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月大的澄澄,出生不久便確診膽道閉鎖,膽汁淤積讓年幼的她患上肝硬化,肚子也越鼓越大,像足球一般。眼看女兒生命垂危,父親楊先生決定割肝救女,給澄澄第二次生命……
近日,家住雲南大理的楊先生因割肝救女,腹部留下長長傷口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眾多關注。9月18日,楊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9月4日,澄澄已在醫院完成肝移植手術,他將自己的部分肝捐給了女兒澄澄。
▲澄澄和父親楊先生
目前,父女二人皆在康複中,作為“90後”的楊先生坦言:“既然選擇生下她,就該竭盡所能守護她長大。”他表示,最大的心願就是看著自家的“新肝寶貝”健康成長。
先天膽道閉鎖致肝硬化
膽汁淤積令肚子腫脹像足球
楊先生的老家在大理彌渡縣農村,去年9月,他與妻子迎來了女兒澄澄的降生。然而,孩子出生後不久,便被發現皮膚黃還常嘔吐,這一異常情況讓家人十分擔憂。
▲澄澄的出院證
隨後,夫妻倆帶著孩子前往昆明兒童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孩子剛出生40天,就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2024年11月,澄澄在昆明兒童醫院進行葛西手術。昆明兒童醫院的出院記錄顯示,澄澄診斷為膽道閉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據了解,先天性膽道閉鎖是一種嬰兒期嚴重的肝膽係統疾病,因膽道結構異常導致膽汁無法排出,引發黃疸、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葛西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法,通過切除閉鎖膽道並建立腸肝引流通道,幫助膽汁排出,延緩肝損傷。術後需長期監測肝功能,部分患兒可能需肝移植。
▲手術前,澄澄肚子大如足球
楊先生介紹,即便澄澄進行了葛西手術,但是身體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由於膽汁在體內淤積,澄澄的肚子越來越鼓,到了11個月大的時候,“肚子有足球那麽大,看到都心疼。”
由於病情已經進展為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肝移植成為挽救孩子生命的唯一選擇。楊先生和妻子帶著澄澄前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求醫。“醫生告訴我,女兒需要做肝移植手術。作為父親,我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救她!”
父親“割肝救女”
“這是為人父再平常不過的選擇”
9月4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澄澄和楊先生同步進行了手術,醫生先為澄澄切除了病變的肝髒,隨後將楊先生的部分肝髒移植到澄澄體內。“相當於把孩子的肝切了,再把我肝髒的一小半移給了她。”
肝移植手術後,父女倆腹部都留下了長長的傷口,其中楊先生的傷口長達10多厘米。目前,孩子仍在醫院接受治療,恢複情況良好,肚子已經不鼓了,後續還需觀察治療2個月。
為方便照料,楊先生和妻子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目前楊先生已出院,身體尚在恢複中,他坦言:“切除部分肝髒對身體影響不小,現在隨便走幾步都覺得累。”
▲楊先生術後腹部留下的傷口
再過幾天,孩子就要滿一歲了。看著女兒身體日漸好轉,楊先生和妻子滿心歡喜。楊先生介紹,截至目前,這次手術及治療費花了15萬餘元,其中一部分是向親戚朋友借來的。
近日,楊先生把孩子的治療過程剪成視頻發布到網上,吸引不少網友關注。評論區裏,網友們紛紛為這份父愛點讚:“為了救‘小棉襖’,是個爺們!”“父愛是無聲的”“你是一個偉大的父親”……
麵對外界對“割肝救女”的諸多稱讚,楊先生覺得這是為人父再平常不過的選擇。“這事兒沒什麽特別的,她是我的小棉襖,也是一條鮮活生命,能救就一定要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