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Z世代入門級崗位不斷縮減,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 )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等億萬富豪宣稱,真正的增長機遇即將離開地球,邁向太空。圖片來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在這場人工智能革命中,年輕人成為受衝擊最大的群體,而且這種趨勢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9月,斯坦福大學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對美國入門級勞動者產生了“顯著且不成比例的影響”,再次引發外界對下一代如何在勞動力市場站穩腳跟的擔憂。
但對於那些擔心未來就業形態的人來說,年輕職場人士或許需要放眼更廣闊的天地,甚至將目光投向太空。因為那些顛覆傳統職業的技術,同樣可能加速太空旅遊、行星殖民等全新產業的興起。
這正是薩姆·奧爾特曼、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佐斯等眾多億萬富豪積極倡導並通過技術創新全力助推的未來願景:未來最有保障、最賺錢的工作或許根本不在地球上。
薩姆·奧爾特曼:2035屆畢業生將探索太陽係
薩姆·奧爾特曼因擔任OpenAI(ChatGPT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而廣為人知,但他同樣加入了看好太空生活的億萬富豪行列。他甚至表示,十年後的年輕人可能會放棄地球上的職業前景,轉而投身更廣闊的太陽係。
在今年8月接受視頻記者克萊奧·阿布拉姆(Cleo Abram)采訪時,薩姆·奧爾特曼表示:“到2035年,那時的大學畢業生——如果他們還會去上大學的話——很可能會登上飛船,執行探索太陽係的任務,從事一種全新的、激動人心的、高薪又超級有趣的工作。”
這些工作不僅將讓阿爾法世代畢業生坐擁天價薪酬,他們還會“為你我感到惋惜,因為我們不得不做這些枯燥老舊的工作,而他們的一切都將更美好”。
盡管他的預測頗為大膽,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正催生創新浪潮,並將助力解決包括太空生命維持在內的諸多社會難題。
埃隆·馬斯克:人類最早或將在2028年登陸火星
作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也是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堪稱21世紀太空探索浪潮中最具影響力的推動者之一。畢竟,他是市值達4000億美元的SpaceX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而該公司正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攜手推進太空探索。
盡管SpaceX屢遭挫折,但馬斯克仍充滿信心,預計無人火星火箭最早將於明年發射,而首次載人飛行則定在2028年。
早在2013年,馬斯克就曾表示:“我希望死在火星上,但不是在著陸的那一刻。”
傑夫•貝佐斯:太空業務將超越物流業務
傑夫•貝佐斯當年在自家車庫創立亞馬遜時,隻是懷揣著開辦一家在線書店的構想。三十多年過去,他將其打造為一家市值逾2.4萬億美元的電商與數據服務帝國,其個人財富也累積至約2500億美元。
但他預言,其太空技術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終將創造更大財富。
他在去年年底《紐約時報》DealBook峰會上表示:“我認為這將成為我參與過的最偉大事業,但這需要一些時間。”
這位61歲的企業家至少確信,太空旅行將在其有生之年成為主流現實。藍色起源的使命是打造“一個讓數百萬人能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未來,其根本目標是修複並守護地球”。
如今,藍色起源最為人熟知的業務是太空旅遊。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的一枚火箭將貝佐斯現任妻子勞倫·桑切斯(Lauren Sanchez)、歌手凱蒂·佩裏(Katy Perry)和記者蓋爾·金(Gayle King)送上了太空。
比爾•蓋茨:我選擇堅守地球
談及太空旅行投資時,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持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在2021年接受喜劇演員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采訪時表示:“太空?我們在地球上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蓋茨在2023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當被問及是否值得花錢前往地球的鄰居火星時,他表示不值得:“去火星實際上成本極其高昂。”
相反,他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到改善全球健康等慈善事業中。
他表示:“花一千美元就能買到麻疹疫苗,挽救一條生命。這足以讓人回歸現實,比去火星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