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線或將迎來一場風暴,受傷的遠不止航空公司,坐飛機的人也要哭了。
美國交通部最近出台了一個新規定,說從11月開始,要禁止中國的航空公司往返美國時飛越俄羅斯領空。

圖源:美劇《命運航班》劇照
如果這項禁令真的生效,中國的飛機將不得不調整航線,選擇繞飛西伯利亞南部,或者蒙古等空域。以北京飛紐約為例,航班將多飛2個小時,同時增加數十萬美元的燃油成本。
僅南方航空一家公司,預計接下來的兩個月,至少有2800名已經預訂機票的旅客需要改簽,影響出行安排。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航空公司的成本增加了,以後機票的價格會不會上漲,讓乘客買單?
美國為什麽選這個時候出手?
不是因為擔心俄羅斯領空的安全問題,怕客機被俄羅斯的導彈打下來。
真實的原因是:
俄羅斯從2022年開始對36個國家和地區關閉領空,其中就包括美國,直接造成飛中美航線的時候,美國的航空公司不得不避開俄羅斯領空,繞遠路,但因為中俄關係特殊,我們的飛機不用繞,可以正常飛,大大縮短了飛行距離和時間,燃油消耗、機組人員配置等方麵的成本也省下來了。
這樣的差別待遇,美國的航空公司早就不滿了,認為這是不正當競爭,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包括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在內的多家美國航司紛紛向川普政府抱怨,要求對中國的航空公司采取措施。

最近,圍繞稀土、征收港口費等,雙方摩擦再度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交通部的禁令也來了。
國際航線可是國內不少航空公司的“搖錢樹”。今年上半年,包括國航、東航、南航在內,國際航線是主要的利潤來源,減少虧損的核心動力,相比之下,國內航線競爭實在太卷,賺錢太難。
所以,美國的禁令出來後,國內航空公司紛紛表示不滿,聯名反對。
不過呢,禁令的影響也沒有一些人說的那麽大。因為中國飛美國,並不是所有航線都要飛越俄羅斯領空。
飛美國西部的城市,比如洛杉磯、舊金山等,本來就不用經過俄羅斯,所以影響不大;
隻有往返美國東部的城市,比如紐約、華盛頓等,才需要飛越俄羅斯遠東地區上空,受到的影響大一點。

圖源:海外掘金
而且前些年,已經有一些中國航班主動避開俄羅斯領空了。
更大的隱患在歐洲——
相比中美航線,中歐航線大多都要經過俄羅斯領空,而且是長時間在俄羅斯領空飛行,但2022年之後,俄羅斯對歐洲關閉領空,歐洲的航空公司不得不繞飛,飛行時間和成本大大增加。
同樣,國內的航空公司不用繞飛,這讓歐洲非常不滿。德國漢莎航空、荷蘭航空等歐洲航空公司就一直呼籲歐盟采取措施,比如限製中國航空公司的航班數量、額外征收費用或者禁止中國航班飛越俄羅斯領空等等。
現在,美國動手了,歐洲會不會跟進?非常讓人擔心。
過去幾年,包括國航、東航、海航在內的航空公司大力拓展歐洲航線,趁著歐洲多國停飛中國航線,吃下了大量市場份額,成為一大亮點。
如果歐洲也采取限製措施,造成的影響和衝擊,恐怕還要更大一些。
想想挺唏噓的,中美航線曾經是世界上最繁忙,最賺錢的跨洋航線之一,中歐航線上的飛機也是你來我往,熱鬧非凡,可現在呢,中美之間的航班數量始終沒能恢複到2019年的水平,恢複速度極其緩慢;歐洲多個國家也紛紛停飛了中國航線,不來了。
很顯然,天上飛來飛去的飛機,也是國際政治格局親疏冷熱的一麵鏡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