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9月30日,第31次安第斯共同體(安共體)外長理事會例行會議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行。會議表決一致通過決議,正式接納中國為該組織觀察員國。
香港《南華早報》10月6日援引分析人士報道指出,自1999年中國與安共體達成建立磋商機製協議以來,雙方一直保持接觸。如今,隨著中國正式成為安共體觀察員國,此舉將有助於中國加強在該地區的戰略立足點,並推動從人工智能(AI)到電動汽車等產業的發展。
“中國無疑正在利用特朗普政府激進的關稅政策。就在這些(拉丁美洲)國家希望向全球市場出口更多產品之際,特朗普政府卻在不斷提高貿易壁壘。”有專家指出,美國近期的政策,包括關稅政策,正好印證了中國所說的——中國是更可靠、更穩定的夥伴,而美國並非真正關心其他國家的利益。
“換句話說,中國傳遞的信息是:‘雖然美國正關門歇業,但我們依然敞開大門做生意’。”為客戶提供中拉關係谘詢服務拉撒路谘詢公司(Lazarus
Consulting),其創始人利蘭·拉撒路(Leland Lazarus,中文名羅力瀾)這樣形容道。
安共體成立於1969年5月,是拉美地區一個重要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總部設在秘魯首都利馬,現有4個正式成員國,分別為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智利和委內瑞拉分別於1976年和2006年退出該組織。
複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天驕表示,當前最新進展標誌著中國和拉美國家的關係進入了“新階段”。他相信,中國作為安共體觀察員國的地位,將能夠進一步深化與拉美地區的經濟和投資聯係。
此外,江天驕認為,作為亞洲大型經濟體,中國正式加入安共體大家庭,也是“深化全球南方戰略布局的關鍵一步”。“此舉不僅意味著中國與拉美合作的深化,也通過製度化參與區域事務,強化了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話語權。”
《南華早報》指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各國發動關稅戰之際,作為發展中國家重要一員的中國,則承諾捍衛全球秩序。
江天驕表示,中國加入安共體可以幫助各國“對衝”特朗普全麵關稅政策的影響,因為各個經濟體如今正日益被迫尋求替代市場。
“作為觀察員國,中國可以通過區域合作機製為拉美提供更穩定的出口渠道。”在這一背景下,江天驕認為,中方的這一新身份,也可被視為中國與安共體成員國共同傳遞的信號——“他們相信,加強南南合作,共同維護多邊秩序,有助於對衝來自美國的單邊施壓影響”。
“中國(作為觀察員國)的加入,將進一步增強在拉丁美洲和全球南方的影響力網絡,為崛起成為全球大國提供製度支持。”江天驕補充道。
拉撒路谘詢公司創始人利蘭·拉撒路表示,這一事態發展是中國在南美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最新例證,也將為中方“提供另一條途徑,以推廣其框架,包括最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
上個月,中方在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期間提出全球治理倡議,並表示該倡議可以在世界快速變化和動蕩的背景下改善全球治理。
拉撒路還注意到,安共體的四個成員國都蘊藏著豐富的金、銅和鋰資源,與中國在AI、電動汽車等未來產業的發展需求形成了天然的互補關係。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和拉美國家雙邊經貿關係朝著更加多元化和縱深發展的方向邁進。拉美豐富的資源貯藏與中國的市場和技術優勢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和互惠性,中拉雙方在這些領域加強合作,深化產業鏈發展,不僅將助力拉美地區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經濟現代化,也將為中拉命運共同體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進而為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在上周舉行的第31次安共體外長理事會例行會議上,各成員國代表表示,中國在國際社會和全球治理中始終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成為安共體觀察員國具有重大曆史意義,期待以此促進雙方合作,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和可持續發展,更好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中方代表、駐哥倫比亞使館臨時代辦張立平讚賞安共體這一決定,表示中方願與拉方共同落實共建中拉命運共同體“五大工程”,開啟雙多邊相互促進新合作格局,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南華早報》還介紹稱,近年來,中國通過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這一機製,不斷加強與拉美經濟體的合作。
今年5月,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中,與會的地區領導人已經聽到了中方發出的訊息——中國是“好朋友、好夥伴”,將與地區經濟體攜手推動發展,共同抵製霸淩與單邊主義。
今年5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表示,中拉合作不懼風雨,跨越山海無問西東。中方將同拉方一道,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共同落實全球三大倡議,維護多邊貿易體製和開放合作環境,捍衛國際公平正義與世界和平穩定。我們相信,以團結協作應對風險挑戰,以互利合作共謀發展繁榮,中拉論壇將堅定邁向下一個“金色十年”,開創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