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淩晨3點前,灣區發生了一場4.3級的地震,地震深度約為4.8英裏。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報告,震中位於伯克利,靠近加州大學校區。

許多人都被震醒了

(圖片截取自小紅書公開資源)

(以下評論均截取自小紅書公開資源)
這次震中距離 UCB 校區非常近,許多留學生寶寶都嚇得不輕!




廣大網友也紛紛匯報坐標震感






小隊長的朋友圈也在瘋狂討論




據報道,本次地震暫無損失和傷亡,也不會引發海嘯,但並不能保證未來不會有輕微餘震發生。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消息,當地時間周一淩晨2點56分,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發生了一場地震。震中位於伯克利市東南約1英裏處,震級為4.3級。地震發生後,不少灣區居民被突如其來的震動驚醒,手機同時響起地震警報,提醒民眾立即尋找掩護。

美國地質調查局最初的監測數據顯示,該地震的震級為4.6級,隨後在進一步分析後被修正為4.3級。雖然地震強度並不算嚴重,但由於震中位於人口密集的核心區域,其影響仍然引發了廣泛關注。許多居民在半夜被震動從睡夢中驚醒,難以再次入睡,並擔心是否會出現餘震。

作為灣區重要交通係統的灣區捷運(BART)在地震發生後立即采取安全措施。BART方麵發布警示稱,為確保軌道安全,列車在周一早高峰期間全線放慢運行速度,並進行了臨時檢查。這一舉措導致通勤乘客普遍出現約20分鍾的延誤。BART提醒乘客注意行程安排,耐心等待。
地震學家提醒,地震發生後往往伴隨著餘震。所謂餘震,是指主震發生後,在震中周邊斷層帶上出現的次生震動。雖然餘震一般規模較小,但也可能達到與主震相當,甚至更大的級別。餘震可能在幾天、幾周甚至數年內反複出現,對已經受損的建築和基礎設施構成進一步威脅。

美國地質調查局同時表示,隨著更多監測數據的匯總,震級及震動強度分布圖有可能會進一步修正。地震學家正在分析震源機製以及斷層活動情況,以便更準確評估此次地震對區域安全的潛在影響。
舊金山灣區位於著名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帶上,該區域一直是美國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曆史上,灣區曾多次發生破壞性極大的地震。例如,1989年的洛馬普列塔地震震級高達6.9級,造成數十人死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相比之下,此次4.3級地震雖未造成人員傷亡或大規模破壞,但其震中靠近人口稠密的伯克利和奧克蘭地區,因此影響範圍廣,公眾反應強烈。

許多居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半夜被驚醒的經曆,有人形容“感覺房屋被突然推了一把”,也有人表示“整個床都搖晃了一下”。還有不少居民表示,手機上的緊急警報聲比地震本身更讓人緊張。
專家提醒民眾,盡管這次地震震級不大,但也再次敲響了警鍾。灣區居民應隨時做好防震準備,確保家中常備應急物資,包括飲用水、食物、手電筒、備用電池和急救包。同時,應熟悉地震發生時的應對措施,例如“趴下、掩護、抓牢”(Drop, Cover, Hold On),在震動時盡可能遠離玻璃窗、懸掛物和容易倒塌的家具。
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和嚴重損失的報告,但地震學家強調不能掉以輕心。未來數天仍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餘震,當地政府和救援機構已進入戒備狀態。專家指出,這類中等強度的地震雖不至於造成大範圍災難,但其存在提醒人們灣區始終處於地震風險之中,加強基礎設施抗震能力和提高居民防災意識,依舊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