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溫州辭職回到老家江西,一個人帶著剛出生的孩子,全職照顧獨居奶奶,盧芸芸(化名)這樣斷斷續續度過三年。20多歲的同齡人打扮光鮮,出去旅遊,她穿染有汙漬的T恤,圍著灶台煮飯打掃。沒房沒車沒收入,她一度陷入低迷,擔心人生完蛋了。
奶奶老年癡呆症狀日益加重,情緒變得激烈,常常打罵家人,盧芸芸兩次想要逃離。但因為是長孫女,又失去了工作,照顧奶奶成為她理所應當的責任。去年,她把和奶奶的相處日常發到社交平台,很多粉絲留言,說看見和自己家相似的處境,讓她堅持下去。
以下內容根據盧芸芸的講述整理。

五年前,爺爺突發腦梗去世,我辭職回到村子裏照顧奶奶。她當時82歲,有老年癡呆,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
我那會兒在溫州一家私房菜做領班,每月工資5000多,上一天休一天。休息的時候我就去做兼職,300塊一天的車展導購,或者12塊一小時的咖啡廳服務員。一個月下來能拿9000多,每個月會寄錢回去給爺爺。
我把錢打給在老家的閨蜜,讓她換成現金給爺爺奶奶。當時她過去送錢,得知爺爺走了。我在前台哭得很大聲,老板叫我趕緊回家。
從小我爸媽就在外麵打工,過年偶爾回來,是爺爺奶奶帶我長大。有回周末補課不能回家,他們坐著大巴來看我,拎了一箱優酸乳,還帶了炒蘿卜幹給我就稀飯。
奶奶以前性格挺好的,不大聲說話,也不嘮嘮叨叨,會跟我一起逛街、看電影,愛喝奶茶,跟著我吃燒烤炸雞那些。上初中時,每個禮拜爺爺給我100塊生活費充飯卡,奶奶還會偷偷給我錢,她說別人都吃零食,你沒有錢就隻能看著了。

●帶奶奶吃燒烤。
後來奶奶出現老年癡呆症,犯起病經常打我耳光,拿凳子、磚頭打,真的很傷我的心。她從小到大都沒打過我,以前睡在一起,夏天她拿大蒲扇一直給我扇,睡著了也會自然反應地扇一扇。初二的時候,我媽給我買了一張床,要給我自己隔一個小房間出來,我哭了,還是想和奶奶一起睡。
回村照顧奶奶的第一年,我相親認識了我老公,我們兩家隻隔一條河。訂婚後,我搬到老公家住,40多歲的小姑回去照顧奶奶。奶奶找不到手機充電器,就拜天,詛咒姑姑。姑姑不管了,換我媽回去照顧,氣得高血壓犯了,待了三個月也走了。
我媽打電話叫我回去。我當時覺得,在消費和育兒方麵,跟老公家的老人觀念不一致,想想其實還不如回自己家。
剛回去沒多久,孩子開始吃輔食,經常發燒拉肚子。奶奶找不到自己的錢,就說我拿去給孩子看病,還拜天,詛咒我和孩子。很巧的是,每次她拜完,我兒子就會發高燒,40多度。剛退燒好點,她就又開始鬧。
我帶小孩去市裏看病回來,本想接奶奶跟我弟一起出去吃個飯,她不去。臨走時我折了一下被子,她以為我要拿走它,說我有命拿沒命蓋。我就很大聲說,我沒拿你的錢,你自己不會找一下嗎?她甩了我兩個巴掌。村裏有長輩跑過來,要我把奶奶的錢拿出來,我立馬就哭了。
那兩年,老公去了溫州鞋廠,我獨自帶著小孩,不能出去上班,沒車又沒房,感覺這輩子都完了。有回冬天兒子拉肚子,剛好奶奶也發燒,腰間盤突出還犯了,躺在床上不能動。我又照顧老的又照顧小的,晚上也沒得睡,家裏麵亂七八糟。
老公每個月給我兩三千塊奶粉錢,爸媽再給我一千塊買菜。村裏開始有閑話,嫁人了還賴在娘家。奶奶罵我的話也有變化,出嫁之前說“我不要你在這照顧我”,出嫁後說“你自己沒家待在我家裏”。
我媽說,別人跟你一樣大,打扮得光鮮亮麗出去旅遊,再看你,一天到晚穿兩個破T恤。後來我就去溫州了,老公每天加班到淩晨一兩點,我一個人帶孩子在出租房裏,十幾平米,放一張爬爬墊就沒有走的地方了。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一家三口待在一起挺好的。
結果,待了一個多月,我媽勸我回去,說家裏長輩罵我爸,把老娘甩在家裏,“想直接把她折磨死”。我爸媽是非常在意名聲的。說我偷錢的長輩也打電話來,“你家裏人這麽狠,你再不回來,你奶奶過不了端午節。”

很多朋友問我,“你幹嘛不出來上班?(照顧奶奶)根本就不是你的義務”。當時我覺得奶奶年紀這麽大了,如果沒有陪在她身邊,等她走了我會後悔,就跟爺爺的情況一樣。
爺爺走之前腦梗嚴重,但舍不得去看醫生。那天頭很暈,也不肯去醫院,就走掉了。如果說我在家的話,肯定強製性讓他去看。
爺爺奶奶生了5個女兒,隻有我爸一個兒子,是老四。分家的時候房子給了我爸,爺爺奶奶跟我們住。爺爺剛去世的時候,小姑父說,不能讓我爸一個人管(奶奶),做女兒的也有義務,要不然就我爸出大頭,姑姑們出點小頭。
小姑照顧那一年,我爸給了2000,其他姑姑一人給了200。後麵我照顧的時候就沒人提,我也不好意思爭。他們覺得我爸是唯一的兒子,又繼承了房子,就該我們管。
其實爺爺生病的時候,我媽回家照顧他,就跟我提到,如果剩下奶奶一個人,都不知道怎麽辦了。我說真的有那一天,我肯定會幫你分擔的。
但累的時候沒人能幫我。去年暑假,我想讓弟弟在家替我照顧奶奶,他說到時候是我照顧她,還是她照顧我都不知道。確實,弟弟平時熬夜,早上不起來吃早餐,奶奶都要把早餐送上去。

●我和奶奶。
我決定留下來,也是因為爸媽工地上的活兒還沒完工,弟弟還在讀大專。我媽說弟弟還沒娶老婆,他們要多賺點幫他存老婆本。他們兩人做一份工——我爸比較瘦,腰不好,拎水泥、拌水泥那些體力活都得我媽幹。
有時候我也覺得爸媽重男輕女,比如我是在鄉下上學,但爸媽為了能讓弟弟念好一點的初中,又在市裏麵買房子。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暑假去工地那裏就要早上起來買菜切菜、洗碗洗衣服,我弟就不用。我媽說,“男孩子隻要會賺錢就行了”。
我16歲就輟學了。家裏人都勸說要上學,我覺得自己成績不好,在學校也是混日子,出去打工還能拿工資。那個時候很多朋友也出去上班了,我去上海,進了親戚的廚具廠做打包。一年有兩萬多工資,我隻拿了零頭,其他都給我爸媽了。後來做過美容、健身房銷售,因為工資低又去了溫州,在餐飲店做收銀和領班。
第一次放棄照顧奶奶,跑到溫州找我老公,我媽就說我,在外麵連房租都交不起,還不如回來,最起碼水電費不用愁。老公後來也挺願意(我回去)的,他就可以住免費宿舍,不然租房一個月得1600。我也想,現在生了小孩,找不到什麽工作,又沒一技之長,不如回家少花一點。
第二次放棄是去年十月份,我淺淺打了個底妝,奶奶就說我化妝去在外麵找男的。當時圍了很多人來看,在旁邊笑,我很無助,氣得住到市裏弟弟的新房十多天。
後來聽說奶奶那幾天沒怎麽吃,就是早上煮點稀飯。她不會燒電磁爐,又不願點柴燒大鍋,一個月瘦了很多。我心疼,氣也消了,爸媽也說快過年了,讓我先回去,過完今年再說。
回去的時候她挺高興的,抱著我兒子親,又叫我(以後)不要出去。但奶奶的病越來越嚴重,經常去村長家讓評理,還要去鄉裏告我爸媽,說不讓她開空調,沒做什麽好菜給她吃。其實就是中午燒了幾個菜,晚上熱一熱,奶奶就把碗摔了。
生氣的時候爸媽也會說,如果明年真的沒人照顧,就送去養老院算了。每年都這麽說,但是從來沒送去過。奶奶肯定不會去的,覺得有兒子在,送到養老院是很可憐的。
姑姑們的孩子有在外麵開廠的,包工地的,也有在大城市上班的,我跟他們比差遠了,有小孩又沒上班,照顧奶奶這件事,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我。
其實待在家裏照顧奶奶,也是給我托底。我在大城市就是那種社會邊緣。上海打工時也是住農村,五一節放一天假,地鐵都不會坐。到了溫州也是全年無休,沒什麽朋友。

●老家環境。

一開始回村,我覺得生活很安逸,早上去集市上擺攤賣衣服,下午推著小推車去小學門口賣油炸雞柳骨肉和澱粉腸,一天賣50塊錢。但畢竟嫁了人,過年的時候會覺得有點難受,待在家裏也不行,回老公家又不自在,好像哪都不是我的地方。
我待得好抑鬱,經常被奶奶氣到吃不下飯,肚子脹得很大,胃也不舒服。我當時就一直想,到底怎麽才能改變現狀,怎麽樣才能邊帶孩子邊賺錢?
我看好多寶媽都拍視頻,漲粉絲接廣告。她們也是那種很普通的人,可能跟我一樣狀態很差,通過拍視頻改變了現狀。有個幾百萬粉絲的大網紅,是貴州山裏的寶媽,後來有了自己的房子。
去年夏天,我也開始拍。我看很多人拍在家照顧老人的,都會有人看,我也比較喜歡看。我的生活亂七八糟,隻要每天記錄就可以了。每次發奶奶打罵我,流量就很高。
去年放棄照顧奶奶時,我發了一條視頻《對不起喜歡我的大家了,打算不管奶奶了》,有4萬讚,近5000條留言,漲了1000多個粉絲。有了點流量,我就接了點廣告,一個是老人家的監護手表,掙了200塊。

●第二次放棄奶奶時發的視頻,至今是流量最高的一條。
很多家裏老人老年癡呆的給我留言,說希望看到我能堅持下去照顧奶奶,他們的爺爺奶奶也是這樣,沒人管,後麵走了,他們很後悔。但是沒見過說誰跟我一樣,回家照顧。很多人都沒有辦法舍棄自己的工作回到農村,有車貸房貸,或者要結婚生子了,有些男的還要娶老婆,給自己存點老婆本,這些是現實的問題。
奶奶的親妯娌,跟奶奶就相差一歲,也是一個人在家,好幾次在地裏幹活暈倒在地裏,被別人救起來。我朋友外公90多歲,外婆走後一個人生活,洗衣服什麽的都不會,床上全是跳蚤,毛巾比擦桌子的抹布還髒,生了很多病。
今年開始,小孩長大了,我送到奶奶屋前的幼兒園,跟閨蜜一起創業擺攤。之前家裏人都反對,覺得掙不到錢,也覺得我啥都幹不成。後來看我在家老是哭,我媽想讓我休息一下,她回來照顧奶奶。
年初,我去柳州學了做臭豆腐,在夜市擺攤。剛開始那個位置不好,在商場的角落,基本沒有人流,但因為同城有很多人刷到過我和奶奶的視頻,我一發擺攤,來了好多人。
我賣的柳州爆汁豆腐,有很多人都沒聽過,還能加主食和鹵菜,覺得還比較新奇。還有很多外地學員來跟我學習,最高峰的時候一天帶三四個。算下來,一個月收入一萬左右。
有老粉會問,奶奶現在誰在照顧?自從開始擺攤,我每個月給我媽3000。我偶爾回去看看奶奶,奶奶反倒很高興,有次要給我200塊,讓我在家陪她。
我跟閨蜜在鷹潭合租了個兩室,那種拆遷戶的安置房,租金攤下來一個人350一個月,離擺攤的地方很近。雖然每天很辛苦,但是有奔頭。今年八月,我又去學了爆炒螺獅粉,開了第二個攤位。
老公回來幫我,覺得比在廠子裏打工強。懷孕的時候,他想創業做快遞,賠了。那一整年就發了一萬塊錢工資。我們江西這邊的彩禮都是38萬,我們家當時隻要了18萬,但訂婚那天沒給,拖了很久。我挺著大肚子還經常在外麵做兼職。
我覺得比較困難的那幾年,我沒有得到過什麽關心或者比較需要的東西,現在我獨立了,不是很依附他。在我倆感情裏,我變得稍微強勢一點。
弟弟畢業,也跟著我幹。上半年他網上借了十萬,開拚多多網店,賣那種衝馬桶的、茶葉包,小卡包、收納盒這些小東西。他從小沒吃過什麽苦,就覺得打工沒出息,要自己當老板,結果幾個月虧了五六萬。他現在知道賺錢不容易。
村裏人都跟我媽說我會賺錢,還有的好誇張,說我一個月賺20萬。現在回奶奶家吃飯,我媽就燒很多菜,以前不會。他們一直對我沒什麽期待,學習成績不好就算了,隻要在學校不要亂來就行,到了年紀差不多嫁人就這樣子。
這次帶我弟去炒粉,我媽說不喜歡讓我弟擺攤,過跟我一樣的生活,有上頓沒下頓,天天熬夜,對身體不好。我沒有傷心,從小到大我已經習慣了這種感覺。我隻記他們的好,如果不是媽媽幫我帶小孩,我也擺不了這個攤。
明年誰照顧奶奶,我們還沒有討論過。今年我媽回來,我爸一個人在市裏做工,隻幹了一兩個月——上半年去了廣東、溫州和嘉興,不是活不好幹,就是爛尾樓老板不結工資。如果明年我媽待不住了,我可能還得一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