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文章來源: 竹不倒 於 2025-10-23 05:36: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多款知名進口藥將退出國內市場”又登上熱搜了,看著涉抗過敏、降糖及腫瘤藥的多款進口藥離開國內市場,不少人唉聲歎氣……除了歎氣,還能咋呢。







CDT 檔案卡

標題:“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作者:有竹不倒

發表日期:2025.10.22

來源:微信公眾號-竹不倒

主題歸類:進口藥

CDS收藏:公民館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數字時代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絡審查。詳細版權說明。

去年一部分進口藥生存不下去,退出國內市場的時候,叫好的人,今年不說話了。我看了一些評論區,內容很多都在問自己吃得那一款還有沒有,沒有可怎麽辦。當初喊著支持國貨,讓洋藥滾出去的人,可能沒想到世間大潮翻覆,自己並不是那萬裏無一的幸運兒。

我還是去年的看法,把原研藥趕走,自己的東西,質量能上來嗎?如果質量能上來,那應該支持啊,畢竟直接把藥賣給老百姓吃,不給中間商賺差價,是個好事兒。

但顯然很難。本來在藥效上就是同樣的配方,不同的作用。何況有強烈的競爭對手都擺爛,沒有對手了,那還不徹底躺平。

都知道,為什麽要搞“國家藥品集中采購”,是為了壓價。進口藥對病人來說確實很貴,醫保也得跟著買單。比如在歐洲最不值錢的阿司匹林,幾毛錢一個,賣到我們手裏少說翻十幾倍。

可原因並不在外企的藥廠身上,而在於流通過程中的層層加價、回扣盛行,甚至還有醫院的提成。

這些毛病,整又整不幹淨,拿醫院也沒辦法,於是開搞“集采”:中央直接和藥企談,以超高的數量來換取極低的價格,減少醫保壓力。

後果自然有好有壞,好處是普通人買到便宜的藥了,醫保的壓力緩解了。但壞處也很明顯,原研藥被“價格戰”逼退場了,同時“便宜的藥”質量頻頻曝出問題。

也因此,這回看到更多進口藥退出中國市場,一些患者開始急了,開始失望。有些東西,沒有對比的時候,不知道差別。一旦有了對比,那感觸就非常深刻了。

而且另外一些問題也很明顯,比如網友們所關注的:既然本意是為了降低價格,那為什麽又把大量價格不菲的中成藥納入醫保,這豈不是與初衷背道而馳,其中又有多少利益尋租?

很多網友都遇到過這種問題,去藥店去醫院,一開全是中成藥,比原來反而更貴了尚且不說,效果還極為不穩定。比如有人就一個感冒去醫院,給他開了700多塊錢的中成藥。

這成本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另一點則是質量,更準確的說是效果。同樣都是藥,一個便宜,一個貴,但如果便宜的吃了沒有效果,那老百姓會選擇什麽?

說到這個問題,大v“成都下水道”引用了章蓉婭醫生講過的話,成分一模一樣,劑量一模一樣的藥,集采的就是沒效果,原研的就是有效果,這是藥物之間的巨大鴻溝,想要輕而易舉的越過去,怕是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有個偏遠地區的進修大夫來中國頂級醫院進修,發現某病用某藥效果特好,他們醫院有這個藥,但是之前沒有這方麵的治療經驗,就把治療方案帶回當地。結果呢?成分一模一樣,劑量一模一樣,卻一丟丟效果都沒有。

進修大夫不解,打電話來詢問,頂級醫院的知名專家也找不到原因——診斷,沒問題;藥物,沒問題;藥物劑量、用藥頻率、療程天數,都沒問題,但就是沒效果。

後來專家沒辦法,就在自己醫院開了藥,給進修大夫寄回去,再讓病人吃,真是神了,寄回去的藥就有效,同樣的藥物成分,不同廠家而已。

——章蓉婭醫生

所以講到這裏不得不再提一句題外話,有些貴,除了中間商、醫院、銷售吃下去的回扣之外,剩下的是在為創新和研發買單。而如果一味的通過量換價,換來的可能隻有短期利益。藥企更願意轉向成本低、周期短的領域,而真正高技術、高成本的藥物,尤其是創新藥,很大概率會被迫“留在國外市場”。



最後再講個這兩天自己的親身體會吧。這不是一夜入冬,溫差跳的太快給我跳感冒了麽,鼻塞、喉嚨痛,於是前兩天去藥店買點藥吃吃。第一次去沒注意,直接給我拿了好幾盒中成藥,不便宜。不想浪費錢,吃了大概兩天後,症狀毫無緩解甚至加重。於是又去,這次我事先問好了人,要買哪幾種西藥吃會更有效。結果去藥店,連報3個名字,都沒有。最後在我強烈堅持下,拿了一盒治幹咳的西藥給我,結果還硬配一盒中成藥。不要的話得爭半天,因為中成藥溫和,有調和的作用。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說,什麽東西好,什麽東西不好,說千百次都比不上人們用一次。什麽博大精深,什麽傳承,現在呢?當國外的原研藥退去,網絡上一大片哀嚎。而另外一些說得天花亂墜的東西,連捆帶綁,卻需要硬塞著逼迫著讓你買。

唉,說一千道一萬,這世間的諷刺,壓根不需要記載,它就已經憑空出現在了正常人的內心之中。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男在商店猥褻女顧客,被另一女顧客開槍擊斃
路易吉槍擊前失蹤 原來去“龍場悟道”?還被泰國人妖…
境內留學生免交$10萬申請費 川普政府:防H-1濫用
“看著滿院發黴的玉米,想哭也哭不出”
他從未去過美國,但他成了“中國特朗普”




24小時討論排行

若開戰炸不炸中國港口?美軍官提“可修複式打擊”
對普丁好失望!川普止戰下一步,轉向習近平"聯中製俄"
僅兩個月新增一萬億 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38萬億
中國稀土管製 美貿易代表承認過去這件事做錯了
中國國家安全部披露:吳石將軍在台灣就義後......
紐時:川普圈子裏 種族主義 支持納粹並非啥大問題
WSJ:特朗普赦免了被定罪的幣安創始人趙長鵬
北京再次大抓捕地下教會,家屬求救,海外華人到中領館抗議
特朗普:料下周能同中國達成多項協議,包括恢複采購大豆等
廚師大賽沒結束 作品已被大媽們撲上搶光 參賽者傻眼
ICE掃蕩紐約唐人街:拘4美國公民 民主黨議員怒斥
加州州長硬剛白宮:敢派兵,一納秒內起訴!
川普狠招?美擬禁軟件售中國 筆電、噴射引擎入列
特朗普:計劃有變,取消會麵,準備製裁普京
解放軍九上將同時官宣落馬,背後的潛在邏輯和補缺懸念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竹不倒 2025-10-23 05:36:27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多款知名進口藥將退出國內市場”又登上熱搜了,看著涉抗過敏、降糖及腫瘤藥的多款進口藥離開國內市場,不少人唉聲歎氣……除了歎氣,還能咋呢。







CDT 檔案卡

標題:“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作者:有竹不倒

發表日期:2025.10.22

來源:微信公眾號-竹不倒

主題歸類:進口藥

CDS收藏:公民館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數字時代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絡審查。詳細版權說明。

去年一部分進口藥生存不下去,退出國內市場的時候,叫好的人,今年不說話了。我看了一些評論區,內容很多都在問自己吃得那一款還有沒有,沒有可怎麽辦。當初喊著支持國貨,讓洋藥滾出去的人,可能沒想到世間大潮翻覆,自己並不是那萬裏無一的幸運兒。

我還是去年的看法,把原研藥趕走,自己的東西,質量能上來嗎?如果質量能上來,那應該支持啊,畢竟直接把藥賣給老百姓吃,不給中間商賺差價,是個好事兒。

但顯然很難。本來在藥效上就是同樣的配方,不同的作用。何況有強烈的競爭對手都擺爛,沒有對手了,那還不徹底躺平。

都知道,為什麽要搞“國家藥品集中采購”,是為了壓價。進口藥對病人來說確實很貴,醫保也得跟著買單。比如在歐洲最不值錢的阿司匹林,幾毛錢一個,賣到我們手裏少說翻十幾倍。

可原因並不在外企的藥廠身上,而在於流通過程中的層層加價、回扣盛行,甚至還有醫院的提成。

這些毛病,整又整不幹淨,拿醫院也沒辦法,於是開搞“集采”:中央直接和藥企談,以超高的數量來換取極低的價格,減少醫保壓力。

後果自然有好有壞,好處是普通人買到便宜的藥了,醫保的壓力緩解了。但壞處也很明顯,原研藥被“價格戰”逼退場了,同時“便宜的藥”質量頻頻曝出問題。

也因此,這回看到更多進口藥退出中國市場,一些患者開始急了,開始失望。有些東西,沒有對比的時候,不知道差別。一旦有了對比,那感觸就非常深刻了。

而且另外一些問題也很明顯,比如網友們所關注的:既然本意是為了降低價格,那為什麽又把大量價格不菲的中成藥納入醫保,這豈不是與初衷背道而馳,其中又有多少利益尋租?

很多網友都遇到過這種問題,去藥店去醫院,一開全是中成藥,比原來反而更貴了尚且不說,效果還極為不穩定。比如有人就一個感冒去醫院,給他開了700多塊錢的中成藥。

這成本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另一點則是質量,更準確的說是效果。同樣都是藥,一個便宜,一個貴,但如果便宜的吃了沒有效果,那老百姓會選擇什麽?

說到這個問題,大v“成都下水道”引用了章蓉婭醫生講過的話,成分一模一樣,劑量一模一樣的藥,集采的就是沒效果,原研的就是有效果,這是藥物之間的巨大鴻溝,想要輕而易舉的越過去,怕是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有個偏遠地區的進修大夫來中國頂級醫院進修,發現某病用某藥效果特好,他們醫院有這個藥,但是之前沒有這方麵的治療經驗,就把治療方案帶回當地。結果呢?成分一模一樣,劑量一模一樣,卻一丟丟效果都沒有。

進修大夫不解,打電話來詢問,頂級醫院的知名專家也找不到原因——診斷,沒問題;藥物,沒問題;藥物劑量、用藥頻率、療程天數,都沒問題,但就是沒效果。

後來專家沒辦法,就在自己醫院開了藥,給進修大夫寄回去,再讓病人吃,真是神了,寄回去的藥就有效,同樣的藥物成分,不同廠家而已。

——章蓉婭醫生

所以講到這裏不得不再提一句題外話,有些貴,除了中間商、醫院、銷售吃下去的回扣之外,剩下的是在為創新和研發買單。而如果一味的通過量換價,換來的可能隻有短期利益。藥企更願意轉向成本低、周期短的領域,而真正高技術、高成本的藥物,尤其是創新藥,很大概率會被迫“留在國外市場”。



最後再講個這兩天自己的親身體會吧。這不是一夜入冬,溫差跳的太快給我跳感冒了麽,鼻塞、喉嚨痛,於是前兩天去藥店買點藥吃吃。第一次去沒注意,直接給我拿了好幾盒中成藥,不便宜。不想浪費錢,吃了大概兩天後,症狀毫無緩解甚至加重。於是又去,這次我事先問好了人,要買哪幾種西藥吃會更有效。結果去藥店,連報3個名字,都沒有。最後在我強烈堅持下,拿了一盒治幹咳的西藥給我,結果還硬配一盒中成藥。不要的話得爭半天,因為中成藥溫和,有調和的作用。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說,什麽東西好,什麽東西不好,說千百次都比不上人們用一次。什麽博大精深,什麽傳承,現在呢?當國外的原研藥退去,網絡上一大片哀嚎。而另外一些說得天花亂墜的東西,連捆帶綁,卻需要硬塞著逼迫著讓你買。

唉,說一千道一萬,這世間的諷刺,壓根不需要記載,它就已經憑空出現在了正常人的內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