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巡邏探員與庫克郡警長辦公室的警察10月6日站在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的芝加哥處理中心入口外。(美聯社)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強力推行移民政策,數以千計的美國聯邦探員被調到移民執法部門,導致許多毒品走私、人口販賣與反恐等複雜案件被迫延宕或取消,起訴數量明顯下滑。部分探員被迫轉為文書處理案件,線人網絡逐漸瓦解,削弱長期調查能力。隨著士氣低落與人事調動,聯邦探員紛紛選擇辭職。
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為了配合川普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達到每天遣返3000名非法移民的目標,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局(HSI)探員、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官員、聯邦調查局(FBI)官員,甚至是郵政局的員工,都被從原本的工作崗位上調離,協助追蹤、拘留與遣返無證移民。曾經在德州艾爾帕索(El Paso)專門追查兒童人口販運的聯邦調查小組已解散、堪薩斯州負責遏止強效鴉片類止痛劑芬太尼流入的特別任務小組也被換任務、美國西南邊境的毒品走私要道的檢查哨,如今也無人駐守。
探員兩頭燒 清晨辦刑案、白天奔千裏抓移民
這項政策對長期專注跨國幫派犯罪的國土安全調查局(HSI)影響最大。雖然HSI艾爾帕索辦公室負責人史蒂文斯(Jason T. Stevens)表示,在川普於1月發布行政命令後,HSI已將移民執法納入打擊跨國犯罪的核心行動規劃,且並未影響其執法與調查能力。然而,許多基層聯邦探員表示,他們現在不得不把一天對半切,先在清晨處理傳統刑事案件,然後白天上班時則進行逮捕移民行動。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前幕僚長豪瑟(Jason Houser)5月在國會作證時說,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官員如今“被派去追捕距離邊境上千英裏的園丁與廚房助手”,這些任務影響了原本的篩檢、查驗與攔截工作。
沒時間深入調查、線人網崩解 起訴數量下滑
這樣的結果就是,執法人員難以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建立案件的時間也變少,而起訴數量也跟著下降。
根據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旗下“交易紀錄取用中心”(TRAC)彙整的資料顯示,各聯邦機構移送起訴的案件數普遍下滑。美國緝毒局(DEA)在5月至6月間的移送案件減少了10%;美國法警局 (United States Marshals Service)下降近13%;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則減少了14%。多名現任與前任探員表示,在兒童性剝削案件中,許多需要傳票、搜查令或大陪審團作證的調查案件,已被延後甚至直接取消。
線人網絡也正慢慢變成一盤散沙(fraying)。調查人員指出,想在毒品幫派或兒童販運集團內建立信任關係,需要長時間在現場經營,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那樣的時間。部分探員說,現在也更難提供簽證給線人,這些簽證原本可以讓他們合法留在美國。於是,有些探員隻好提醒線人“務必小心行事,不要惹事生非,如果被警方臨檢攔下,就立刻打電話聯絡他們。”
探員被迫轉做內勤文書 高層相繼辭職
這波人員調動導致高層官員出走。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個月,光是在休士頓就已經至少有6名國土安全調查局的高級探員辭職;洛杉磯、亞特蘭大也出現類似情況。除了國土安全調查局,今夏已經有超過100名FBI探員被調往華府,加入川普下令的特別行動,近半數逮捕案件都與移民有關,而這些FBI探員當中有許多人是來自反情報與反恐部門。
對第一線執法人員而言,選擇相當殘酷:看是要選擇隻需文書處理、幾乎不用實地調查的“內勤案件”,或是眼睜睜看著複雜的調查走向失敗。部分探員現在負責處理低層級的毒品案件,隻需填寫文件,不再需要臥底或經營線人。華府自由派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移民研究主任比爾(David Bier)表示,川普政府的策略是透過移民執法來解決犯罪問題。他說,“他們認為,隻要把人遣返,就能解決毒品走私、性交易和兒童販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