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誰都覺得荒唐:唐僧娶了大自己11歲的中國女首富,孫悟空娶了“天竺國王後”,豬八戒隻是娶了一個普通護士。
身份差得懸殊,熱鬧傳了幾十年。可三十多年後再回頭,局麵全變了。
遲重瑞的名字,總是和“吃軟飯”連在一起。演《西遊記》爆紅後,他遇到陳麗華。
她是富華集團的掌舵人,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已經有三個孩子。
那年他母親住院,她一句話沒多說,卻把最好的醫生和護理安排妥當。
他在病房外寫下一封手書致謝,那一刻定了心。不是因為錢,也不是因為名氣,而是因為信任。
別人眼裏他搭上女首富,自己卻轉身紮進紫檀木館,一講就是三十年。
婚後他退出演藝圈,每天穿布鞋,早上八點準時到館裏講解,夏天汗透襯衫,冬天手抄講解詞。
他叫她董事長,叫自己遲先生。外頭議論沸騰,他不解釋,日子就這樣穩穩過去。
三十年走下來,沒豪門大戲,沒狗血紛爭,反而像一幅慢慢鋪開的長卷。豪門的標簽越厚,他的聲音越輕,但輕裏有份自持。
六小齡童的故事安靜得多。杭州章氏猴戲世家出身,練就火眼金睛。
他和於虹的相識在片場,她是場記,也是劇中“天竺國王後”。
那時劇組禁戀,他們偷偷騎一輛自行車,前後隔著一拳的距離。拍戲摔傷,威亞斷了,他腰疼得動不了。
她三天三夜守著病房。後來他們結婚,沒有豪華婚禮,沒有排場。
外界看他“軸”,看他爭議多,可他這一生最執拗的選擇,就是把於虹放在身邊。
幾十年婚姻,生活就是晨跑、公園、夜裏一起看劇。
外界風聲再大,他們沒動搖。六小齡童說,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遇見了於虹。
這話很普通,卻比許多豪言更真實。舞台上的齊天大聖,生活裏隻認一個家。
馬德華的戲外人生最接地氣。演豬八戒時,他是最年輕的一個,本可以回族身份拒演“豬”,可他接下來了。
戲裏懶散,戲外一點都不糊塗。和侯玉敏相識在診所,她是護士,眼睛亮,手腳輕。
婚後幾十年,沒豪華婚禮,沒大風大浪,平平淡淡。可他常說,侯玉敏才是他人生最大的福氣。
拍戲時他膝蓋斷過十字韌帶,想退組。他隻說了一句:“你要是退組,我晚上肯定睡不著。”
他就咬牙堅持了下來。後來成名,他不參加應酬,不惹緋聞,每天早起熬銀耳湯,拎著菜籃去市場。
他說:“演完八戒,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知足。”最不起眼的角色,最後過得最踏實。
把三個人放在一起看,反差特別明顯。遲重瑞被說成“攀高枝”,可他明白自己要什麽,守住安穩。
六小齡童常被笑“軸”,卻幾十年如一日,守著婚姻不變。馬德華沒有豪門、沒有光環,卻守下了一桌熱飯、一盞燈。
三十八年過去,當年的三兄弟,一個娶了女首富,一個娶了王後,一個娶了普通姑娘。
唐僧活在流言裏,孫悟空活在風波裏,豬八戒活在煙火裏。
誰贏了?答案其實早就寫在他們各自的選擇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