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預製菜標簽甩不掉,羅永浩讓61億餐飲巨頭破防了

預製菜標簽甩不掉,羅永浩讓61億餐飲巨頭破防了

文章來源: 潛望 於 2025-09-13 00:36: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場由“幾乎全是預製菜,太惡心了”引發的口水戰,正在將中國餐飲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正在短短60小時內,迅速演變為關乎行業真相、消費信任與商業模式的激烈對決。

當“科技狂人”羅永浩的流量炮火,對準“餐飲巨頭”西貝的品牌命脈,這場十萬元的賭局,不僅關乎雙方的聲譽,更將餐飲業“預製菜”這一長期存在卻又諱莫如深的“公開秘密”,徹底推到了聚光燈下。

從“太惡心”到十萬懸賞的輿論風暴

9月10日,羅永浩在微博發文吐槽:“好久沒吃西貝了,今天下飛機跟同事吃了一頓,發現幾乎全都是預製菜,還那麽貴,實在是太惡心了。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製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製菜。”該微博迅速引爆社交網絡,話題“羅永浩吐槽西貝預製菜”登上熱搜,閱讀量過千萬。

麵對突如其來的質疑。9月11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緊急召開媒體溝通會,強硬回應:首先,完全否認羅永浩的指控,堅稱西貝“按國家規定,沒有一道是預製菜,而且100%不是預製菜”;其次,宣布從次日起全麵公開全國370多家門店後廚,邀請消費者現場參觀驗證,以證清白;最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明確表示將正式起訴羅永浩。

“一定會,我們一定會起訴他,一定一定會起訴他!”這位61億身家的餐飲大佬更是連用三個“一定”表達起訴的決心。

9月12日,為了自證清白,西貝隨後發布了一份長達42頁的《西貝全體夥伴致顧客的一封信》,圖文並茂地詳細闡述了羅永浩當天消費的各種菜品的完整烹飪過程,試圖以“技術流”的方式還原真相。同時,西貝迅速開啟後廚直播,實時展示操作過程。

這場爭議迅速發酵,不僅吸引公眾圍觀,就連胖東來董事長於東來、華與華董事長華杉也紛紛下場,公開表達對西貝的支持。一時間,整個晉西北都被卷入這場關於預製菜的大討論中。

羅永浩方麵也火力全開。在西貝公開回應後的24小時內,高強度連續發布30條相關微博,並懸賞10萬元,公開征集西貝“預製菜證據”,聲稱已經做好迎接官司的準備。

9月12日晚間,羅永浩在多平台開啟直播,就近期與餐飲品牌西貝引發的爭議作出回應。直播過程中,他多次明確表態:自己並非反對預製菜本身,真正反對的是將預製菜當作非預製菜售賣、進行隱瞞的行為。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關注點也被進一步放大。5個人、15個菜、830元,人均166元的賬單,疊加“33元一份花卷、46元兒童餐、69元豆腐湯”等價格,讓不少人直呼西貝“貴”。當一家以“幹淨、營養、服務好”著稱的餐廳卷入“預製菜”風波時,輿論的不滿被徹底點燃。

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輿論場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一部分網友力挺羅永浩,認為他敢於說出“皇帝的新衣”,戳破了高端餐飲的“偽裝”;另一部分則支持西貝,認為連鎖餐飲使用中央廚房和半成品是保證品控和效率的必要手段,不應被妖魔化;還有一部分理性聲音提醒,真正的爭議焦點不是是否使用預製菜,而是餐廳能否做到“價格與價值相符”以及“信息公開透明”。不過在情緒化的氛圍中,這類理性討論顯得微弱。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安全一直是公眾的敏感雷區,預製菜更是輿論高壓區。對於餐飲企業而言,是否用預製菜本身並非唯一問題,但一旦品牌與“預製菜”掛鉤,就很容易引發信任危機。西貝甚至一度推出“羅永浩同款套餐”借勢流量,卻無形中把品牌風波推回了自家客廳。

當品牌與預製菜綁定 西貝坐不住了

當“預製菜”這三個字與西貝牢牢綁定時,這家年營收超60億的餐飲巨頭徹底坐不住了。

賈國龍連用三個“一定”表達憤怒,緊急召開媒體發布會自證清白,甚至不惜對簿公堂。如此激烈的反應背後,折射出的不僅是西貝自身的品牌焦慮,更揭示了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矛盾。一邊是降本增效的現實需求,一邊是消費者對“現做現賣”的執著追求,這種錯位正在成為連鎖餐飲企業普遍麵臨的生存困境。

那麽,西貝究竟是不是預製菜?這場爭議的根源,恰恰在於“預製菜”概念本身存在認知鴻溝。

根據市場監管、衛健委等多部門於2024年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連鎖餐飲企業中央廚房自行製作並配送至門店的淨菜、半成品、成品菜肴,不屬於預製菜;速凍麵米食品、盒飯、漢堡、披薩等主食,以及即食沙拉、涼拌菜等直接食用的食品,均不屬於預製菜範疇。

在門店現場,賈國龍以魚香肉絲為例,如果是在中央廚房炒好、冷凍,到門店加熱出餐這叫預製菜;如果把肉絲切成絲,甚至肉絲焯過水、過了油,但是烹飪、下料、熗鍋等炒菜流程全在門店完成的,這不叫預製菜。西貝試圖在“標準化”與“現製感”間找到平衡。

然而,在消費者樸素的認知裏,這種文字遊戲般的區分顯得蒼白無力。大眾期待的是高價買單後,能獲得食材新鮮、現洗現切、充滿“鍋氣”的現場烹飪體驗。任何形式的“非現場完整製作”,都可能被歸入“預製菜”的認知中。

消費者與餐飲企業的認知落差,讓以西貝為代表的餐飲企業,一邊在麵對消費者時極力撇清“預製菜”標簽,生怕觸動大眾對“現製體驗”的敏感神經;另一邊卻在資本市場上主動強調“中央廚房”與“標準化”的價值,將其作為核心競爭力。

過去,餐飲行業常年受租金、人工、食材三重成本擠壓,標準化運作既能保證門店出品穩定、減少食材損耗,更能直接降低成本。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使用預製菜後整體成本可下降8%,這一數據直接推動行業集體向產業鏈上遊發力,構建標準化產業鏈成為餐飲企業的一致選擇。對數十億規模的餐飲企業而言,哪怕1%的成本節約都意味著數千萬利潤。

西貝同樣深陷於此。賈國龍透露,西貝今年上半年利潤率不足5%。在成本支出中,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分別占30%多。與之相比,同為西北菜係的九毛九食材成本約為35.6%,兩者相當;而自建全產業鏈的老鄉雞食材成本占比約為42.7%。

在麵對高價質疑時,賈國龍直言不諱稱“真不貴,質疑者可以到財務查西貝近五年的賬”。但消費者並不在意這些數據,他們隻關心菜品是否物有所值。一旦和“預製菜”掛鉤,價格質疑就會被放大。

羅永浩的一句“預製菜”之所以能讓賈國龍“破防”,在於它戳中西貝的“中年危機”:品牌定位模糊、增長受限、與消費者期望錯位。人均上百元的消費水平,讓西貝穩居高端正餐,卻與其家常化的西北菜品形成天然矛盾。價格質疑因此難以消解,而“預製菜”標簽更成為直接的宣泄口。

籌備2026年上市 西貝的基本盤還能守住嗎?

2023年,曾經號稱“不缺錢,永不上市”的賈國龍給西貝定下了一個長期計劃:2026年完成IPO,成為市值千億的上市公司。

換句話說,今年是西貝實現IPO上市前的關鍵一年。2025年,西貝蓧麵村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為新潮傳媒,為上市持續鋪路。

早在2023年,西貝蓧麵村營收超過62億元,全年接待了3766萬人次顧客進店就餐,規模已經可以對標部分IPO餐飲企業。旗下零售品牌“西貝功夫菜”整體零售端收入超3.4億。

自打宣布要籌備上市以來,西貝和賈國龍就長期活躍於互聯網,希望借助於流量實現更好的宣傳力和品牌力,被網友視為網紅老板。但“流量”是有雙麵性的,號稱“行業冥燈”的羅永浩,可能是西貝遇到過最強大的對手。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西貝急了的原因在於,這場爭議精準衝擊了西貝的核心客群——帶娃家庭。他們對西貝有多重要?2024全年,西貝兒童客流超過640萬人次。兒童餐已經成為西貝的新標簽;2025年暑假,西貝家庭帶娃客流突破230萬,同比上漲25%,累計售出超過400萬份兒童餐。

在2019年到2022年間,西貝兒童餐營收增長415%。直到2025年初,西貝累計售出4000萬份兒童餐、服務家庭客流超2億人次,成為西貝業績增長最重要的基本盤。

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曾表示,西貝專業兒童餐是西貝門店內食材最健康、營養最豐富、毛利最低的產品,西貝一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Z時代和α世代的家庭餐廳。

這類消費者願意為更高客單價買單,核心訴求是“孩子吃得營養、吃得安全”。但預製菜在公眾認知中,始終與“速食”、“添加劑”等負麵標簽捆綁,這與西貝長期塑造的核心品牌價值完全相悖。

除了預製菜外,羅永浩對西貝的指控還包括市場長期討論的“價格痛點”。29元3個雞翅、69元一份豆腐湯、69元一份小黃魚兒童套餐。這些單品價格反複引發消費者熱議,但真正讓西貝陷入被動的,從來不是“貴”本身。

單價高不可怕、預製菜也不可怕。蜜雪冰城坦蕩蕩的麵對自己是預製菜,但隻要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即便是使用過夜檸檬片也“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真正的矛盾在於,消費者對西貝的付費預期,是為餐食現製品質、幹淨衛生買單。而當這份“溢價”與“預製菜”綁定,徹底打破了市場與企業價值共識,這才是西貝無法忽視的焦慮。

對賈國龍而言,“預製菜”不僅是影響消費群體,更是影響品牌溢價的根基。所以,麵對爭議,他並非“不願讓步”,而是不能讓步:一旦核心客群對“西貝=安全健康”的認知崩塌,品牌的立身之本也將動搖。

然而諷刺的是,無論西貝如何解釋與自證,隻要這場風波越鬧越大,消費者對於西貝和預製菜的聯係就會越來越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羅永浩的直播回應結束了,西貝的夜靜悄悄
一泡尿判賠海底撈220萬,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貝索斯新妻和C羅未婚妻罕見同框,比拚30克拉鑽戒
馬斯克xAI被曝裁員至少500人,Grok 團隊是重災區
在中國火葬的是是非非:被殯儀館勒住脖子的人




24小時討論排行

柯克案槍手竟是出自傳統共和黨家庭 說明了什麽?
“有些人被槍殺”正常?說完,他被槍殺
柯克槍擊案嫌犯:從四年總統獎學金優等生到槍手
美商務部長爆料:特朗普想讓哈佛大學投建職業學校
川普擬對俄重大製裁,王毅:製裁隻會使問題更複雜
中對美晶片展開"歧視,反傾銷"調查,警告:維護國家利益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為警官 雙親象黨 曾扮川普過萬聖
法德英發表聯合聲明 歐盟醞釀製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小黑妮”宣布結婚:從小被河南夫婦收養的巴基斯坦人
尼泊爾誕生史上首位女總理 曾留學印度 打貪“零容忍”
被美拘留的韓國工人:不認為有人還想留在美國
全網都在吵預製菜,吵的到底是什麽?
美國擬對俄實施新一輪能源製裁,前提是北約停購俄石油
“蘋果官網進不去”iPhone17在陸開賣 果粉熱情搶購
哈裏王子和查爾斯國王會麵,父子有望修複關係
專訪西貝賈國龍:我現在陷入自證清白循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預製菜標簽甩不掉,羅永浩讓61億餐飲巨頭破防了

潛望 2025-09-13 00:36:09

一場由“幾乎全是預製菜,太惡心了”引發的口水戰,正在將中國餐飲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正在短短60小時內,迅速演變為關乎行業真相、消費信任與商業模式的激烈對決。

當“科技狂人”羅永浩的流量炮火,對準“餐飲巨頭”西貝的品牌命脈,這場十萬元的賭局,不僅關乎雙方的聲譽,更將餐飲業“預製菜”這一長期存在卻又諱莫如深的“公開秘密”,徹底推到了聚光燈下。

從“太惡心”到十萬懸賞的輿論風暴

9月10日,羅永浩在微博發文吐槽:“好久沒吃西貝了,今天下飛機跟同事吃了一頓,發現幾乎全都是預製菜,還那麽貴,實在是太惡心了。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製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製菜。”該微博迅速引爆社交網絡,話題“羅永浩吐槽西貝預製菜”登上熱搜,閱讀量過千萬。

麵對突如其來的質疑。9月11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緊急召開媒體溝通會,強硬回應:首先,完全否認羅永浩的指控,堅稱西貝“按國家規定,沒有一道是預製菜,而且100%不是預製菜”;其次,宣布從次日起全麵公開全國370多家門店後廚,邀請消費者現場參觀驗證,以證清白;最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明確表示將正式起訴羅永浩。

“一定會,我們一定會起訴他,一定一定會起訴他!”這位61億身家的餐飲大佬更是連用三個“一定”表達起訴的決心。

9月12日,為了自證清白,西貝隨後發布了一份長達42頁的《西貝全體夥伴致顧客的一封信》,圖文並茂地詳細闡述了羅永浩當天消費的各種菜品的完整烹飪過程,試圖以“技術流”的方式還原真相。同時,西貝迅速開啟後廚直播,實時展示操作過程。

這場爭議迅速發酵,不僅吸引公眾圍觀,就連胖東來董事長於東來、華與華董事長華杉也紛紛下場,公開表達對西貝的支持。一時間,整個晉西北都被卷入這場關於預製菜的大討論中。

羅永浩方麵也火力全開。在西貝公開回應後的24小時內,高強度連續發布30條相關微博,並懸賞10萬元,公開征集西貝“預製菜證據”,聲稱已經做好迎接官司的準備。

9月12日晚間,羅永浩在多平台開啟直播,就近期與餐飲品牌西貝引發的爭議作出回應。直播過程中,他多次明確表態:自己並非反對預製菜本身,真正反對的是將預製菜當作非預製菜售賣、進行隱瞞的行為。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關注點也被進一步放大。5個人、15個菜、830元,人均166元的賬單,疊加“33元一份花卷、46元兒童餐、69元豆腐湯”等價格,讓不少人直呼西貝“貴”。當一家以“幹淨、營養、服務好”著稱的餐廳卷入“預製菜”風波時,輿論的不滿被徹底點燃。

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輿論場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一部分網友力挺羅永浩,認為他敢於說出“皇帝的新衣”,戳破了高端餐飲的“偽裝”;另一部分則支持西貝,認為連鎖餐飲使用中央廚房和半成品是保證品控和效率的必要手段,不應被妖魔化;還有一部分理性聲音提醒,真正的爭議焦點不是是否使用預製菜,而是餐廳能否做到“價格與價值相符”以及“信息公開透明”。不過在情緒化的氛圍中,這類理性討論顯得微弱。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安全一直是公眾的敏感雷區,預製菜更是輿論高壓區。對於餐飲企業而言,是否用預製菜本身並非唯一問題,但一旦品牌與“預製菜”掛鉤,就很容易引發信任危機。西貝甚至一度推出“羅永浩同款套餐”借勢流量,卻無形中把品牌風波推回了自家客廳。

當品牌與預製菜綁定 西貝坐不住了

當“預製菜”這三個字與西貝牢牢綁定時,這家年營收超60億的餐飲巨頭徹底坐不住了。

賈國龍連用三個“一定”表達憤怒,緊急召開媒體發布會自證清白,甚至不惜對簿公堂。如此激烈的反應背後,折射出的不僅是西貝自身的品牌焦慮,更揭示了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矛盾。一邊是降本增效的現實需求,一邊是消費者對“現做現賣”的執著追求,這種錯位正在成為連鎖餐飲企業普遍麵臨的生存困境。

那麽,西貝究竟是不是預製菜?這場爭議的根源,恰恰在於“預製菜”概念本身存在認知鴻溝。

根據市場監管、衛健委等多部門於2024年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連鎖餐飲企業中央廚房自行製作並配送至門店的淨菜、半成品、成品菜肴,不屬於預製菜;速凍麵米食品、盒飯、漢堡、披薩等主食,以及即食沙拉、涼拌菜等直接食用的食品,均不屬於預製菜範疇。

在門店現場,賈國龍以魚香肉絲為例,如果是在中央廚房炒好、冷凍,到門店加熱出餐這叫預製菜;如果把肉絲切成絲,甚至肉絲焯過水、過了油,但是烹飪、下料、熗鍋等炒菜流程全在門店完成的,這不叫預製菜。西貝試圖在“標準化”與“現製感”間找到平衡。

然而,在消費者樸素的認知裏,這種文字遊戲般的區分顯得蒼白無力。大眾期待的是高價買單後,能獲得食材新鮮、現洗現切、充滿“鍋氣”的現場烹飪體驗。任何形式的“非現場完整製作”,都可能被歸入“預製菜”的認知中。

消費者與餐飲企業的認知落差,讓以西貝為代表的餐飲企業,一邊在麵對消費者時極力撇清“預製菜”標簽,生怕觸動大眾對“現製體驗”的敏感神經;另一邊卻在資本市場上主動強調“中央廚房”與“標準化”的價值,將其作為核心競爭力。

過去,餐飲行業常年受租金、人工、食材三重成本擠壓,標準化運作既能保證門店出品穩定、減少食材損耗,更能直接降低成本。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使用預製菜後整體成本可下降8%,這一數據直接推動行業集體向產業鏈上遊發力,構建標準化產業鏈成為餐飲企業的一致選擇。對數十億規模的餐飲企業而言,哪怕1%的成本節約都意味著數千萬利潤。

西貝同樣深陷於此。賈國龍透露,西貝今年上半年利潤率不足5%。在成本支出中,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分別占30%多。與之相比,同為西北菜係的九毛九食材成本約為35.6%,兩者相當;而自建全產業鏈的老鄉雞食材成本占比約為42.7%。

在麵對高價質疑時,賈國龍直言不諱稱“真不貴,質疑者可以到財務查西貝近五年的賬”。但消費者並不在意這些數據,他們隻關心菜品是否物有所值。一旦和“預製菜”掛鉤,價格質疑就會被放大。

羅永浩的一句“預製菜”之所以能讓賈國龍“破防”,在於它戳中西貝的“中年危機”:品牌定位模糊、增長受限、與消費者期望錯位。人均上百元的消費水平,讓西貝穩居高端正餐,卻與其家常化的西北菜品形成天然矛盾。價格質疑因此難以消解,而“預製菜”標簽更成為直接的宣泄口。

籌備2026年上市 西貝的基本盤還能守住嗎?

2023年,曾經號稱“不缺錢,永不上市”的賈國龍給西貝定下了一個長期計劃:2026年完成IPO,成為市值千億的上市公司。

換句話說,今年是西貝實現IPO上市前的關鍵一年。2025年,西貝蓧麵村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為新潮傳媒,為上市持續鋪路。

早在2023年,西貝蓧麵村營收超過62億元,全年接待了3766萬人次顧客進店就餐,規模已經可以對標部分IPO餐飲企業。旗下零售品牌“西貝功夫菜”整體零售端收入超3.4億。

自打宣布要籌備上市以來,西貝和賈國龍就長期活躍於互聯網,希望借助於流量實現更好的宣傳力和品牌力,被網友視為網紅老板。但“流量”是有雙麵性的,號稱“行業冥燈”的羅永浩,可能是西貝遇到過最強大的對手。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西貝急了的原因在於,這場爭議精準衝擊了西貝的核心客群——帶娃家庭。他們對西貝有多重要?2024全年,西貝兒童客流超過640萬人次。兒童餐已經成為西貝的新標簽;2025年暑假,西貝家庭帶娃客流突破230萬,同比上漲25%,累計售出超過400萬份兒童餐。

在2019年到2022年間,西貝兒童餐營收增長415%。直到2025年初,西貝累計售出4000萬份兒童餐、服務家庭客流超2億人次,成為西貝業績增長最重要的基本盤。

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曾表示,西貝專業兒童餐是西貝門店內食材最健康、營養最豐富、毛利最低的產品,西貝一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Z時代和α世代的家庭餐廳。

這類消費者願意為更高客單價買單,核心訴求是“孩子吃得營養、吃得安全”。但預製菜在公眾認知中,始終與“速食”、“添加劑”等負麵標簽捆綁,這與西貝長期塑造的核心品牌價值完全相悖。

除了預製菜外,羅永浩對西貝的指控還包括市場長期討論的“價格痛點”。29元3個雞翅、69元一份豆腐湯、69元一份小黃魚兒童套餐。這些單品價格反複引發消費者熱議,但真正讓西貝陷入被動的,從來不是“貴”本身。

單價高不可怕、預製菜也不可怕。蜜雪冰城坦蕩蕩的麵對自己是預製菜,但隻要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即便是使用過夜檸檬片也“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真正的矛盾在於,消費者對西貝的付費預期,是為餐食現製品質、幹淨衛生買單。而當這份“溢價”與“預製菜”綁定,徹底打破了市場與企業價值共識,這才是西貝無法忽視的焦慮。

對賈國龍而言,“預製菜”不僅是影響消費群體,更是影響品牌溢價的根基。所以,麵對爭議,他並非“不願讓步”,而是不能讓步:一旦核心客群對“西貝=安全健康”的認知崩塌,品牌的立身之本也將動搖。

然而諷刺的是,無論西貝如何解釋與自證,隻要這場風波越鬧越大,消費者對於西貝和預製菜的聯係就會越來越深。