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萬億豪賭:OpenAI結盟芯片、雲巨頭,AI生態閉環了?

萬億豪賭:OpenAI結盟芯片、雲巨頭,AI生態閉環了?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5-10-13 20:16: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當地時間10月13日,OpenAI與博通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推出總容量達10GW(千兆瓦)的定製芯片。OpenAI將負責芯片設計,博通則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芯片開發與部署。

作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創公司,OpenAI已連續拋出重磅合作,與甲骨文、英偉達、AMD等巨頭簽署總額約1萬億美元的協議,覆蓋算力、雲服務等多個關鍵領域。

這一係列布局預計將使OpenAI在未來十年獲得超30GW的算力支撐。有觀點認為,此舉已形成AI生態的“閉環”。

萬億豪賭:OpenAI結盟芯片、雲巨頭,AI生態閉環了?

更深層次的“生態競合”

今年以來,OpenAI動作頻頻:先與甲骨文達成一項為期五年、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采購協議;又與雲計算服務商Coreweave簽訂三項共計224億美元的合同,並計劃向後者投資3.5億美元作為合作的一部分;此外,OpenAI還與微軟達成營收分成協議,盡管具體條款尚未公開且仍在重新協商。

在硬件層麵,OpenAI亦展開深度綁定。它與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達成戰略合作,將兩家存儲芯片巨頭納入其“星際之門”(Stargate)數據中心建設計劃。為運行先進AI模型,OpenAI預計每月需要90萬片DRAM晶圓產能。三星將提供高性能DRAM及先進封裝解決方案,而SK海力士也將參與供應鏈支持。

與此同時,OpenAI與英偉達達成戰略合作,將借助英偉達係統(涵蓋數百萬台GPU)構建至少10GW的AI數據中心,用於訓練下一代模型。英偉達還計劃逐步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

隨後,OpenAI再與AMD(超威半導體)簽署協議,計劃在2025年前完成技術整合,未來數年內部署6GW的AMD圖形處理器算力。作為對價,AMD向OpenAI發行1.6億股認股權證,約相當於其10%的股份。



OpenAI的AI生態“閉環”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最新的訪談中表示,從電子元器件製造、物理設施搭建,到電力設備、芯片產能擴張,再到消費者需求和商業模式的支撐,所有環節必須同步啟動,“這是一場複雜的多線協調戰役……未來幾個月還會有更多的交易”。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宋海濤看來,這些合作不僅是企業間的商業合作,更標誌著全球AI產業進入更深層次的“生態競合”階段。“不是簡單的‘閉環’,它們的深度綁定是更高的‘高牆’正在築就。這將加速行業‘馬太效應’,產生深遠且多層麵的影響。”宋海濤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CEO黃海清同樣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算力與算法的緊密結合、企業互為資本與用戶的格局,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堅不可摧的AI“泡沫”?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梳理了OpenAI的這一AI生態係統“閉環”結構——供應商正在資助客戶並分享其收入,存在交叉持股和日益集中的趨勢。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OpenAI在微軟、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總計8800億美元的RPO(剩餘履約義務)中占據超過3300億美元。這些公司的合同收入日益集中,其成功也愈發依賴OpenAI的發展。

奧特曼表示,預計OpenAI的未來收入將覆蓋成本,過渡期內合作夥伴可能需要舉債,而OpenAI會提供融資支持,並製定計劃幫助它們解決資金需求。

而據外媒此前報道,OpenAI預計今年將消耗超80億美元資金,到2029年預期現金消耗將達1150億美元,而OpenAI今年的總營收預計為130億美元,2030年的收入預計將突破20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類似OpenAI的趨勢正在其他AI產業參與者中出現。日益複雜的交易使得評估AI需求如何發展變得具有挑戰性。當前投資周期的可持續性最終取決於AI是否產生持久的現金流,來支持所投入的大量資本的回報。

小苗朗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趙沛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AI產業是靠“泡沫”驅動發展的,通過透支預期獲取巨額資金,最終能否實現預期存在未知數。OpenAI與甲骨文、英偉達、AMD等形成的生態閉環,通過互相投資並形成收入,使泡沫在短期內看似堅不可摧,“但產生的百億級收入能否支撐千億級資本開支、兌現萬億估值,仍有待觀察”。

摩根士丹利報告也警示,隨著對AI現金流的關注升溫,投資者麵臨披露不足的挑戰。新型融資與表外交易可能進一步模糊風險與回報。RPO期限延長會增加取消風險。盡管合同具法律效力,但企業為維護客戶關係,常通過重新定價、延長期限或削減承諾等方式靈活調整,尤其在客戶承壓時。長期RPO比短期承諾更易麵臨重新談判風險。缺乏充分披露,投資者難以全麵評估係統風險。



OpenAI在微軟、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的RPO(剩餘履約義務)中占據超過3300億美元

正如奧特曼所說的“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是公司層麵的戰略豪賭”,OpenAI與其合作夥伴正押注AI使用量持續呈指數級增長。若增長停滯或放緩,推高股價的投資熱情可能迅速退潮。

據外媒援引一位矽穀投資老手的觀點表示:“這家公司的業務遠比穀歌或微軟曾經更加資本密集,並且天生缺乏成本控製意識。”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和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隻是在瀕臨破產後才找到信仰”,並大幅削減業務成本,該投資者補充道。

近日,貝索斯在意大利科技周上也指出,AI正處於產業泡沫之中,但正如多年前的生物技術一樣,當塵埃落定,優勝者浮現時,社會仍將從中獲得巨大效益。

OpenAI的萬億豪賭背後,是全球AI產業從技術單點突破轉向全棧資源整合的深刻變革。泡沫會破裂,但技術終將沉澱。OpenAI的這輪激進衝刺,無論成敗都將重新定義人工智能與商業世界的邊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防長抨擊肥胖後,一張照片火了
小米電動車高速失控翻滾!車門難開 司機葬身火海
脫了!波特蘭抗議川普派兵 千人“裸體單車”上街
“曆盡滄桑無怨悔” 四通創始人 民運領袖萬潤南病逝
日本最美公主被批當眾沒穿內衣 日網友怒斥“辱日”




24小時討論排行

多久能擺脫稀土卡脖子?如何做?還要小心中國這招
美高官:稀土在握 中國能禁止任何國家參與現代經濟
被哈馬斯扣押的剩餘20名人質已全部獲釋
中國再打稀土牌 貝森特分析3種可能原因
哈馬斯已釋放全部人質,以後要空著手上談判桌了
激烈交火!中國反製美對華船舶征港口費 海關總署喊話
一場突發的“愛國衝突” 愛國賊的表演算不算尋釁滋事?
從汽車到戰鬥機:中國新出口限製或對全球造成沉重打擊
泰操普通話導遊強逼購物:今晚我就讓你回不了中國
稀土風暴一次看懂!中國握全球90%加工
胡錫進“寬容度變低 人們都不願在網上發聲了”引熱議
美國呼籲中國釋放30名有影響力的地下教會領袖
中國女星鼓吹“中國統治日本論” 日本全網炸鍋
鄧文迪翻盤!布局20年 2女躺贏上位 默多克3兄妹出局
美中貿易戰為稀土再升級 特朗普放軟:無意傷害中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美英3學者共獲殊榮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萬億豪賭:OpenAI結盟芯片、雲巨頭,AI生態閉環了?

澎湃新聞 2025-10-13 20:16:09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當地時間10月13日,OpenAI與博通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推出總容量達10GW(千兆瓦)的定製芯片。OpenAI將負責芯片設計,博通則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芯片開發與部署。

作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創公司,OpenAI已連續拋出重磅合作,與甲骨文、英偉達、AMD等巨頭簽署總額約1萬億美元的協議,覆蓋算力、雲服務等多個關鍵領域。

這一係列布局預計將使OpenAI在未來十年獲得超30GW的算力支撐。有觀點認為,此舉已形成AI生態的“閉環”。

萬億豪賭:OpenAI結盟芯片、雲巨頭,AI生態閉環了?

更深層次的“生態競合”

今年以來,OpenAI動作頻頻:先與甲骨文達成一項為期五年、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采購協議;又與雲計算服務商Coreweave簽訂三項共計224億美元的合同,並計劃向後者投資3.5億美元作為合作的一部分;此外,OpenAI還與微軟達成營收分成協議,盡管具體條款尚未公開且仍在重新協商。

在硬件層麵,OpenAI亦展開深度綁定。它與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達成戰略合作,將兩家存儲芯片巨頭納入其“星際之門”(Stargate)數據中心建設計劃。為運行先進AI模型,OpenAI預計每月需要90萬片DRAM晶圓產能。三星將提供高性能DRAM及先進封裝解決方案,而SK海力士也將參與供應鏈支持。

與此同時,OpenAI與英偉達達成戰略合作,將借助英偉達係統(涵蓋數百萬台GPU)構建至少10GW的AI數據中心,用於訓練下一代模型。英偉達還計劃逐步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

隨後,OpenAI再與AMD(超威半導體)簽署協議,計劃在2025年前完成技術整合,未來數年內部署6GW的AMD圖形處理器算力。作為對價,AMD向OpenAI發行1.6億股認股權證,約相當於其10%的股份。



OpenAI的AI生態“閉環”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最新的訪談中表示,從電子元器件製造、物理設施搭建,到電力設備、芯片產能擴張,再到消費者需求和商業模式的支撐,所有環節必須同步啟動,“這是一場複雜的多線協調戰役……未來幾個月還會有更多的交易”。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宋海濤看來,這些合作不僅是企業間的商業合作,更標誌著全球AI產業進入更深層次的“生態競合”階段。“不是簡單的‘閉環’,它們的深度綁定是更高的‘高牆’正在築就。這將加速行業‘馬太效應’,產生深遠且多層麵的影響。”宋海濤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CEO黃海清同樣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算力與算法的緊密結合、企業互為資本與用戶的格局,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堅不可摧的AI“泡沫”?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梳理了OpenAI的這一AI生態係統“閉環”結構——供應商正在資助客戶並分享其收入,存在交叉持股和日益集中的趨勢。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OpenAI在微軟、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總計8800億美元的RPO(剩餘履約義務)中占據超過3300億美元。這些公司的合同收入日益集中,其成功也愈發依賴OpenAI的發展。

奧特曼表示,預計OpenAI的未來收入將覆蓋成本,過渡期內合作夥伴可能需要舉債,而OpenAI會提供融資支持,並製定計劃幫助它們解決資金需求。

而據外媒此前報道,OpenAI預計今年將消耗超80億美元資金,到2029年預期現金消耗將達1150億美元,而OpenAI今年的總營收預計為130億美元,2030年的收入預計將突破20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類似OpenAI的趨勢正在其他AI產業參與者中出現。日益複雜的交易使得評估AI需求如何發展變得具有挑戰性。當前投資周期的可持續性最終取決於AI是否產生持久的現金流,來支持所投入的大量資本的回報。

小苗朗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趙沛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AI產業是靠“泡沫”驅動發展的,通過透支預期獲取巨額資金,最終能否實現預期存在未知數。OpenAI與甲骨文、英偉達、AMD等形成的生態閉環,通過互相投資並形成收入,使泡沫在短期內看似堅不可摧,“但產生的百億級收入能否支撐千億級資本開支、兌現萬億估值,仍有待觀察”。

摩根士丹利報告也警示,隨著對AI現金流的關注升溫,投資者麵臨披露不足的挑戰。新型融資與表外交易可能進一步模糊風險與回報。RPO期限延長會增加取消風險。盡管合同具法律效力,但企業為維護客戶關係,常通過重新定價、延長期限或削減承諾等方式靈活調整,尤其在客戶承壓時。長期RPO比短期承諾更易麵臨重新談判風險。缺乏充分披露,投資者難以全麵評估係統風險。



OpenAI在微軟、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的RPO(剩餘履約義務)中占據超過3300億美元

正如奧特曼所說的“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是公司層麵的戰略豪賭”,OpenAI與其合作夥伴正押注AI使用量持續呈指數級增長。若增長停滯或放緩,推高股價的投資熱情可能迅速退潮。

據外媒援引一位矽穀投資老手的觀點表示:“這家公司的業務遠比穀歌或微軟曾經更加資本密集,並且天生缺乏成本控製意識。”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和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隻是在瀕臨破產後才找到信仰”,並大幅削減業務成本,該投資者補充道。

近日,貝索斯在意大利科技周上也指出,AI正處於產業泡沫之中,但正如多年前的生物技術一樣,當塵埃落定,優勝者浮現時,社會仍將從中獲得巨大效益。

OpenAI的萬億豪賭背後,是全球AI產業從技術單點突破轉向全棧資源整合的深刻變革。泡沫會破裂,但技術終將沉澱。OpenAI的這輪激進衝刺,無論成敗都將重新定義人工智能與商業世界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