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全年約1500家4S店倒閉,傳統豪華品牌被棄

全年約1500家4S店倒閉,傳統豪華品牌被棄

文章來源: 騰訊汽車 於 2025-10-23 22:15: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5年“金九銀十”期間,國內車市迎來爆發式增長。9月乘用車零售量達224.1萬輛,銷量與新能源滲透率雙雙創下曆史同期新高。其中,新能源車零售129.6萬輛,滲透率高達57.8%,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明年的新能源購置稅補貼退坡,各地方置換補貼收緊等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與之相反的是,終端經銷商的生存情況仍然不容樂觀,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虧損比例上升至52.6%。

本期《車市熱議+》邀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騰訊汽車車型評測主編-劉坎以及產業觀察主編-傲敦,圍繞今年“金九銀十”車市火爆的原因,新能源購置稅等利好政策退坡對車市的影響,以及終端經銷商的生存情況進行深入探討,試圖解讀今年全年以及明年車市走向,和經銷商的紓困之道。

全年約1500家4S店倒閉,傳統豪華品牌被棄

核心觀點

“金九銀十”特征

郎學紅:行業“反內卷”下七八月後終端價格趨穩,緩解消費者觀望情緒,政策翹尾刺激,新能源購置稅免征年底到期促使車企加速交付、地方補貼調整增加不確定性,消費者前置購車。

李顏偉:新能源包括純電、插混及豪華車表現突出,國產新能源通過中大型插混車型切入傳統豪華陣地。

劉坎:三季度燃油車表現回暖,燃油車正通過產品升級與政策刺激重獲市場活力。

四季度以及全年銷量

郎學紅:若四季度維持5%增速,全年乘用車零售預計將達2450萬輛,同比增7%以上。

李顏偉:12月車企集中衝量,加大費用與價格讓步,或致1月銷量大幅下滑、產能放空,衝擊長產業鏈穩定性。政策退坡例如購置稅5%退坡雖影響小於過往,但12月銷量或集中釋放,2026年一季度或迎短期困難。

劉坎:四季度新車密集上市助力衝量。9月已推50多款新車型,車企借金九銀十、廣州車展等節點提升銷量。

造車新勢力的訂單與交付矛盾

李顏偉: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變成“PPT賣車”。某網紅汽車品牌訂單數十萬卻交付遲緩,新勢力宣傳與落地能力脫節,生產端短板凸顯,即便訂單亮眼,也難掩交付滯後、品控不穩的現實挑戰。

2025年經銷商生存情況

郎學紅:預計全年淨減少近1500家,傳統燃油車的4S店數量的總趨勢是減少的。上半年全國4S店從3.2萬家減至3.14萬家,淨減約650家,退網與新增並存,其中退網是2749家。

李顏偉:豪華品牌經銷商正經曆深度轉型。因銷量下滑致網絡過剩,大店運營成本高企,包括投資過億、占地廣、人員多等,部分門店關閉。

2026年新能源滲透率

郎學紅:新能源滲透率長期趨勢不可逆,短期或在明年一季度波動。

李顏偉: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已經跌破50%,明年傳統油車集中換代,新車定價更低,燃油車仍然會保持一定的生命力。

以下為直播對話實錄(在不改變原有觀點的前提下,有刪減、精編和提煉)

騰訊汽車:今年“金九銀十”異常火爆,相比往年有哪些新特征?今年Q4的車市走勢如何?

郎學紅:9月中國車市“金九”成色超預期,高基數下仍實現高同比增速,熱度有望延續至年底。

主因包括:一是傳統旺季驅動,四季度進入汽車消費傳統衝量期;二是價格企穩釋放需求,行業“反內卷”下七八月後終端價格趨穩,緩解消費者觀望情緒;三是新品密集上市,下半年大量新車集中推出,形成“汽車大年”拉動效應;四是政策翹尾刺激,新能源購置稅免征年底到期促使車企加速交付、消費者前置購車,地方補貼調整增加不確定性,短期催促消費。

李顏偉:9月車市銷量環比增13%至約217萬輛,新能源包括純電、插混及豪華車表現突出。國產新能源通過中大型插混車型切入傳統豪華陣地,成為9月車市新亮點。豪華車銷量增約20%,主因是季度衝量;新能源各細類均增超17%。價格端,以價換量特征明顯。

細分市場僅10萬以下增長27%,新能源車型占比32%;20-25萬增長17%,純電/插混主導;30-35萬增長43%。其中30-35萬市場變化顯著:傳統豪華品牌BBA等衝量貢獻增量,更關鍵的是國產新能源插混新車如領克900插混、坦克500插混、理想i8等集中交付,推動該區間增長,分流豪華品牌份額。

劉坎:燃油車正通過產品升級與政策刺激重獲市場活力。車企將新能源技術如智能座艙、新平台設計融入經典燃油車,升級科技與舒適性配置。

10萬級車型性價比躍升,疊加廠商補貼、報廢補貼及經銷商優惠,刺激消費。三季度燃油車表現回暖,博越L等車型躋身SUV銷量前列,大眾途觀L、日產軒逸等老款也回升。車企堅持“兩條腿走”,以燃油車基本盤穩固銷量,緩解新能源轉型壓力。

騰訊汽車:明年新能源購置稅補貼退坡會造成哪些影響?

郎學紅:今年車市或將實現超預期增長,9月零售同比增5%。購置稅退坡將助推四季度,12月翹尾明顯,廠家年底開票衝量或透支明年需求。若四季度維持5%增速,全年乘用車零售將達2450萬輛,同比增7%以上。

政策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新勢力車企四季度集中發力,加大產銷衝刺市場份額。零跑作為此前邊緣品牌今年增速亮眼,主因是車型性價比突出,同等尺寸配置下價格優勢明顯,消費者接受度高;疊加交付能力跟得上需求增長,保障銷量釋放。車企借政策窗口期鞏固地位,力保長期留牌桌。

明年購置稅減半政策提高技術門檻,要求插混/PHEV純電續航不低於100公裏。部分車企未提前預判,需四季度集中清理低續航庫存車型,消化已生產零部件。因政策出台較晚,車企趕工生產銷售以適配新規,短期或推動相關車型衝量。

李顏偉:12月車企集中衝量,加大費用與價格讓步,或致1月銷量大幅下滑、產能放空,衝擊長產業鏈穩定性。

新能源車市呈現明顯分化,15萬以上高價車型因“買新不買舊”受衝擊,舊款銷量下滑;10萬左右低價車型靠政策驅動成增長主力,銀河、零跑等品牌增速超300%,受益於國家置換補貼與地方購車補貼。

政策退坡例如購置稅5%退坡雖影響小於過往,但12月銷量或集中釋放,2026年一季度或迎短期困難。整體看,市場由新產品與低價高性價比車型推動,政策紅利支撐中低端增長,高端則麵臨迭代壓力。

劉坎:四季度新車密集上市助力衝量。僅9月這一個單月內就已推50多款新車型,車企借金九銀十、廣州車展等節點提升銷量。

疊加12月中下旬廠商將推出年底補貼,結合國家購置稅退坡後企業加碼的優惠,剛需用戶可等待優惠。車企借此應對政策與技術調整,衝刺年末銷量,預計12月優惠幅度較大,吸引消費者入手。

騰訊汽車:今年年底車市還會爆發新一輪價格戰嗎?

郎學紅:經銷商反饋,當前車價趨穩,優惠幅度較上半年收窄,整體呈現穩中有降態勢,未現上半年大幅波動情況。

李顏偉:豪華品牌例如BBA三季度雖接近完成銷量目標,四季度仍麵臨兩難:既要衝刺全年任務,又需遏製折扣惡化趨勢。經銷商壓力顯著,依賴廠家季度/月度補貼維持運營,若補貼不足或停批售。

市場價格戰暗湧,9月因季度衝量價格進一步下探,廠家與經銷商博弈加劇,長期折扣下行態勢難止。

新能源新勢力雖宣稱直營“一口價”,實則通過贈品、補貼等變相拉低折扣,根源在於訂單與生產矛盾突出。包括車型配置複雜,生產周期長達2-6個月,柔性化生產嚴重受限等等,小批量訂單難獲零部件供應商支持。

部分品牌訂單數十萬卻交付遲緩,從“PPT造車”到“PPT賣車”,新勢力宣傳與落地能力脫節,生產端短板凸顯,即便訂單亮眼,也難掩交付滯後、品控不穩的現實挑戰。

劉坎:豪華車四季度衝量不直接降價,轉而通過補貼、免費選配等隱性方式降低車價,並推出新車如奧迪新Q5L、寶馬i3等壓低老款價格。細分車型如奧迪A5L、寶馬i3、X3等市場優惠明顯。

明年2026年成BBA電動車新平台元年,寶馬、奔馳將推出基於新平台的純電車型如寶馬i3新平台版,續航超600km,同步強化充電等服務。憑借技術升級與品牌影響力,其新能源車或對中國品牌形成壓力。

騰訊汽車:今年終端市場經銷商退網情況如何?品牌分布有哪些特點?

郎學紅:整體4S店網絡收縮,上半年全國4S店從3.2萬家減至3.14萬家,淨減約650家,退網與新增並存,其中退網是2749家。預計全年淨減少近1500家。

傳統燃油車的4S網總的趨勢是減少的,尤其邊緣合資如雪佛蘭、斯柯達,主流合資的本田、日產,以及豪華品牌如BBA、捷豹路虎等網絡都是在收縮,反觀新能源品牌如零跑等增加,特別是豪華品牌的經銷商轉新能源同等價位的獨立品牌的現象,例如華為係等。

李顏偉:豪華品牌經銷商正經曆深度轉型。因銷量下滑致網絡過剩,大店運營成本高企,包括投資過億、占地廣、人員多等,部分門店關閉。

新投資人接手後,通過關大店開小店,如400-800平米,投資150-400萬、兼並同城網點降本增效。如林肯淘汰大店後補充小店,利用售後養活單店;沃爾沃與競品拚小店,奧迪在空白區域補建低成本網點。

轉型非單純縮店,而是優化網絡。寶馬去年關160家、新開100餘家,實為原址重建降本。此舉旨在應對新勢力競爭,提升單店效率。

騰訊汽車:如何看待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渠道合並試點的動作?會成為趨勢嗎?

郎學紅:我覺得不是一個中長期的趨勢,隻是一個在市場困難以及經營壓力比較大的時候的一個權益之策,實為市場困難時短期策略,應對經營壓力,減少重複投資與內耗。傳統合資品牌因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網絡缺失,通過雙授權減少同一區域多投資人競爭,如授權單一投資人運營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雙品牌,或同店分區運營多品牌、共享售後,旨在降本增效。

李顏偉:整體燃油車市場的萎縮,局部市場進行合並,這相對是一個比較理性的選擇。合資品牌如廣豐、一豐在三四線市場合並渠道,減少價格競爭,降本增效。此模式非獨創,國外早有單店售多品牌案例(如韓國、歐洲),國內也曾有品牌集中銷售,反映市場從“鋪大店”轉向“精運營”。

騰訊汽車:年底買車應該選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燃油車?

劉坎:新能源車受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30萬以下車型建議年內入手,10月後有方程豹豹5長續航版、坦克400新能源、比亞迪宋L改款等新車,上市初期政策優惠大。

油車不受購置稅影響,但部分地方置換/報廢補貼收縮,可關注即將上市的新車,包括新款凱迪拉克CT6、吉利第5代帝豪、大眾朗逸Pro、全新日產天籟等,產品力結合激光雷達、華為智艙等技術,不輸新能源。

2025廣州車展還將亮相第六代豐田RAV4、奧迪Q5L激光雷達版、奔馳C級2.0T版等。燃油車更新提速,技術融合後競爭力增強,油車用戶可擇機選購。

騰訊汽車:2026年新能源滲透率增長趨勢如何?是否會回落?

郎學紅:新能源滲透率長期趨勢不可逆,短期或在一季度波動,但不會長期停留在60%以內的水平,將持續攀升。

李顏偉: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已經跌破50%,明年傳統油車集中換代,新車定價更低,燃油車仍然會保持一定的生命力。不過,新能源用戶換車時是否持續選新能源或轉插混存變數,但整體新能源市場份額趨穩。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哪怕天大的理由,他們都是畜生!”
以色列議會初步通過吞並約旦河西岸法案,萬斯怒了
好萊塢最火的亞洲麵孔,憑什麽是她?
多地發生動物遭熱成像無人機投箭射殺事件,記者調查
中國人“25萬移民日本”的時代,結束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是否願為保台犧牲生命?”台媒最新民調出爐
中國學者解讀四中全會政策:2035年人均GDP翻倍
馬克龍急得跳腳:真沒招,歐盟就對中國啟動“核選項”
楊振寧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現場排起數十米長隊
NASA回應馬斯克:目標隻有一個 趕在中國前頭登月
一則廣告惹出禍?特朗普:美加終止談判
特朗普建白宮宴會廳出資方曝光 有人可通過關係獲利
從拆一部分到全拆,特朗普的宴會廳越來越大
吳榮元:台灣光複後的首件事是恢複祖先牌位
股價一直上漲,但是...英特爾站在“死亡邊緣”
中科院反右中消失的一頁 找青年物理研究者劉治平
中國國家安全部披露:吳石將軍在台灣就義後......
四中全會創紀錄開除14名高官黨籍 隻出不進留疑問
習近平頂住55%高關稅最狂籌碼:對美出口1天10億
“川習會”確定了!白宮公布正式時間、地點
NBA假傷、操控撲克與黑幫勾結 目前已知的所有細節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全年約1500家4S店倒閉,傳統豪華品牌被棄

騰訊汽車 2025-10-23 22:15:45

2025年“金九銀十”期間,國內車市迎來爆發式增長。9月乘用車零售量達224.1萬輛,銷量與新能源滲透率雙雙創下曆史同期新高。其中,新能源車零售129.6萬輛,滲透率高達57.8%,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明年的新能源購置稅補貼退坡,各地方置換補貼收緊等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與之相反的是,終端經銷商的生存情況仍然不容樂觀,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虧損比例上升至52.6%。

本期《車市熱議+》邀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騰訊汽車車型評測主編-劉坎以及產業觀察主編-傲敦,圍繞今年“金九銀十”車市火爆的原因,新能源購置稅等利好政策退坡對車市的影響,以及終端經銷商的生存情況進行深入探討,試圖解讀今年全年以及明年車市走向,和經銷商的紓困之道。

全年約1500家4S店倒閉,傳統豪華品牌被棄

核心觀點

“金九銀十”特征

郎學紅:行業“反內卷”下七八月後終端價格趨穩,緩解消費者觀望情緒,政策翹尾刺激,新能源購置稅免征年底到期促使車企加速交付、地方補貼調整增加不確定性,消費者前置購車。

李顏偉:新能源包括純電、插混及豪華車表現突出,國產新能源通過中大型插混車型切入傳統豪華陣地。

劉坎:三季度燃油車表現回暖,燃油車正通過產品升級與政策刺激重獲市場活力。

四季度以及全年銷量

郎學紅:若四季度維持5%增速,全年乘用車零售預計將達2450萬輛,同比增7%以上。

李顏偉:12月車企集中衝量,加大費用與價格讓步,或致1月銷量大幅下滑、產能放空,衝擊長產業鏈穩定性。政策退坡例如購置稅5%退坡雖影響小於過往,但12月銷量或集中釋放,2026年一季度或迎短期困難。

劉坎:四季度新車密集上市助力衝量。9月已推50多款新車型,車企借金九銀十、廣州車展等節點提升銷量。

造車新勢力的訂單與交付矛盾

李顏偉: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變成“PPT賣車”。某網紅汽車品牌訂單數十萬卻交付遲緩,新勢力宣傳與落地能力脫節,生產端短板凸顯,即便訂單亮眼,也難掩交付滯後、品控不穩的現實挑戰。

2025年經銷商生存情況

郎學紅:預計全年淨減少近1500家,傳統燃油車的4S店數量的總趨勢是減少的。上半年全國4S店從3.2萬家減至3.14萬家,淨減約650家,退網與新增並存,其中退網是2749家。

李顏偉:豪華品牌經銷商正經曆深度轉型。因銷量下滑致網絡過剩,大店運營成本高企,包括投資過億、占地廣、人員多等,部分門店關閉。

2026年新能源滲透率

郎學紅:新能源滲透率長期趨勢不可逆,短期或在明年一季度波動。

李顏偉: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已經跌破50%,明年傳統油車集中換代,新車定價更低,燃油車仍然會保持一定的生命力。

以下為直播對話實錄(在不改變原有觀點的前提下,有刪減、精編和提煉)

騰訊汽車:今年“金九銀十”異常火爆,相比往年有哪些新特征?今年Q4的車市走勢如何?

郎學紅:9月中國車市“金九”成色超預期,高基數下仍實現高同比增速,熱度有望延續至年底。

主因包括:一是傳統旺季驅動,四季度進入汽車消費傳統衝量期;二是價格企穩釋放需求,行業“反內卷”下七八月後終端價格趨穩,緩解消費者觀望情緒;三是新品密集上市,下半年大量新車集中推出,形成“汽車大年”拉動效應;四是政策翹尾刺激,新能源購置稅免征年底到期促使車企加速交付、消費者前置購車,地方補貼調整增加不確定性,短期催促消費。

李顏偉:9月車市銷量環比增13%至約217萬輛,新能源包括純電、插混及豪華車表現突出。國產新能源通過中大型插混車型切入傳統豪華陣地,成為9月車市新亮點。豪華車銷量增約20%,主因是季度衝量;新能源各細類均增超17%。價格端,以價換量特征明顯。

細分市場僅10萬以下增長27%,新能源車型占比32%;20-25萬增長17%,純電/插混主導;30-35萬增長43%。其中30-35萬市場變化顯著:傳統豪華品牌BBA等衝量貢獻增量,更關鍵的是國產新能源插混新車如領克900插混、坦克500插混、理想i8等集中交付,推動該區間增長,分流豪華品牌份額。

劉坎:燃油車正通過產品升級與政策刺激重獲市場活力。車企將新能源技術如智能座艙、新平台設計融入經典燃油車,升級科技與舒適性配置。

10萬級車型性價比躍升,疊加廠商補貼、報廢補貼及經銷商優惠,刺激消費。三季度燃油車表現回暖,博越L等車型躋身SUV銷量前列,大眾途觀L、日產軒逸等老款也回升。車企堅持“兩條腿走”,以燃油車基本盤穩固銷量,緩解新能源轉型壓力。

騰訊汽車:明年新能源購置稅補貼退坡會造成哪些影響?

郎學紅:今年車市或將實現超預期增長,9月零售同比增5%。購置稅退坡將助推四季度,12月翹尾明顯,廠家年底開票衝量或透支明年需求。若四季度維持5%增速,全年乘用車零售將達2450萬輛,同比增7%以上。

政策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新勢力車企四季度集中發力,加大產銷衝刺市場份額。零跑作為此前邊緣品牌今年增速亮眼,主因是車型性價比突出,同等尺寸配置下價格優勢明顯,消費者接受度高;疊加交付能力跟得上需求增長,保障銷量釋放。車企借政策窗口期鞏固地位,力保長期留牌桌。

明年購置稅減半政策提高技術門檻,要求插混/PHEV純電續航不低於100公裏。部分車企未提前預判,需四季度集中清理低續航庫存車型,消化已生產零部件。因政策出台較晚,車企趕工生產銷售以適配新規,短期或推動相關車型衝量。

李顏偉:12月車企集中衝量,加大費用與價格讓步,或致1月銷量大幅下滑、產能放空,衝擊長產業鏈穩定性。

新能源車市呈現明顯分化,15萬以上高價車型因“買新不買舊”受衝擊,舊款銷量下滑;10萬左右低價車型靠政策驅動成增長主力,銀河、零跑等品牌增速超300%,受益於國家置換補貼與地方購車補貼。

政策退坡例如購置稅5%退坡雖影響小於過往,但12月銷量或集中釋放,2026年一季度或迎短期困難。整體看,市場由新產品與低價高性價比車型推動,政策紅利支撐中低端增長,高端則麵臨迭代壓力。

劉坎:四季度新車密集上市助力衝量。僅9月這一個單月內就已推50多款新車型,車企借金九銀十、廣州車展等節點提升銷量。

疊加12月中下旬廠商將推出年底補貼,結合國家購置稅退坡後企業加碼的優惠,剛需用戶可等待優惠。車企借此應對政策與技術調整,衝刺年末銷量,預計12月優惠幅度較大,吸引消費者入手。

騰訊汽車:今年年底車市還會爆發新一輪價格戰嗎?

郎學紅:經銷商反饋,當前車價趨穩,優惠幅度較上半年收窄,整體呈現穩中有降態勢,未現上半年大幅波動情況。

李顏偉:豪華品牌例如BBA三季度雖接近完成銷量目標,四季度仍麵臨兩難:既要衝刺全年任務,又需遏製折扣惡化趨勢。經銷商壓力顯著,依賴廠家季度/月度補貼維持運營,若補貼不足或停批售。

市場價格戰暗湧,9月因季度衝量價格進一步下探,廠家與經銷商博弈加劇,長期折扣下行態勢難止。

新能源新勢力雖宣稱直營“一口價”,實則通過贈品、補貼等變相拉低折扣,根源在於訂單與生產矛盾突出。包括車型配置複雜,生產周期長達2-6個月,柔性化生產嚴重受限等等,小批量訂單難獲零部件供應商支持。

部分品牌訂單數十萬卻交付遲緩,從“PPT造車”到“PPT賣車”,新勢力宣傳與落地能力脫節,生產端短板凸顯,即便訂單亮眼,也難掩交付滯後、品控不穩的現實挑戰。

劉坎:豪華車四季度衝量不直接降價,轉而通過補貼、免費選配等隱性方式降低車價,並推出新車如奧迪新Q5L、寶馬i3等壓低老款價格。細分車型如奧迪A5L、寶馬i3、X3等市場優惠明顯。

明年2026年成BBA電動車新平台元年,寶馬、奔馳將推出基於新平台的純電車型如寶馬i3新平台版,續航超600km,同步強化充電等服務。憑借技術升級與品牌影響力,其新能源車或對中國品牌形成壓力。

騰訊汽車:今年終端市場經銷商退網情況如何?品牌分布有哪些特點?

郎學紅:整體4S店網絡收縮,上半年全國4S店從3.2萬家減至3.14萬家,淨減約650家,退網與新增並存,其中退網是2749家。預計全年淨減少近1500家。

傳統燃油車的4S網總的趨勢是減少的,尤其邊緣合資如雪佛蘭、斯柯達,主流合資的本田、日產,以及豪華品牌如BBA、捷豹路虎等網絡都是在收縮,反觀新能源品牌如零跑等增加,特別是豪華品牌的經銷商轉新能源同等價位的獨立品牌的現象,例如華為係等。

李顏偉:豪華品牌經銷商正經曆深度轉型。因銷量下滑致網絡過剩,大店運營成本高企,包括投資過億、占地廣、人員多等,部分門店關閉。

新投資人接手後,通過關大店開小店,如400-800平米,投資150-400萬、兼並同城網點降本增效。如林肯淘汰大店後補充小店,利用售後養活單店;沃爾沃與競品拚小店,奧迪在空白區域補建低成本網點。

轉型非單純縮店,而是優化網絡。寶馬去年關160家、新開100餘家,實為原址重建降本。此舉旨在應對新勢力競爭,提升單店效率。

騰訊汽車:如何看待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渠道合並試點的動作?會成為趨勢嗎?

郎學紅:我覺得不是一個中長期的趨勢,隻是一個在市場困難以及經營壓力比較大的時候的一個權益之策,實為市場困難時短期策略,應對經營壓力,減少重複投資與內耗。傳統合資品牌因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網絡缺失,通過雙授權減少同一區域多投資人競爭,如授權單一投資人運營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雙品牌,或同店分區運營多品牌、共享售後,旨在降本增效。

李顏偉:整體燃油車市場的萎縮,局部市場進行合並,這相對是一個比較理性的選擇。合資品牌如廣豐、一豐在三四線市場合並渠道,減少價格競爭,降本增效。此模式非獨創,國外早有單店售多品牌案例(如韓國、歐洲),國內也曾有品牌集中銷售,反映市場從“鋪大店”轉向“精運營”。

騰訊汽車:年底買車應該選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燃油車?

劉坎:新能源車受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30萬以下車型建議年內入手,10月後有方程豹豹5長續航版、坦克400新能源、比亞迪宋L改款等新車,上市初期政策優惠大。

油車不受購置稅影響,但部分地方置換/報廢補貼收縮,可關注即將上市的新車,包括新款凱迪拉克CT6、吉利第5代帝豪、大眾朗逸Pro、全新日產天籟等,產品力結合激光雷達、華為智艙等技術,不輸新能源。

2025廣州車展還將亮相第六代豐田RAV4、奧迪Q5L激光雷達版、奔馳C級2.0T版等。燃油車更新提速,技術融合後競爭力增強,油車用戶可擇機選購。

騰訊汽車:2026年新能源滲透率增長趨勢如何?是否會回落?

郎學紅:新能源滲透率長期趨勢不可逆,短期或在一季度波動,但不會長期停留在60%以內的水平,將持續攀升。

李顏偉: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已經跌破50%,明年傳統油車集中換代,新車定價更低,燃油車仍然會保持一定的生命力。不過,新能源用戶換車時是否持續選新能源或轉插混存變數,但整體新能源市場份額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