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誌或許不是“殺豬盤”的始作俑者,但他無疑是最早的操盤者之一,並且手筆最為浩大。
福建省連江縣曉澳鎮的曉興村,是一個有著千餘戶人家的富庶村落。1987年12月,陳誌就出生在這裏。
2025年10月8日,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方法院指控時年38歲的陳誌控製著一個橫跨30多國的犯罪集團,進行詐騙和洗錢活動。又過6天,10月14日,美國司法部扣押了陳誌名下的127271枚比特幣,創下了美國司法史上最大的單次資產沒收紀錄。
這批比特幣市值約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在1000億元以上,數目之巨,讓舉世為之嘩然。
那麽,陳誌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
一些同學、鄉鄰的講述,拚湊起了他平淡無奇的早年。他個子很矮,“也就是1米6到1米63之間吧”,在同齡人中或許是最矮的之一。他貌不驚人,鼻子有點塌,耳朵很小,在講究迷信的福建人中是個不太好的麵相。他學業平平,大概中等偏上,誰也沒聽說他獲得過什麽學業獎勵。他學曆很低,應該是讀完初二就輟學了,他的初中同學邱榮說,“初三開學後就沒見過他了”……
而在輟學之後,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背景板出現了。那就是網吧。
01
和陳誌輟學幾乎同時,連江人開始在網吧經營上發力。
20世紀90年代末就有不少連江鄉親在各地開起了網吧,2002年,在網吧實行許可證亦即“牌照”製度後,數以萬計的連江人湧入這個行當。
此後幾年,他們異常抱團,一舉控製了全國50%左右的網吧,其中北上廣渝等大城市更高達80%以上。網吧迅速成為該縣在水產、工程、海外謀生之外的最主要收入來源。
然而,這個當地人俗稱“做點”的行當,卻帶有灰產色彩。那些年連江人開的網吧大多收費低廉、裝飾舒適、服務周到,但真正賺錢的卻是隱藏在網吧深處的一兩台賭博機。陳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網吧的網管。
陳誌最早在哪裏當網管?他的同學邱榮、一個鄉鄰葉麗大姐都說,在連江縣城的“鴻利網吧”,後來似乎在縣城的另一個網吧也幹過,但幾年後就去上海了。這也是合乎常理的一個軌跡,他初中輟學時畢竟太小了,所以先待在本地。及至他初成年後,他就和眾多連江子弟一樣,跟隨著自己的同族、親戚或鄉鄰去大城市闖蕩了。
但和大多數同齡人不同的是,在上海期間,陳誌就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02
對陳誌“第一桶金”的來源,各種報道都語焉不詳。但邱榮卻很肯定地說,“是做遊戲私服,大概賺了幾百萬,具體多少不清楚”。
所謂“遊戲私服”,是私自搭建遊戲盜版服務器,而後開通充值窗口,讓玩家以現金換取裝備、遊戲金幣等。那幾年“傳奇”遊戲正火,據說陳誌主要做“傳奇”的私服。
這當然是違法行為乃至涉嫌侵犯著作權的罪行,但一開始主管部門的偵測手段還比較落後,無論“傳奇”的韓國開發商還是它的國內代理盛大網絡都對此無可奈何。最多的時候,共有500多家“傳奇”私服同時運營,導致玩家被嚴重分流,也導致了中國互聯網曆史上的一樁有名公案:盛大網絡苦不堪言,最終以韓方無法解決技術問題的理由拒付分成,雙方合作關係破裂。
那麽,陳誌的私服前後持續了幾年?大致形成怎樣的規模?他所在的網吧、他身後眾多經營網吧的連江同鄉是否給了他一些便利,甚至與他合作?……對這些問題,邱榮、葉大姐都表示“不清楚”。總之,在網吧的灰產背景板上,他又塗抹了一層“私服”的灰色。及至2009年,22歲的陳誌就離開上海,遠赴柬埔寨。
他為什麽去柬埔寨?目前並沒有太確鑿的說法。邱榮表示,他也隻是隱約地聽說,“好像就是做私服出了問題,怕被警察抓走”。這個說法或許還有一個佐證:此後幾年,他似乎從來沒有回來過,在極重返鄉過年的福建農村,這是不太尋常的。
03
陳誌人生的最大謎團之一,是他在柬埔寨的最初幾年究竟從事什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舊事?
對此,陳誌後來對媒體說過,“最早想做網咖,沒做成,就改行做房地產,在2011年成立了信恒房地產公司”。這些表述既簡單又含糊,談不上有什麽信息量。但或許是信源太少的緣故,眾多報道也隻能或一筆帶過,或直接稱之為“是個謎”。
可以斷定,所謂“改行做房地產”最多是他的一個想法。自始至終,沒有任何資料表明信恒公司開發過什麽項目,說是“空殼公司”也不為過。更不必說,他此前沒有任何房地產或工程項目經驗,從私服上賺來的“幾百萬”也頗為有限,異國他鄉,舉目無親,做房地產又談何容易?
也可以斷定,那四五年他並沒有閑著。邱榮談到了一個在他老家曉澳鎮流傳頗廣的傳聞:那幾年他還是做私服,由於柬埔寨遠比中國落後,“做這個沒人管,來錢更快,做多少款遊戲都行”。至於那幾年陳誌賺了多少錢,“誰知道呢?有說一兩千萬的,有說幾千萬的,反正比起後來的,都是小頭”。
這個傳聞的底下,有一些不同的細節。私服涉及到較為複雜的計算機技術,比如搭建服務器、解析遊戲數據、修改客戶端等,僅僅讀過兩年初中的陳誌是怎麽解決的呢?
迄今仍有一些老家人相信,陳誌非常聰明,早在上海期間他就自學了編程,漸漸成為計算機技術的行家裏手。另一些老家人則說,他在上海期間就認識了兩個搞技術的浙江人,到柬埔寨不久就把他們找了過去,最早投靠陳誌的一兩個同鄉還見過他們,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分道揚鑣了。
就常情常理而言,所謂“自學編程”之類,應該是陳誌的自吹自擂,後者的可能性無疑大得多。而在幾年眾說紛紜、晦暗不明的歲月後,2014年到來了。這一年開始,陳誌的命運齒輪急劇轉動著。
04
第一個轉動,是當年年初柬埔寨政府頒布了《商業賭博管理皇家法令》,將賭場經營、網絡賭博全麵合法化。它最引人注目的是獲得博彩牌照的低門檻、低成本,一時之間讓全球尤其是中國資本聞風而動。
此後幾年,柬埔寨先後頒發了169張博彩牌照,其中91張在唯一的經濟特區西港(西哈努克港)。這其中,當然有陳誌的一張。
與此同時,2014年2月16日,陳誌以25萬美元投資獲得了柬埔寨的入籍資格,由於中國政府不承認“雙重國籍”,從此以後,就法律意義而言他已不是中國人,而是柬埔寨人了。
這或許透露了一個重大信息?這時候他就決定以中國人為主要的“殺豬”對象了,試圖以改換國籍來逃避中國政府可能到來的懲罰。
它或許也能讓人產生一個聯想?早年網吧生涯所時常麵對的警察禁賭檢查,以及尚未得到證實的“做私服出了問題”,多少在他心裏留下了一些陰影,讓他頗為畏懼中國政府。
與獲得博彩牌照幾乎同時,他命運齒輪的又一個轉動,是中國國內的網吧行業在走下坡路了。那幾年,他成千上萬的連江鄉親都在急切地尋求新出路。
當時智能手機已迅速普及,網吧的顧客越來越少了。在此之外,各地警方越來越嚴厲的打擊,讓網吧的“灰產”亦即賭博機幾無生存之地。在種種交困之下,大量連江人先後關閉了網吧,其中一些人就把目光投向了陳誌,或被陳誌招攬——這個過程應該長達幾年,它為陳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以及眾多知根知底的“商戶”。
一切似乎都是為陳誌量身打造的:他已經來柬埔寨幾年了,比起這時候爭相湧入的博彩資本,他當然“近水樓台先得月”;他搞過多年有著灰產色彩的網吧和私服,這時候可以毫不費勁地轉軌到博彩業;此後幾年那麽多有著灰產經驗的連江同鄉或召之即來,或躍躍欲試,這更是其它博彩資本所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在柬埔寨博彩業全麵合法化後,陳誌的優勢更是得天獨厚,無論地利、經驗還是人脈資源。
但,對陳誌來說,最重要的卻是他對所謂“商業模式”的設計。連江人網吧的賭博機是多少能夠通過後台控製輸贏的,他從事多年的“私服”既是對原有遊戲的盜版又外加了充值功能,這時候他就把二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兼有控製輸贏、盜版或自己開發APP、尤其重視充值的網賭模式。
此外老家的“工業園區”概念或許也激發了陳誌的想象?作為那個建築之鄉的子弟,他對“總開發商”、招商引資以及物業管理這些都不可能陌生,既然有那麽多關閉了網吧的同鄉,他隻需要將這些移花接木到這個新的、異常暴利的行當上罷了。
也就是說,在柬埔寨,無論賭場還是網絡賭博都是合法的,但陳誌要搞的卻是假網賭,是俗稱“殺豬盤”的詐騙。與此同時他還要搞“園區”,讓自己坐地收租。
05
俗稱“殺豬盤”的網賭、電信詐騙,大約在2013年、2014年之間大規模出現。陳誌或許不是“殺豬盤”的始作俑者,但他無疑是最早的操盤者之一,並且手筆非常大。此後幾年,他的業務大致可以分為兩塊,一是自營,再是經營園區以“抽頭”。
2014年他應該以自營為主。這時候他還沒有太多錢,最大的優勢就是源源不斷到來的連江子弟。這期間他大致形成了“殺豬盤”的運營模式,設立了包括推廣部、客服部、行政部在內的架構。其中推廣部是重中之重,它負責物色人頭、誘人充值下注,沒有這個,負責充值處理、解答“客戶”疑問的客服部,以及負責內勤、安保等工作的行政部,就是無源之水。
2015年後就有些不一樣了。這一年陳誌成立了“太子集團”並涉足房地產、小額貸款、旅遊休閑等領域。公道地說,這些並不完全是“殺豬盤”、洗錢的工具或包裝,畢竟自從博彩業在柬埔寨合法化後,西港的房價、地價一漲再漲,一些熱門地段甚至出現了每平方米四五千美元的驚人價格,是堪比“殺豬盤”的暴利。
此後幾年,陳誌的房地產公司也貨真價實地開發了眾多酒店、數以千計套的公寓和商鋪。
但毫無疑問,這些貌似正當的行當,也都與“殺豬盤”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係。據說陳誌的姐夫負責“太子集團”財務部,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洗錢。也毫無疑問,涉足房地產讓陳誌經營“園區”有了極大便利,他在柬埔寨的十個左右“園區”都是自主開發、自行管理的——這就不得不提到陳誌的另一個親戚邱國興。
據公開資料,邱國興1970年出生,13歲輟學,19歲赴深圳謀生,在2015年抵達柬埔寨之前是個尋常的石材商人。抵達柬埔寨幾個月後,他就接替陳誌擔任“太子集團”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同時當選為柬埔寨福建總商會會長,由此可見陳誌對他的信任。
此後幾年,陳誌的自營和“園區”齊頭並進。眾多連江子弟來到柬埔寨,成為“殺豬盤”推廣部的主力。誰也說不清那幾年投奔陳誌的究竟有多少連江人,邱榮也隻有一個大致的估計,“曉澳幾個村的年輕人都走光了,全縣恐怕有幾千上萬人”。
與此同時,許多關閉了網吧的連江人也來到柬埔寨,成為陳誌園區的最初“商戶”。據說陳誌的“抽頭”是20%,服務包括培訓最早的員工、協助洗錢等,也算是“物有所值”。而在連江人之外,福建各地也聞風而動,他們或成為陳誌的“商戶”,或自行經營園區、彼此伴生。
2019年界麵新聞的一篇報道《柬埔寨西港:一座“網絡賭博”之城的潰敗》,或許能折射那幾年西港“殺豬盤”的某些特定生態:和在中國時一樣,福建“商戶”互認老鄉、彼此幫忙,同時對外省“商戶”頗為排斥。相對而言,外省人在柬埔寨西港的立足,會不容易一些。
06
那幾年,無論陳誌還是他的那些連江鄉親,都賺得盆滿缽滿。一個在連江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哪怕陳誌小弟的小弟,都賺了千萬以上”,可想而知陳誌的日進鬥金。
而在烈火烹油之際,2017年,陳誌又迎來了生命中的兩個“貴人”,由此在柬埔寨富貴潑天、地位顯赫。
一個“貴人”是柬埔寨副首相兼內政部長蘇慶之子蘇速卡。
這個家族在柬埔寨有著驚人的地位和權力,以蘇慶為例,他是已故的柬埔寨參議院議長、柬埔寨人民黨主席謝辛親王的妹夫,本人也受封“親王”並執掌柬埔寨警察係統40多年之久。
2017年,陳誌和蘇速卡共同組建了“金貝”公司,這家公司下轄陳誌的大多數“園區”和賭場,很快成為陳誌旗下最著名的招牌之一。更巧的是,也是這一年,蘇速卡繼任柬埔寨副首相兼內政部長,從此陳誌有了其它“殺豬盤”所無法比擬的靠山。
另一個“貴人”是柬埔寨首相洪森的侄子洪都。
應該是在洪都的幫助下,2017年,陳誌在3年前成立的、以經營小額貸款為主的“太子銀行”獲得了正式牌照,從此在柬埔寨金融界有了一席之地。但兩人的關係遠不止於此:陳誌創辦的“匯旺錢莊”此時已嶄露頭角,此後幾年更成為柬埔寨的儲蓄、支付巨頭,被稱為柬埔寨“支付寶”;當然,這一年洪都接管了這個錢莊,至少在名義上,“太子集團”從此與匯旺錢莊再無關係,至於陳誌在其中是否有私人持股則不得而知。
再後幾年的事,就幾乎地球人都曉得了:2025年10月,美國司法機構指控“匯旺錢莊”是陳誌乃至整個東南亞黑灰產的主要洗錢工具之一,從而將之列入調查名單。
依托這兩個“貴人”,陳誌很快成為柬埔寨最顯赫的頭麵人物之一。在被稱為“柬埔寨首富”之外,也是2017年,他也獲得了榮譽性的“公爵”頭銜。作為福建農民之子,陳誌似乎格外重視這個頭銜,此後幾年,凡涉及到他的內部報道都出現了“陳誌勳爵”的字樣。
與此同時,他和柬埔寨達官顯貴的交往,他和洪森的幾張合影,他在洪森生日宴會上的一擲千金,也頻頻出現在互聯網上……
在深厚的官方背景之外,同樣成為互聯網熱議話題的,還有他堪稱驕奢淫逸的生活。
一個自稱曾與他有過密切交往的郭姓網紅在抖音上公開調侃,陳誌每月給她兩三千萬的“零花錢”,實在是“太摳門了”。坊間也傳聞他和另一個張姓女明星有過關係,“分手費”高達數十億之多。
至於他後來的妻子陳某,也不間斷地公開炫富,她在網上曬出的無數名包名表遊艇別墅、她“養鯊魚”為寵物的段子,一次次地讓千萬網民發出驚歎。
值得一提的是,與這種動輒億元計的揮霍相比,陳誌在他津津樂道的“慈善”上卻似乎有些斤斤計較。
7年間,他的“陳誌獎學金”不過出資200萬美元,受到資助的柬埔寨大學生也不過400名左右。他的幾次“訪貧問苦”秀,往往涉及幾百上千的柬埔寨貧民,但每次花費也不過幾萬美元,分攤到人頭上就隻有幾十上百美元的區區之數了。
對他的近乎吝嗇,他的連江同鄉也不無微詞。
邱榮坦言,許多連江人談起陳誌都說,“他並沒有為家鄉做什麽事”。哪怕在曉澳鎮,一個以邱國興名義設立的“助學基金會”也頗顯寒磣,它的首期投入是370萬元。在眾多富商都以大手筆、“樂善好施”著稱的連江,這是一個不值一提的數字。
07
陳誌生涯的又一個轉折點,發生在2019年8月。
這個月份,迫於國際社會尤其是中國政府的壓力,柬埔寨政府宣布將不再放任博彩業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禁絕一切“網絡賭博”。消息傳出後,無數“殺豬盤”轟然崩塌,大量從業者紛紛離開西港、離開柬埔寨。
幾個月後,柬埔寨官方宣布,先後離境的中國人已達44.7萬之多,警方將對“網絡賭博”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
這道禁令對陳誌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固然,他有執掌警察大權的蘇速卡這個靠山,幾個“園區”還能繼續經營。固然,這道禁令對他甚至不無好處,至少是減少了許多競爭對手。
進一步說,在柬埔寨之外,還有菲律賓、緬北等,他的洗錢網絡已隱隱然成為整個東南亞黑灰產的主要節點了……但從後來發生的一係列變奏來看,這道禁令對他仍有著命運性的影響。
首先是他沒有了由“黑產”洗白的可能。
那幾個月,伴隨著幾十萬人的離境,原本西港一房難求、房價地價一漲再漲的景象,已經恍若隔世了。大量爛尾樓出現,商鋪的租金更驟然下降了七八成。
到這個時候,他的房地產公司、酒店以及旅遊度假等行業,已經沒有什麽擴張可能了。至於原先囤積的約2000萬平方米的土地有沒有虧損?有多大虧損?則是此後幾年許多家鄉人反複談論的話題。
其次,他不得不放棄大部分自營,以園區“抽頭”為主並轉變園區的經營方式。
盡管有蘇速卡這個靠山,但此後園區到底不能半公開乃至明目張膽了,加高圍牆、架起鐵絲網以及禁止隨意出入,就成為必要的措施。這麽做的結果之一,是大部分連江子弟很快回國了,這對他的自營生意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邱榮談到:“那年基本上都回來了,後來也有又去柬埔寨的,不過聽說都安排在酒店、物業管理這些正當崗位上。”
與上述這兩個影響相比,更重大的影響,或許是此後他的“黑產”漸漸有了濃濃的血腥味。如果說此前他隻求謀財的話,那麽,此後他和所有仍在經營的“殺豬盤”園區一樣,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害命”,卷入了綁票、非法拘禁和人命官司。
之所以如此,和這道禁令發布後的“推廣人員”緊缺有關。
原來對陳誌來說,人事部是個不太重要乃至可有可無的部門,他的連江同鄉可以滿足大部分需要,但對其它的“殺豬盤”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大多以誘騙、扣押護照等方式湊人頭,而後以遠高於正常工資水平的收入留住人。
禁令發布後,盡管不乏在國內犯罪的、欠下巨額債務的或毫無出路的年輕人“自願”留下,但隻能在園區裏活動的半囚禁生活以及越來越高的“業績”要求,讓許多人一心想回國,乃至尋求逃跑的機會。
這麽一來,電棍出現了,抓捕人員出現了,巨額贖金和一條條人命也出現了。
久而久之,不必說逃跑,就連沒能完成“業績”的電棍和餓飯懲罰,也漸漸成為家常便飯了……
據說陳誌的同夥曾在回鄉時自辯,這些大多是園區內的“商戶”所為,這些商戶和他們隻是“掛靠關係”。但毫無疑問,凡奉著他的名的,必有他的罪。更不必說,大多數的“抓捕”應該隻有陳誌及其團夥能夠完成。
08
此後幾年,陳誌也摸索過新的園區模式。比如他對“太子IT大廈”、金貝酒店這些進行了包裝,這些產業已不可能通過正常經營獲得利潤了,卻還有仍然合法的賭場牌照,他就以賭場、住宿、夜店這些為掩護,悄悄地在高樓裏容納著“殺豬盤”。
比如在“殺豬盤”之外,他的園區也開始大量容納電詐團夥,以此擴大生財之道。他的買賣依舊興隆,據此前的媒體報道,他旗下最大的一兩個園區,估計容納了5000人到1萬人之間,其中一個園區注冊的詐騙賬號達到了70萬個以上。
盡管已被宣布為非法,但陳誌仍然高調。
一次他對外公然談到,他名下產業每天的收入達到3000萬美元,盡管沒有明言是來源於園區、“殺豬盤”和電詐,但所有人都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
這也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名教授的分析大致相當。該教授估計,在2020年1月到2024年2月之間,柬埔寨“殺豬盤”和電詐大致從全球騙取了750億美元。按照這個估計,陳誌團夥大約占據了柬埔寨詐騙市場的60%左右。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據說一名同鄉恭維他是真正的“中國首富”,他也坦然接受。那年中國首富馬雲的資產約合2750億元,而陳誌老家曉澳鎮乃至連江縣也開始傳說,他的資產已達3000億元以上。
那幾年,命運似乎仍然眷顧著他。他借以洗錢的數字貨幣尤其是比特幣,行情一路高漲,這讓他在無意中又大發利市。結合比特幣幾年間的幾倍、十幾倍漲幅而言,陳誌的資產一度曾超過馬雲,或許也並非虛言。
但那幾年,足以讓他身敗名裂的一些插曲,或許也悄悄出現了?
在“中國盤”之外,他園區裏的許多人也做起了“韓國盤”、“歐美盤”。許多老家人相信,倘若沒有做“歐美盤”的話,他不會這麽快出事。尤其美國司法部指控的“259名美國人受騙,金額高達1800萬美元以上”,更讓包括邱榮在內的鄉鄰感到唏噓。
盡管這或許是冰山一角,但毫無疑問,與“中國盤”相比,無論“韓國盤”還是“歐美盤”都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無論如何,2025年10月,陳誌遭遇了“滅頂之災”。隻是,他或許萬萬沒有想到,讓他龐大的“產業”灰飛煙滅的,居然會是遠在萬裏之外的美國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