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AI時代奇跡: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全球首家

AI時代奇跡: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全球首家

文章來源: 騰訊 於 2025-10-29 07:34: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0月29日美股開盤,英偉達股價上漲3.46%,至207.98美元,市值更是一舉突破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5萬億美元的公司。從4萬億美元市值增至5萬億美元市值,英偉達用時不到4個月。

10月28日,英偉達在華盛頓舉行的GTC大會上宣布了一係列重磅產品更新、戰略合作與投資計劃,推動周二股價大漲4.98%,報收於201.03美元。該公司股價年內已累計上漲超過50%,較4月低點翻倍。 

01.英偉達的市值躍升之路:從1萬億到5萬億,用時兩年半



英偉達過去5年的股價走勢

英偉達市值達到1萬億、2萬億、3萬億、4萬億美元的時間分別如下: 

·1萬億美元:2023年5月30日,英偉達股價開盤漲逾4%,總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美股有史以來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芯片公司。 

·2萬億美元:2024年2月23日,英偉達開盤漲近3%,股價站上800美元關口,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

·3萬億美元:2024年6月5日,英偉達股價當日收盤大漲超5%,報收於1224美元,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2024年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飆升至超過3.4萬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4萬億美元:2025年7月9日,英偉達股價當日上漲逾2%,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

·5萬億美元:2025年10月29日,英偉達股價開盤上漲 ,總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

02.近期利好:英偉達在GTC大會上展示全球科技主導權

在10月28日的華盛頓GTC大會上,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重點圍繞6G、AI、量子計算及機器人四大領域的技術突破展開。他強調,隨著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加速計算與GPU技術已成為推動全球技術進步的核心動力。​ 

英偉達宣布與諾基亞達成戰略合作,擬投資10億美元認購諾基亞股份,共同研發AI原生6G網絡平台;同時聯合思科、T-Mobile等電信企業,加速6G無線網絡布局,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生態。​

英偉達推出融合AI超算與量子計算的NVQLink技術,可實現量子處理器與GPU超級計算機的高效連接,目前已獲得Rigetti、IonQ 等17家量子計算公司支持。此外,英偉達還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將建造該部門規模最大的AI超算。​

在AI工廠領域,英偉達將推出支持AI工廠操作的Bluefield-4處理器;為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熱潮再添動力,其與Uber、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達成合作,Uber計劃2027年起部署10萬輛基於英偉達技術的Robotaxi。

同時,英偉達深化與企業的技術整合:聯合AI明星企業Palantir打通GPU計算能力與企業數據平台,攜手醫藥巨頭禮來推動GPU技術在製藥研發中的應用,還與甲骨文達成合作,進一步拓展AI落地場景。黃仁勳指出,英偉達AI技術已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支撐,亞馬遜、富士康、卡特彼勒等企業的機器人與自動化項目均依托其技術推進。​

黃仁勳在現場首次展示英偉達下一代Vera Rubin超級GPU實物。該產品已完成實驗室測試,首批樣品已從台積電送回,預計明年此時或更早實現量產。Vera Rubin是采用無纜連接設計的第三代NVLink超算,共 72個機架,單機架算力達100 Petaflops,性能為初代DGX-1的100倍,意味著過去需25個機架完成的工作,如今單個Vera Rubin即可勝任。​

營收數據方麵,英偉達今年上半年營收已超1000億美元,黃仁勳預計到2026年底,公司GPU銷售額累計將達5000億美元。

針對“AI泡沫”的市場爭議,黃仁勳明確反駁:“我不認為我們處於AI泡沫之中。我們正在使用所有這些不同的AI模型。我們在使用大量服務,並樂於為此付費。”他強調,當前AI模型已具備足夠實用性,客戶付費意願明確,這一需求將反向印證昂貴計算基礎設施建設的合理性。

03.英偉達的崛起:從遊戲顯卡到AI時代的算力核心

英偉達的傳奇,始於遊戲,卻壯大於人工智能。

上世紀90年代末,英偉達率先推出圖形處理單元(GPU),最初隻是為了提升電子遊戲的視覺體驗。但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意識到,GPU的並行計算特性不僅適用於圖像渲染,更適合處理複雜的數學運算和神經網絡模型。這個洞察,為英偉達的AI帝國奠定了技術基礎。 

隨著深度學習和生成式AI的爆發,英偉達的GPU成為訓練大語言模型、自動駕駛係統、機器人及生物計算的核心算力。ChatGPT的問世,進一步引爆了全球算力需求,也讓英偉達成為AI浪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 

自2022年底以來,英偉達的營收與利潤同步飆升。公司市值在短短三年內不斷創造曆史,從一家高性能芯片供應商躍升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英偉達的成功不僅源於產品性能領先,更來自其構建的“AI生態體係”——涵蓋GPU硬件、CUDA軟件平台、AI工廠(AI Factory)以及數據中心架構,形成了幾乎無可替代的算力閉環。

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全球AI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總額將達到7萬億美元。英偉達正處在這一浪潮的核心位置——無論是雲計算巨頭的GPU集群建設,還是各國推動“主權AI”計劃,幾乎都離不開英偉達的芯片與軟件生態。

04.當前市場競爭格局:圍繞AI算力的全球軍備競賽

盡管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仍保持統治地位,但競爭者的腳步正在逼近。

AMD是最具威脅的直接對手。該公司近期與OpenAI簽署協議,提供高達6吉瓦算力的AI處理器,並與甲骨文合作供應5萬顆GPU,意圖在雲端訓練市場與英偉達分庭抗禮。AMD的MI係列芯片雖然在生態兼容性上仍遜一籌,但價格更具吸引力,受到部分成本敏感型企業青睞。

與此同時,高通宣布正式進軍AI數據中心市場,推出自研AI加速芯片,以期在低功耗推理計算領域搶占先機。穀歌、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也在加速自研AI芯片,如穀歌的TPU、亞馬遜的Trainium與Inferentia、微軟的Maia係列,都旨在減少對英偉達GPU的依賴。 

不過,英偉達的技術壁壘依舊堅固。其Blackwell架構GPU在性能與能效上均領先競爭對手一代以上,且公司在軟件生態(CUDA、TensorRT、DGX係統)上的優勢極難複製。分析機構I/O Fund指出,即便競爭者在硬件上追平英偉達,若缺乏對應的軟件和開發工具支持,依然難以撼動其在AI訓練領域的核心地位。 

在資本層麵,英偉達通過投資與合作不斷擴大影響力。該公司已計劃向OpenAI投資最高1000億美元,並與英特爾結成戰略聯盟,由後者為其定製CPU,以優化數據中心整體架構。這種“縱向整合+橫向合作”的策略,使英偉達在激烈的算力競賽中始終保持領先。 

盡管風險與挑戰並存,但市場普遍認為,英偉達仍掌握AI時代最稀缺的資源——高效、可擴展的算力供給。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在AI基礎設施尚處早期建設階段的背景下,英偉達的主導地位短期內幾乎無可撼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醫院副院長出軌眼科主任 不雅視頻全網瘋傳
劉強東發朋友圈大翻車 被嘲商界吳京 章澤天飛倫敦“獨美”
女孩搭雲霄飛車安全帶突鬆開 前座夫婦全程壓住防飛出
川普的大麻煩來了 現在他開始思念馬斯克…
環球小姐現場大失控!高層怒斥佳麗“笨蛋” 選手相挺…




24小時討論排行

90後穆斯林勝選紐約市長 自作自受算不算一種自由?
美國民主黨人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他將在任期內做什麽
以軍輪奸巴囚犯視頻外洩 前軍檢總長驚傳失蹤後被捕
你是“血統美國人”嗎?下一步是趕走"未同化"非白人?
小鵬機器人是真人假扮?全網吵翻 CEO扒開衣服自證
中國高官不敢回答川普 被疑是他:習近平黑色幽默
"去建設銀行山東東營支行取現,我竟被銀行報警了"
FBI局長搭公務飛機看女友演出 反嗆:她為國家貢獻好多
重磅!佩洛西宣布不再連任議員 闖蕩美政壇近40年…
全網吵瘋 小鵬女性機器人亮相 被質疑是真人扮演…
特斯拉批準“1萬億美元天價薪酬”留住馬斯克
罕見的文壇天才,30年了,她無可替代
民主黨何以贏下兩州?特朗普經濟議程優勢漸失
“美國的大學體係已經崩壞” 這公司招募高中精英
蘇丹武裝分子血洗葬禮40死 目擊:集體輪奸婦女
白宮藥價記者會:製藥高層突然倒地 現場一片慌亂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AI時代奇跡: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全球首家

騰訊 2025-10-29 07:34:43
10月29日美股開盤,英偉達股價上漲3.46%,至207.98美元,市值更是一舉突破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5萬億美元的公司。從4萬億美元市值增至5萬億美元市值,英偉達用時不到4個月。

10月28日,英偉達在華盛頓舉行的GTC大會上宣布了一係列重磅產品更新、戰略合作與投資計劃,推動周二股價大漲4.98%,報收於201.03美元。該公司股價年內已累計上漲超過50%,較4月低點翻倍。 

01.英偉達的市值躍升之路:從1萬億到5萬億,用時兩年半



英偉達過去5年的股價走勢

英偉達市值達到1萬億、2萬億、3萬億、4萬億美元的時間分別如下: 

·1萬億美元:2023年5月30日,英偉達股價開盤漲逾4%,總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美股有史以來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芯片公司。 

·2萬億美元:2024年2月23日,英偉達開盤漲近3%,股價站上800美元關口,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

·3萬億美元:2024年6月5日,英偉達股價當日收盤大漲超5%,報收於1224美元,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2024年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飆升至超過3.4萬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4萬億美元:2025年7月9日,英偉達股價當日上漲逾2%,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

·5萬億美元:2025年10月29日,英偉達股價開盤上漲 ,總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

02.近期利好:英偉達在GTC大會上展示全球科技主導權

在10月28日的華盛頓GTC大會上,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重點圍繞6G、AI、量子計算及機器人四大領域的技術突破展開。他強調,隨著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加速計算與GPU技術已成為推動全球技術進步的核心動力。​ 

英偉達宣布與諾基亞達成戰略合作,擬投資10億美元認購諾基亞股份,共同研發AI原生6G網絡平台;同時聯合思科、T-Mobile等電信企業,加速6G無線網絡布局,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生態。​

英偉達推出融合AI超算與量子計算的NVQLink技術,可實現量子處理器與GPU超級計算機的高效連接,目前已獲得Rigetti、IonQ 等17家量子計算公司支持。此外,英偉達還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將建造該部門規模最大的AI超算。​

在AI工廠領域,英偉達將推出支持AI工廠操作的Bluefield-4處理器;為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熱潮再添動力,其與Uber、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達成合作,Uber計劃2027年起部署10萬輛基於英偉達技術的Robotaxi。

同時,英偉達深化與企業的技術整合:聯合AI明星企業Palantir打通GPU計算能力與企業數據平台,攜手醫藥巨頭禮來推動GPU技術在製藥研發中的應用,還與甲骨文達成合作,進一步拓展AI落地場景。黃仁勳指出,英偉達AI技術已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支撐,亞馬遜、富士康、卡特彼勒等企業的機器人與自動化項目均依托其技術推進。​

黃仁勳在現場首次展示英偉達下一代Vera Rubin超級GPU實物。該產品已完成實驗室測試,首批樣品已從台積電送回,預計明年此時或更早實現量產。Vera Rubin是采用無纜連接設計的第三代NVLink超算,共 72個機架,單機架算力達100 Petaflops,性能為初代DGX-1的100倍,意味著過去需25個機架完成的工作,如今單個Vera Rubin即可勝任。​

營收數據方麵,英偉達今年上半年營收已超1000億美元,黃仁勳預計到2026年底,公司GPU銷售額累計將達5000億美元。

針對“AI泡沫”的市場爭議,黃仁勳明確反駁:“我不認為我們處於AI泡沫之中。我們正在使用所有這些不同的AI模型。我們在使用大量服務,並樂於為此付費。”他強調,當前AI模型已具備足夠實用性,客戶付費意願明確,這一需求將反向印證昂貴計算基礎設施建設的合理性。

03.英偉達的崛起:從遊戲顯卡到AI時代的算力核心

英偉達的傳奇,始於遊戲,卻壯大於人工智能。

上世紀90年代末,英偉達率先推出圖形處理單元(GPU),最初隻是為了提升電子遊戲的視覺體驗。但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意識到,GPU的並行計算特性不僅適用於圖像渲染,更適合處理複雜的數學運算和神經網絡模型。這個洞察,為英偉達的AI帝國奠定了技術基礎。 

隨著深度學習和生成式AI的爆發,英偉達的GPU成為訓練大語言模型、自動駕駛係統、機器人及生物計算的核心算力。ChatGPT的問世,進一步引爆了全球算力需求,也讓英偉達成為AI浪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 

自2022年底以來,英偉達的營收與利潤同步飆升。公司市值在短短三年內不斷創造曆史,從一家高性能芯片供應商躍升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英偉達的成功不僅源於產品性能領先,更來自其構建的“AI生態體係”——涵蓋GPU硬件、CUDA軟件平台、AI工廠(AI Factory)以及數據中心架構,形成了幾乎無可替代的算力閉環。

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全球AI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總額將達到7萬億美元。英偉達正處在這一浪潮的核心位置——無論是雲計算巨頭的GPU集群建設,還是各國推動“主權AI”計劃,幾乎都離不開英偉達的芯片與軟件生態。

04.當前市場競爭格局:圍繞AI算力的全球軍備競賽

盡管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仍保持統治地位,但競爭者的腳步正在逼近。

AMD是最具威脅的直接對手。該公司近期與OpenAI簽署協議,提供高達6吉瓦算力的AI處理器,並與甲骨文合作供應5萬顆GPU,意圖在雲端訓練市場與英偉達分庭抗禮。AMD的MI係列芯片雖然在生態兼容性上仍遜一籌,但價格更具吸引力,受到部分成本敏感型企業青睞。

與此同時,高通宣布正式進軍AI數據中心市場,推出自研AI加速芯片,以期在低功耗推理計算領域搶占先機。穀歌、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也在加速自研AI芯片,如穀歌的TPU、亞馬遜的Trainium與Inferentia、微軟的Maia係列,都旨在減少對英偉達GPU的依賴。 

不過,英偉達的技術壁壘依舊堅固。其Blackwell架構GPU在性能與能效上均領先競爭對手一代以上,且公司在軟件生態(CUDA、TensorRT、DGX係統)上的優勢極難複製。分析機構I/O Fund指出,即便競爭者在硬件上追平英偉達,若缺乏對應的軟件和開發工具支持,依然難以撼動其在AI訓練領域的核心地位。 

在資本層麵,英偉達通過投資與合作不斷擴大影響力。該公司已計劃向OpenAI投資最高1000億美元,並與英特爾結成戰略聯盟,由後者為其定製CPU,以優化數據中心整體架構。這種“縱向整合+橫向合作”的策略,使英偉達在激烈的算力競賽中始終保持領先。 

盡管風險與挑戰並存,但市場普遍認為,英偉達仍掌握AI時代最稀缺的資源——高效、可擴展的算力供給。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在AI基礎設施尚處早期建設階段的背景下,英偉達的主導地位短期內幾乎無可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