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從MAGA到柯克:美國右派思想風靡亞洲 品牌輸出?

從MAGA到柯克:美國右派思想風靡亞洲 品牌輸出?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5-10-02 09:06: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從MAGA到柯克:美國右派思想風靡亞洲 品牌輸出?

2025年9月6日,美國右翼名嘴柯克(Charlie Kirk,左)在韓國首爾出席韓國保守派組織“建設韓國” 主辦的活動,站在他旁邊的是組織創辦人金米娜(Mina Kim,音譯)。(X@realminakim)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盟友、右翼名嘴查理柯克(Charlie Kirk,下稱柯克)9月初遇刺身亡後,事件在當地引起的餘波愈演愈烈,輿情遠遠超出美國本土,遠至亞洲以至世界各地。

遇刺前一週,柯克展開了其首次亞洲演講巡迴宣揚保守派理念,先後在韓國首爾及日本東京出席當地右翼組織及政黨主辦的座談會。他死後這兩國都出現大量哀悼的聲音,甚至因此而引起爭議。即使與事件看似關係不大,香港等華語地區也因柯克遇刺而掀起社會、政治嫌隙,“應否同情柯克”、“柯克是不是擅動情緒的民粹主義者”等爭論此起彼落。

上述情況證明,柯克或其背後所代表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這股政治能量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早已突破地緣、文化等限製散播至美國以外的地方,但關鍵問題是—-它憑甚麽?

  MAGA內容模糊 反助擴散亞洲各國

MAGA標籤於2016年作為川普的選舉口號而流行起來(發源於1980年列根總統的競選口號),而川普的意識形態很大程度上定義了如今“MAGA派”的核心主張。他整體上支持“美國優先”,在經濟上反全球化及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國內政治上反精英、反建製,在移民問題上採強硬立場,以及文化上呼籲回歸傳統保守價值。除著川普兩度入主白宮,將政治理念落實成政策。MAGA還融合了傳統右派、共和黨人主張的自由市場經濟、小政府原則等等。

而MAGA或川普的主要支持者一直以來都是中年或以上白人男性,收入中等偏低、深受全球化影響的工人階級以及基督教福音教派信徒。隨著MAGA運動日趨成熟,支持者的陣容開始有所變化,例如柯克創立的保守派青年組織“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下稱TPUSA),就將不少年輕人、同性戀者、白人以外群體吸納到MAGA陣營內。



2024年8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右翼政治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在時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Getty)

與其他大帳篷(Big tent)政治意識形態一樣,川普的個人政治立場或MAGA內部都存在大量內部矛盾和衝突,而作為MAGA旗手的柯克也不例外。後者2019年參與辯論時,以自由市場經濟為由拒絕支持對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徵高額稅款。他兩年後改變立場,批評貝索斯的行為違反“美國價值”,無可奈何下願支持對其徵稅。

正是這種“標籤清晰、內容模糊”的立場,才使MAGA或柯克在國內擴展支持者基本盤,在國際上突破文化差異、地域的界限,備受亞洲各地右翼人士所青睞。

  美韓右翼:從反共到維護家庭價值

從柯克亞洲之旅首站的韓國說起,他月初赴首爾出席由韓國保守派組織“建設韓國” 主辦的活動,正正是柯克或MAGA在亞洲也具影響力的表現。據韓媒報道,柯克逝世後,韓國保守派青年團體“自由大學”,在首爾舉辦了紀念前者的追悼會,參與人數雖不多,但不少受訪者皆表示在首爾舉辦紀念一名外國政治人物的活動實屬罕見。

據韓媒報道,“建設韓國”(Build up Korea)是一個以基督教、自由民主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以及韓美同盟等核心價值為主的組織,主要目標群是年輕保守派,以對抗校園中的進步主義。無論是目標群眾、政治主張,這與TPUSA近乎無異。

36歲的金米娜(Mina Kim,音譯)2023年創立“建設韓國”後,一直活躍於美國與韓國的青年右翼圈子。她今年已兩度登上白宮前首席策略師、MAGA陣營知名人物班農(Steve Bannon)的Podcast節目,並自稱是“韓國MAGA派”。金米娜9月6日接待柯克時,甚至跟對方說:“我基本上照搬你在美國舉辦活動(的形式)。”

Korea loves @charliekirk11! #BuildUpKorea pic.twitter.com/B1vs8M81xR

— Grace Chong, MBI (@gc22gc) September 5, 2025


而柯克在參與活動前後所發表的言論,似乎也揭露了韓國保守派為何會將其視之為榜樣。他當時表示:“反對共產主義的鬥爭是我們兩個偉大國家(美韓)的共同目標,共產主義會摧毀它所觸及的一切。”他又提及:“韓國正發生牧師被捕、未經授權進入民宅進行調查等可怕的事情。川普正密切監視韓方。”

由於美韓的傳統盟友關係,傾向對朝鮮及中國採強硬立場的韓國保守派,很自然會將柯克或MAGA與美韓同盟掛鈎。

另一方麵,MAGA以及柯克以維護美國立國精神為由支持基督新教,而這也與韓國保守派以及韓國福音派新教教會的互相契合 。韓國新教教會長期以來一直是政治參與者,動員信徒參與各種活動,從反共產主義到反對進步派總統。 對許多保守派韓國信徒來說,柯克並非一個外來者,而是一個來自國際上、誌同道合的傳道者。

與MAGA及柯克宗教觀相類似的,便是他們對家庭、婚姻以及生兒育女的看法。柯克本人身為虔誠的基督徒,經常在公開演講或辯論中鼓勵婚姻、生育,認為美國出生率下降是文化問題。

鑒於韓國宗教整體上呈持續萎縮之勢,柯克宗教觀看似難以俘虜沒信仰或非新教徒的保守派。然而,他堅決支持穩定、傳統家庭價值的立場竟剛好深深打動了韓國一少年輕男性。

在韓國這個世界上生育率最低之一的國家中,年輕男性麵臨長達逾一年的義務兵役和嚴峻的就業市場,某程度上對女性主義,女權心生不滿,認為相關敘事忽略了男性所承擔的負擔。當柯克提到“如果你想擁有幸福的生活,那就結婚生子吧”,韓國年輕保守男性所接收到的不是宗教約束家庭的價值,而是恢複穩定家庭生活、建立健康社會的呼籲。

  日本“MAGA式右派”:反全球化、保護國族文化價值

柯克在日本東京的行程更具政治色彩,出席了參政黨主辦的活動。比起韓國的民間組織,參政黨可以說是更能代表“MAGA全球化”的例子。參政黨不同於其他傳統右翼或極右政黨,它並非從日本的曆史尋找參考對象,而是極力模仿來自美國的MAGA運動,明確地主張“日本人優先”。黨魁神穀宗幣更曾直言,他的政治理念深受川普影響。

上述提到的性別議題、宗教觀念當然能引起參政黨等所謂“MAGA式右翼”的共鳴,例如當柯克講座上談到新教是美國保守主義基石時, 神穀宗幣將其與日本皇室的象徵地位進行了比較。

今日はターニングポイントUSAの主催者である【チャーリー.カーク氏】を招いての講演會でした。

1200名を超える皆さんと共に、

若者への教育と政治參加について
グローバリズムとの向き合い方について
反グローバリズムを訴える勢力の連攜について

たくさん學ぶ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pic.twitter.com/Fu2LnpCupS

— 神穀宗幣【參政黨】 (@jinkamiya) September 7, 2025


柯克在講座中表示:“我很高興能夠(向你們)學習,希望激勵你們偉大國家的人民繼續對抗全球主義威脅。”,他其後在活動中提出3P理論,民族認同建立在人民(People)、地點(Place)和原則(Principle),稱全球化往往會削弱了這些基礎。

經濟全球化一向都是草根右翼的攻擊對象,但主要連結美日MAGA派的,也許是日本在少子化下引入更多外勞和移民的問題,越來越多外國人來到以大和民族佔98.5%的日本,引發的排外情緒,與美國的“白人至上”皆是民族主義升溫之表現`。

柯克在出席活動後接受美媒採訪,他強調:“我們(美日右翼)正爭取相同的目標.......如果你把3000萬巴基斯坦人引進日本,日本就不會是日本。”有份出席活動的參政黨議員山中泉在柯克遇刺前數小時上傳視頻,透過引述柯克的話,稱日本雖仍保持強大的文化韌性,但未來幾年移民和人口變化將改變這一狀況。

對日本右翼民眾或“MAGA式右翼人士”,柯克或美國MAGA運動不隻有共同的敵人(全球主義),而且有共同的最終目標—保護本國主要民族或種族的價值、文化,免遭全球化的侵犯。

在柯克遇刺後,神穀宗幣在社交媒體X發長文悼念後者,稱:“他已不隻是一位尊貴的客人,更是一位誌同道合的戰友,致力於與我們共創未來。”



2025年9月8日,日本參政黨黨魁神穀宗幣(右)和議員山中泉(左)在日本東京與前來出席活動的美國右翼名嘴柯克(Charlie Kirk)合照。(X@SenYamanaka)

  MAGA:成功的政治品牌?

為何亞洲右翼開始追捧MAGA或以Charlie Kirk為政治榜樣?無論你支持與否,其中一個主因可能就是MAGA是一個頗成功的政治文化品牌,而Charlie Kirk則是一位受矚目的“代言人”。

在兩黨政治下,美國政壇過往一向由傳統精英所主導。但川普以及MAGA運動的出現,使草根右翼徹底取代傳統共和黨精英,前者更成功再創曆史,事隔一屆重新入主白宮。這個成功故事,自然受不少海外、非政治主流的草根右翼所仰慕。

再者,對比起其他政治運動,MAGA不隻是一個政治品牌,更是一個文化品牌。在柯克的加持下,MAGA對外展現出年輕、有活力的形象。這或許能解釋到,日本等地的“MAGA右派”為何在擁有本土右翼傳統的情況下,還會向一個海外的政治運動借鑑。



2024年10月31日,在新墨西哥州支持川普的競選集會上,一個男孩戴著MAGA的帽子。(Reuters)

而在其他缺乏草根右翼政治力量的亞洲國家地區中,MAGA以及Charlie Kirk所傳遞的文化訊息佔有更重要的地位。在華語地區中,上述種種議題已失去了討論的曆史脈絡,反而更易成為情緒爭論。

當美國人就柯克之死以及後續的Jimmy Kimmel停播風波的言論自由問題,爭論得麵紅耳赤時,華語地區的網民卻因討論柯克的辯論本質而爆罵戰。更廣泛而言,當MAGA或川普反對平權行動 ( Affirmative action)時,無論支持與否,歐美民眾的討論都離不開補償過去曾打壓少數族群的前設,當這一議題延續至華語地區後,卻變成“黑人當電影主角拖累電影質素”等討論。

事實上,這恰恰證明了MAGA是一個成功的全球“品牌”,不隻能影響到具草根民粹政治動能的國家,甚至在欠缺曆史脈絡的情況下,仍可透過文化影響力擴散到相關地區,使其聚焦的議題成為當地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

雖然川普再過3年多便會卸任美國總統,而MAGA也失去了柯克這一“最佳代言人”,但MAGA代表的政治理念、文化意識肯定不會隨兩人而去。倘若美國乃至世界各國的左派希望對抗“MAGA全球化”,除了要指出對方隻有包裝欠缺實質內容外,建立自身的“品牌”恐怕是必經之路。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北航90後美女副教授走紅,長相及頭銜引發熱議
突發:正在船上的“環保少女”,被以軍扣押
70歲華爾街銀行家租豪宅打造地牢,性虐數十名模特
巴菲特出手了,100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
美防長嗆肥胖將軍不爽就離職!這上將不幹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擺"2028競選帽" 怒懟:醫保不給非法移民 決不妥協!
全球“機器人第一大國”:中國
哈瑪斯拒絕川普停火計劃,決定繼續戰鬥!
失業+資訊黑箱+歧視印度人 K簽證犯眾怒 官方失算
政府關門:川普擬砍“民主黨機構” 對峙升級 裁員將開始
中方向美方提“四不”要求:不見不該見的人……
外交政策:挺台大將全失勢 台灣陷美中雙重夾擊
砍外籍生 刪DEI…川普又點名9所頂尖大學 簽承諾拿補助
普京:恢複與美國的全麵關係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
美國密歇根州長:特朗普關稅隻會有一個贏家,就是中國
小米汽車突自行啟動開走 車主公開視頻 否認“誤觸手機”
為啥馬斯克繳稅那麽少?頂級富豪們是這樣逃稅的
西貝的餐點大規模降價,為什麽網友還是不買賬?
國慶隻放2天惹怒員工 老板:牛馬就好好給我耕田
萬斯稱特朗普發視頻嘲諷民主黨高層“是開玩笑”
視頻瘋傳:移民挑釁ICE探員 數十大漢撲上 騎車突圍…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從MAGA到柯克:美國右派思想風靡亞洲 品牌輸出?

香港01 2025-10-02 09:06:56
從MAGA到柯克:美國右派思想風靡亞洲 品牌輸出?

2025年9月6日,美國右翼名嘴柯克(Charlie Kirk,左)在韓國首爾出席韓國保守派組織“建設韓國” 主辦的活動,站在他旁邊的是組織創辦人金米娜(Mina Kim,音譯)。(X@realminakim)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盟友、右翼名嘴查理柯克(Charlie Kirk,下稱柯克)9月初遇刺身亡後,事件在當地引起的餘波愈演愈烈,輿情遠遠超出美國本土,遠至亞洲以至世界各地。

遇刺前一週,柯克展開了其首次亞洲演講巡迴宣揚保守派理念,先後在韓國首爾及日本東京出席當地右翼組織及政黨主辦的座談會。他死後這兩國都出現大量哀悼的聲音,甚至因此而引起爭議。即使與事件看似關係不大,香港等華語地區也因柯克遇刺而掀起社會、政治嫌隙,“應否同情柯克”、“柯克是不是擅動情緒的民粹主義者”等爭論此起彼落。

上述情況證明,柯克或其背後所代表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這股政治能量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早已突破地緣、文化等限製散播至美國以外的地方,但關鍵問題是—-它憑甚麽?

  MAGA內容模糊 反助擴散亞洲各國

MAGA標籤於2016年作為川普的選舉口號而流行起來(發源於1980年列根總統的競選口號),而川普的意識形態很大程度上定義了如今“MAGA派”的核心主張。他整體上支持“美國優先”,在經濟上反全球化及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國內政治上反精英、反建製,在移民問題上採強硬立場,以及文化上呼籲回歸傳統保守價值。除著川普兩度入主白宮,將政治理念落實成政策。MAGA還融合了傳統右派、共和黨人主張的自由市場經濟、小政府原則等等。

而MAGA或川普的主要支持者一直以來都是中年或以上白人男性,收入中等偏低、深受全球化影響的工人階級以及基督教福音教派信徒。隨著MAGA運動日趨成熟,支持者的陣容開始有所變化,例如柯克創立的保守派青年組織“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下稱TPUSA),就將不少年輕人、同性戀者、白人以外群體吸納到MAGA陣營內。



2024年8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右翼政治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在時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Getty)

與其他大帳篷(Big tent)政治意識形態一樣,川普的個人政治立場或MAGA內部都存在大量內部矛盾和衝突,而作為MAGA旗手的柯克也不例外。後者2019年參與辯論時,以自由市場經濟為由拒絕支持對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徵高額稅款。他兩年後改變立場,批評貝索斯的行為違反“美國價值”,無可奈何下願支持對其徵稅。

正是這種“標籤清晰、內容模糊”的立場,才使MAGA或柯克在國內擴展支持者基本盤,在國際上突破文化差異、地域的界限,備受亞洲各地右翼人士所青睞。

  美韓右翼:從反共到維護家庭價值

從柯克亞洲之旅首站的韓國說起,他月初赴首爾出席由韓國保守派組織“建設韓國” 主辦的活動,正正是柯克或MAGA在亞洲也具影響力的表現。據韓媒報道,柯克逝世後,韓國保守派青年團體“自由大學”,在首爾舉辦了紀念前者的追悼會,參與人數雖不多,但不少受訪者皆表示在首爾舉辦紀念一名外國政治人物的活動實屬罕見。

據韓媒報道,“建設韓國”(Build up Korea)是一個以基督教、自由民主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以及韓美同盟等核心價值為主的組織,主要目標群是年輕保守派,以對抗校園中的進步主義。無論是目標群眾、政治主張,這與TPUSA近乎無異。

36歲的金米娜(Mina Kim,音譯)2023年創立“建設韓國”後,一直活躍於美國與韓國的青年右翼圈子。她今年已兩度登上白宮前首席策略師、MAGA陣營知名人物班農(Steve Bannon)的Podcast節目,並自稱是“韓國MAGA派”。金米娜9月6日接待柯克時,甚至跟對方說:“我基本上照搬你在美國舉辦活動(的形式)。”

Korea loves @charliekirk11! #BuildUpKorea pic.twitter.com/B1vs8M81xR

— Grace Chong, MBI (@gc22gc) September 5, 2025


而柯克在參與活動前後所發表的言論,似乎也揭露了韓國保守派為何會將其視之為榜樣。他當時表示:“反對共產主義的鬥爭是我們兩個偉大國家(美韓)的共同目標,共產主義會摧毀它所觸及的一切。”他又提及:“韓國正發生牧師被捕、未經授權進入民宅進行調查等可怕的事情。川普正密切監視韓方。”

由於美韓的傳統盟友關係,傾向對朝鮮及中國採強硬立場的韓國保守派,很自然會將柯克或MAGA與美韓同盟掛鈎。

另一方麵,MAGA以及柯克以維護美國立國精神為由支持基督新教,而這也與韓國保守派以及韓國福音派新教教會的互相契合 。韓國新教教會長期以來一直是政治參與者,動員信徒參與各種活動,從反共產主義到反對進步派總統。 對許多保守派韓國信徒來說,柯克並非一個外來者,而是一個來自國際上、誌同道合的傳道者。

與MAGA及柯克宗教觀相類似的,便是他們對家庭、婚姻以及生兒育女的看法。柯克本人身為虔誠的基督徒,經常在公開演講或辯論中鼓勵婚姻、生育,認為美國出生率下降是文化問題。

鑒於韓國宗教整體上呈持續萎縮之勢,柯克宗教觀看似難以俘虜沒信仰或非新教徒的保守派。然而,他堅決支持穩定、傳統家庭價值的立場竟剛好深深打動了韓國一少年輕男性。

在韓國這個世界上生育率最低之一的國家中,年輕男性麵臨長達逾一年的義務兵役和嚴峻的就業市場,某程度上對女性主義,女權心生不滿,認為相關敘事忽略了男性所承擔的負擔。當柯克提到“如果你想擁有幸福的生活,那就結婚生子吧”,韓國年輕保守男性所接收到的不是宗教約束家庭的價值,而是恢複穩定家庭生活、建立健康社會的呼籲。

  日本“MAGA式右派”:反全球化、保護國族文化價值

柯克在日本東京的行程更具政治色彩,出席了參政黨主辦的活動。比起韓國的民間組織,參政黨可以說是更能代表“MAGA全球化”的例子。參政黨不同於其他傳統右翼或極右政黨,它並非從日本的曆史尋找參考對象,而是極力模仿來自美國的MAGA運動,明確地主張“日本人優先”。黨魁神穀宗幣更曾直言,他的政治理念深受川普影響。

上述提到的性別議題、宗教觀念當然能引起參政黨等所謂“MAGA式右翼”的共鳴,例如當柯克講座上談到新教是美國保守主義基石時, 神穀宗幣將其與日本皇室的象徵地位進行了比較。

今日はターニングポイントUSAの主催者である【チャーリー.カーク氏】を招いての講演會でした。

1200名を超える皆さんと共に、

若者への教育と政治參加について
グローバリズムとの向き合い方について
反グローバリズムを訴える勢力の連攜について

たくさん學ぶ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pic.twitter.com/Fu2LnpCupS

— 神穀宗幣【參政黨】 (@jinkamiya) September 7, 2025


柯克在講座中表示:“我很高興能夠(向你們)學習,希望激勵你們偉大國家的人民繼續對抗全球主義威脅。”,他其後在活動中提出3P理論,民族認同建立在人民(People)、地點(Place)和原則(Principle),稱全球化往往會削弱了這些基礎。

經濟全球化一向都是草根右翼的攻擊對象,但主要連結美日MAGA派的,也許是日本在少子化下引入更多外勞和移民的問題,越來越多外國人來到以大和民族佔98.5%的日本,引發的排外情緒,與美國的“白人至上”皆是民族主義升溫之表現`。

柯克在出席活動後接受美媒採訪,他強調:“我們(美日右翼)正爭取相同的目標.......如果你把3000萬巴基斯坦人引進日本,日本就不會是日本。”有份出席活動的參政黨議員山中泉在柯克遇刺前數小時上傳視頻,透過引述柯克的話,稱日本雖仍保持強大的文化韌性,但未來幾年移民和人口變化將改變這一狀況。

對日本右翼民眾或“MAGA式右翼人士”,柯克或美國MAGA運動不隻有共同的敵人(全球主義),而且有共同的最終目標—保護本國主要民族或種族的價值、文化,免遭全球化的侵犯。

在柯克遇刺後,神穀宗幣在社交媒體X發長文悼念後者,稱:“他已不隻是一位尊貴的客人,更是一位誌同道合的戰友,致力於與我們共創未來。”



2025年9月8日,日本參政黨黨魁神穀宗幣(右)和議員山中泉(左)在日本東京與前來出席活動的美國右翼名嘴柯克(Charlie Kirk)合照。(X@SenYamanaka)

  MAGA:成功的政治品牌?

為何亞洲右翼開始追捧MAGA或以Charlie Kirk為政治榜樣?無論你支持與否,其中一個主因可能就是MAGA是一個頗成功的政治文化品牌,而Charlie Kirk則是一位受矚目的“代言人”。

在兩黨政治下,美國政壇過往一向由傳統精英所主導。但川普以及MAGA運動的出現,使草根右翼徹底取代傳統共和黨精英,前者更成功再創曆史,事隔一屆重新入主白宮。這個成功故事,自然受不少海外、非政治主流的草根右翼所仰慕。

再者,對比起其他政治運動,MAGA不隻是一個政治品牌,更是一個文化品牌。在柯克的加持下,MAGA對外展現出年輕、有活力的形象。這或許能解釋到,日本等地的“MAGA右派”為何在擁有本土右翼傳統的情況下,還會向一個海外的政治運動借鑑。



2024年10月31日,在新墨西哥州支持川普的競選集會上,一個男孩戴著MAGA的帽子。(Reuters)

而在其他缺乏草根右翼政治力量的亞洲國家地區中,MAGA以及Charlie Kirk所傳遞的文化訊息佔有更重要的地位。在華語地區中,上述種種議題已失去了討論的曆史脈絡,反而更易成為情緒爭論。

當美國人就柯克之死以及後續的Jimmy Kimmel停播風波的言論自由問題,爭論得麵紅耳赤時,華語地區的網民卻因討論柯克的辯論本質而爆罵戰。更廣泛而言,當MAGA或川普反對平權行動 ( Affirmative action)時,無論支持與否,歐美民眾的討論都離不開補償過去曾打壓少數族群的前設,當這一議題延續至華語地區後,卻變成“黑人當電影主角拖累電影質素”等討論。

事實上,這恰恰證明了MAGA是一個成功的全球“品牌”,不隻能影響到具草根民粹政治動能的國家,甚至在欠缺曆史脈絡的情況下,仍可透過文化影響力擴散到相關地區,使其聚焦的議題成為當地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

雖然川普再過3年多便會卸任美國總統,而MAGA也失去了柯克這一“最佳代言人”,但MAGA代表的政治理念、文化意識肯定不會隨兩人而去。倘若美國乃至世界各國的左派希望對抗“MAGA全球化”,除了要指出對方隻有包裝欠缺實質內容外,建立自身的“品牌”恐怕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