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09-14 03:01:3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查理·柯克今年早些時候曾在“劍橋大學辯論社”與學生進行辯論

四個月前,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曾在英國劍橋大學與學生就墮胎、女性權利與宗教等議題展開辯論。周三,這位31歲的美國右翼活動人士在美國猶他州演講時遭槍擊身亡。

盡管這些學生在理念上與查理·柯克存在分歧,但他們一致譴責暴力行為,並肯定查理·柯克對和平辯論的堅持。

“政治分歧絕不應成為死亡的代價”



薩米·麥克唐納表示:“無論是政治立場或其他原因,都無法將如此可怕的行為合理化。”

今年5月,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曾受邀前往“劍橋大學辯論社”參加一場問答式辯論活動。

曆史係學生薩米·麥克唐納(Sammy McDonald)是最後一位與他辯論的學生,雙方討論焦點之一是美國對以色列在加沙行動的支持。

他向BBC表示:“無論是政治立場或其他原因,都無法將如此可怕的行為合理化,也無法彌補對其親友造成的傷害。”

他說:“政治分歧絕不應成為死亡的代價。”

“即使在極度分裂的時代,我們也不能失去對人性的尊重,以及對生命神聖性的敬意。”

薩米·麥克唐納表示,盡管他與查理·柯克在理念上“存在深刻分歧”,但他尊重柯克對辯論力量的堅持。

“我們都認同,自由辯論與無懼暴力地表達意見,是民主區別於暴政的根本,也是美國共和製度與自由傳統的根基。”

他提到英國國會議員喬·考克斯(Jo Cox,工黨)與大衛·阿梅斯爵士(Sir David Amess,保守黨)等人的死亡,指出年輕世代正成長於一個“被政治暴力玷汙、政治言論日益極化的世界”。

麥克唐納補充說:“我與柯克交流時最意外的體驗,是他眾多支持者展現出的寬容與大度。他們願意與我對話、傾聽,並接受和平分歧,甚至改變了我們對彼此的既定印象。”

“他沒有煽動暴力”



20歲的凱·貝文表示,柯克的死值得“社會反思”

20歲的醫學係三年級學生凱·貝文(Kai Bevan)曾與查理·柯克就墮胎議題曾展開過辯論。貝文表示:“我從未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

“我們確實有分歧,但表達這類觀點絕不應導致死亡。我感到極度震驚。”

貝文指出,與他交談過的其他人也對事件感到“同樣震驚”。

“最令我痛心的是,一位以非暴力方式走進校園、表達自身觀點的人——是的,他的言論可能具爭議性,但他並不煽動暴力或造成身體傷害——竟因此喪命,這件事值得我們作的社會深刻反思。”

“試圖讓他們閉嘴是行不通的”



阿奇·麥金托什相信柯克最終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當阿奇·麥金托什(Archie Mackintosh)當時向查理·柯克提出問題時,他坦言自己“有點緊張”。

“我真的有可能隔天醒來就登上YouTube頭條:‘查理·柯克用事實與邏輯痛擊綁發傻子’,”他笑說。柯克則幽默回應:“應該是‘摧毀’。”

這位來自英國諾福克、年僅23歲的學生曾與柯克就婚姻與社會議題交換意見。麥金托什表示,至今仍難以消化柯克的死訊。

“盡管我與他的許多觀點不一致,甚至可能大多數都不同,但他確實非常投入於自己眼中‘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使命。”

他補充說,對一個以非暴力方式走進校園、表達自身觀點的人施加暴力,“隻會讓他成為英雄”。

“我認為這會讓人們覺得:‘哇,他說的話太有力量了,以至於必須被噤聲。’”

麥金托什說:“即使你百分之百相信某人的言論對世界有害,試圖讓他們閉嘴,並不會真正奏效。”

“政治暴力影響我們所有人”



蒂莉·米德爾赫斯特表示,查理·柯克遇害並不是政治“應有的樣子”

蒂莉·米德赫斯特(Tilly Middlehurst)身穿一件繡有美國星條旗的米色針織毛衣,她曾向查理·柯克就宗教、女性角色變遷以及“何謂女性”等議題提問。

“我是女性主義者,”她在提問時開場說道。

在柯克遇害後,她在Instagram向91,100名追隨者分享感受,表示自己“震驚且感到厭惡”。

“無論你對柯克、暴力或政治有何看法,這都是一場災難,”她寫道。

她向BBC表示,這並不是政治應有的樣子。

“這類政治暴力影響的是我們所有人,不隻是你所反對的那一方,”她說,“這不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小黑妮”宣布結婚:從小被河南夫婦收養的巴基斯坦人
柯克案槍手竟是出自傳統共和黨家庭 說明了什麽?
哈裏王子和查爾斯國王會麵,父子有望修複關係
被美拘留的韓國工人:不認為有人還想留在美國
有人在文物漢代石廁如廁?徐州漢墓樹“請勿隨地便溺”




24小時討論排行

查理·柯克的遺孀:“我永遠不會讓你的傳奇消失”
川普擬對俄重大製裁,王毅:製裁隻會使問題更複雜
“有些人被槍殺”正常?說完,他被槍殺
中對美晶片展開"歧視,反傾銷"調查,警告:維護國家利益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美國擬對俄實施新一輪能源製裁,前提是北約停購俄石油
法德英發表聯合聲明 歐盟醞釀製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烏防長透露,2026年烏克蘭將至少需要1200億美元國防開支
全紅嬋已到暨南大學報到,與院長蘇炳添合影留念
全網都在吵預製菜,吵的到底是什麽?
共軍連兩日南海巡航,對噴菲:引入外部勢力"撐腰"徒勞
尼泊爾誕生史上首位女總理 曾留學印度 打貪“零容忍”
近4年半來美國失業人數首超空缺職位,巨頭邊裁員邊"數錢"
羅永浩的直播回應結束了,西貝的夜靜悄悄
俄羅斯海軍,“去航母化”?
學霸涉嫌槍殺特朗普支持者柯克,親友震驚難以置信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BBC中文 2025-09-14 03:01:33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查理·柯克今年早些時候曾在“劍橋大學辯論社”與學生進行辯論

四個月前,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曾在英國劍橋大學與學生就墮胎、女性權利與宗教等議題展開辯論。周三,這位31歲的美國右翼活動人士在美國猶他州演講時遭槍擊身亡。

盡管這些學生在理念上與查理·柯克存在分歧,但他們一致譴責暴力行為,並肯定查理·柯克對和平辯論的堅持。

“政治分歧絕不應成為死亡的代價”



薩米·麥克唐納表示:“無論是政治立場或其他原因,都無法將如此可怕的行為合理化。”

今年5月,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曾受邀前往“劍橋大學辯論社”參加一場問答式辯論活動。

曆史係學生薩米·麥克唐納(Sammy McDonald)是最後一位與他辯論的學生,雙方討論焦點之一是美國對以色列在加沙行動的支持。

他向BBC表示:“無論是政治立場或其他原因,都無法將如此可怕的行為合理化,也無法彌補對其親友造成的傷害。”

他說:“政治分歧絕不應成為死亡的代價。”

“即使在極度分裂的時代,我們也不能失去對人性的尊重,以及對生命神聖性的敬意。”

薩米·麥克唐納表示,盡管他與查理·柯克在理念上“存在深刻分歧”,但他尊重柯克對辯論力量的堅持。

“我們都認同,自由辯論與無懼暴力地表達意見,是民主區別於暴政的根本,也是美國共和製度與自由傳統的根基。”

他提到英國國會議員喬·考克斯(Jo Cox,工黨)與大衛·阿梅斯爵士(Sir David Amess,保守黨)等人的死亡,指出年輕世代正成長於一個“被政治暴力玷汙、政治言論日益極化的世界”。

麥克唐納補充說:“我與柯克交流時最意外的體驗,是他眾多支持者展現出的寬容與大度。他們願意與我對話、傾聽,並接受和平分歧,甚至改變了我們對彼此的既定印象。”

“他沒有煽動暴力”



20歲的凱·貝文表示,柯克的死值得“社會反思”

20歲的醫學係三年級學生凱·貝文(Kai Bevan)曾與查理·柯克就墮胎議題曾展開過辯論。貝文表示:“我從未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

“我們確實有分歧,但表達這類觀點絕不應導致死亡。我感到極度震驚。”

貝文指出,與他交談過的其他人也對事件感到“同樣震驚”。

“最令我痛心的是,一位以非暴力方式走進校園、表達自身觀點的人——是的,他的言論可能具爭議性,但他並不煽動暴力或造成身體傷害——竟因此喪命,這件事值得我們作的社會深刻反思。”

“試圖讓他們閉嘴是行不通的”



阿奇·麥金托什相信柯克最終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當阿奇·麥金托什(Archie Mackintosh)當時向查理·柯克提出問題時,他坦言自己“有點緊張”。

“我真的有可能隔天醒來就登上YouTube頭條:‘查理·柯克用事實與邏輯痛擊綁發傻子’,”他笑說。柯克則幽默回應:“應該是‘摧毀’。”

這位來自英國諾福克、年僅23歲的學生曾與柯克就婚姻與社會議題交換意見。麥金托什表示,至今仍難以消化柯克的死訊。

“盡管我與他的許多觀點不一致,甚至可能大多數都不同,但他確實非常投入於自己眼中‘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使命。”

他補充說,對一個以非暴力方式走進校園、表達自身觀點的人施加暴力,“隻會讓他成為英雄”。

“我認為這會讓人們覺得:‘哇,他說的話太有力量了,以至於必須被噤聲。’”

麥金托什說:“即使你百分之百相信某人的言論對世界有害,試圖讓他們閉嘴,並不會真正奏效。”

“政治暴力影響我們所有人”



蒂莉·米德爾赫斯特表示,查理·柯克遇害並不是政治“應有的樣子”

蒂莉·米德赫斯特(Tilly Middlehurst)身穿一件繡有美國星條旗的米色針織毛衣,她曾向查理·柯克就宗教、女性角色變遷以及“何謂女性”等議題提問。

“我是女性主義者,”她在提問時開場說道。

在柯克遇害後,她在Instagram向91,100名追隨者分享感受,表示自己“震驚且感到厭惡”。

“無論你對柯克、暴力或政治有何看法,這都是一場災難,”她寫道。

她向BBC表示,這並不是政治應有的樣子。

“這類政治暴力影響的是我們所有人,不隻是你所反對的那一方,”她說,“這不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