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消費者發現,近日大火的西貝在江西省竟然沒有一家店麵。
在中國的餐飲版圖中,江西省似乎是一個特例。盡管江西省經濟穩步發展,但許多在全國範圍內廣受歡迎的連鎖餐飲品牌卻鮮有在該省開設門店。以西貝蓧麵村為例,這家以北方風味聞名的餐廳在全國擁有351家分店,然而在江西省卻不見蹤影。
據統計,江西省也沒有太二酸菜魚、綠茶餐廳等常見的連鎖餐廳。許多以北方或沿海市場為核心的連鎖品牌,在江西也鮮有蹤跡。比如主打北京菜的小吊梨湯、主打東北菜的東方既白。
在全國各地,無論是繁華的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我們總能看到那些熟悉的連鎖餐飲品牌:西貝蓧麵村、太二酸菜魚、綠茶餐廳等。然而,在江西省這片土地上,這些連鎖品牌的身影卻鮮有出現。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這些在全國範圍內廣受歡迎的品牌在江西遭遇了“水土不服”?
據行業研報顯示,江西省雖經濟穩步發展,但對許多全國性連鎖餐飲品牌,特別是以預製菜和標準化模式運營的連鎖餐廳(如西貝蓧麵村)而言,市場進入難度較大。其核心原因在於根深蒂固的本地飲食文化和強大的本土餐飲生態。
遍布全國的連鎖餐飲,真的進不了江西嗎?
江西人的口味有多刁鑽?
江西省有著深厚的“江西小炒”文化底蘊。這裏的人們熱愛現點現炒的菜品,追求食物剛出鍋時散發出來的那種特有的香氣——即所謂的“鍋氣”。本地餐館通常會在早上采購新鮮食材,顧客下單後立即進行烹飪,確保每道菜都具有最佳的新鮮度和口感。這種做法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於美味的需求,也體現了對傳統烹飪技藝的尊重。
江西人的口味偏愛鮮辣香醇的食物,特別是那些能夠搭配米飯食用的小炒菜肴。這與西貝所代表的西北菜係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更傾向於使用牛羊肉作為主要原料,並且口味偏向鹹香,主食則多為麵食。顯然,這樣一種差異化的飲食習慣使得西貝等北方或沿海地區的餐飲品牌很難直接適應江西消費者的口味需求。
在江西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那些煙火氣十足的小炒店。它們麵積不大,但生意火爆,一到飯點便座無虛席。店主們每天早晨都會去市場采購新鮮食材,客人點單後立即現切現炒。這種做法不僅保證了菜肴的新鮮度和口味,還賦予了每一道菜獨特的“鍋氣”,這是預製菜無法比擬的。江西人對美食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們追求的是食物剛離開炒鍋時那股誘人的香氣。因此,即使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像南昌這樣的地方,也能找到許多深受當地人喜愛的小炒店。

江西菜以其“鮮辣香醇、下飯為王”的特點著稱。這裏的烹飪方式偏重紅燒、小炒等重口味手法,以米飯為主食,而本地特色小炒則是餐桌上的常客。對於江西消費者來說,他們不僅注重食材的新鮮度,還非常看重菜品的現場製作過程。人均40元左右就能享受到豐盛的一餐,這與人均消費近百元的連鎖品牌形成了鮮明對比。
值得強調的是,江西消費者似乎普遍排斥預製菜,認為隻有現點現做的菜肴才能滿足他們的味蕾需求。
外來連鎖品牌在江西水土不服?
相對於人均消費僅需40元左右就能享用到豐富菜品的江西本土小炒館來說,連鎖餐飲人均消費接近百元的品牌顯得較為昂貴。考慮到江西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他們對於性價比的高度關注,高昂的價格成為了阻礙這些外來品牌進入市場的一大障礙。
以西貝為例,其定價策略主要圍繞中高端家庭聚餐定位展開。根據相關數據,2024年西貝的人均消費約為83.66元,超出同行50%以上。相比之下,在江西,僅需花費約40元左右即可享受到包含地道江西特色的三菜一湯。這種明顯的價差使得江西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本地的小炒店,而非高價的連鎖品牌。
此外,為了保證菜品質量和特色,許多連鎖餐飲品牌依賴於特定區域內的優質原材料供應。然而,在江西省內可能缺乏適合製作西貝招牌菜所需的高質量食材供應商。如果選擇從外地運輸,則會麵臨較高的物流成本及保鮮難題,從而影響到最終的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
對於連鎖餐飲品牌而言,穩定的食材供應和合理的物流成本是保證菜品質量和價格競爭力的關鍵。然而,西貝的許多特色食材如牛羊肉、蓧麵等大多來自西北地區,要將這些食材運輸到江西麵臨著長途運輸、保鮮等一係列問題。這不僅增加了物流成本,也可能影響食材的新鮮度,進而影響菜品的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預製菜”逐漸成為一些連鎖餐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選擇之一。但在江西這樣一個講究“鍋氣”的地方,預製菜往往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江西人普遍認為隻有現場製作才能保證食物的新鮮度和原汁原味,因此對外來品牌大量使用預製菜的做法持有保留態度。

比如西貝大量使用預製食材和標準化調味料的做法,在追求“鍋氣”的江西食客麵前就顯得缺乏競爭力。江西菜講究鮮辣香醇,而西貝主打的西北菜係則口味偏鹹香,主食多為麵食。兩者之間的口味差異較大,難以直接吸引江西消費者的興趣。
除了西貝之外,還有諸如太二酸菜魚、綠茶餐廳等知名連鎖品牌同樣麵臨著相似的問題。它們雖然各自擁有獨特的賣點,但由於未能充分考慮到江西市場的特殊性,在進入過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比如太二酸菜魚以其酸辣口味著稱,但對於習慣了更加濃鬱辛辣味道的江西人而言,或許並不是最理想的選擇。
連鎖餐飲與江西市場的碰撞
盡管西貝、綠茶餐廳在全國範圍內擁有眾多門店,但在江西市場上卻遲遲未能打開局麵。一方麵,江西消費者對“江西小炒”的依賴程度很高,另一方麵,這些連鎖餐飲自身的商業模式也限製了在當地的發展。
為了保持菜品的一致性,這些連鎖餐飲采用了中央廚房模式,所有門店所需食材均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這種方式雖然提高了效率,但也犧牲了一部分菜品的新鮮度和口感,而這正是江西消費者最為看重的部分。
麵對江西市場的特殊性,這些連鎖餐飲也曾試圖做出改變。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宣傳推廣,邀請當地知名博主試吃並分享體驗。然而,由於口味差異過大以及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抵觸情緒,這些努力並未取得理想效果。
餐飲行業普遍認為,在短期內進入江西市場並非易事,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文化和消費需求,尋找合適的切入點。
遍布全國的連鎖餐飲之所以難以進入江西市場,主要是因為該省擁有獨特且根深蒂固的飲食文化以及強大的本土餐飲生態。江西消費者對食材新鮮度的高度敏感、對現點現做的強烈偏好以及對本地特色菜品的忠誠度,構成了極高的市場壁壘。
江西省之所以能夠保持相對獨立的餐飲生態,主要是因為其深厚的地方文化和強烈的地域口味偏好構成了天然屏障。對於想要打入這一市場的外來連鎖餐飲品牌而言,必須深入了解並尊重當地的飲食習慣,同時也要靈活調整自身的經營模式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隻有當兩者之間達到某種平衡時,才有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腳跟。未來,隨著更多品牌意識到這一點並采取相應措施,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多成功的跨區域擴張案例出現在江西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
在未來的發展中,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或許會有更多創新的方式幫助連鎖餐飲品牌突破地域限製,實現跨區域的成功擴張。但無論如何,理解和尊重地方特色始終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複製、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