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稱為“美洲新艾滋病”的“接吻蟲病”在美國蔓延
上觀新聞
2025-09-18 20:39:51
近日,美國疾病管製暨預防中心(CDC)稱,由“接吻蟲”傳播的“查加斯病”在部分州蔓延,科學家已在全美32個州發現該蟲。據光明網援引世界衛生組織說法,“接吻蟲病”被列為“被忽視的熱帶疾病”,在美洲21國屬地方性流行病,美國此前未被列入,如今專家認為其在美國也應被視為地方性流行病。
報道稱,CDC估計美國約28萬人感染,但重症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明。“接吻蟲”多棲息在南部溫暖州,因氣候變遷可能擴散至北方。
接吻蟲是全世界最可怕的“謀殺者”之一——雌蟲通常選擇人的嘴唇作為吸血目標,其攜帶的寄生蟲由傷口進入血液,會在心髒部位大量繁殖,最後使人心力衰竭。
早期症狀有發燒、全身酸痛等,持續數周至數月。約20%至30%感染者會發展成嚴重健康問題,如心髒衰竭、中風甚至死亡。
曾被稱為“美洲新艾滋病”的“接吻蟲病”會像艾滋病那樣隨著血液交換而傳播。該病的病原體是一種錐蟲,它們會寄生在人體血液中,並在心髒中繁殖。
“接吻蟲病”又名美洲錐蟲病,由錐蝽傳播。錐蝽體型較小,成蟲體長也隻有2.5厘米左右,身體像虱子那樣扁扁的,像蚊子一樣有刺吸式口器。
錐蝽附在人體上時主要叮咬暴露部位,特別是皮膚黏膜交界處如口角處。許多種類的錐蝽常叮刺熟睡者唇邊的皮膚,故俗名“接吻蟲”。多數種類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覺,但吸血錐蝽則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腫脹硬結或致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