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遠遊
編輯 | 阿樹
10月10日以來,美股各大指數如過山車一般,紅了又綠,綠了又紅。各大虛擬貨幣的價值曲線,更如美國大峽穀一般,迎來斷崖式崩塌。
10月11日這天,比特幣瞬間蒸發了19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貶值事件之一。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了一條帶著暴怒情緒的帖文,宣布對中國征收100%關稅,給美國資本市場造成了第一個衝擊波。
事後,特朗普又補發帖文,指“不用擔心中國,一切都很好”。在這之後,多個美股指數又開始回升。手指一動,就讓市場指數大起大落,特朗普作為總統的威力,可見一斑。

2025年6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 胡友鬆 攝
巧合的是,就在10月11日發出帖文前半個小時,幣圈出現了一個新的賬號,對比特幣和以太坊進行空頭下注,名義價值超過7億美元。隨後,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暴跌,短短幾個小時內,該賬號通過做空比特幣淨賺了1.6億至2億美元。
如此巧妙的時間點和交易舉動,讓幣圈的輿論沸沸揚揚。甚至有一些粉絲量巨大的幣圈網紅暗示,這個新賬號背後的主人,可能是特朗普的小兒子巴倫·特朗普。
特朗普看似任性的舉動,背後有什麽玄妙?
神秘的“巨鯨”
10月11日這一天,被幣圈人士稱為“黑色星期六”。
比特幣的價格,從12萬美元跌到不足11萬,包括以太坊、XRP、“狗狗幣”等虛擬貨幣,也同時應聲貶值。整個電子資產市場的損失,據估計在6600億美元左右。
可以想象,大部分散戶的損失是極其慘重的。但一個突然出現又關閉的賬號,卻成為這次“黑色星期六”的大贏家。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平台的數據,10月9日至11日期間,即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之前,該賬號恰好被激活。
極短的時間內,該賬號在Hyperliquid交易所借入大量比特幣,成為了幣圈人口中的“大鯨魚”。所謂的“貨幣鯨魚”,就是大量持有某個虛擬貨幣的賬戶。跟普通的散戶相比,這種賬號持有貨幣價值的體量,就像鯨魚和小磷蝦那樣懸殊。

圖源:Unsplash
10月11日,這頭神秘的“鯨魚”張開了嘴,一下子吞噬了巨量的金錢。由於做空需要極佳的時間點,能夠卡在特朗普發文前30分鍾激活賬號,在虛擬貨幣急速貶值後的幾個小時內,再低價回購原本高價賣出的貨幣,風險實在太高。
這種高風險,近乎賭博的做空行為,引起了幣圈輿論一片嘩然。同時,這頭“鯨魚”背後的真正身份,也引起了人們的猜測。
一些幣圈網紅,把矛頭指向了特朗普家族的成員,特別是他的最小兒子——巴倫·特朗普。畢竟,也隻有跟特朗普極其接近的人,才能夠把握到他發文的時間點。不少幣圈網站和網紅認為,在特朗普的眾多親信中,巴倫·特朗普的嫌疑最大。

巴倫·特朗普/圖源:視覺中國
無獨有偶,作為19歲的大學生,巴倫·特朗普身價在今年開始猛漲。在他的美國同齡人還要為還學貸而發愁時,巴倫已經晉身千萬富翁行列。根據《福布斯》的統計,截至今年9月,巴倫的總資產是1800萬美元,剛入讀紐約大學本科,身價就超越了母親梅拉尼婭。
2024年,特朗普再次參與美國總統競選時,巴倫的名字,就開始被父親的競選團隊多次提起。為了拉攏因拜登政府立法限製虛擬貨幣而對民主黨失望的幣圈人士,巴倫迅速切入家族中最懂虛擬貨幣的人設。
可以說,巴倫的致富手段,主要還是通過投資虛擬貨幣實現。如今,幣圈人士把接近核心權力又迅速致富的巴倫視作做空最大嫌疑人之一,也不是沒有道理。
利益衝突之嫌
“老爸還不知道虛擬貨幣是怎麽回事的時候,巴倫已經有四個電子錢包了。”
這是當時特朗普陣營在競選時的宣傳話術。2024年的巴倫,隻有18歲,根據《人物》雜誌的采訪,在父親進入緊張的競選前夕,巴倫“暑假都在跟商業搭檔開會”“簽訂各種合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長期從事地產行業的特朗普家族,開始開辟虛擬貨幣的賽道。在2024年的秋天,特朗普家族創辦了World Liberty Financial公司,並且通過這個公司發行了虛擬貨幣$WLFI。在正式進入第二任期前夕,特朗普發布了屬於個人的虛擬貨幣$Trump。

在正式進入第二任期前夕,特朗普發布了屬於個人的虛擬貨幣$Trump
如今被稱作“加密貨幣總統”,特朗普對虛擬貨幣采取鬆綁措施,廢除了拜登時期的多個規定,批準設立“美國比特幣儲備”,並許諾要把美國變成比特幣開采中心。特朗普對虛擬貨幣態度的重大轉變,也是其前後兩個任期的鮮明差別。
早在2021年,特朗普接受福克斯電視台采訪,還把比特幣形容為“騙局”。如今,他口中的“騙局”不僅收獲了新的支持者,還成為家族的新搖錢樹。
盡管特朗普個人並沒有直接擔任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職務,但他的兩個兒子,小唐納德和埃裏克,卻對這個公司的運作擁有莫大的發言權。今年10月1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場虛擬貨幣峰會上,小唐納德還以World Liberty Financial創辦人之一亮相。
和他一起現身的,還有公司的CEO,紮克·維特科夫。

10月1日,小唐納德和紮克·維特科夫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場虛擬貨幣峰會上
維特科夫,這名字聽起來怎麽這麽熟悉?沒錯,紮克的老爸正是特朗普重新就任總統後一直高調出現的“和平特使”斯蒂夫·維特科夫——從東歐到中東,此人的身影,不斷穿梭於世界各國首都,在衝突熱點地區代表特朗普進行斡旋。
特朗普和維特科夫,兩個家族在商業上的深度捆綁,對政治運作還真的沒影響嗎?小唐納德對媒體再三否認商業利益會影響施政,但觀察人士看在眼裏,基本上都表示疑慮。特朗普家族借用權力在虛擬貨幣生意間接獲利,已經不是秘密。
而且,吃相也不那麽好看。
今年5月22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郊外的自家高爾夫球場內組織了一場隻限於200人的晚宴。晚宴的入場券,就必須購買特朗普的虛擬貨幣$Trump。在過去,捐贈者向候選人的選舉委員會或者超級委員會捐贈,從而獲得跟總統一起共進晚宴的“特權”。而選舉委員會這類組織接受捐款,也受相對嚴格的法律法規限製。

5月22日,在華盛頓特區的特朗普國家高爾夫俱樂部舉行的專屬晚宴上,一名活動人士公開譴責了一名與會者
相比之下,購買虛擬貨幣,換取跟權力近距離接觸,成為了法律上依然留有空白地帶的捐款和利益輸送模式。通過購買虛擬貨幣,甚至有可能換來政府改變決定。
今年5月,維特科夫作為特朗普特使在跟阿聯酋王室代表謝赫·塔赫努恩·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見麵後,特朗普政府撤銷了對阿聯酋的芯片禁令。
阿聯酋做了什麽?就在5月1日,小唐納德·特朗普宣布,阿勒納哈揚從World Liberty Financial購買了價值20億美元左右的虛擬貨幣。
批評者警告,盡管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特朗普作為擁有職權的政府民選官員,同時放任家族成員在虛擬貨幣市場牟利,已經有利益衝突之嫌。
諸如在特朗普發文之前大量做空比特幣的行為,甚至已經是觸及內線交易的犯罪嫌疑。
新的技術,新的收割
在過去,美國政客涉嫌內線交易牟利的緋聞不時出現。共和黨經常指責前議長南希·佩洛西涉嫌通過內線交易,幫助丈夫在基金和股市獲得巨大利益。
今年7月,也就是在共和黨參議員的帶頭下,美國參議院試圖製定一部禁止總統、副總統和國會議員購買股票的法案。根據法案,2029年開始任職的總統、副總統和國會議員們,將不得在任期內買賣股票和基金,目前在任的特朗普和萬斯,將會獲得豁免。
但國會議事大廳裏的立法辯論,似乎跟朝堂外多變的技術世界脫節。當議員們還在為股市和基金唇槍舌劍的時候,虛擬貨幣市場,已經成為各方勢力或明或暗地收割利益的新地盤。

特朗普
有人認為,如今虛擬貨幣市場的“黑色星期六”,仿佛17世紀在荷蘭爆發的“鬱金香泡沫”風波的重演。在1637年年初,一棵荷蘭鬱金香的根莖市價可以達到如今市值280英鎊,在當時這價值足以在阿姆斯特丹買下一座房子;但也就是在這一年裏,鬱金香的價格急劇暴跌到十分之一。
可以說,這是曆史上一次著名的市場泡沫爆破事件。
三百多年後,虛擬貨幣這樣跟鬱金香有著相似性質的事物出現了。盡管支持者們認為,相比起鬱金香泡沫隻有半年就爆破了,比特幣經曆了12年3次泡沫後,熬過了數次起落,依然是熱門的投資產品。但相比起股票和基金,甚至黃金這些傳統投資品,各種五花八門的虛擬貨幣,背後似乎沒有任何實際產業為依托。

圖源:pexels
在二戰時期,曾經價值連城的鬱金香根莖,變成了荷蘭饑民們充饑的食物,但是虛擬貨幣連吃進肚子的功能都沒有。
“要是你擁有了全世界的所有比特幣,並且以25美元的價格賣給我,我也不會要。因為,我要來有什麽用?”著名投資人巴菲特是虛擬貨幣的高調反對者。
老一輩的投資巨頭多次警告,虛擬貨幣對於當下而言,並沒有進入實際的經濟生產環節。它隻是個符號,一個被資本市場賦予了一定價值的電子符號。跟鬱金香一樣,當它的市值大量超出實際價值的時候,也就會迎來泡沫爆破的一天。

2024年7月27日,特朗普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舉行的比特幣2024大會上發言/圖源:視覺中國
帶著給加密貨幣鬆綁而來的特朗普,或多或少地催生了這種泡沫的滋長和膨脹。
美國大蕭條後,朝野好不容易才通過的各項反對內線交易法案,逐漸成為了美國資本市場過去一個世紀中逐步完善的框架。如今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本來已完善的框架中,又出現了新的漏洞。可以想象的是,在虛擬貨幣深不見底的海洋中,特朗普第二任期內滋養了一條條來路不明的“巨鯨”。那些堅信可以從中獲利和賺快錢的散戶們,到頭來還隻是這些巨鯨眼中一張嘴就吸得一幹二淨的小蝦米而已。
至於特朗普家族乃至他的新寡頭聯盟,在這種新技術的灰色地帶中獲利多少,也需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被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