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蕾絲和克洛伊。(其個人社交媒體賬號)
一份沉甸甸的“遺產大禮包”
被交到了她們手上。
近日,94歲的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公布了新版家族信托協議——長子拉克蘭拿下家族傳媒產業新聞集團與福克斯公司的“絕對話事權”。
默多克與前妻鄧文迪所生的兩個女兒格蕾絲和克洛伊,此前多年一直在繼承戰中“隱身”,這次卻順利留在信托受益人名單裏,且收獲了不少好處。
在此前的遺產爭奪戰中,格蕾絲與克洛伊一度被隔絕在權力遊戲之外。誰能想到,這場大戰落幕時,這兩個“小透明”撿了大便宜!

·默多克(左一)和鄧文迪(右一)以及他們的女兒格蕾絲(右二)和克洛伊。(英國《每日電訊報》)

“天降橫財”
格蕾絲和克洛伊的財富故事,要從2019年的一次重大收購說起。
2019年3月,21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被迪士尼公司收購。默多克家族信托因控製著21世紀福克斯17%的股權,獲利120億美元。
由於這個家族信托的受益人是默多克的子女,兩姐妹也因此每人躺賺20億美元。年僅16歲的克洛伊成為當時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豪之一。

·鄧文迪(中)和兩個女兒。(香港《南華早報》)
不過,這場“天降橫財”並沒有讓兩姐妹踏入家族權力場。
克洛伊此後繼續專注於紐約的學業,課餘時間投身環保公益項目;格蕾絲則醉心藝術領域,在曼哈頓的畫廊圈低調活動。就連默多克家族的公開聚會,姐妹倆也常以“學業繁忙”為由缺席。
然而,彼時默多克家族的繼承戰已悄然升溫。
長子拉克蘭正逐步向核心權力靠攏,頻繁參與新聞集團的戰略決策;次子詹姆斯則因與家族在氣候政策、媒體立場上的分歧,多次公開表達不滿,與拉克蘭的矛盾逐漸升級;
長女普魯登斯對父親的事業沒啥興趣,但也會參與信托會議;次女伊麗莎白雖擁有自己的傳媒公司,卻也未完全脫離家族業務。

·默多克家族成員關係。(美聯社)
2024年,遺產爭奪進一步白熱化,導火索是一份塵封25年的信托協議。
1999年,默多克與第二任妻子安娜離婚時設立的“不可撤銷家族信托”明確規定:默多克第一任和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四名子女享有平等的信托投票權,也即決策權。這意味著雖然長子拉克蘭被父親視為接班人,但若其他三姐弟聯手,完全可以扳倒他。
為確保自己百年後拉克蘭順利掌權,默多克在2024年初推出“和諧家庭計劃”,試圖修改信托條款,將全部控製權移交拉克蘭,理由是“避免集團因政治分歧分裂”。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其他三名子女,他們直接將老父親告上了法庭。

·默多克希望將自己的媒體帝國傳給兒子拉克蘭。(美國彭博社)
2024年12月,法院作出判決,認定默多克的修改企圖是“精心策劃的騙局”,以“缺乏程序公正性”駁回其請求。
輸了官司的默多克被迫回到談判桌,並於今年9月重新設立了家族信托協議:拉克蘭成為絕對控製人,被踢出局的三名年長子女每人獲得11億美元現金補償。
同時,此前從未進入“核心信托名單”的格蕾絲與克洛伊也被正式納入新版信托體係。

·HBO美劇《繼承之戰》的故事原型即默多克家族。(視頻截圖)
與2019年那筆一次性的20億美元分成不同,這次她們獲得的是“長期受益權”——可定期從新聞集團、福克斯公司的股權分紅中獲得收益,同時持有部分信托資產的“不可撤銷受益份額”。
這意味著,即便不參與任何家族業務管理,姐妹倆未來每年都能有穩定收益,且不受後續家族權力更迭的影響。

“自帶光環”的成長之路
格蕾絲與克洛伊這對姐妹,從出生起就背負著“繼承”的使命。
1999年,默多克準備迎娶鄧文迪時,前妻安娜在離婚協議中留下了一項關鍵條款:默多克去世後,鄧文迪無權繼承任何財產。除非鄧文迪生下子女,且子女在默多克離世時未滿18歲,她才能代為管理子女名下的股份。否則她離婚時隻能淨身出戶。
安娜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她知道默多克患有前列腺癌,化療後生育幾率極低。
但她還是低估了鄧文迪逆天改命的決心——婚後,鄧文迪借助默多克冷凍多年的精子,冒著巨大風險,成功受孕,4年內讓默多克抱上了一雙女兒。
默多克老來得女,高興地修改了家族信托協議,讓兩個小女兒與其他子女享有同等的家族信托收益比例,隻是沒有投票權。

·早年的默多克與鄧文迪、兩個女兒。(英國《每日郵報》)
備受矚目的姐妹倆,從小便“自帶光環”:教父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和“狼叔”休·傑克曼,教母是影星妮可·基德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則是她們信托基金的管理人。
她們經常跟著母親混跡時尚圈、結交名流權貴,早早見識了“上流社會”的人情往來。

·2025年6月,鄧文迪(左)和大女兒格蕾絲在有著“時尚圈奧斯卡”之稱的Met Gala上亮相。(英國《每日郵報》)
即便父母婚姻走向終點,姐妹倆與父親的關係也未受影響。
2016年,84歲的默多克四婚迎娶美國超模傑莉·霍爾時,格蕾絲與克洛伊開開心心地擔任父親婚禮的花童,用稚嫩的身影為這場婚禮增添了溫情。

·2016年,兩姐妹在默多克婚禮上擔任花童。(英國《每日郵報》)
每年3月11日默多克生日,姐妹倆定會公開祝福父親,鄧文迪也總會跟帖點讚。

·格蕾絲在父親默多克生日時送上祝福。(其個人社交媒體賬號)
在讀書方麵,姐妹倆同樣出色。
她們高中就讀於紐約曼哈頓頂級女校布裏爾利學校。該校畢業生中有一半都能進入常青藤高校。
今年7月,格蕾絲從耶魯大學畢業;8月,克洛伊從斯坦福大學畢業,手握計算機與政治經濟學雙學位。
或許正是因為她們學業出色,父親默多克才最終將一份沉甸甸的“遺產大禮包”留給了她們。

家族博弈的“未知變量”
姐妹倆的“低調崛起”背後,是默多克家族長期存在的權力分歧與意識形態博弈。
默多克家族成員的政治立場差異,一直深刻影響著媒體業務管理:默多克與拉克蘭屬於保守派,而其他三名年長子女則是“立場溫和派”。這也是默多克堅持要將拉克蘭扶上接班人位置的核心原因。
北大匯豐商學院智庫世界經濟副研究員丁兆一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默多克父子的這一安排,鞏固了家族媒體帝國的意識形態延續性。拉克蘭作為默多克理念的‘遺囑執行人’,將恪守其父親奉行的保守主義新聞取向,並將這種企業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而作為這場繼承戰的“隱形受益人”,格蕾絲與克洛伊未來的角色走向,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丁兆一認為,隨著格蕾絲和克洛伊逐漸成年並積累教育背景和社會資源,她們未來是否會尋求更大的話語權,甚至挑戰拉克蘭的權威,目前還不能確定。
“根據和解安排,格蕾絲和克洛伊通過各自的獨立信托,持有新家族信托的經濟受益份額,並共享少數股權。這種‘財務參與、權力旁觀’的被動角色在理論上限製了她們成為‘異見股東’的可能性。但長遠來看,倘若拉克蘭治下的媒體帝國業績不佳或戰略失誤,不排除她們會聯手謀求更大影響力的可能。”丁兆一說。

·鄧文迪和女兒格蕾絲(右)、克洛伊(左)。(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
更值得關注的是默多克本人的“長壽規劃”。早在2012年,默多克便斥資5億美元,在美國馬裏蘭州創辦了一家專注於長壽研究的機構。他當時明確希望自己能活到125歲。按照這一規劃,2050年信托到期時,默多克仍有望健在。
隻是那時,格蕾絲與克洛伊能否成為家族權力天平上的新砝碼,如今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