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但對俄羅斯來說,形勢又陡然惡化,美歐突然加碼製裁俄羅斯,前幾天還欣喜有加的特朗普,宣布取消與普京會談;在美國極限施壓下,按照媒體報道,印度開始大幅削減進口俄羅斯石油……
石油,那是俄羅斯的生命線。
怎麽辦?
一直保持沉默的普京,也開始反擊了。
針對與特朗普的布達佩斯峰會,普京10月23日表態,峰會並沒有取消,隻是推遲了。
“美國總統已決定取消或推遲此次會晤。他很可能正在談論推遲。”普京說,“我可以說,對話永遠比對抗、爭論,尤其是戰爭更好。我們一直支持繼續對話,現在也依然如此。”
按照普京的說法,舉行峰會,本來就是美國的想法,但他也認為“倉促舉行峰會將是一個錯誤”。
普京看透了特朗普,一日三變,但布達佩斯峰會,隻是推遲。

至於美歐對俄羅斯石油企業的製裁,普京很強硬,指責這是“不友好行為”,但不會對俄羅斯產生作用。
“這當然是試圖向俄羅斯施壓。然而,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國家或民族都不會在壓力下做出決定。”普京說,“俄羅斯當然有幸躋身於自尊自愛的國家和民族之列。”
他披露,曾和特朗普討論過俄羅斯石油如何影響全球和美國的價格。
“打破這種平衡不符合那些試圖打破這種平衡的人的利益。”普京說,更提醒人們,特朗普第一任期,對俄羅斯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製裁。
什麽意思?
製裁俄羅斯石油,那全球油價將大漲,最終損害你們美國的利益。
至於西方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武器,普京警告,後果很嚴重。
“如果使用這種武器(遠程導彈)襲擊俄羅斯領土,其後果將是極其嚴重的,甚至是驚人的。”普京警告,“他們最好仔細考慮這一點。”
但總體來說,普京的警告,是克製的,對特朗普,也是點到為止。

與普京相比,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生猛了許多。
“特朗普取消布達佩斯峰會。美國對我們實施新一輪製裁。”梅德韋傑夫當天在社媒上寫道,“還有什麽?除了聲名狼藉的戰斧導彈,還會有新的武器嗎?”
“如果還有人心存幻想,那現在該醒醒了。美國是我們的敵人,而他們那位誇誇其談的‘和平締造者’,如今已正式踏上對俄戰爭之路。”小梅說,“沒錯,他目前還沒有始終積極地站在納粹分子掌控的基輔一邊作戰,但如今這已是他的衝突,而非拜登那老糊塗的鬧劇!”
他認為,特朗普已經與歐洲沆瀣一氣,“不過,特朗普又一次搖擺也有一個明顯的好處:我們可以動用各類武器,毫無顧忌地猛擊所有納粹分子的據點,無需再理會那些多餘的談判。”
“我們要在唯一可能實現勝利的地方奪取勝利,那就是在戰場上,而非談判桌前;通過消滅敵人,而非達成那些毫無意義的‘協議’。”
直接對特朗普開罵,根本不怕西方製裁,這也很梅德韋傑夫。

特朗普什麽反應?
幾個小時後,有記者問特朗普:普京今天基本上說俄羅斯不受美國製裁的影響。他說這不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任何嚴重影響。他錯了嗎?
特朗普回答:我很高興他有這種想法。六個月後我會告訴你。讓我們看看事情進展如何……
事情就是這樣的事情,普京和特朗普,又完成了最新一番的較量,較量還在繼續。
怎麽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各方都在努力極限施壓。
西方這次憋足了勁加大製裁,對俄羅斯進行極限施壓。同時,放出戰斧導彈風聲,意圖迫使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前。
但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在戰場上,俄軍繼續猛烈推進。對於西方的製裁,普京擺出不屈服的架勢。
各方你來我往,飆狠話,放狠招。但說實話,一輪輪博弈後,全世界對這都有點免疫了。
當然,這一輪新的製裁,尤其是美國對俄羅斯石油巨頭下手,還迫使印度削減俄羅斯石油進口,還是很不一般。
俄羅斯也不敢有絲毫大意,普京應該會和莫迪好好談談。
畢竟,壓力既能鍛造鋼鐵,也能折斷脊梁,關鍵在於承受者的質地。
第二,特朗普也越來越沒有把握。
幾天前,與普京通完話還興高采烈,連地點布達佩斯都宣布了;幾天後,就很不高興宣布取消與普京見麵,甚至都不提是推遲。
特朗普葫蘆裏到底賣得什麽藥?
白宮的說法是,特朗普希望看到行動,而不是空談,“他對這場戰爭,雙方缺乏進展感到越來越沮喪。”
所以,盡管在白宮對澤連斯基破口大罵,但公開還是對俄羅斯各種施壓,當然,對於施壓結果,特朗普心裏也沒有底,再沒有24小時結束戰爭的信心,隻是表態“六個月後看”。
政治舞台上沒有永恒的敵人或朋友,隻有不斷調整的籌碼與算計。
六個月內,肯定有各種反複甚至反轉。
也不排除特朗普和普京又突然微笑見麵了,不排除歐洲又被撇在一邊上不了桌了。

第三,俄烏之戰確實該結束了。
有一點,特朗普還是對的,三年多的俄烏之戰,確實到了該結束的時候。
流的血已經夠多,烏克蘭在哭泣,俄羅斯在強忍,全世界都被殃及。
但戰火停息,需要各方都展現出理性。
西方,包括烏克蘭在內,如果堅持原先主張,讓俄羅斯放棄所有到手的烏克蘭土地,那肯定是不切實際的,那意味著戰火還要繼續下去。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要比歐洲人要理性,盡管歐洲人痛罵特朗普,你與普京肯定有貓膩。
俄羅斯也要清醒,雖然戰場上全麵占優,但也不大可能迅速拿下烏克蘭,那意味著西方可以鈍刀子割肉,通過烏克蘭繼續消耗俄羅斯。
現在的恫嚇、威脅、各種製裁舉措,隻是重大轉折點到來前,各方更激烈的博弈罷了。
但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戰場上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在談判桌上得到;和平不是一場零和遊戲,真正的智慧在於懂得何時進、何時止;當硝煙散盡,曆史終將記住的,不是誰的拳頭更硬,而是誰的智慧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