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不隻談貿易,習近平或在台灣問題上施壓

“習特會”不隻談貿易,習近平或在台灣問題上施壓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特朗普總統坐下來商討不斷惡化的貿易緊張局勢時,他還將追求一個更長遠的目標:說服美國總統軟化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特朗普曾表示,即使習近平在韓國會晤時就台灣問題施壓,他也仍將重點放在貿易議題上。台灣這個民主治理的島嶼距中國海岸約160公裏,北京宣稱對其擁有主權。

但這一外交博弈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有多大的談判空間,尤其是考慮到特朗普有時對台灣發表輕蔑的言論?分析人士稱,中方官員可能借此會晤及其他場合引導特朗普就台灣問題表態,迫使其闡明立場。

專家指出,習近平很可能希望特朗普明確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這樣的表態雖與曆屆美國政府立場一致,但若由美國總統明確宣示,將受到北京的歡迎——多年來中國一直指責華盛頓實質上在鼓勵台灣走向獨立。今年早些時候,國務院修改了關於台灣的網頁內容,刪除了“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引發中國強烈抗議。

台灣依賴美國的政治和軍事支持,因此美國總統任何被視為削弱華盛頓對該島支持的言論,都可能被北京用來試圖設定未來討論的條件。如果特朗普表示美國“反對”台灣獨立,對北京來說是一個更大的勝利。

“一旦出現有利於中國的表態,中方便將其視為新的基準線,”紐約外交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專家戴維·薩克斯指出,他曾參與撰寫了一份評估報告,分析特朗普和中國領導人的會談中可能會如何提及台灣。“中方將試圖讓所有繼任者遵循這一先例。”

對中國而言,周四在韓國舉行的會晤似乎為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全麵峰會奠定了基礎。特朗普曾表示計劃明年初訪華,並希望邀請習近平訪美。

“中國人可能確實看到了一個行動順序:他們希望在貿易戰中實現某種停火,開始緩和局勢,然後他們希望開始討論更大的地緣戰略問題,”薩克斯說。“我認為台灣問題是其核心。”

自特朗普今年上任以來,其政府已經減少了與台灣的一些往來,此類往來正是中國強烈反對的。據《金融時報》報道,華盛頓拒絕讓台灣總統賴清德在紐約進行過境訪問,同時降低了台美防務官員會談的級別,並將會議地點從華盛頓改至阿拉斯加。

中國認為美國的對台政策將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歐亞集團中國事務主管蕭嫣然說。“他們看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可能會減弱,因為他們認為力量平衡的轉變越來越有利於中國。”

特朗普抱怨台灣在軍事開支過低,在半導體生產方麵占據不公平的優勢。(台灣已經承諾到明年將其經濟產出的3%以上用於國防;特朗普及其官員表示,這個數字應該達到5%甚至10%。)

特朗普時而質疑台灣抵禦中國威脅的能力,時而又誇耀美國遏製北京的實力。上周被問及中國可能入侵台灣時,特朗普再次強調了美國的軍事優勢。

“到目前為止,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強國,而且是遙遙領先。沒有人敢挑戰這一點,”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不過,特朗普或許盤算著,如果效仿克林頓總統1998年訪華時的表態——即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或許能讓北京在貿易談判中更為配合,比如針對其新出台的稀土出口管製措施。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董事總經理但若雲(Rorry Daniels)指出:“對習近平而言,關鍵在於特朗普至少要表明理解中方(在台灣問題)的立場。他需要確信特朗普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製造意外。”

不過,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淡化了外界對特朗普會晤習近平時涉台言論的擔憂。林佳龍上周向台灣立法委員表示:“我們跟美方都保持密切的溝通,他們跟中國之間的互動,不會去傷害到台灣。”

國務卿馬可·魯比奧駁斥了特朗普會就台灣問題作出讓步以換取中國在貿易問題上給予“優惠待遇”的說法。魯比奧上周六在中東向記者表示:“沒有人考慮過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