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退役14年,郭晶晶談低穀期的“恩人”,不是周繼紅

退役14年,郭晶晶談低穀期的“恩人”,不是周繼紅

文章來源: 娛樂一人行 於 2025-10-20 10:11: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郭晶晶的傳奇,我們看過太多,手握77塊金牌的她,“跳水女王”當之無愧。

在《人民日報》的專訪裏,她親自揭開了一段比奪冠更觸動她的往事。

曾坦言“沒有她,就沒有站上領獎台的我”。

退役14年,郭晶晶談低穀期的“恩人”,不是周繼紅

提及運動生涯的“貴人”,她既感謝了為其規劃人生的領隊周繼紅,更著重提到一位 77 歲的老人——正是這位在她被斷言“已經廢了”時接手的教練,成了低穀中最堅實的支撐。



她究竟是誰?又怎麽成就了現在的郭晶晶?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01郭晶晶的來時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在很多人印象裏,郭晶晶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的天賦型選手,可誰又能知道,這位“跳水女王”,竟是從“天才堆”裏衝出來的“學霸型”選手。



時間回到1988年,郭晶晶進入到訓練基地,7 歲的她或許沒有想到,自己在體育課上的優異表現,是打開“終極副本”的鑰匙。



郭晶晶是刻苦努力加上一點“天賦”的優等生。

1993年,郭晶晶成功“晉級”,大步一邁進入到國家隊,師從於芬,然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當時的國家跳水隊那就是“王者局”,特別是伏明霞,少年成名,奧運桂冠加身,那種與生俱來的跳水天賦,對很多隊員來說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一個是不服管的天才傲氣,一個是聽話優秀的學霸。

住在同一宿舍,年齡僅差3歲,說沒有暗自較勁,恐怕沒人會信。



14歲的她第一次站在國際賽場,就拿下10米雙人,3米雙人的冠軍,用一場比賽完成了從新人到“潛力新星”的蛻變,堪稱一戰成名。



但競技體育的殘酷在於,它從不同情新人。

當郭晶晶真正站在奧運會的跳台上,巨大的壓力讓她慌了神。



幾個動作的微小失誤,最終讓她隻收獲了第五名。

夢想的舞台,第一次向她展示了現實的冰冷分數。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後麵在一次訓練中,意外受傷,導致脛骨腓骨骨折,迫不得已要休養10個月。



休養期帶來的身體變化是肉眼可見的,這對靠身材和狀態吃飯的跳水運動員來說,簡直是暴擊。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開始唱衰,覺得她這回是真的“回不去了”



然而,故事的劇本在此刻反轉。

就在郭晶晶跌入穀底之際,另一位同樣身處職業低穀的教練——鍾少珍,向她伸出了手。



這位曾在1990年被剝奪亞運會指揮權並離開國家隊的功勳教練,當時也急需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兩個被命運低估的靈魂,就這樣走到了一起,開啟了一場雙向奔赴的救贖。



02是她把郭晶晶從低穀拉了出來

鍾少珍重返國家隊時已年近半百,但她毅然接過了無人看好的郭晶晶。

這不就是現在的“girls help girls”嘛,簡直不要太好磕。



在恢複的時候,郭晶晶的首要任務不是練習動作,而是減重。

在修養時漲了20斤,如今也要一點點消耗下去,為此,郭晶晶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受傷初期,她拄著拐杖就來到了訓練場。

右腳下不了地,她就專注練左腿的力量;小腿不能發力,她就集中練核心和上肢。

主打一個“身體能動哪裏就練哪裏”,絕不讓自己閑著。



鍾少珍的執教風格也堪稱“硬核”。

當隊員們在午休時,她讓郭晶晶穿上暴汗服,在烈日下一圈圈奔跑。

這套“特訓”很有效,她短時間內就甩掉了15斤。



但真正的“人生低穀”在悉尼奧運會等著她。

當時國家隊麵臨無人挑大梁的局麵,隻好請回已在清華讀書的伏明霞。

這一次,現實給了誌在必得的郭晶晶更沉重的一擊。



這個天才一邊讀書,一邊訓練,還順便拿了個奧運金牌,任誰旁邊有這種戰勝不了的“大魔王”都會崩潰吧,郭晶晶也是如此。



她獨自一人跑到了河邊開始反思。

自己那麽刻苦訓練,比她多訓練幾個小時,還是沒辦法超越嗎?

一想到這,郭晶晶有了普通人都有過的念頭“我真的合適嗎?還要再堅持嗎?想放棄了。”



但是還是鍾少珍的鼓勵,讓郭晶晶在後麵的比賽中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領獎台上。



除了“全力出擊”的郭晶晶,鍾少珍教練也是個“拚命十三郎”。

因訓練沒能參加兒子的婚禮,被兒子埋怨;昔日力挺自己的丈夫做手術,她也隻能安排好所有事情,轉身投入到訓練當中。



03從“銀牌”到“跳水皇後”,她是教練,更是精神支柱

直到2001年福岡世界遊泳錦標賽,郭晶晶開啟了她的時代。

但她渾然不知,台下的鍾少珍教練默默擦著眼淚。



2004年雅典一戰,郭晶晶用實力說話。

包攬三米板單雙人冠軍,讓她徹底坐實了“跳水女皇”的稱號。

這不是媒體的吹捧,而是金牌鑄就的王座,也正式宣告了女子跳水項目迎來了新的主宰者。



當郭晶晶站在奧運冠軍的領獎台上,鍾少珍教練在場下熱淚盈眶。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這塊金牌背後,寫滿了從穀底到巔峰的每一步。

她是這一切,最驕傲的見證者。



在北京奧運會的輝煌時刻,郭晶晶最動情的瞬間不是奪冠,而是與鍾少珍教練的那個擁抱。

十年師徒路,這是她們在賽場的第一次相擁。



“當時在想,這不會是在賽場上的最後一次擁抱吧,也許不再練了吧。”這句感慨,道盡了運動員生涯的短暫與珍惜。



2009年,當郭晶晶回到國家隊,她們又一次默契地以擁抱開場——有些感情,早已無需言語。



04退役14年,她把“師恩”活成了“傳承”

如今,77歲的鍾少珍教練已淡出公眾視線,過著平靜的生活。

可每當有人提起郭晶晶,她的臉上總會泛起驕傲的笑容,仿佛郭晶晶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拿了獎,母親的那種自豪感。



我們都羨慕天才的一鳴驚人,卻很少看見守護天才的“園丁”。



郭晶晶的成功,哪裏僅僅是天賦?那是鍾少珍在烈日下陪跑的身影,是深夜裏反複糾正動作的耐心,是她想放棄時那句斬釘截鐵的“不準放棄”,是她受傷時無微不至的守護。



獎牌放久了會蒙塵,但恩情不會,郭晶晶用實際行動接過了這份情誼的接力棒。

她把從鍾少珍教練身上感受到的“信”與“愛”,全部化作了動力——去鄉村做公益,為孩子們開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在國際賽場上當裁判,給年輕人最公正的起點。

所謂傳承,不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嗎?一個被托舉過的人,最終也學會了如何去托舉別人。



結語:

每個人的成長路上,或許都有一位這樣的“鍾少珍”,在低穀時給予我們力量和方向。

這種感恩與傳承,是體育精神,更是動人的人間真情。



讀到這裏,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位“鍾少珍”?

那個在你最難的時候,為你點燈的人。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在這場溫暖的接力中,把照亮過我們的光,傳遞給更多人。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多運動不一定能減肥 英美研究揭“真正肥胖主因”
NASA用超算測出地球壽命 公元這一年萬物終結
韓豪門“世紀離婚案”暫落幕 絕美小三能否扶正引關注
“AI專家”被妻子實名舉報學曆造假 更離譜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稀土管製,反而加速全球產業鏈的重建
澤連斯基:世界領土最大國家 為何還需要更多領土?
被曝多次怒吼飆髒話 川普:沒逼烏割地求和 完全沒有…
沒給小費 顧客被餐廳員工追出來圍堵 還叫了警察!
川普與澳洲簽稀土協議:半年投入10億美元
鄭麗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國人” 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特朗普:中國“不想”入侵台灣 重申對習近平的信任
FT:中國已做好攤牌準備 北京並非隻有稀土一張牌
王丹父親辭世 悲喊:無法送終是極大遺憾與悲哀
陝西博士參選紐約州長:誓言打造"零貧困零犯罪"…
美拱手讓出稀土掌控權 中國耕耘30年成霸主
特朗普:不能因向烏克蘭提供“戰斧” 危及美國安全
川普:無意摧毀中國 美中關係沒事
“中國在對決全世界”在美國經濟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對峙的一周
紐時:四中全會上,有一個重要問題無人敢提及
習式反腐"打虎拍蠅"12年後,中共高官為何"越反越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退役14年,郭晶晶談低穀期的“恩人”,不是周繼紅

娛樂一人行 2025-10-20 10:11:27
郭晶晶的傳奇,我們看過太多,手握77塊金牌的她,“跳水女王”當之無愧。

在《人民日報》的專訪裏,她親自揭開了一段比奪冠更觸動她的往事。

曾坦言“沒有她,就沒有站上領獎台的我”。

退役14年,郭晶晶談低穀期的“恩人”,不是周繼紅

提及運動生涯的“貴人”,她既感謝了為其規劃人生的領隊周繼紅,更著重提到一位 77 歲的老人——正是這位在她被斷言“已經廢了”時接手的教練,成了低穀中最堅實的支撐。



她究竟是誰?又怎麽成就了現在的郭晶晶?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01郭晶晶的來時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在很多人印象裏,郭晶晶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的天賦型選手,可誰又能知道,這位“跳水女王”,竟是從“天才堆”裏衝出來的“學霸型”選手。



時間回到1988年,郭晶晶進入到訓練基地,7 歲的她或許沒有想到,自己在體育課上的優異表現,是打開“終極副本”的鑰匙。



郭晶晶是刻苦努力加上一點“天賦”的優等生。

1993年,郭晶晶成功“晉級”,大步一邁進入到國家隊,師從於芬,然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當時的國家跳水隊那就是“王者局”,特別是伏明霞,少年成名,奧運桂冠加身,那種與生俱來的跳水天賦,對很多隊員來說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一個是不服管的天才傲氣,一個是聽話優秀的學霸。

住在同一宿舍,年齡僅差3歲,說沒有暗自較勁,恐怕沒人會信。



14歲的她第一次站在國際賽場,就拿下10米雙人,3米雙人的冠軍,用一場比賽完成了從新人到“潛力新星”的蛻變,堪稱一戰成名。



但競技體育的殘酷在於,它從不同情新人。

當郭晶晶真正站在奧運會的跳台上,巨大的壓力讓她慌了神。



幾個動作的微小失誤,最終讓她隻收獲了第五名。

夢想的舞台,第一次向她展示了現實的冰冷分數。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後麵在一次訓練中,意外受傷,導致脛骨腓骨骨折,迫不得已要休養10個月。



休養期帶來的身體變化是肉眼可見的,這對靠身材和狀態吃飯的跳水運動員來說,簡直是暴擊。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開始唱衰,覺得她這回是真的“回不去了”



然而,故事的劇本在此刻反轉。

就在郭晶晶跌入穀底之際,另一位同樣身處職業低穀的教練——鍾少珍,向她伸出了手。



這位曾在1990年被剝奪亞運會指揮權並離開國家隊的功勳教練,當時也急需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兩個被命運低估的靈魂,就這樣走到了一起,開啟了一場雙向奔赴的救贖。



02是她把郭晶晶從低穀拉了出來

鍾少珍重返國家隊時已年近半百,但她毅然接過了無人看好的郭晶晶。

這不就是現在的“girls help girls”嘛,簡直不要太好磕。



在恢複的時候,郭晶晶的首要任務不是練習動作,而是減重。

在修養時漲了20斤,如今也要一點點消耗下去,為此,郭晶晶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受傷初期,她拄著拐杖就來到了訓練場。

右腳下不了地,她就專注練左腿的力量;小腿不能發力,她就集中練核心和上肢。

主打一個“身體能動哪裏就練哪裏”,絕不讓自己閑著。



鍾少珍的執教風格也堪稱“硬核”。

當隊員們在午休時,她讓郭晶晶穿上暴汗服,在烈日下一圈圈奔跑。

這套“特訓”很有效,她短時間內就甩掉了15斤。



但真正的“人生低穀”在悉尼奧運會等著她。

當時國家隊麵臨無人挑大梁的局麵,隻好請回已在清華讀書的伏明霞。

這一次,現實給了誌在必得的郭晶晶更沉重的一擊。



這個天才一邊讀書,一邊訓練,還順便拿了個奧運金牌,任誰旁邊有這種戰勝不了的“大魔王”都會崩潰吧,郭晶晶也是如此。



她獨自一人跑到了河邊開始反思。

自己那麽刻苦訓練,比她多訓練幾個小時,還是沒辦法超越嗎?

一想到這,郭晶晶有了普通人都有過的念頭“我真的合適嗎?還要再堅持嗎?想放棄了。”



但是還是鍾少珍的鼓勵,讓郭晶晶在後麵的比賽中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領獎台上。



除了“全力出擊”的郭晶晶,鍾少珍教練也是個“拚命十三郎”。

因訓練沒能參加兒子的婚禮,被兒子埋怨;昔日力挺自己的丈夫做手術,她也隻能安排好所有事情,轉身投入到訓練當中。



03從“銀牌”到“跳水皇後”,她是教練,更是精神支柱

直到2001年福岡世界遊泳錦標賽,郭晶晶開啟了她的時代。

但她渾然不知,台下的鍾少珍教練默默擦著眼淚。



2004年雅典一戰,郭晶晶用實力說話。

包攬三米板單雙人冠軍,讓她徹底坐實了“跳水女皇”的稱號。

這不是媒體的吹捧,而是金牌鑄就的王座,也正式宣告了女子跳水項目迎來了新的主宰者。



當郭晶晶站在奧運冠軍的領獎台上,鍾少珍教練在場下熱淚盈眶。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這塊金牌背後,寫滿了從穀底到巔峰的每一步。

她是這一切,最驕傲的見證者。



在北京奧運會的輝煌時刻,郭晶晶最動情的瞬間不是奪冠,而是與鍾少珍教練的那個擁抱。

十年師徒路,這是她們在賽場的第一次相擁。



“當時在想,這不會是在賽場上的最後一次擁抱吧,也許不再練了吧。”這句感慨,道盡了運動員生涯的短暫與珍惜。



2009年,當郭晶晶回到國家隊,她們又一次默契地以擁抱開場——有些感情,早已無需言語。



04退役14年,她把“師恩”活成了“傳承”

如今,77歲的鍾少珍教練已淡出公眾視線,過著平靜的生活。

可每當有人提起郭晶晶,她的臉上總會泛起驕傲的笑容,仿佛郭晶晶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拿了獎,母親的那種自豪感。



我們都羨慕天才的一鳴驚人,卻很少看見守護天才的“園丁”。



郭晶晶的成功,哪裏僅僅是天賦?那是鍾少珍在烈日下陪跑的身影,是深夜裏反複糾正動作的耐心,是她想放棄時那句斬釘截鐵的“不準放棄”,是她受傷時無微不至的守護。



獎牌放久了會蒙塵,但恩情不會,郭晶晶用實際行動接過了這份情誼的接力棒。

她把從鍾少珍教練身上感受到的“信”與“愛”,全部化作了動力——去鄉村做公益,為孩子們開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在國際賽場上當裁判,給年輕人最公正的起點。

所謂傳承,不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嗎?一個被托舉過的人,最終也學會了如何去托舉別人。



結語:

每個人的成長路上,或許都有一位這樣的“鍾少珍”,在低穀時給予我們力量和方向。

這種感恩與傳承,是體育精神,更是動人的人間真情。



讀到這裏,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位“鍾少珍”?

那個在你最難的時候,為你點燈的人。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在這場溫暖的接力中,把照亮過我們的光,傳遞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