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會閉幕後,全會公報重點強調的是全會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對全會確認開除九名上將引起外界輿論震蕩這麽重大的事情,隻在公告最後部分簡略提到。

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於2024年9月30日在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烈士紀念日儀式上,陪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現場。
四中全會確認開除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黨籍,其中9人是包括政治及委員、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在內的高級將領。顯然這隻是新一波大整肅的冰山一角,從出席四中全會的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人數之少、尤其軍隊缺席更多可窺一斑,顯然這與大清洗有重大關聯。
何衛東等人的命運應該從今年“兩會”結束後突然“失蹤”就已定了,隻是在四中全會開幕前幾天的10月17號,以軍委的名義宣布開除9名上將黨籍和軍籍。四中全會追認“開除”隻是一個形式,但是這個“追認”的效果仍然非常轟動,連續幾天,引起海外輿論關注。
官媒新華社10月25日在題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側記”長文裏,仍然沒有提到外國輿論關注的出席全會人數的中央委員為何如此之少這一問題,官媒強調的是四中全會對推動中國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對反貪的“重大成果”也隻在文末提及,其中有一句“此次全會審議並通過了多名領導幹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彰顯了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
文章還引用習近平的話說:“不以鐵腕反腐將後患無窮”。“要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依法、依規查處腐敗案件,從嚴懲處腐敗分子,做到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決不能讓腐敗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地,任何人都不要心存僥幸、抱有幻想。”

“一步不停歇”,這至少顯示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反腐的決心,“任何人都不要心存僥幸”,這是對全黨發出的警告,這也從一個側麵回答了習近平為什麽要把自己從20大以來親自提拔的一批親信鏟除的原因。
法國世界報分析,這些無休止的清洗在外界看來無疑暴露了這個政權自身的虛弱,表明這個製度存在著問題,表明習近平在連續掌控十三年最高權力之後,仍然無法選拔合適的人選或建立有效的機製。“但習近平本人並不這麽認為。相反,對外展示大規模清洗恰恰彰顯了他的無上權威。”
還有分析認為,習近平讓親信落馬,一方麵旨在楊威,一方麵顯示習鐵麵無私,為了黨的純潔,大義滅親,但由此也凸顯了某種帝王特征,伴君如伴虎,別自以為是親信,要時時刻刻做到“兩個維護”,永遠堅持“兩個確立”,稍有懈怠,就可能被視為對黨不忠,對領袖不忠。
四中全會一下子開除那麽多將領讓法國媒體感覺“中國軍隊似乎已從上到下腐爛透頂”了 ,那麽,腐敗的根源在哪裏?習近平掌權13年以來,可謂兢兢業業反腐,先打掉徐才厚、郭伯雄,周永康這些江胡勢力,繼而打掉胡溫指定的接班人之一孫政才,這似乎符合其鞏固政權的邏輯。
不過,二十大以來,習近平長期執政大業已定,才開始真正的刀刃內向,向親信們開火了,其中火力最猛烈的,是把槍口對準軍隊,從罷免兩任國防部長,到把火箭軍一鍋端,再到新一波大整肅,直至把何衛東等九員大將開除黨籍軍籍,如果再算上秦剛等文職官員,級別之高,範圍之廣,不能不說中共領袖真正下了功夫,要“刮骨療傷”,為的是“保江山”。
但是,如此大力度長時間反腐,為什麽腐敗越反越腐敗,出現了更多、更貪的官員?甚至包括被視為“千錘百煉”的高官,直至中央政治局委員,究竟他們是腐敗透頂,如果是,為什麽黨的領袖在提拔他們前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抑或是內鬥的犧牲品,帝王眼中無忠臣?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政治報告中就已宣告:“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從一波比一波更大的清洗可以看出,“不敢腐的目標”似乎遠遠沒有實現,習近平本人也承認“反腐永遠在路上”。
一位網友感歎:“黨啊黨,你為什麽成了腐敗的溫床?如果這個黨成了腐敗產生的土壤,即使刀刃內向恐怕也無濟於事。”
有專家對BBC分析: “持續不斷的案件顯示,在製衡有限的自上而下政治體製中,腐敗多麽根深蒂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