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中貿易戰升溫 中國官方煽動愛國情緒但保留餘地

美中貿易戰升溫 中國官方煽動愛國情緒但保留餘地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於 2025-10-18 09:19:5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加劇,中國的宣傳機器開始運作,發布毛澤東的戰鬥口號宣傳視頻,宣揚堅韌和愛國的信息。但官媒和官員也謹慎地為與美國和解保留了餘地。
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說,多年強硬的“戰狼外交”讓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了煽動民族主義的危險,“他們不想把自己逼進死角。”https://t.co/pR51lY0i6E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October 17, 2025
過去幾天裏,中國官方媒體一直在發布一段毛澤東發表其最著名戰鬥口號的舊視頻。“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他在一排麥克風後高呼。

這位前中國領導人在1953年的這段講話針對的是朝鮮戰爭中的對手美國。如今,隨著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衝突威脅全球經濟,北京將當前局勢描繪成與老對手之間一場性質不同但同樣關乎存亡的較量。

最新一輪舉措包括美國威脅征收100%的關稅——這是對北京上周宣布對稀土礦物實施新出口管製的回應、兩國互征的港口費用、中國對美國航運子公司的製裁,還有美國可能禁止進口中國食用油。

在經曆了數月的針鋒相對的報複行動之後,兩國之間脆弱的休戰狀態破裂,中國的宣傳機器本周開始運作,通過宣傳堅韌和愛國的信息來團結民眾。與此同時,官方媒體和官員們沒有使用更激烈的言辭,這表明中國領導層仍為與美國和解保留了餘地。

“他們不想把自己逼進死角,”研究中國政治的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說。他說,多年強硬的“戰狼外交”讓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了煽動民族主義的危險。

“有時候,當公眾情緒被過度煽動,當局很難緩和局勢,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形象,”他說。

當前的貿易緊張局勢出現之際,中國正麵臨通縮、房地產市場低迷、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實施的貿易限製。

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樂觀情緒的時期。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麵的進步、在尋找新出口市場方麵的成功,以及國內股市的飆升為政府采取更積極的行動提供了支撐。中國官方媒體將北京對稀土的新規定描述為迄今為止最大膽的舉措。

“國人愈發清醒地認識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評論員晁星周二在官方媒體《北京日報》上寫道。“這種在困難麵前不低頭的膽量與決心,為我國政府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應對外部挑戰夯實了民意基礎。”

其他媒體的評論員將北京的最新舉措描述為“必要之舉”,是對限製向中國出口美國技術的美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一種方式。

中國開采和加工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稀土,這是從半導體到汽車等一切產品所需的關鍵成分。北京4月的管製已經擾亂了美國製造商的生產,並導致全球範圍內的供應短缺。

貿易緊張局勢的再次升級讓原定於本月舉行的特朗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會晤變得不確定。

強硬的語氣和毛澤東視頻背後,北京真正的優先事項是與華盛頓就關稅、出口管製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進行談判。

“這是宣傳,可能他心裏想的不是要一直打下去,”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說,他表示,北京正在利用其經濟實力和中國不會屈服的理念來向美國施壓。

在多年來宣傳指責美國試圖壓製中國之後,管理公眾情緒可能要掌握一種困難的平衡。

“這有助於政府將當前時刻描繪成中國經濟體係的又一次壓力測試,並在對增長的真正擔憂中凝聚國內信心,”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專注於中國經濟的研究員李其說。“不過,明顯的風險是,每一輪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都會進一步縮小回旋餘地,使得任何妥協在國內更難獲得政治支持。”

中國官員試圖淡化他們對稀土的新措施——這些措施也限製了含有微量稀土的產品從中國出口,強調這些管製不是出口禁令,而是一種許可證製度。周二,中國商務部表示,兩國之間仍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其實,美國大可不必過度反應,”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周三在一個官方網站的社論中寫道,他將新的稀土規定僅僅描述為“依法行事”。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等中國專家也強調,有妥協的空間。“管製肯定要鬆嘛,因為你要退,就是鬆的意思,”他在談到美國時說。

“都是可以談的,”他還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中科院院士回憶楊振寧最後時刻:上午10點半還挺好
翁帆的出路:當“楊振寧夫人”人生開啟新章
150億美元比特幣騙局震動全球,幕後“大佬”竟是...
演員陳偉霆宣布與超模何穗生子,曬多張照片公布喜訊




24小時討論排行

“福建號”列裝! “因為這個原因仍難與美核航母比肩
美媒問是誰選了在布達佩斯美俄會晤 白宮:你媽媽
中學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開庭,提及死刑時下跪道歉
美國閉門,中國開門:全球人才爭奪戰打響
楊振寧退休26年石溪大學為他保留辦公室 中國留學獻花
加拿大外長赴北京會王毅 討論電動車等貿易爭端
黃仁勳:英偉達高端AI芯片在中國市場份額直接清零
友人追憶楊振寧:他沒能二度獲諾獎是一個遺憾
科學巨擘的世紀回望,一文解讀楊振寧的百年人生密碼
重大事故:美國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中斷
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員工被停薪、係統權限全麵中斷
探訪合肥三河鎮楊振寧舊居 市民驅車趕來獻花
“AI教母”李飛飛的全新模型問世!一張AI芯片=無限
集體拒簽“最後通牒”,大批媒體撤離五角大樓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談:目前不打算提供“戰斧”
美國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議其強硬政策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中貿易戰升溫 中國官方煽動愛國情緒但保留餘地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5-10-18 09:19:54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加劇,中國的宣傳機器開始運作,發布毛澤東的戰鬥口號宣傳視頻,宣揚堅韌和愛國的信息。但官媒和官員也謹慎地為與美國和解保留了餘地。
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說,多年強硬的“戰狼外交”讓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了煽動民族主義的危險,“他們不想把自己逼進死角。”https://t.co/pR51lY0i6E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October 17, 2025
過去幾天裏,中國官方媒體一直在發布一段毛澤東發表其最著名戰鬥口號的舊視頻。“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他在一排麥克風後高呼。

這位前中國領導人在1953年的這段講話針對的是朝鮮戰爭中的對手美國。如今,隨著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衝突威脅全球經濟,北京將當前局勢描繪成與老對手之間一場性質不同但同樣關乎存亡的較量。

最新一輪舉措包括美國威脅征收100%的關稅——這是對北京上周宣布對稀土礦物實施新出口管製的回應、兩國互征的港口費用、中國對美國航運子公司的製裁,還有美國可能禁止進口中國食用油。

在經曆了數月的針鋒相對的報複行動之後,兩國之間脆弱的休戰狀態破裂,中國的宣傳機器本周開始運作,通過宣傳堅韌和愛國的信息來團結民眾。與此同時,官方媒體和官員們沒有使用更激烈的言辭,這表明中國領導層仍為與美國和解保留了餘地。

“他們不想把自己逼進死角,”研究中國政治的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說。他說,多年強硬的“戰狼外交”讓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了煽動民族主義的危險。

“有時候,當公眾情緒被過度煽動,當局很難緩和局勢,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形象,”他說。

當前的貿易緊張局勢出現之際,中國正麵臨通縮、房地產市場低迷、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實施的貿易限製。

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樂觀情緒的時期。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麵的進步、在尋找新出口市場方麵的成功,以及國內股市的飆升為政府采取更積極的行動提供了支撐。中國官方媒體將北京對稀土的新規定描述為迄今為止最大膽的舉措。

“國人愈發清醒地認識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評論員晁星周二在官方媒體《北京日報》上寫道。“這種在困難麵前不低頭的膽量與決心,為我國政府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應對外部挑戰夯實了民意基礎。”

其他媒體的評論員將北京的最新舉措描述為“必要之舉”,是對限製向中國出口美國技術的美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一種方式。

中國開采和加工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稀土,這是從半導體到汽車等一切產品所需的關鍵成分。北京4月的管製已經擾亂了美國製造商的生產,並導致全球範圍內的供應短缺。

貿易緊張局勢的再次升級讓原定於本月舉行的特朗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會晤變得不確定。

強硬的語氣和毛澤東視頻背後,北京真正的優先事項是與華盛頓就關稅、出口管製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進行談判。

“這是宣傳,可能他心裏想的不是要一直打下去,”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說,他表示,北京正在利用其經濟實力和中國不會屈服的理念來向美國施壓。

在多年來宣傳指責美國試圖壓製中國之後,管理公眾情緒可能要掌握一種困難的平衡。

“這有助於政府將當前時刻描繪成中國經濟體係的又一次壓力測試,並在對增長的真正擔憂中凝聚國內信心,”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專注於中國經濟的研究員李其說。“不過,明顯的風險是,每一輪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都會進一步縮小回旋餘地,使得任何妥協在國內更難獲得政治支持。”

中國官員試圖淡化他們對稀土的新措施——這些措施也限製了含有微量稀土的產品從中國出口,強調這些管製不是出口禁令,而是一種許可證製度。周二,中國商務部表示,兩國之間仍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其實,美國大可不必過度反應,”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周三在一個官方網站的社論中寫道,他將新的稀土規定僅僅描述為“依法行事”。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等中國專家也強調,有妥協的空間。“管製肯定要鬆嘛,因為你要退,就是鬆的意思,”他在談到美國時說。

“都是可以談的,”他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