽,但她的目標更加遠大。

她曾表示,希望像教練陳若琳那樣,獲得五枚奧運金牌。

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除了要克服身體發育的挑戰,還要麵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但全紅嬋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和淡定:“四年時間看似長實際短。”

雖然她擁有罕見的跳水天賦,創下了難以打破的世界紀錄。

可是未來競爭必然激烈,不過全紅嬋有夢想,有目標,她就有前進的動力。

她會有成長的煩惱,會麵臨體重管理的困難,會有狀態起伏,但她從未放棄。

結語

當全紅嬋站在廣東奧體中心的跳台上,觀眾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運動員的複出,更是一個年輕人的成長。

她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體育的魅力,恰在於它允許英雄跌倒,更珍視跌倒後重新站起的勇氣。

比賽終會結束,獎牌也會褪色。

但嬋寶背包上那些搖晃的娃娃,和她訓練後揮手微笑的畫麵,會長久留在觀眾記憶裏。

?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與川普通話結束,高市早苗:談及習近平對話內容
53歲的母親,隨著1畝6玉米地消失了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200多萬買別墅,大騙子郭某:叫我教授!
習近平罕見致電特朗普,美國介入中日僵局?




24小時討論排行

72次前科惡犯當眾縱火燒人 出庭狂喊"我是中國公民!"
紐約時報:美國正在給自己“挖坑”
南風窗: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年輕中國男子在日本機場墜亡 更多事發細節披露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台灣有事"中日鬧到聯合國,彭博:北京施壓全球選邊站
入籍十多年又被吊銷 司法部:騙福利還想當美國人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打著學術幌子” 央視指控:日方公然培養“媚日人士”
美國人2000紅利快到手?「關稅案會贏」商務部長有信心
華爾街日報:澤倫斯基一旦簽了,他就完了
49歲餘秀華為“絕經”寫詩,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翻車現場:傾盡心力,為我可愛的祖國
高市早苗最新民調飆至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水果姐”現身上海南京東路一雜貨店 引歌迷合唱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8歲全紅嬋最新參賽照片曝光!與4年前判若兩人

筱曉的世界觀 2025-11-02 10:20:35


文|筱曉

編輯|筱曉

她是背包上掛滿娃娃的奧運冠軍,卻一度消失在賽場上。

廣東奧體中心跳水館裏,18歲的全紅嬋

完成賽前最後一練。

走出場館時注意到門口等候的媒體記者,她露出靦腆的微笑,揮手致意。

這個簡單的揮手瞬間,被無數鏡頭捕捉,標誌著183天的等待終於結束。

消失的183天

自從5月3日武漢

全國跳水冠軍賽因傷退賽以來,這位兩屆奧運冠軍首次重返正式賽場。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183天可能隻是半年時光。

但對一個正處於職業生涯關鍵期的運動員而言,這183天充滿了挑戰與蛻變。

對於一個頂尖運動員來說,傷病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心理上的考驗。

跳水這項運動對運動員的體重和體型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

入水時濺起的水花大小直接關係到比賽成績,而體重增加會直接影響入水效果。

事實上,全紅嬋在發育期麵臨的挑戰更為複雜。

她的教練陳若琳

曾公開表示,年輕女性運動員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麵臨體重管理的難題。

為了控製體重,全紅嬋不得不“忍嘴吃喝”。

對於一個正值青春年華、喜愛美食的姑娘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上半年她在跳水世界杯

決賽中連續三次敗給老對手陳芋汐

。


接連失利加上身體狀況的變化,讓外界開始質疑這位奧運冠軍的狀態。

成長的煩惱

奧運會

後,全紅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一切都不是她所能控製的。

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她早已不再是那個14歲一戰成名的跳水小將。

而是一個需要麵對身體發育,和競技狀態雙重壓力的年輕運動員。

她的家鄉湛江

的村民們還記得當年那個瘦小的小姑娘。

而如今,18歲的全紅嬋身高增長明顯,體格也更加健壯。

這種身體上的變化是每個青少年都會經曆的。

央視

記者曾詢問她關於減重的準備,她的回答既真誠又幽默。

“回來前吃很多是因為知道回來肯定要減。”

這種樂觀的態度,讓她在麵對嚴峻挑戰時依然能夠保持積極心態。

更令人感動的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全紅嬋依然保持著對跳水的熱愛。

即使已經是奧運冠軍,她依然跟小隊員們一起早八晚八地訓練。

教練安排的訓練任務,她不僅完全執行,還會額外增加訓練量。

不一樣的冠軍

全紅嬋的與眾不同,不僅體現在她的比賽成績上,更體現在她的為人處世中。

當有主持人問她如何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時,她的回答簡單到令人驚訝。

“就練唄。”這三個字背後,是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持和付出。

更讓人感動的是,盡管已經成為世界冠軍,全紅嬋在隊中從不搞特殊化。

她想讓小隊員們知道,就算是奧運冠軍,也要自己拎行李、排隊打飯。

這種品質,在當今體育界顯得尤為珍貴。

她的背包上掛滿了各種玩偶掛件,這個小小的細節暴露了她作為少女的童心。

在高壓的競技體育環境下,這種未泯的童心是她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方式照。

在她成名後,有企業想給她家20萬元慰問金,但被她的父親婉言謝絕了。

這樣的家風,塑造了全紅嬋寵辱不驚的性格。

複出之戰的意義

本次全運會

,全紅嬋的複出備受關注。

有她參加的比賽門票在1分鍾內售罄,可見觀眾對她的期待。

過去常常強調“拚搏精神”,要求運動員帶傷上陣。

而現在,國家隊也更注重科學訓練和可持續發展。

她的教練陳若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全紅嬋的培養是長期的、係統性的。”

這種科學訓練理念,代表著中國體育的進步。

在難得的休息日,她會回家與家人團聚,和姐姐妹妹弟弟一起玩耍,甚至一起去地裏幹活。

這些普通的家庭生活,對她來說是最珍貴的放鬆。

奧運會後,全紅嬋也曾盡情放鬆自己,她在吃和玩方麵不再約束自己。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經過短暫的休整,就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在一次采訪中,她毫不避諱地談到自己的體重變化:“其實我就是胖了,都是吃出來的!”

這種敢於自嘲的勇氣,展現了她健康積極的心態。

當全紅嬋說“胖是胖了點,但跳得不比從前差吧?”

18歲的全紅嬋,運動生涯才剛剛開始。

她已經獲得了許多運動員一生夢寐以求的榮譽,但她的目標更加遠大。

她曾表示,希望像教練陳若琳那樣,獲得五枚奧運金牌。

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除了要克服身體發育的挑戰,還要麵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但全紅嬋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和淡定:“四年時間看似長實際短。”

雖然她擁有罕見的跳水天賦,創下了難以打破的世界紀錄。

可是未來競爭必然激烈,不過全紅嬋有夢想,有目標,她就有前進的動力。

她會有成長的煩惱,會麵臨體重管理的困難,會有狀態起伏,但她從未放棄。

結語

當全紅嬋站在廣東奧體中心的跳台上,觀眾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運動員的複出,更是一個年輕人的成長。

她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體育的魅力,恰在於它允許英雄跌倒,更珍視跌倒後重新站起的勇氣。

比賽終會結束,獎牌也會褪色。

但嬋寶背包上那些搖晃的娃娃,和她訓練後揮手微笑的畫麵,會長久留在觀眾記憶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