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你媽選的” 美俄峰會被擱置 但正在複製加沙停火?

“你媽選的” 美俄峰會被擱置 但正在複製加沙停火?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5-10-23 10:07: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你媽選的” 美俄峰會被擱置 但正在複製加沙停火?

雖然諾貝爾和平獎結果已經出爐,但川普(Donald Trump)的“斡旋工程”還在繼續,除了加沙停火艱難前進外,俄烏戰場也似乎進入博弈終局,儘管情況看上去一片撲朔迷離。

首先是10月17日的川普會晤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根據媒體報道,澤連斯基原本希望美國提供“戰斧”巡航導彈,卻被川普一頓劈頭蓋臉拒絕,後者甚至直接地圖一扔,要求澤連斯基交出頓巴斯(Donbas),雙方為此爆發激烈罵戰,彷彿重回今年2月的白宮。

接著是資訊反覆的川普與普京(Vladimir Putin)會晤。就在美烏總統會晤之際,川普也宣布將與普京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會麵,商討俄烏停火問題,而這顯然是阿拉斯加後的美俄元首再會晤。但有鑑於布達佩斯正是1994年烏克蘭被要求棄核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簽署地,這一地點選擇似乎別有深意。

對此,《哈芬登郵報》(Huffpost)傳訊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詢問:是誰選擇布達佩斯作為會麵地點,卻因此收到“你媽選的(Your mom did)”驚人回覆,甚至白宮傳訊主任Steven Cheung隨後同樣跟進:“你媽(Your mom)”。毫無疑問,這段插曲又增加了美俄元首會晤的討論度。

但沒想到情況再度生變。就在“你媽選的”爭議後不久,媒體又忽然傳出會晤籌備遭擱置的消息,包括川普10月22日會見記者時也表示,自己仍希望與普京會麵,但不想浪費時間,“我們將在未來兩天內通知大家”。

顯然,俄烏停火還有不少門檻要跨越,但從加沙經驗來看,極限施壓的停火結構,似乎也正在歐陸成形。



2025年10月17日,澤連斯基與川普在白宮會麵(Reuters)

  權力平衡就是停火基礎

眾所周知,加沙第三次停火受到川普的“20點和平計劃”牽引。而這個計劃的最關鍵重點,第一階段的停火與人質換囚,第二階段的哈馬斯解除武裝、以色列依序撤軍外,就是接下來的美國與阿拉伯國家共同監管停火,包括組成國際穩定部隊、對加沙進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託管。

當然,在人質換囚時程遲滯、哈馬斯持續抗拒解除武裝下,這次停火同樣脆弱搖晃;但美國、歐洲、阿拉伯國家、以色列相互攜手的結構,也終究至今沒有受到顛覆。與之相對,則是利用哈馬斯發起“阿克薩洪水行動”、動員“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圍堵以色列,卻因力不如人而轉趨低調的伊朗。整體來說,這次停火的實現,是戰爭經過兩年博弈、從而牽引中東角力,最終達到權力再平衡的直接結果。

而這也可以說是俄烏停火的現實基礎。

起初,俄羅斯要的是烏克蘭的“芬蘭化”,因此在伊斯坦堡談判中提出各種條件,不隻要求烏克蘭修憲承諾不加入北約、承認頓巴斯“獨立”,更同時包裹裁軍、取締反俄媒體與組織、提高俄語政治地位等“一攬子”要求。結果基輔拒不答應,並在北約的持續軍援下,咬牙與俄羅斯纏鬥至今。



2025年9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與軍人見麵並檢查設備。(Reuters)

顯然,烏克蘭無法逐出俄軍、收複失地,俄羅斯卻也沒能逼烏克蘭全然低頭,完整實現“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的戰爭目標;同理,北約不可能永遠維持高強度的對烏軍援,俄羅斯卻也不能永遠背負製裁重擔。

這就導致各方鏖戰三年後,終於在川普任內開始了一連串停火談判:俄羅斯要利用川普、白宮“聯俄製中”派急於停戰的心理,讓自己實現軍事沒能實現的戰爭目標,完成烏克蘭的“芬蘭化”;歐洲與烏克蘭則要利用白宮“大西洋主義派”對俄羅斯的恐懼,為烏克蘭爭取到安全保障、抗阻俄羅斯未來的進一步入侵。

而從10月21日歐洲烏克蘭提出的“12點擬議計劃”(12-point proposal)來看,美歐烏或許已經達成一定共識。

首先,計劃要求俄烏雙方立即停火,並將當前前線作為未來談判的基礎;一旦雙方停火並承諾停止領土擴張,俄羅斯就要將所有烏克蘭兒童送回國內,並交換雙方戰俘和囚犯。烏克蘭也將獲得安全保障、修複戰爭破壞的資金以及快速加入歐盟的途徑;並將與俄羅斯就被佔領土的治理進行談判,但歐洲和烏方都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任何被佔領土屬於俄方。

而針對俄羅斯的製裁將被逐步解除;但隻有俄方同意為烏方戰後重建做貢獻的情況下,其被凍結的約3,000億美元歐洲央行存款才會被歸還。提議還包括:確保基礎設施安全和能源供應穩定;建立調查機製,追究侵害人權和戰爭罪行的責任;保證人道援助的自由通行等內容。

最終,由川普擔任主席的和平委員會將監督這項計劃的實施。



2025年10月17日,美國華盛頓,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左)在白宮歡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右)。(Reuters)

  俄羅斯還能抗拒多久

顯然,“12點擬議計劃”就像“20點和平計劃”,訴諸即刻停火換囚,接著才是推進各種戰後規劃,包括被佔領土問題、烏克蘭加入歐盟、對烏安全保障、解除對俄製裁,更重要的是,美國領導的和平委員會將監督停火作業。

但從當中部分條件、以及稍後的美俄峰會擱置來看,俄羅斯應當是不滿意這種規劃。

首先,這份計劃並未涉及俄羅斯的核心關注、也就是導致戰爭爆發的深層根源:烏克蘭必須承諾不加入北約。即便俄羅斯或許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卻始終要求烏克蘭在軍事聯盟上的中立化,並在軍事上自我裁軍。

但“12點擬議計劃”不僅沒有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更承諾對烏提供安全保障,這無疑是在告訴外界:俄羅斯興戰不僅沒有得到烏克蘭,還讓烏克蘭與北約走得更近。



法國2025年9月4日主辦“意願聯盟”會議,歐洲各國首腦及美國特使在愛麗榭宮討論對烏克蘭的支持。(Reuters)

再來,計劃希望直接原地停火,未來談判再處理被佔領土的治理問題,這符合川普近來的提議:俄烏前線應凍結在現有位置,卻明顯與普京要求互斥,也就是控製整個頓巴斯地區。

事實上,關於這點美國也不是毫無彈性。例如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員們17日與澤連斯基會晤時,就曾轉達俄羅斯的私下提案:烏克蘭放棄頓巴斯地區,換取紮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鬆(Kherson)地區的一小部分。但歸根結柢,這終究沒有出現在“12點擬議計劃”中。

正因如此,這份計劃也很難說服俄羅斯同意停火。但問題也就像加沙戰爭,當前“20點和平計劃”中的各種條件,其實早在開戰以來,就被各界不斷提及與否決,如今卻可以形成美國、以色列、阿拉伯共同施壓哈馬斯的結構,關鍵不是前者擁有道德製高點或能代表正義,而是這幾方經過2年戰爭磨合,終於在將哈馬斯連根拔起上形成了共識,即便這更多是以色列堅持、美國協助、阿拉伯配合的不對等結構。

同理,如果歐烏共擬的“12點擬議計劃”也得到川普背書,意即美歐烏為了停戰結成對俄施壓的統一戰線,壓力就會來到俄羅斯這一方。俄羅斯當然可以持續拒絕,轉而從戰場上推進施壓,問題卻會回到原點:北約當然不可能永遠維持對烏高強度軍援,俄羅斯卻也不可能永遠背負製裁重擔。



2025年10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年度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說。(Reuters)

平心而論,俄羅斯的戰爭經濟有其成效,卻也存在局限。克裏姆林宮當然可以持續宣傳情勢大好,但現實就是,俄羅斯不僅受到短期生產瓶頸的限製,還麵臨財政壓力、勞動力市場過度緊張、技術孤立和支離破碎的國防工業基礎的製約。國防開支實際就像一次性商品經濟:原材料需求激增,但產出幾乎立即消失,雖能維持短期就業和工業活動,卻沒有產生持久資產,導致經濟在戰爭的每一年持續外強中乾。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財政指標也開始亮紅燈。由於國際油價下跌、物流成本上升、匯率波動以及擴大製裁等威脅,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正在下降。2025年上半年,聯邦收入收縮了16.9%,財政部圍繞每桶59美元的假設油價設計了2026年預算,低於之前草案預算中的67美元,且可能會進一步下調。

而非石油收入雖有所增長,卻不足以彌補缺口,尤其是在俄羅斯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回顧2023年和2024年,俄羅斯GDP分別增長3.6%和4.1%,這當然是得益於巨額的國家支出,卻也同時推高消費價格。聚焦2025年前7個月,俄羅斯GDP僅增長1.1%,這明顯是在經曆兩年過熱後的急劇減速。

因此,俄羅斯當然可以持續通過軍事施壓,來盡可能推進談判條件,問題是戰爭帶來的經濟紅利很難持久,這同樣是普京必須考量的重要麵向。歸根結柢,如果歐烏的“12點擬議計劃”成功爭取到美國支持,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其實就是俄羅斯到底還能抗拒多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從未去過美國,但他成了“中國特朗普”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超級大國自殺行為
解放軍九上將同時官宣落馬,背後的潛在邏輯和補缺懸念
北京再次大抓捕地下教會,家屬求救,海外華人到中領館抗議
特朗普:料下周能同中國達成多項協議,包括恢複采購大豆等




24小時討論排行

對普丁好失望!川普止戰下一步,轉向習近平"聯中製俄"
中國國家安全部披露:吳石將軍在台灣就義後......
僅兩個月新增一萬億 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38萬億
習近平頂住55%高關稅最狂籌碼:對美出口1天10億
WSJ:特朗普赦免了被定罪的幣安創始人趙長鵬
廚師大賽沒結束 作品已被大媽們撲上搶光 參賽者傻眼
“川習會”確定了!白宮公布正式時間、地點
加州州長硬剛白宮:敢派兵,一納秒內起訴!
經濟學人:為何說中國正在贏得這場貿易戰
美硬起來!2大手段反製俄 普京玩弄川普老招恐失效
ICE掃蕩紐約唐人街:拘4美國公民 民主黨議員怒斥
川普狠招?美擬禁軟件售中國 筆電、噴射引擎入列
白宮東翼已被整體拆除 美媒曝最新圖片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中國富家女楊蘭蘭疑逃亡!豪宅搬空人間蒸發
馬斯克出手 一夜切斷2500星鏈終端 詐騙帝國崩塌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你媽選的” 美俄峰會被擱置 但正在複製加沙停火?

香港01 2025-10-23 10:07:05



“你媽選的” 美俄峰會被擱置 但正在複製加沙停火?

雖然諾貝爾和平獎結果已經出爐,但川普(Donald Trump)的“斡旋工程”還在繼續,除了加沙停火艱難前進外,俄烏戰場也似乎進入博弈終局,儘管情況看上去一片撲朔迷離。

首先是10月17日的川普會晤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根據媒體報道,澤連斯基原本希望美國提供“戰斧”巡航導彈,卻被川普一頓劈頭蓋臉拒絕,後者甚至直接地圖一扔,要求澤連斯基交出頓巴斯(Donbas),雙方為此爆發激烈罵戰,彷彿重回今年2月的白宮。

接著是資訊反覆的川普與普京(Vladimir Putin)會晤。就在美烏總統會晤之際,川普也宣布將與普京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會麵,商討俄烏停火問題,而這顯然是阿拉斯加後的美俄元首再會晤。但有鑑於布達佩斯正是1994年烏克蘭被要求棄核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簽署地,這一地點選擇似乎別有深意。

對此,《哈芬登郵報》(Huffpost)傳訊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詢問:是誰選擇布達佩斯作為會麵地點,卻因此收到“你媽選的(Your mom did)”驚人回覆,甚至白宮傳訊主任Steven Cheung隨後同樣跟進:“你媽(Your mom)”。毫無疑問,這段插曲又增加了美俄元首會晤的討論度。

但沒想到情況再度生變。就在“你媽選的”爭議後不久,媒體又忽然傳出會晤籌備遭擱置的消息,包括川普10月22日會見記者時也表示,自己仍希望與普京會麵,但不想浪費時間,“我們將在未來兩天內通知大家”。

顯然,俄烏停火還有不少門檻要跨越,但從加沙經驗來看,極限施壓的停火結構,似乎也正在歐陸成形。



2025年10月17日,澤連斯基與川普在白宮會麵(Reuters)

  權力平衡就是停火基礎

眾所周知,加沙第三次停火受到川普的“20點和平計劃”牽引。而這個計劃的最關鍵重點,第一階段的停火與人質換囚,第二階段的哈馬斯解除武裝、以色列依序撤軍外,就是接下來的美國與阿拉伯國家共同監管停火,包括組成國際穩定部隊、對加沙進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託管。

當然,在人質換囚時程遲滯、哈馬斯持續抗拒解除武裝下,這次停火同樣脆弱搖晃;但美國、歐洲、阿拉伯國家、以色列相互攜手的結構,也終究至今沒有受到顛覆。與之相對,則是利用哈馬斯發起“阿克薩洪水行動”、動員“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圍堵以色列,卻因力不如人而轉趨低調的伊朗。整體來說,這次停火的實現,是戰爭經過兩年博弈、從而牽引中東角力,最終達到權力再平衡的直接結果。

而這也可以說是俄烏停火的現實基礎。

起初,俄羅斯要的是烏克蘭的“芬蘭化”,因此在伊斯坦堡談判中提出各種條件,不隻要求烏克蘭修憲承諾不加入北約、承認頓巴斯“獨立”,更同時包裹裁軍、取締反俄媒體與組織、提高俄語政治地位等“一攬子”要求。結果基輔拒不答應,並在北約的持續軍援下,咬牙與俄羅斯纏鬥至今。



2025年9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與軍人見麵並檢查設備。(Reuters)

顯然,烏克蘭無法逐出俄軍、收複失地,俄羅斯卻也沒能逼烏克蘭全然低頭,完整實現“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的戰爭目標;同理,北約不可能永遠維持高強度的對烏軍援,俄羅斯卻也不能永遠背負製裁重擔。

這就導致各方鏖戰三年後,終於在川普任內開始了一連串停火談判:俄羅斯要利用川普、白宮“聯俄製中”派急於停戰的心理,讓自己實現軍事沒能實現的戰爭目標,完成烏克蘭的“芬蘭化”;歐洲與烏克蘭則要利用白宮“大西洋主義派”對俄羅斯的恐懼,為烏克蘭爭取到安全保障、抗阻俄羅斯未來的進一步入侵。

而從10月21日歐洲烏克蘭提出的“12點擬議計劃”(12-point proposal)來看,美歐烏或許已經達成一定共識。

首先,計劃要求俄烏雙方立即停火,並將當前前線作為未來談判的基礎;一旦雙方停火並承諾停止領土擴張,俄羅斯就要將所有烏克蘭兒童送回國內,並交換雙方戰俘和囚犯。烏克蘭也將獲得安全保障、修複戰爭破壞的資金以及快速加入歐盟的途徑;並將與俄羅斯就被佔領土的治理進行談判,但歐洲和烏方都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任何被佔領土屬於俄方。

而針對俄羅斯的製裁將被逐步解除;但隻有俄方同意為烏方戰後重建做貢獻的情況下,其被凍結的約3,000億美元歐洲央行存款才會被歸還。提議還包括:確保基礎設施安全和能源供應穩定;建立調查機製,追究侵害人權和戰爭罪行的責任;保證人道援助的自由通行等內容。

最終,由川普擔任主席的和平委員會將監督這項計劃的實施。



2025年10月17日,美國華盛頓,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左)在白宮歡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右)。(Reuters)

  俄羅斯還能抗拒多久

顯然,“12點擬議計劃”就像“20點和平計劃”,訴諸即刻停火換囚,接著才是推進各種戰後規劃,包括被佔領土問題、烏克蘭加入歐盟、對烏安全保障、解除對俄製裁,更重要的是,美國領導的和平委員會將監督停火作業。

但從當中部分條件、以及稍後的美俄峰會擱置來看,俄羅斯應當是不滿意這種規劃。

首先,這份計劃並未涉及俄羅斯的核心關注、也就是導致戰爭爆發的深層根源:烏克蘭必須承諾不加入北約。即便俄羅斯或許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卻始終要求烏克蘭在軍事聯盟上的中立化,並在軍事上自我裁軍。

但“12點擬議計劃”不僅沒有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更承諾對烏提供安全保障,這無疑是在告訴外界:俄羅斯興戰不僅沒有得到烏克蘭,還讓烏克蘭與北約走得更近。



法國2025年9月4日主辦“意願聯盟”會議,歐洲各國首腦及美國特使在愛麗榭宮討論對烏克蘭的支持。(Reuters)

再來,計劃希望直接原地停火,未來談判再處理被佔領土的治理問題,這符合川普近來的提議:俄烏前線應凍結在現有位置,卻明顯與普京要求互斥,也就是控製整個頓巴斯地區。

事實上,關於這點美國也不是毫無彈性。例如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員們17日與澤連斯基會晤時,就曾轉達俄羅斯的私下提案:烏克蘭放棄頓巴斯地區,換取紮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鬆(Kherson)地區的一小部分。但歸根結柢,這終究沒有出現在“12點擬議計劃”中。

正因如此,這份計劃也很難說服俄羅斯同意停火。但問題也就像加沙戰爭,當前“20點和平計劃”中的各種條件,其實早在開戰以來,就被各界不斷提及與否決,如今卻可以形成美國、以色列、阿拉伯共同施壓哈馬斯的結構,關鍵不是前者擁有道德製高點或能代表正義,而是這幾方經過2年戰爭磨合,終於在將哈馬斯連根拔起上形成了共識,即便這更多是以色列堅持、美國協助、阿拉伯配合的不對等結構。

同理,如果歐烏共擬的“12點擬議計劃”也得到川普背書,意即美歐烏為了停戰結成對俄施壓的統一戰線,壓力就會來到俄羅斯這一方。俄羅斯當然可以持續拒絕,轉而從戰場上推進施壓,問題卻會回到原點:北約當然不可能永遠維持對烏高強度軍援,俄羅斯卻也不可能永遠背負製裁重擔。



2025年10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年度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說。(Reuters)

平心而論,俄羅斯的戰爭經濟有其成效,卻也存在局限。克裏姆林宮當然可以持續宣傳情勢大好,但現實就是,俄羅斯不僅受到短期生產瓶頸的限製,還麵臨財政壓力、勞動力市場過度緊張、技術孤立和支離破碎的國防工業基礎的製約。國防開支實際就像一次性商品經濟:原材料需求激增,但產出幾乎立即消失,雖能維持短期就業和工業活動,卻沒有產生持久資產,導致經濟在戰爭的每一年持續外強中乾。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財政指標也開始亮紅燈。由於國際油價下跌、物流成本上升、匯率波動以及擴大製裁等威脅,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正在下降。2025年上半年,聯邦收入收縮了16.9%,財政部圍繞每桶59美元的假設油價設計了2026年預算,低於之前草案預算中的67美元,且可能會進一步下調。

而非石油收入雖有所增長,卻不足以彌補缺口,尤其是在俄羅斯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回顧2023年和2024年,俄羅斯GDP分別增長3.6%和4.1%,這當然是得益於巨額的國家支出,卻也同時推高消費價格。聚焦2025年前7個月,俄羅斯GDP僅增長1.1%,這明顯是在經曆兩年過熱後的急劇減速。

因此,俄羅斯當然可以持續通過軍事施壓,來盡可能推進談判條件,問題是戰爭帶來的經濟紅利很難持久,這同樣是普京必須考量的重要麵向。歸根結柢,如果歐烏的“12點擬議計劃”成功爭取到美國支持,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其實就是俄羅斯到底還能抗拒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