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遇上普京又退縮? 美媒: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

遇上普京又退縮? 美媒: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

文章來源: 中時新聞網 於 2025-10-19 08:05: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誌)

'The tomahawk missiles were always a negotiating tool for Trump. This i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peace.'

Journalist Audrey McAlpine on President Trump's meeting with Ukrainian President Zelensky tomorrow, and how the Trump has changed his attitude towards Vladimir Putin. pic.twitter.com/5kCYA2KTBV

— GB News (@GBNEWS) October 16, 2025


“戰斧導彈”是本週華府熱門話題。眾人關注川普總統是否會提供烏克蘭這種長程武器,讓烏克蘭能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這原本預期成為週五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的關鍵議題。然而,川普在週四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似乎退縮了。他沒提供戰斧導彈,而是同意近期將與普京於布達佩斯舉行新一輪會晤。對此,川普的批評者立刻作出最壞的解讀。不過,《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

共和黨籍前眾議員金辛格(Adam Kinzinger)酸說,這隻是“川普總是臨陣退縮”(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又一例。一位資深民主黨參議員指責川普“在匈牙利鋪紅毯迎接普京”,批評他在阿拉斯加峰會空手而歸後仍向俄方示好。

然而,《華郵》認為這樣的批評誤解了川普的戰術,以及他試圖推動的和平協議。川普那種一收一放的外交風格,確實常給人反覆無常的印象。9月23日,他在社群媒體暗示,烏克蘭或許能“奪回整個國家,甚至走得更遠也說不定!”上週日,他搭乘空軍一號前往以色列途中,與記者閒聊時又提到,可能向基輔提供戰斧導彈。他說:“如果戰爭還沒結束”,“我們也許會這麽做。”

烏克蘭鷹派人士可能認為川普開始兌現他先前的極限主義言論,這情有可原。但事實上,川普與其說是虛張聲勢,不如說是威脅。這些威脅確實產生了效果,普京(Vladimir Putin)主動要求週四通話。川普事後表示,他確實在電話中提及戰斧導彈:“我真的對他說:『如果我給你的對手幾千枚戰斧導彈,你介意嗎?』他顯然不太喜歡這個主意。”

《華郵》指出,戰斧(Tomahawk)導彈是川普更大壓力戰略的一部分。烏克蘭近期在俄羅斯境內連續成功的打擊行動,主要使用烏國自製無人機與導彈,但若沒有美國的支援,這些攻擊不可能如此有效。美方的詳細情報不僅協助鎖定目標,也讓烏軍能避開俄羅斯的防空網。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目前俄羅斯多達20%燃料生產能力已被癱瘓。

《華郵》指出,外界認為川普容易被普京影響、操縱甚至控製,其實站不住腳。《金融時報》日前報導,普京在8月15日阿拉斯加峰會時失策。他試圖對川普大談“古代俄羅斯曆史”時,川普多次提高聲音回擊,甚至威脅要離席。

川普施壓的目的並非要徹底擊潰俄羅斯,而是迫使普京坐上談判桌,達成協議。目前最終協議的雛形與兩個月前相差無幾。戰爭將止於目前大致的前線,俄羅斯保留其非法占領地區的實際控製權,烏克蘭則獲西方強而有力的安全保證。雖然這並非公正的和平,但隻要不迫使烏克蘭解除武裝,這對烏方而言仍是一種勝利。烏克蘭得以保有主權,並繼續作為歐洲安全的關鍵緩衝。

隨著布達佩斯會談逼近,川普手中仍握有所有籌碼。烏克蘭將繼續打擊俄境內能源基礎設施。國際油價降至近5年新低,這些打擊對普京的戰爭機器造成雙倍痛苦。美國會下週預計通過一項製裁法案,賦予總統更大權限對俄羅斯經濟施壓。

與此同時,戰斧導彈仍是選項。德製“金牛座”(Taurus)巡弋導彈、歐洲“誌願者聯盟”執行的烏克蘭禁航區,甚至對俄羅斯“影子艦隊”油輪的打擊,也都在可考慮的範圍內。

川普在重大峰會前,常以柔性語調鋪陳氣氛。他在週五與澤倫斯基共同出席的記者會上,多次強調他相信普京“有和平的意願”。《華郵》強調美對俄影響力依舊在,隻是川普使用這股力量的意願在過去被低估。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張家界荒野求生賽30天:100名選手僅剩1名女選手
上市14年均賺30億,“低壓電器茅”悶聲賺麻了
4500億國補落幕,誰是最大受益者?
死對頭要走了,特朗普開心壞了
騷擾電話,這是一場無盡的地下戰爭




24小時討論排行

被問急眼了,特朗普怒噴記者:虛假、令人作嘔
中國大媽穿軍裝在漢江邊“大閱兵” 韓國網友炸鍋
養老是國家的義務,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特朗普:南非對白人搞“屠殺”,G20峰會美國不去了
中國連鎖“人民咖啡館”遭批 人民網:“人民”一詞不容褻瀆
小鵬和特斯拉,誰是“物理AI”的未來?
“DNA之父”逝世 因談黑人智商低過白人榮銜被褫奪
習近平才入座保鑣緊張遞上“三寶” 外網熱議驚呼…
馬斯克可能真覺得,造車沒意思了
白宮會議川普打瞌睡 現場媒體圍拍 紐森:瞌睡唐又來!
共和黨地方選舉慘敗,特朗普開始調整“話術”
川普稱今年感恩節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聯社:誤導
烏克蘭戰略要地紅軍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圍
央視新聞聯播曝光 習近平登艦視察細節
全紅嬋渾身是傷出賽 走樓梯都痛 醫:她有癱瘓風險
川普“穿囚服綁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過逼真惹爭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遇上普京又退縮? 美媒: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

中時新聞網 2025-10-19 08:05:43



《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誌)

'The tomahawk missiles were always a negotiating tool for Trump. This i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peace.'

Journalist Audrey McAlpine on President Trump's meeting with Ukrainian President Zelensky tomorrow, and how the Trump has changed his attitude towards Vladimir Putin. pic.twitter.com/5kCYA2KTBV

— GB News (@GBNEWS) October 16, 2025


“戰斧導彈”是本週華府熱門話題。眾人關注川普總統是否會提供烏克蘭這種長程武器,讓烏克蘭能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這原本預期成為週五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的關鍵議題。然而,川普在週四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似乎退縮了。他沒提供戰斧導彈,而是同意近期將與普京於布達佩斯舉行新一輪會晤。對此,川普的批評者立刻作出最壞的解讀。不過,《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的“戰斧外交”遭誤解。

共和黨籍前眾議員金辛格(Adam Kinzinger)酸說,這隻是“川普總是臨陣退縮”(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又一例。一位資深民主黨參議員指責川普“在匈牙利鋪紅毯迎接普京”,批評他在阿拉斯加峰會空手而歸後仍向俄方示好。

然而,《華郵》認為這樣的批評誤解了川普的戰術,以及他試圖推動的和平協議。川普那種一收一放的外交風格,確實常給人反覆無常的印象。9月23日,他在社群媒體暗示,烏克蘭或許能“奪回整個國家,甚至走得更遠也說不定!”上週日,他搭乘空軍一號前往以色列途中,與記者閒聊時又提到,可能向基輔提供戰斧導彈。他說:“如果戰爭還沒結束”,“我們也許會這麽做。”

烏克蘭鷹派人士可能認為川普開始兌現他先前的極限主義言論,這情有可原。但事實上,川普與其說是虛張聲勢,不如說是威脅。這些威脅確實產生了效果,普京(Vladimir Putin)主動要求週四通話。川普事後表示,他確實在電話中提及戰斧導彈:“我真的對他說:『如果我給你的對手幾千枚戰斧導彈,你介意嗎?』他顯然不太喜歡這個主意。”

《華郵》指出,戰斧(Tomahawk)導彈是川普更大壓力戰略的一部分。烏克蘭近期在俄羅斯境內連續成功的打擊行動,主要使用烏國自製無人機與導彈,但若沒有美國的支援,這些攻擊不可能如此有效。美方的詳細情報不僅協助鎖定目標,也讓烏軍能避開俄羅斯的防空網。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目前俄羅斯多達20%燃料生產能力已被癱瘓。

《華郵》指出,外界認為川普容易被普京影響、操縱甚至控製,其實站不住腳。《金融時報》日前報導,普京在8月15日阿拉斯加峰會時失策。他試圖對川普大談“古代俄羅斯曆史”時,川普多次提高聲音回擊,甚至威脅要離席。

川普施壓的目的並非要徹底擊潰俄羅斯,而是迫使普京坐上談判桌,達成協議。目前最終協議的雛形與兩個月前相差無幾。戰爭將止於目前大致的前線,俄羅斯保留其非法占領地區的實際控製權,烏克蘭則獲西方強而有力的安全保證。雖然這並非公正的和平,但隻要不迫使烏克蘭解除武裝,這對烏方而言仍是一種勝利。烏克蘭得以保有主權,並繼續作為歐洲安全的關鍵緩衝。

隨著布達佩斯會談逼近,川普手中仍握有所有籌碼。烏克蘭將繼續打擊俄境內能源基礎設施。國際油價降至近5年新低,這些打擊對普京的戰爭機器造成雙倍痛苦。美國會下週預計通過一項製裁法案,賦予總統更大權限對俄羅斯經濟施壓。

與此同時,戰斧導彈仍是選項。德製“金牛座”(Taurus)巡弋導彈、歐洲“誌願者聯盟”執行的烏克蘭禁航區,甚至對俄羅斯“影子艦隊”油輪的打擊,也都在可考慮的範圍內。

川普在重大峰會前,常以柔性語調鋪陳氣氛。他在週五與澤倫斯基共同出席的記者會上,多次強調他相信普京“有和平的意願”。《華郵》強調美對俄影響力依舊在,隻是川普使用這股力量的意願在過去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