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高市早苗“女性勝利”敘事,恰恰掩蓋了日本最大困境

高市早苗“女性勝利”敘事,恰恰掩蓋了日本最大困境

文章來源: 文化縱橫雜誌 於 2025-10-21 20:32: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勝,確認出任日本第104任首相,並由此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創造了曆史,本文認為其勝選背後,借助了深厚的黨內資曆、鮮明的女性身份以及競選策略三方麵優勢。

然而,當選首相並不意味著高市早苗從此即能呼風喚雨,在日本當下的社會狀態下,她還麵臨著兩大難題,涉及如何協調人事與如何獨立施政。

在外交政策領域,高市早苗所持的極右主張恐將為其執政埋下隱患,如公職參拜靖國神社、妄言中國台灣地區是獨立國家等錯誤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她下野的潛在危機。

深度複盤高市早苗的勝選之路,也再次反映出日本政治中“背後的實力派”的操控性。政治上的“滾雪球”使資源與權力在少數精英圈層中不斷鞏固疊加,普通民眾與新興力量難以進入核心決策圈,權力的遊戲隻在高空中翻滾。

本文轉自“鳳凰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參考。

▍三大優勢使其勝選

高市早苗此次當選,借助了三個優勢。

一是借助了資曆優勢。在自民黨內,她曾擔任廣報本部長、政務調查會長、日本經濟再生本部長、網絡安全對策本部長等職;在內閣,她有總務大臣、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等任職經曆。

而從年齡上看,64歲的高市比競爭對手小林鷹之和小泉進次郎分別大14歲和20歲,與林芳正同齡,又比茂木敏充小四歲,最接近五位候選人平均年齡(58歲),還比前總裁石破茂、岸田文雄、菅義偉等人都年輕,從直覺上容易給人造成“最適合選項”的印象。

二是借助了女性優勢。近幾年來,政壇上女性政客的活躍度越來越高,默克爾、特蕾莎·梅、梅洛尼、辛鮑姆等政府首腦及國際組織、地區組織的領導人大多在各自崗位上留下了令人深刻的印象。

而在日本國內,如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共產黨首位女性黨首(中央委員會委員長)田村智子、日本國會最長期女性黨首福島瑞穗等人也成為了政壇不可忽視的力量。高市的當選,得益於大環境對女性從政人員的友好。

而高市則將“女性”這一優勢放大,如她在競選期間用和製英語表達了與多名美國總統“America is back”類似的主張——「ジャパン.イズ.バック(Japan is back)」,這與當年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頻繁自造並使用和製英語「都民ファースト(first)」「ロックダウン(lockdown,封城)」「オリンピックレガシー(Olympic Legacy,奧運遺產)」有異曲同工之處,而小池在改善民生、緩解少子化、疫情期間舉行奧運會等方麵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

高市對小池的語言風格模仿無形中讓人聯想到她會著力解決日本最大的難題之一——少子老齡化問題,而從這一問題於1970年代開始出現以後,曆任首相無論在任長短,似乎都沒有良藥,而對於語言非通用、地理遠離大陸、民族構成相對單一的日本來說,少子老齡對民眾的心理壓迫感會被放大。

女性總裁或首相,能在視覺層麵或心理層麵給予民眾一定的正向心理暗示。

高市早苗“女性勝利”敘事,恰恰掩蓋了日本最大困境

▎高市早苗的Youtube平台設計了與職場“20代女性”對話的企劃,聚焦於在男性主導社會中強勢立足的秘訣。

三是借助了參選優勢。這是高市第三次參選總裁,2021年首次參選排名第三,2024年第二次參選僅敗給了石破茂,此次當選也是情理之中。

一方麵,她汲取了上一次在首輪領先的形勢下,卻在最終選舉時遭到“逆轉落選”的教訓,守住安倍派選票,爭取二階派、麻生派選票,其右翼形象也為她獲得了大量右翼地方票,是擊敗其他幾名對手的關鍵因素。

▍“政治傀儡”仍需麵對難題

當然,當選總裁並不代表她即能呼風喚雨,相反,在日本當下的社會狀態下,她所麵臨的問題至少有二:一是人,一是事。

首先,難題之一是如何協調人事。一方麵,在黨內是沿用“長者”還是啟用“新銳”,還是啟用更多女性,無論怎樣對高市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另一方麵,已在參眾兩院失去過半席位的自民黨不會愚蠢到寧願當在野黨也要投票給高市的地步,也就是說高市當選日本首相的幾率較大,而如何組閣卻實實在在考驗她的政治智慧:

不僅要協調黨內利益,還要考慮聯合執政黨的訴求,更要提防在野黨的來勢洶洶,並盡量長地維持民眾支持率,稍不留意便會重演一年一首相的劇情。



▎高市早苗和石破茂

其次,如何獨立施政是高市麵臨的另一個難題。高市雖借黨內大佬之力獲勝,但同時也被貼上了“政治傀儡”的標簽。特別是她如能繼任首相,到底是民眾的代表還是大佬的替身、能否真正踐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很多方麵都被質疑。

而除振興國內經濟的重任外,如何處理國際事務更會成為評判高市執政水平的關鍵因素。在日本政府的涉外事務中,女性參與較少,近年雖有田中真紀子、川口順子、上川陽子等幾位女性擔任外務大臣,但大使級、公使級女性占比不足百分之十,特別是當下日本與美國貿易戰日趨緊張、與周邊鄰國多有領土爭議,如何塑造日本國際形象,創造積極的外部環境,是日本麵臨的一大難題。

而在日本,暫無女性以最高行政長官的身份獨立處理相關事務的經驗,高市主張的極右主義外交政策有概率走不遠,如公職參拜靖國神社、妄言中國台灣地區是獨立國家、主張更大軍事自主權等錯誤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她下野的導火索。



▎2025年“8.15”日本戰敗日,高市早苗前來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天原本是應該讓人牢記曆史的日子,但近年來每到這天,供奉著14名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儼然成為政客“秀場”。(圖源:人民網)

▍重蹈軍國主義覆轍,還是重新踐行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每當中國有較為重大的公開軍事行動或航天行動,日本政壇總有波動。如2024年6月,嫦娥六號於人類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麵采樣返回,8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便宣布不再參選自民黨總裁,並將辭去首相;同年9月,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試射了洲際彈道導彈後,10月1日岸田內閣集體辭職。

而在今年九三閱兵後的短短四天,已失去參眾兩院多數議席的石破茂便於9月7日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一職。盡管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中國的動向與日本政壇變化有強關聯性,但中國的區域影響力、國際話語權的日益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日本自身仍未正視曆史、徹底反省戰爭罪行,使得從國民到政府都無法理順內外政策,無法協調與周邊大國之間關係。

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在中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已充分展現了軍事實力的情況下,日本社會是將重蹈軍國主義覆轍,還是重新思考和平的意義、踐行和平理念,將受到亞洲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共同關注。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總之,拋開最終結果不談,單看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再次反映出日本政治中“背後的實力派”的操控性——

小泉進次郎出身政治世家,其父執政超過5年,位列二戰以後執政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排名前五;

林芳正之父親林義郎曾在日本內閣擔任重要部門的大臣;

而曾做過自民黨幹事長、又多次入閣負責經濟、外交等事務的茂木敏充以及同樣多次入閣的小林鷹之二人,其家族幾乎沒有從政傳統,導致他們的政治生涯似已觸碰到了天花板,在與同樣平民出身、卻先後有安倍(派)和麻生(派)鼎力相助的高市的較量中無法獲得認可,再次反映出日本鼓吹的所謂民主政治背後上演的仍是“政治大佬”之間的角力。

站在台前的“總裁”借強大的“背後的實力派”上位,成功後再培養派係內新人,為他們做政治後盾。

這種政治上的“滾雪球”更減小了普通民眾進入核心圈層參與社會治理的可能性,權力的遊戲隻在高空中翻滾,局內之人卻怎有閑暇窺探地麵上的世間百態呢。



▎日本東京,一位行人在觀看一處眾議院議員選舉公示板。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兩位50歲女性,離婚後共同生活的十三年
這位出身貧寒的百億投資人,又做出驚人選擇
AI衝擊下的翻譯專業,經曆“斷崖式墜落”
多款知名進口藥退出國內市場,患者的不安並非多慮
河南人苦,大旱中救活的玉米,現在都泡爛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不滿被說美第三優秀總統,回應被評不如華盛頓和林肯
紐約時報:當矽穀陷入對中國的癡迷和羨慕
任由普京擺布的川普,憑啥覺得自己能拿和平獎?
“不想浪費時間”,特朗普為何又不想見普京了?
雙普會取消!俄羅斯拒絕即刻停火令談判蒙陰影
“你媽”成特朗普政府新口頭禪?“最強嘴替”引廣泛爭議
華人鋼琴家包攬肖邦鋼琴大賽前三名 美籍華裔奪冠
澤連斯基和他的國家,比書店還艱難
難以置信!哈馬斯分子竟獲美國綠卡 參與10·7屠殺事件
為何特朗普能在加沙取得突破,卻無法與普京達成協議?
老外遊長城遇無人機運材料紛紛驚歎 還現學鋪青磚
紐時:川普圈子裏 種族主義 支持納粹並非啥大問題
“00後”拳王與妻澳洲遇襲後發聲:想離婚 不配當老公
川普孫女蹭爺爺熱度帶貨割韭菜 上白宮宣傳被噴
公司遭NASA局長批評後,馬斯克回擊:智商兩位數
根除幽門螺杆菌,中國科學家取得新突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高市早苗“女性勝利”敘事,恰恰掩蓋了日本最大困境

文化縱橫雜誌 2025-10-21 20:32:16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勝,確認出任日本第104任首相,並由此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創造了曆史,本文認為其勝選背後,借助了深厚的黨內資曆、鮮明的女性身份以及競選策略三方麵優勢。

然而,當選首相並不意味著高市早苗從此即能呼風喚雨,在日本當下的社會狀態下,她還麵臨著兩大難題,涉及如何協調人事與如何獨立施政。

在外交政策領域,高市早苗所持的極右主張恐將為其執政埋下隱患,如公職參拜靖國神社、妄言中國台灣地區是獨立國家等錯誤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她下野的潛在危機。

深度複盤高市早苗的勝選之路,也再次反映出日本政治中“背後的實力派”的操控性。政治上的“滾雪球”使資源與權力在少數精英圈層中不斷鞏固疊加,普通民眾與新興力量難以進入核心決策圈,權力的遊戲隻在高空中翻滾。

本文轉自“鳳凰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參考。

▍三大優勢使其勝選

高市早苗此次當選,借助了三個優勢。

一是借助了資曆優勢。在自民黨內,她曾擔任廣報本部長、政務調查會長、日本經濟再生本部長、網絡安全對策本部長等職;在內閣,她有總務大臣、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等任職經曆。

而從年齡上看,64歲的高市比競爭對手小林鷹之和小泉進次郎分別大14歲和20歲,與林芳正同齡,又比茂木敏充小四歲,最接近五位候選人平均年齡(58歲),還比前總裁石破茂、岸田文雄、菅義偉等人都年輕,從直覺上容易給人造成“最適合選項”的印象。

二是借助了女性優勢。近幾年來,政壇上女性政客的活躍度越來越高,默克爾、特蕾莎·梅、梅洛尼、辛鮑姆等政府首腦及國際組織、地區組織的領導人大多在各自崗位上留下了令人深刻的印象。

而在日本國內,如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共產黨首位女性黨首(中央委員會委員長)田村智子、日本國會最長期女性黨首福島瑞穗等人也成為了政壇不可忽視的力量。高市的當選,得益於大環境對女性從政人員的友好。

而高市則將“女性”這一優勢放大,如她在競選期間用和製英語表達了與多名美國總統“America is back”類似的主張——「ジャパン.イズ.バック(Japan is back)」,這與當年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頻繁自造並使用和製英語「都民ファースト(first)」「ロックダウン(lockdown,封城)」「オリンピックレガシー(Olympic Legacy,奧運遺產)」有異曲同工之處,而小池在改善民生、緩解少子化、疫情期間舉行奧運會等方麵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

高市對小池的語言風格模仿無形中讓人聯想到她會著力解決日本最大的難題之一——少子老齡化問題,而從這一問題於1970年代開始出現以後,曆任首相無論在任長短,似乎都沒有良藥,而對於語言非通用、地理遠離大陸、民族構成相對單一的日本來說,少子老齡對民眾的心理壓迫感會被放大。

女性總裁或首相,能在視覺層麵或心理層麵給予民眾一定的正向心理暗示。

高市早苗“女性勝利”敘事,恰恰掩蓋了日本最大困境

▎高市早苗的Youtube平台設計了與職場“20代女性”對話的企劃,聚焦於在男性主導社會中強勢立足的秘訣。

三是借助了參選優勢。這是高市第三次參選總裁,2021年首次參選排名第三,2024年第二次參選僅敗給了石破茂,此次當選也是情理之中。

一方麵,她汲取了上一次在首輪領先的形勢下,卻在最終選舉時遭到“逆轉落選”的教訓,守住安倍派選票,爭取二階派、麻生派選票,其右翼形象也為她獲得了大量右翼地方票,是擊敗其他幾名對手的關鍵因素。

▍“政治傀儡”仍需麵對難題

當然,當選總裁並不代表她即能呼風喚雨,相反,在日本當下的社會狀態下,她所麵臨的問題至少有二:一是人,一是事。

首先,難題之一是如何協調人事。一方麵,在黨內是沿用“長者”還是啟用“新銳”,還是啟用更多女性,無論怎樣對高市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另一方麵,已在參眾兩院失去過半席位的自民黨不會愚蠢到寧願當在野黨也要投票給高市的地步,也就是說高市當選日本首相的幾率較大,而如何組閣卻實實在在考驗她的政治智慧:

不僅要協調黨內利益,還要考慮聯合執政黨的訴求,更要提防在野黨的來勢洶洶,並盡量長地維持民眾支持率,稍不留意便會重演一年一首相的劇情。



▎高市早苗和石破茂

其次,如何獨立施政是高市麵臨的另一個難題。高市雖借黨內大佬之力獲勝,但同時也被貼上了“政治傀儡”的標簽。特別是她如能繼任首相,到底是民眾的代表還是大佬的替身、能否真正踐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很多方麵都被質疑。

而除振興國內經濟的重任外,如何處理國際事務更會成為評判高市執政水平的關鍵因素。在日本政府的涉外事務中,女性參與較少,近年雖有田中真紀子、川口順子、上川陽子等幾位女性擔任外務大臣,但大使級、公使級女性占比不足百分之十,特別是當下日本與美國貿易戰日趨緊張、與周邊鄰國多有領土爭議,如何塑造日本國際形象,創造積極的外部環境,是日本麵臨的一大難題。

而在日本,暫無女性以最高行政長官的身份獨立處理相關事務的經驗,高市主張的極右主義外交政策有概率走不遠,如公職參拜靖國神社、妄言中國台灣地區是獨立國家、主張更大軍事自主權等錯誤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她下野的導火索。



▎2025年“8.15”日本戰敗日,高市早苗前來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天原本是應該讓人牢記曆史的日子,但近年來每到這天,供奉著14名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儼然成為政客“秀場”。(圖源:人民網)

▍重蹈軍國主義覆轍,還是重新踐行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每當中國有較為重大的公開軍事行動或航天行動,日本政壇總有波動。如2024年6月,嫦娥六號於人類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麵采樣返回,8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便宣布不再參選自民黨總裁,並將辭去首相;同年9月,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試射了洲際彈道導彈後,10月1日岸田內閣集體辭職。

而在今年九三閱兵後的短短四天,已失去參眾兩院多數議席的石破茂便於9月7日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一職。盡管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中國的動向與日本政壇變化有強關聯性,但中國的區域影響力、國際話語權的日益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日本自身仍未正視曆史、徹底反省戰爭罪行,使得從國民到政府都無法理順內外政策,無法協調與周邊大國之間關係。

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在中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已充分展現了軍事實力的情況下,日本社會是將重蹈軍國主義覆轍,還是重新思考和平的意義、踐行和平理念,將受到亞洲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共同關注。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總之,拋開最終結果不談,單看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再次反映出日本政治中“背後的實力派”的操控性——

小泉進次郎出身政治世家,其父執政超過5年,位列二戰以後執政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排名前五;

林芳正之父親林義郎曾在日本內閣擔任重要部門的大臣;

而曾做過自民黨幹事長、又多次入閣負責經濟、外交等事務的茂木敏充以及同樣多次入閣的小林鷹之二人,其家族幾乎沒有從政傳統,導致他們的政治生涯似已觸碰到了天花板,在與同樣平民出身、卻先後有安倍(派)和麻生(派)鼎力相助的高市的較量中無法獲得認可,再次反映出日本鼓吹的所謂民主政治背後上演的仍是“政治大佬”之間的角力。

站在台前的“總裁”借強大的“背後的實力派”上位,成功後再培養派係內新人,為他們做政治後盾。

這種政治上的“滾雪球”更減小了普通民眾進入核心圈層參與社會治理的可能性,權力的遊戲隻在高空中翻滾,局內之人卻怎有閑暇窺探地麵上的世間百態呢。



▎日本東京,一位行人在觀看一處眾議院議員選舉公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