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文章來源: 一條 於 2025-10-20 09:15: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今年58歲的浙江人Allen,頗有林子祥、徐克的文藝範,在女兒Amber眼裏,是一位不掃興的酷爸爸。他跟女兒旅行時從不抱怨,全力配合哈佛畢業的她做自媒體、拍vlog,也不催婚催育。

編輯:雯敏 責編:徐瑩(一條)

2019年,他為女兒買下了上海鬆江一套300㎡的房子,並改造成極簡黑,傢俱不到20件,隻有一居室,屋子裏幾乎沒有門,像個小迷宮。

進入退休狀態的Allen,拒絕做自我犧牲式的傳統父母,愛好跑馬拉鬆、爬山,滿世界逛展、看世界盃,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Amber探訪“鄰居”:藝術家李群力的工作室。(一條)



送給女兒Amber的極簡屋。(一條)



Allen和女兒Amber(一條)



Allen送哈佛女兒的極簡屋:

他說:

我喜歡做自由自在、特立獨行的人,也鼓勵Amber去試錯,像火焰一樣燃燒,活出精彩。但如果她因為現在的工作感到很累很痛苦,就不要做了,財富老爸掙好了。『財富自由』這兩個字應該分開,你想要自由,那就少點財富。



以下是Allen的自述。

  送給女兒的極簡屋:沒有門、像迷宮

我叫Allen,今年58歲,已經進入退休狀態。當然“退休”這個詞也許不那麽恰當。我二十多歲就自由職業了,26歲開始創業,有的藝術家八九十歲還在創作,有的人一輩子都在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所以為什麽要說退休?我覺得“工作”的反義詞不是“退休”,而是一種以自己的生活與愛好為重心的狀態。

2019年,我買下了上海鬆江藝術園區裏的一套房子,上下兩層加起來300㎡,改造了3年半。當時Amber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藝術史,快要畢業了,就想著這個空間可以將來給她用。



年輕時的Allen(一條)

在Amber眼裏,這房子就像我的大玩具。風格確實就是像我的:一個怪人,特立獨行、反叛,不走尋常路。

我沒念過大學,高中畢業後進工廠做工人,90年代初趕上第一波下海潮,去做生意,如今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裝修房子時,我給到設計師王雲峰一個關鍵詞:“驚嚇感”,讓你倒吸一口氣的感覺。

這裏就沒有做成普通房子那樣的白牆基底,而是一個很酷的黑房子,走廊很窄很長,像進門的入口走廊就有15米長。儘量不裝門,連衛生間都沒有門。走在裏麵有些曲徑通幽。客廳層高8米。整個房子改變最大的就是客廳的窗,把兩道非承重牆打掉之後,裝了3塊大玻璃,視野開闊。窗框是天然的畫框。每天望出去,都能看到日落、日出、陰晴的變化,四時景緻不同的農田是這幅自然畫卷裏永遠的主角。

我也儘量保留了房子原有的特色。房頂有很多斜麵,牆也是斜的,不是方方正正的。清水混凝土的樑柱即便毛燥、不光滑,還是儘量保留了下來,因為想要粗曠、野生、自然的感覺。

我每天隻吃一頓飯,也不吃碳水,堅持15年了。每年有一半時間住在紐約,會定期輕斷食,每年做體檢,各項指標與10年前基本一樣,感覺身體還不錯。



每天堅持跑步(一條)



參加上海、紐約的馬拉鬆比賽(一條)

我從2020年開始跑步,每天都會跑一個小時,參加過紐約、上海的馬拉鬆比賽,以及國內的幾場越野跑。每年我都會定一個flag(目標),涵蓋旅行、看展、書單、徒步等好玩的事。比如有一年想爬 20個3千米以上的山,我最後也做到了。我喜歡有點冒險的生活,人活著要好玩。

整個房子是極簡的,傢俱儘量要少,除非必須,大概十幾來件。40歲以後我就開始做減法了,生意停下來,朋友關係的不超過10個人,朋友圈也關掉。現在喜歡藝術,希望有更多對美、對精神上的追求。

除了傢俱,房子裏還有一些藝術作品。窗前的作品集來自藝術家大衛·霍克尼,他90多歲了還一直在創作,生命力非常旺盛。客廳裏有一張飛機場的畫。我至今拍過大概幾百張機場的照片,藝術家朋友李群力就把其中一張作成這幅畫了,他的工作室就在這房子附近。

飛機場是我避不開的一個地方,候機的時候常常想,眼前這飛機從哪來又飛去哪裏,來來往往、匆匆忙忙,時常因為各種原因被延誤或取消,未知且無常。我想人生不也是這樣?



(左)在紐約街頭;(右)李群力畫作:Allen與兒子看世界盃。(一條)

我常常一個人旅行,每年要去3到5個國家,現在一共去過差不多60個國家。

英語都是自學的,沒有請英語老師,40多歲時每天聽半小時英語廣播,坐車時還拿著小卡片背單詞。因為經常一個人到處跑,掌握基本的生活用語後,住酒店、買票、問路都很方便。女兒也很支持,她說與其為她們姐弟倆做什麽,更希望父母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做不掃興的父親:不抱怨、允許犯錯



父女倆去越南旅行。(一條)



Amber小時候喜歡看古裝片,父親努力安排與劉亦菲、林誌穎合影。(一條)

“不掃興的父母”早就是網絡熱詞,我也努力地做一個不掃興的老爸。去年我們倆一起旅行,去了越南。我平常有潔癖,但女兒精心安排了一趟摩托車小吃之旅,吃的是髒亂差的地攤,喜歡不喜歡是一回事,我儘量不抱怨,體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讓旅程充滿開心的回憶。

Amber從小就很有自己的主見,必須爭第一。高中時自己決定要去美國讀書,考進哥倫比亞大學,後來又在哈佛上了研究生。大二定專業的時候,她選擇了藝術史,因為發現藝術史的同學朝氣蓬勃。我也跟她說,好的藝術,能減少偏見,把視野打開、把自己放小。

我們常常一起討論。她喜歡的藝術風格也展現了一個女孩的成長史,剛開始喜歡印象派的作品,比如莫奈,有種浪漫的朦朧的氛圍感。現在她喜歡歐洲戰後藝術,有種直擊靈魂的破碎感,能引發她對人性、現實的思考。

從哈佛碩士畢業後,她選擇回國從事自媒體內容創作和藝術經紀人。“網紅”在很多人眼裏可能是個比較貶義的詞,而且這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她決定要做,我100%支持,有時候她說我們今天出門拍一條vlog,我就OK,好的,幾點出門?

在很多人眼裏,也許名校畢業後按部就班地去top大廠或金融公司工作,能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麵的生活。但我和Amber聊天時,她說過:

進入社會後發現,學曆更像一張社交名片,可以大大地減少溝通成本,儘快建立信任。高學曆+大廠的人生路線,也許可以提高生活的下限,但上限在哪裏?無常才是常態,更何況教育本身存在滯後性。我把各行各業比作海麵上的一座座冰山,攀登已然高聳的冰山時,需要付出的努力大大超過那些初露尖角的冰山,因為後者自然升起的過程就能把我們託舉到更高的地方。然而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打工也好創業也好,為了求穩定而去做一些選擇,有些像鏡花水月,也是對我們人生可能性的一種浪費。所以與其追求『熱門』,不如更多地向內觀,追尋熱愛。

她做自媒體,享受創作的過程,在傳播有價值的內容時,能夠給自己帶來由內而外的愉悅感、自我價值感和認同感,那就足夠了。希望大家能多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再去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父女兩人常常一起討論。(一條)

Amber的另一個觀點,我也很認同:

沒有永遠的鐵飯碗,無論做什麽都要保持飢餓態度,讓自己不斷變強才有不被淘汰的資本,以及在變強的同時,儘量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Amber的自畫像(一條)

我自己就不喜歡被限製,喜歡自由自在。我鼓勵Amber去試錯,走出自己的精彩,像火焰一樣燃燒。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向是散養,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就像一棵樹,就讓它自然地生長吧。可能Amber前麵的路沒有那麽清晰,但她可以自由、放心地去嚐試、去衝,我更願做堅實的後盾,是一個底柱的存在。

我不會催婚,也沒有給她安排過相親。Amber覺得愛情、婚姻、生小孩是三件事,如果要同時擁有有點太奢侈,還不如花精力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其他都會迎刃而解。

人生就那麽80來歲,40歲之前多嚐試,也不要怕犯錯。但工作賺錢不是生命的全部。Amber這個性格,總是想做第一名。我對她說過,有熱情有興趣就繼續做,累了就不要做了,不要活在痛苦當中,你的財富老爸給你掙好了。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叫“財富自由”,這兩個字應該分開,你想要多點自由,那就少點財富,你想要多點財富,那就多努力工作、多拚搏學習。真的等到財富自由那一天,你自己反而可能不那麽自由了(笑)。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李成鋼被免去駐世貿代表職務,貝森特曾批評其"失控"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再度發生爭吵:"爆粗口,訓斥,扔地圖"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毛坯程度看笑中國車主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多運動不一定能減肥 英美研究揭“真正肥胖主因”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稀土管製,反而加速全球產業鏈的重建
澤連斯基:世界領土最大國家 為何還需要更多領土?
被曝多次怒吼飆髒話 川普:沒逼烏割地求和 完全沒有…
沒給小費 顧客被餐廳員工追出來圍堵 還叫了警察!
川普與澳洲簽稀土協議:半年投入10億美元
鄭麗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國人” 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特朗普:中國“不想”入侵台灣 重申對習近平的信任
陝西博士參選紐約州長:誓言打造"零貧困零犯罪"…
FT:中國已做好攤牌準備 北京並非隻有稀土一張牌
王丹父親辭世 悲喊:無法送終是極大遺憾與悲哀
美拱手讓出稀土掌控權 中國耕耘30年成霸主
川普:無意摧毀中國 美中關係沒事
NASA用超算測出地球壽命 公元這一年萬物終結
“中國在對決全世界”在美國經濟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對峙的一周
紐時:四中全會上,有一個重要問題無人敢提及
從"台獨"到"親中":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的啟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一條 2025-10-20 09:15:12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今年58歲的浙江人Allen,頗有林子祥、徐克的文藝範,在女兒Amber眼裏,是一位不掃興的酷爸爸。他跟女兒旅行時從不抱怨,全力配合哈佛畢業的她做自媒體、拍vlog,也不催婚催育。

編輯:雯敏 責編:徐瑩(一條)

2019年,他為女兒買下了上海鬆江一套300㎡的房子,並改造成極簡黑,傢俱不到20件,隻有一居室,屋子裏幾乎沒有門,像個小迷宮。

進入退休狀態的Allen,拒絕做自我犧牲式的傳統父母,愛好跑馬拉鬆、爬山,滿世界逛展、看世界盃,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Amber探訪“鄰居”:藝術家李群力的工作室。(一條)



送給女兒Amber的極簡屋。(一條)



Allen和女兒Amber(一條)



Allen送哈佛女兒的極簡屋:

他說:

我喜歡做自由自在、特立獨行的人,也鼓勵Amber去試錯,像火焰一樣燃燒,活出精彩。但如果她因為現在的工作感到很累很痛苦,就不要做了,財富老爸掙好了。『財富自由』這兩個字應該分開,你想要自由,那就少點財富。



以下是Allen的自述。

  送給女兒的極簡屋:沒有門、像迷宮

我叫Allen,今年58歲,已經進入退休狀態。當然“退休”這個詞也許不那麽恰當。我二十多歲就自由職業了,26歲開始創業,有的藝術家八九十歲還在創作,有的人一輩子都在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所以為什麽要說退休?我覺得“工作”的反義詞不是“退休”,而是一種以自己的生活與愛好為重心的狀態。

2019年,我買下了上海鬆江藝術園區裏的一套房子,上下兩層加起來300㎡,改造了3年半。當時Amber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藝術史,快要畢業了,就想著這個空間可以將來給她用。



年輕時的Allen(一條)

在Amber眼裏,這房子就像我的大玩具。風格確實就是像我的:一個怪人,特立獨行、反叛,不走尋常路。

我沒念過大學,高中畢業後進工廠做工人,90年代初趕上第一波下海潮,去做生意,如今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裝修房子時,我給到設計師王雲峰一個關鍵詞:“驚嚇感”,讓你倒吸一口氣的感覺。

這裏就沒有做成普通房子那樣的白牆基底,而是一個很酷的黑房子,走廊很窄很長,像進門的入口走廊就有15米長。儘量不裝門,連衛生間都沒有門。走在裏麵有些曲徑通幽。客廳層高8米。整個房子改變最大的就是客廳的窗,把兩道非承重牆打掉之後,裝了3塊大玻璃,視野開闊。窗框是天然的畫框。每天望出去,都能看到日落、日出、陰晴的變化,四時景緻不同的農田是這幅自然畫卷裏永遠的主角。

我也儘量保留了房子原有的特色。房頂有很多斜麵,牆也是斜的,不是方方正正的。清水混凝土的樑柱即便毛燥、不光滑,還是儘量保留了下來,因為想要粗曠、野生、自然的感覺。

我每天隻吃一頓飯,也不吃碳水,堅持15年了。每年有一半時間住在紐約,會定期輕斷食,每年做體檢,各項指標與10年前基本一樣,感覺身體還不錯。



每天堅持跑步(一條)



參加上海、紐約的馬拉鬆比賽(一條)

我從2020年開始跑步,每天都會跑一個小時,參加過紐約、上海的馬拉鬆比賽,以及國內的幾場越野跑。每年我都會定一個flag(目標),涵蓋旅行、看展、書單、徒步等好玩的事。比如有一年想爬 20個3千米以上的山,我最後也做到了。我喜歡有點冒險的生活,人活著要好玩。

整個房子是極簡的,傢俱儘量要少,除非必須,大概十幾來件。40歲以後我就開始做減法了,生意停下來,朋友關係的不超過10個人,朋友圈也關掉。現在喜歡藝術,希望有更多對美、對精神上的追求。

除了傢俱,房子裏還有一些藝術作品。窗前的作品集來自藝術家大衛·霍克尼,他90多歲了還一直在創作,生命力非常旺盛。客廳裏有一張飛機場的畫。我至今拍過大概幾百張機場的照片,藝術家朋友李群力就把其中一張作成這幅畫了,他的工作室就在這房子附近。

飛機場是我避不開的一個地方,候機的時候常常想,眼前這飛機從哪來又飛去哪裏,來來往往、匆匆忙忙,時常因為各種原因被延誤或取消,未知且無常。我想人生不也是這樣?



(左)在紐約街頭;(右)李群力畫作:Allen與兒子看世界盃。(一條)

我常常一個人旅行,每年要去3到5個國家,現在一共去過差不多60個國家。

英語都是自學的,沒有請英語老師,40多歲時每天聽半小時英語廣播,坐車時還拿著小卡片背單詞。因為經常一個人到處跑,掌握基本的生活用語後,住酒店、買票、問路都很方便。女兒也很支持,她說與其為她們姐弟倆做什麽,更希望父母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做不掃興的父親:不抱怨、允許犯錯



父女倆去越南旅行。(一條)



Amber小時候喜歡看古裝片,父親努力安排與劉亦菲、林誌穎合影。(一條)

“不掃興的父母”早就是網絡熱詞,我也努力地做一個不掃興的老爸。去年我們倆一起旅行,去了越南。我平常有潔癖,但女兒精心安排了一趟摩托車小吃之旅,吃的是髒亂差的地攤,喜歡不喜歡是一回事,我儘量不抱怨,體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讓旅程充滿開心的回憶。

Amber從小就很有自己的主見,必須爭第一。高中時自己決定要去美國讀書,考進哥倫比亞大學,後來又在哈佛上了研究生。大二定專業的時候,她選擇了藝術史,因為發現藝術史的同學朝氣蓬勃。我也跟她說,好的藝術,能減少偏見,把視野打開、把自己放小。

我們常常一起討論。她喜歡的藝術風格也展現了一個女孩的成長史,剛開始喜歡印象派的作品,比如莫奈,有種浪漫的朦朧的氛圍感。現在她喜歡歐洲戰後藝術,有種直擊靈魂的破碎感,能引發她對人性、現實的思考。

從哈佛碩士畢業後,她選擇回國從事自媒體內容創作和藝術經紀人。“網紅”在很多人眼裏可能是個比較貶義的詞,而且這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她決定要做,我100%支持,有時候她說我們今天出門拍一條vlog,我就OK,好的,幾點出門?

在很多人眼裏,也許名校畢業後按部就班地去top大廠或金融公司工作,能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麵的生活。但我和Amber聊天時,她說過:

進入社會後發現,學曆更像一張社交名片,可以大大地減少溝通成本,儘快建立信任。高學曆+大廠的人生路線,也許可以提高生活的下限,但上限在哪裏?無常才是常態,更何況教育本身存在滯後性。我把各行各業比作海麵上的一座座冰山,攀登已然高聳的冰山時,需要付出的努力大大超過那些初露尖角的冰山,因為後者自然升起的過程就能把我們託舉到更高的地方。然而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打工也好創業也好,為了求穩定而去做一些選擇,有些像鏡花水月,也是對我們人生可能性的一種浪費。所以與其追求『熱門』,不如更多地向內觀,追尋熱愛。

她做自媒體,享受創作的過程,在傳播有價值的內容時,能夠給自己帶來由內而外的愉悅感、自我價值感和認同感,那就足夠了。希望大家能多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再去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父女兩人常常一起討論。(一條)

Amber的另一個觀點,我也很認同:

沒有永遠的鐵飯碗,無論做什麽都要保持飢餓態度,讓自己不斷變強才有不被淘汰的資本,以及在變強的同時,儘量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Amber的自畫像(一條)

我自己就不喜歡被限製,喜歡自由自在。我鼓勵Amber去試錯,走出自己的精彩,像火焰一樣燃燒。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向是散養,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就像一棵樹,就讓它自然地生長吧。可能Amber前麵的路沒有那麽清晰,但她可以自由、放心地去嚐試、去衝,我更願做堅實的後盾,是一個底柱的存在。

我不會催婚,也沒有給她安排過相親。Amber覺得愛情、婚姻、生小孩是三件事,如果要同時擁有有點太奢侈,還不如花精力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其他都會迎刃而解。

人生就那麽80來歲,40歲之前多嚐試,也不要怕犯錯。但工作賺錢不是生命的全部。Amber這個性格,總是想做第一名。我對她說過,有熱情有興趣就繼續做,累了就不要做了,不要活在痛苦當中,你的財富老爸給你掙好了。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叫“財富自由”,這兩個字應該分開,你想要多點自由,那就少點財富,你想要多點財富,那就多努力工作、多拚搏學習。真的等到財富自由那一天,你自己反而可能不那麽自由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