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川澤傳“白宮罵戰2.0”:是俄烏停火計劃一部分?

川澤傳“白宮罵戰2.0”:是俄烏停火計劃一部分?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5-10-20 16:37: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川澤傳“白宮罵戰2.0”:是俄烏停火計劃一部分?

雖然加沙停火還沒有穩定下來,但是川普(Donald Trump)很明顯已經把注意力轉往叫停俄烏戰爭的問題上。上周四、五(16、17日),他就先同普京(Vladimir Putin)通電,然後再在白宮會見了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

對於這第三次白宮“川澤會”,外界本來關注川普會否同意向烏克蘭輸出射程足夠打到莫斯科也焯焯有餘的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s)。然而,經過前一天的“雙普通話”之後,川普雖然口中依然拿著把以千計的戰斧輸往烏克蘭來開玩笑,可是澤連斯基最後卻是空手而歸。

  “閉門版”罵戰?

川普以“有趣又友好”來形容他跟澤連斯基的會麵。因此,即使沒有什麽可見的進程,各界原來也認為這次“川澤會”至少算是“不過不失”,沒有像2月底“白宮罵戰”大家翻臉公開吵架的情況。

到底是沒有這樣的情況,還是隻是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公開而已?



2019年8月18日,堤豐中程導彈發射係統在白沙導彈靶場的發射試驗中成功發射1枚BGM-109戰斧巡弋導彈。(維基百科)

根據英媒報道,川普和澤連斯基在背後其實談得非常不快。川普當麵要求澤連斯基接受俄羅斯的條件,警告普京將能將烏克蘭摧毀掉,期間川普表明俄羅斯正在戰勝、俄羅斯經濟表現很好,甚至把澤連斯基遞給他看的烏克蘭前線地圖拋開。在會麵期間,兩人據報多次高聲吵架,而川普亦一直全程爆粗。

如果這樣的描述是正確的話,這次“川澤會”可算得上是“白宮罵戰2.0”。

不過,歐洲版POLITICO得到的消息卻稱,川普並沒有口出粗言,也沒有把烏克蘭的地圖拋開,隻是對這種地圖感到厭倦而已。其兩位消息人士亦表明,這場會麵對於澤連斯基而言是一場失敗,但還未算得上是一場災難。

然而,無論這場“川澤會”是否“閉門版”的“白宮罵戰2.0”,烏克蘭的支持者難免對此大感失望。



2025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爆發罵戰(Reuters)

經過8月中的阿拉斯加“雙普會”之後,川普對普京的態度似乎有變,落實了用來懲罰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次級製裁”,上月甚至公開聲言烏克蘭能夠以武力戰勝並奪回所有失地,而第一批由歐洲北約國家出錢向美國購買的武器也送到了烏克蘭。

連被視為有孤立主義傾向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Pete Hegseth)在川普上周和普京通話之前也出言警告,如果短期內沒有達成和平的路向,“美國,跟我們的盟友一起,將會採取必要手段,讓俄羅斯為其持續進攻付出代價”。

在這樣的背景之中,人們難免對這次“川澤會”抱有頗高的期望。

可是,在“川澤會”前一天,川普竟然跟普京先行通電,甚至安排好在未來數周迅速在由親俄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領導的匈牙列首都布達佩斯再舉行一次美俄峰會。



2025年8月1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Alaska)安克雷奇(Anchorage),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左)在美軍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舉行會麵,就結束俄烏戰爭進行談判。(Reuters)

期後,川普又重申他相信普京是想尋求結束戰爭的,並似乎把戰爭持續的原因解釋為普京和澤連斯基之間的“積怨”(bad blood)。看到川普此等表態,大家又再把“普京智取川普”的說法重新拿來套用到此刻的形勢之上。

  新的換地提議 vs 就地停火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普京在上周四同川普通話期間提出了新的停戰條件,那就是要烏克蘭用烏東頓涅茨克州(Donetsk)還在烏克蘭手上的地區交出,換取俄羅斯交出同樣在2022年9月被“公投入俄”的烏南赫爾鬆州(Kherson)和紮波羅熱州(Zaporizhzhia)的一部份俄控區。

雖然這篇報道沒有交代普京願意用來交換的俄控區的具體細節,但是這樣的提案明顯比起8月阿拉斯加“雙普會”前後俄方提出的方案而言已算是一種讓步。當時,俄羅斯的要求是要烏克蘭交出頓涅茨克的烏控區,隻用來換取俄羅斯凍結整道前線上的交火(按:由於赫爾鬆和紮波羅熱兩州“全境”在俄羅斯法律上屬於俄羅斯,但俄軍卻連兩州首府都還沒有打下來,因此這種“凍結”前線本身意味著普京不再尋求軍事征服這些還在烏克蘭手上的土地,從他的角度來看已算是一種讓步)。

可能正是出於這種再次來自普京的“小讓步”,川普又再認為普京是真心誠意想停止戰爭的。

路透社和POLITICO的報道皆稱,川普政府官員在“川澤會”上提出了要求烏克蘭主動撤出頓涅茨克烏控區的提案。可是,由於頓涅茨克還在烏克蘭手上的兩成多地區正是烏克蘭自2014年開始陸續建立的烏東首要防線所在,絕無理由主動撤出,再加上超過七成的大多數烏克蘭民意也不接受烏軍主動撤出割地,澤連斯基當然不接受此等割地或換地的方案。

最終,在見完澤連斯基之後,川普就公開提出“就地停火”的方案:“他們應該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停止,讓雙方都宣稱勝利,交由曆史判斷(勝利誰屬)!”



在見過澤連斯基之後,川普在Truth Social上表示:“他們應該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停止,讓雙方都宣稱勝利,交由曆史判斷(勝利誰屬)!”(網站截圖)

在周日(19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台訪問中,川普則稱普京“將會得到一些東西……他贏得了一些不動產”。

同一天,他亦向記者重申俄烏雙方應該要在現有戰線停下來,表示“如果大家要說『你們要這,我們要那』的話,其他東西都非常難談”。

從上述的態度轉變可見,川普的立場幾天之內就轉變了至少兩次:首先是從威脅要向烏克蘭供應戰斧巡航導彈來施壓俄羅斯,變成同意普京最新的換地方案;然後就是從同意普京的換地方案,變成俄烏“就地停火”。

“就地停火”自2023年烏克蘭反攻失敗、戰況陷入膠著之後就是最明顯的停火出路。如今,川普上台大半年之後竟然又回到原點。

箇中問題是,大家都知道“就地停火”是最實際的出路,困難點則在於如何讓俄羅斯和烏克蘭都願意選擇這一條出路。如果川普真的是希望如此簡單一句呼籲“就地停火”就能達成停火的話,他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



2025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市時報廣場(Times Square),人們參加“拒絕國王”(No Kings)示威活動,抗議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施政。圖為一男子舉著印有川普身穿納粹服飾形象的標語牌。(Reuters)

  川普的和平三板斧

不過,畢竟川普最近真的促成了加沙停火,即使停火落實之後還偶有出現交火、空襲、人道物援進入受阻的情況,但以色列至今確實也未敢忤逆川普“戰爭已結束”的判斷,其在加沙的攻擊也是點到即止。而即使從地道走出來的哈馬斯有用武力打擊其他加沙勢力,甚至公開處決部份反對者,但他們也不敢公開確認他們未來要重新在加沙奪權,違反川普和平方案中要將哈馬斯完全排除在未來加沙管治架構之外的條款。

雖然人們對於哈馬斯會否、如何交出武器還有極大的懷疑,但川普和平方案提出的加沙維和部隊卻漸見雛型,埃及、土耳其、印尼、阿塞拜疆都有意參與。這種發展至少讓人們對加沙有哈馬斯以外的替代方案能夠有一些期許。

從加沙停火至目前為止的局部成功來看,我們其實不得不將疑點利益歸於川普,並不能輕易把他看似膚淺、無知、荒謬的言行解讀為他促和失敗的證明。



2025年10月17日,埃及拉法(Rafah),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加沙停火協議期間,滿載人道援助物資的貨車在拉法口岸的埃及一側,排成一排。(Reuters)

在促成加沙停火的過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川普“和平主義”有至少三個特徵。一是務實主義,隻談實際利害。正如他要把和平之後的加沙發展成地中海旁渡假勝地的主張,又或者是隻要求俄烏雙方不再死人的說法一般。

二是漠視一切原則和慣例。例如川普縱容以色列直接空襲伊朗核設施,甚至由美國主動出手助攻,就打破了華府外交建製一直在這個問題上設下的紅線;但另一邊廂,川普也不顧與“恐怖組織”談判的顧慮,繞過以色列直接和哈馬斯溝通;他亦不顧正常的外交禮節,在白宮親自打電話給卡塔爾首相,要求內塔尼亞胡為轟炸多哈道歉。

三是不確定性。例如在9月以色列轟炸多哈之前,大家本來都以為川普全力支持以色列任何行動,豈料轟炸之後川普就迅速調轉槍頭施壓內塔尼亞胡求和;而本來還因為提出把加沙建成地中海渡假村的荒謬建議而廣受嘲諷的川普,最後卻真的拿出了一個步驟頗為情晰又能得到各方同意的和平方案。

這三個特徵如今也似乎體現在川普的俄烏促和行動之上。



圖為2025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埃及出席加沙和平峰會,在加沙停火協議的簽署儀式上發表講話。(Reuters)

漠視一切原則和慣例,讓川普能夠不願任何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能以武力改變疆界的國際規範,而直接且公開地以“就地停火”甚至是“土地交換”作為其停戰條件。

務實主義,也讓川普能夠跟俄烏雙方都建立起有效溝通的渠道。如今全世界幾乎隻有他能夠同時直通普京和澤連斯基。

而其反覆不定的不確定立場,則似乎是他施壓雙方最終接受停火的手段。

  對普京的施壓並沒有手軟

對普京而言,最佳的狀況就是美國站到俄羅斯的立場來壓製烏克蘭;次佳的狀況就是美國撒手不管,不施壓俄羅斯,也不援助烏克蘭。兩種狀況都可以讓俄羅斯長期戰鬥下去,直到烏克蘭完全接受普京的條件為止。

可是,儘管烏克蘭的西方支持者對川普對普京的友善態度有極多的批評,川普自2月重啟對俄外交的大半年來其實都沒有達成普京的願望:川普曾經叫停對烏軍援和情報分享,但隻維持了一週時間就恢複過來;川普也繼續向烏克蘭輸出軍備,隻是要歐洲國家出錢埋單而已;他雖然多次威脅不再管俄烏戰爭的事,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普京最初要求烏克蘭交出“公投入俄”四州所有土地的要求,川普也從來沒有公開支持;美國也確實向俄羅斯能源的兩大買家之一印度實施了“次級關稅”製裁,最近更迫得印度似乎同意了逐步減少購買俄羅斯石油(按:據川普說法)……



2025年9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與軍人見麵並檢查設備。(Reuters)

事實上,雖然這次“川澤會”或者“白宮罵戰2.0”讓澤連斯基空手而回,沒有拿到外界焦點所在的戰斧巡航導彈,但其實戰斧對烏克蘭戰場的即時影響非常有限,跟F-16輸烏一樣,可以說更像是一種觀感上或心理上的支持。

對烏克蘭攻擊俄羅斯境內能源目標有即時幫助的,反而是美國對這些目標的情報分享--根據多方媒體報道,美國已經啟動了這種情報分享,因此最近俄羅斯確實出現了燃料短缺、部份地區停電、汽車入油需要排長龍的情況。

川普雖然態度上對普京頗為友善,但實際行動上麵其實也一直逐步在不同層麵加重對俄羅斯的施壓。

對於澤連斯基而言,最佳的狀況是川普政府超越拜登時代的“有限度援烏”,答應烏克蘭任何武力和財政上的要求,全力支持烏克蘭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次佳的狀況則是回到拜登時代明確支持烏克蘭的政策和立場。

可是,川普卻一直透過像2月白宮罵戰那樣的外交施壓,以至停止軍援的實質施壓,向澤連斯基一次又一次的說明美國不是烏克蘭的必然盟友,逐漸施壓澤連斯基接受川普的要求。原本要求先停火再談判的澤連斯基,早幾個月前就接受了邊打邊談的現實。如今在川普公開提出“就地停火”之後,澤連斯基也表明同意就地停火,隻強調被佔領土的未來去向需要由進一步的談判來解決。

在這一次“川澤會”之前,西方輿論普遍認為川普已經看清楚普京的“真麵目”,因此轉過頭來支持烏克蘭。川普這次沒有把具標誌意義的戰斧巡航導彈輸出,而且各方都透過媒體傳出白宮會麵不和的消息,其實就是要再次表明川普的中立態度,繼續給予烏克蘭壓力。



2025年10月17日,澤連斯基與川普在白宮會麵(Reuters)

但客觀而言,如今更為不願停戰的確實是在這場消耗戰中佔有長遠優勢的俄羅斯,川普施加壓力的主要對象也將會落在普京這一邊。

對於預計在未來數周即將舉行的布達佩斯“美俄峰會”,川普這次就特別派出了對俄立場更為強硬、對於俄烏衝突細節也更為了解的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來做準備工作,而非他一直派去莫斯科跟普京直接麵談、被視為較為親俄的和平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

這種安排本身就顯示出川普依然是以施壓普京停火為主軸。其具體行動若何,則要留待布達佩斯峰會之後再說。

這一次澤連斯基可以說是失望而回,但換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澤連斯基自己和烏克蘭的支持者本身對於“川澤會”期待過高,以至他們還未能習慣川普式超乎常規的外交手段所造成的失實印象。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送哈佛女兒3000呎極簡屋 從不催婚:財富為你賺好了
多運動不一定能減肥 英美研究揭“真正肥胖主因”
NASA用超算測出地球壽命 公元這一年萬物終結
韓豪門“世紀離婚案”暫落幕 絕美小三能否扶正引關注
“AI專家”被妻子實名舉報學曆造假 更離譜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稀土管製,反而加速全球產業鏈的重建
澤連斯基:世界領土最大國家 為何還需要更多領土?
被曝多次怒吼飆髒話 川普:沒逼烏割地求和 完全沒有…
沒給小費 顧客被餐廳員工追出來圍堵 還叫了警察!
川普與澳洲簽稀土協議:半年投入10億美元
鄭麗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國人” 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特朗普:中國“不想”入侵台灣 重申對習近平的信任
FT:中國已做好攤牌準備 北京並非隻有稀土一張牌
王丹父親辭世 悲喊:無法送終是極大遺憾與悲哀
陝西博士參選紐約州長:誓言打造"零貧困零犯罪"…
美拱手讓出稀土掌控權 中國耕耘30年成霸主
特朗普:不能因向烏克蘭提供“戰斧” 危及美國安全
川普:無意摧毀中國 美中關係沒事
“中國在對決全世界”在美國經濟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對峙的一周
紐時:四中全會上,有一個重要問題無人敢提及
習式反腐"打虎拍蠅"12年後,中共高官為何"越反越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川澤傳“白宮罵戰2.0”:是俄烏停火計劃一部分?

香港01 2025-10-20 16:37:22
川澤傳“白宮罵戰2.0”:是俄烏停火計劃一部分?

雖然加沙停火還沒有穩定下來,但是川普(Donald Trump)很明顯已經把注意力轉往叫停俄烏戰爭的問題上。上周四、五(16、17日),他就先同普京(Vladimir Putin)通電,然後再在白宮會見了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

對於這第三次白宮“川澤會”,外界本來關注川普會否同意向烏克蘭輸出射程足夠打到莫斯科也焯焯有餘的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s)。然而,經過前一天的“雙普通話”之後,川普雖然口中依然拿著把以千計的戰斧輸往烏克蘭來開玩笑,可是澤連斯基最後卻是空手而歸。

  “閉門版”罵戰?

川普以“有趣又友好”來形容他跟澤連斯基的會麵。因此,即使沒有什麽可見的進程,各界原來也認為這次“川澤會”至少算是“不過不失”,沒有像2月底“白宮罵戰”大家翻臉公開吵架的情況。

到底是沒有這樣的情況,還是隻是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公開而已?



2019年8月18日,堤豐中程導彈發射係統在白沙導彈靶場的發射試驗中成功發射1枚BGM-109戰斧巡弋導彈。(維基百科)

根據英媒報道,川普和澤連斯基在背後其實談得非常不快。川普當麵要求澤連斯基接受俄羅斯的條件,警告普京將能將烏克蘭摧毀掉,期間川普表明俄羅斯正在戰勝、俄羅斯經濟表現很好,甚至把澤連斯基遞給他看的烏克蘭前線地圖拋開。在會麵期間,兩人據報多次高聲吵架,而川普亦一直全程爆粗。

如果這樣的描述是正確的話,這次“川澤會”可算得上是“白宮罵戰2.0”。

不過,歐洲版POLITICO得到的消息卻稱,川普並沒有口出粗言,也沒有把烏克蘭的地圖拋開,隻是對這種地圖感到厭倦而已。其兩位消息人士亦表明,這場會麵對於澤連斯基而言是一場失敗,但還未算得上是一場災難。

然而,無論這場“川澤會”是否“閉門版”的“白宮罵戰2.0”,烏克蘭的支持者難免對此大感失望。



2025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爆發罵戰(Reuters)

經過8月中的阿拉斯加“雙普會”之後,川普對普京的態度似乎有變,落實了用來懲罰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次級製裁”,上月甚至公開聲言烏克蘭能夠以武力戰勝並奪回所有失地,而第一批由歐洲北約國家出錢向美國購買的武器也送到了烏克蘭。

連被視為有孤立主義傾向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Pete Hegseth)在川普上周和普京通話之前也出言警告,如果短期內沒有達成和平的路向,“美國,跟我們的盟友一起,將會採取必要手段,讓俄羅斯為其持續進攻付出代價”。

在這樣的背景之中,人們難免對這次“川澤會”抱有頗高的期望。

可是,在“川澤會”前一天,川普竟然跟普京先行通電,甚至安排好在未來數周迅速在由親俄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領導的匈牙列首都布達佩斯再舉行一次美俄峰會。



2025年8月1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Alaska)安克雷奇(Anchorage),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左)在美軍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舉行會麵,就結束俄烏戰爭進行談判。(Reuters)

期後,川普又重申他相信普京是想尋求結束戰爭的,並似乎把戰爭持續的原因解釋為普京和澤連斯基之間的“積怨”(bad blood)。看到川普此等表態,大家又再把“普京智取川普”的說法重新拿來套用到此刻的形勢之上。

  新的換地提議 vs 就地停火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普京在上周四同川普通話期間提出了新的停戰條件,那就是要烏克蘭用烏東頓涅茨克州(Donetsk)還在烏克蘭手上的地區交出,換取俄羅斯交出同樣在2022年9月被“公投入俄”的烏南赫爾鬆州(Kherson)和紮波羅熱州(Zaporizhzhia)的一部份俄控區。

雖然這篇報道沒有交代普京願意用來交換的俄控區的具體細節,但是這樣的提案明顯比起8月阿拉斯加“雙普會”前後俄方提出的方案而言已算是一種讓步。當時,俄羅斯的要求是要烏克蘭交出頓涅茨克的烏控區,隻用來換取俄羅斯凍結整道前線上的交火(按:由於赫爾鬆和紮波羅熱兩州“全境”在俄羅斯法律上屬於俄羅斯,但俄軍卻連兩州首府都還沒有打下來,因此這種“凍結”前線本身意味著普京不再尋求軍事征服這些還在烏克蘭手上的土地,從他的角度來看已算是一種讓步)。

可能正是出於這種再次來自普京的“小讓步”,川普又再認為普京是真心誠意想停止戰爭的。

路透社和POLITICO的報道皆稱,川普政府官員在“川澤會”上提出了要求烏克蘭主動撤出頓涅茨克烏控區的提案。可是,由於頓涅茨克還在烏克蘭手上的兩成多地區正是烏克蘭自2014年開始陸續建立的烏東首要防線所在,絕無理由主動撤出,再加上超過七成的大多數烏克蘭民意也不接受烏軍主動撤出割地,澤連斯基當然不接受此等割地或換地的方案。

最終,在見完澤連斯基之後,川普就公開提出“就地停火”的方案:“他們應該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停止,讓雙方都宣稱勝利,交由曆史判斷(勝利誰屬)!”



在見過澤連斯基之後,川普在Truth Social上表示:“他們應該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停止,讓雙方都宣稱勝利,交由曆史判斷(勝利誰屬)!”(網站截圖)

在周日(19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台訪問中,川普則稱普京“將會得到一些東西……他贏得了一些不動產”。

同一天,他亦向記者重申俄烏雙方應該要在現有戰線停下來,表示“如果大家要說『你們要這,我們要那』的話,其他東西都非常難談”。

從上述的態度轉變可見,川普的立場幾天之內就轉變了至少兩次:首先是從威脅要向烏克蘭供應戰斧巡航導彈來施壓俄羅斯,變成同意普京最新的換地方案;然後就是從同意普京的換地方案,變成俄烏“就地停火”。

“就地停火”自2023年烏克蘭反攻失敗、戰況陷入膠著之後就是最明顯的停火出路。如今,川普上台大半年之後竟然又回到原點。

箇中問題是,大家都知道“就地停火”是最實際的出路,困難點則在於如何讓俄羅斯和烏克蘭都願意選擇這一條出路。如果川普真的是希望如此簡單一句呼籲“就地停火”就能達成停火的話,他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



2025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市時報廣場(Times Square),人們參加“拒絕國王”(No Kings)示威活動,抗議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施政。圖為一男子舉著印有川普身穿納粹服飾形象的標語牌。(Reuters)

  川普的和平三板斧

不過,畢竟川普最近真的促成了加沙停火,即使停火落實之後還偶有出現交火、空襲、人道物援進入受阻的情況,但以色列至今確實也未敢忤逆川普“戰爭已結束”的判斷,其在加沙的攻擊也是點到即止。而即使從地道走出來的哈馬斯有用武力打擊其他加沙勢力,甚至公開處決部份反對者,但他們也不敢公開確認他們未來要重新在加沙奪權,違反川普和平方案中要將哈馬斯完全排除在未來加沙管治架構之外的條款。

雖然人們對於哈馬斯會否、如何交出武器還有極大的懷疑,但川普和平方案提出的加沙維和部隊卻漸見雛型,埃及、土耳其、印尼、阿塞拜疆都有意參與。這種發展至少讓人們對加沙有哈馬斯以外的替代方案能夠有一些期許。

從加沙停火至目前為止的局部成功來看,我們其實不得不將疑點利益歸於川普,並不能輕易把他看似膚淺、無知、荒謬的言行解讀為他促和失敗的證明。



2025年10月17日,埃及拉法(Rafah),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加沙停火協議期間,滿載人道援助物資的貨車在拉法口岸的埃及一側,排成一排。(Reuters)

在促成加沙停火的過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川普“和平主義”有至少三個特徵。一是務實主義,隻談實際利害。正如他要把和平之後的加沙發展成地中海旁渡假勝地的主張,又或者是隻要求俄烏雙方不再死人的說法一般。

二是漠視一切原則和慣例。例如川普縱容以色列直接空襲伊朗核設施,甚至由美國主動出手助攻,就打破了華府外交建製一直在這個問題上設下的紅線;但另一邊廂,川普也不顧與“恐怖組織”談判的顧慮,繞過以色列直接和哈馬斯溝通;他亦不顧正常的外交禮節,在白宮親自打電話給卡塔爾首相,要求內塔尼亞胡為轟炸多哈道歉。

三是不確定性。例如在9月以色列轟炸多哈之前,大家本來都以為川普全力支持以色列任何行動,豈料轟炸之後川普就迅速調轉槍頭施壓內塔尼亞胡求和;而本來還因為提出把加沙建成地中海渡假村的荒謬建議而廣受嘲諷的川普,最後卻真的拿出了一個步驟頗為情晰又能得到各方同意的和平方案。

這三個特徵如今也似乎體現在川普的俄烏促和行動之上。



圖為2025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埃及出席加沙和平峰會,在加沙停火協議的簽署儀式上發表講話。(Reuters)

漠視一切原則和慣例,讓川普能夠不願任何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能以武力改變疆界的國際規範,而直接且公開地以“就地停火”甚至是“土地交換”作為其停戰條件。

務實主義,也讓川普能夠跟俄烏雙方都建立起有效溝通的渠道。如今全世界幾乎隻有他能夠同時直通普京和澤連斯基。

而其反覆不定的不確定立場,則似乎是他施壓雙方最終接受停火的手段。

  對普京的施壓並沒有手軟

對普京而言,最佳的狀況就是美國站到俄羅斯的立場來壓製烏克蘭;次佳的狀況就是美國撒手不管,不施壓俄羅斯,也不援助烏克蘭。兩種狀況都可以讓俄羅斯長期戰鬥下去,直到烏克蘭完全接受普京的條件為止。

可是,儘管烏克蘭的西方支持者對川普對普京的友善態度有極多的批評,川普自2月重啟對俄外交的大半年來其實都沒有達成普京的願望:川普曾經叫停對烏軍援和情報分享,但隻維持了一週時間就恢複過來;川普也繼續向烏克蘭輸出軍備,隻是要歐洲國家出錢埋單而已;他雖然多次威脅不再管俄烏戰爭的事,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普京最初要求烏克蘭交出“公投入俄”四州所有土地的要求,川普也從來沒有公開支持;美國也確實向俄羅斯能源的兩大買家之一印度實施了“次級關稅”製裁,最近更迫得印度似乎同意了逐步減少購買俄羅斯石油(按:據川普說法)……



2025年9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與軍人見麵並檢查設備。(Reuters)

事實上,雖然這次“川澤會”或者“白宮罵戰2.0”讓澤連斯基空手而回,沒有拿到外界焦點所在的戰斧巡航導彈,但其實戰斧對烏克蘭戰場的即時影響非常有限,跟F-16輸烏一樣,可以說更像是一種觀感上或心理上的支持。

對烏克蘭攻擊俄羅斯境內能源目標有即時幫助的,反而是美國對這些目標的情報分享--根據多方媒體報道,美國已經啟動了這種情報分享,因此最近俄羅斯確實出現了燃料短缺、部份地區停電、汽車入油需要排長龍的情況。

川普雖然態度上對普京頗為友善,但實際行動上麵其實也一直逐步在不同層麵加重對俄羅斯的施壓。

對於澤連斯基而言,最佳的狀況是川普政府超越拜登時代的“有限度援烏”,答應烏克蘭任何武力和財政上的要求,全力支持烏克蘭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次佳的狀況則是回到拜登時代明確支持烏克蘭的政策和立場。

可是,川普卻一直透過像2月白宮罵戰那樣的外交施壓,以至停止軍援的實質施壓,向澤連斯基一次又一次的說明美國不是烏克蘭的必然盟友,逐漸施壓澤連斯基接受川普的要求。原本要求先停火再談判的澤連斯基,早幾個月前就接受了邊打邊談的現實。如今在川普公開提出“就地停火”之後,澤連斯基也表明同意就地停火,隻強調被佔領土的未來去向需要由進一步的談判來解決。

在這一次“川澤會”之前,西方輿論普遍認為川普已經看清楚普京的“真麵目”,因此轉過頭來支持烏克蘭。川普這次沒有把具標誌意義的戰斧巡航導彈輸出,而且各方都透過媒體傳出白宮會麵不和的消息,其實就是要再次表明川普的中立態度,繼續給予烏克蘭壓力。



2025年10月17日,澤連斯基與川普在白宮會麵(Reuters)

但客觀而言,如今更為不願停戰的確實是在這場消耗戰中佔有長遠優勢的俄羅斯,川普施加壓力的主要對象也將會落在普京這一邊。

對於預計在未來數周即將舉行的布達佩斯“美俄峰會”,川普這次就特別派出了對俄立場更為強硬、對於俄烏衝突細節也更為了解的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來做準備工作,而非他一直派去莫斯科跟普京直接麵談、被視為較為親俄的和平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

這種安排本身就顯示出川普依然是以施壓普京停火為主軸。其具體行動若何,則要留待布達佩斯峰會之後再說。

這一次澤連斯基可以說是失望而回,但換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澤連斯基自己和烏克蘭的支持者本身對於“川澤會”期待過高,以至他們還未能習慣川普式超乎常規的外交手段所造成的失實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